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传统孝道的变迁与转型期新孝道的建构
被引量:
13
1
作者
田北海
马艳茹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11,共11页
传统社会的孝道具有长幼尊卑有别的无条件、权威性行孝和时空绵延的全面性行孝两大特征,农耕文明时代的小农经济、不平等的专制体制、流动性低的封闭社会、利他的集体文化、神秘的鬼神信仰为传统孝道提供了合法化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工...
传统社会的孝道具有长幼尊卑有别的无条件、权威性行孝和时空绵延的全面性行孝两大特征,农耕文明时代的小农经济、不平等的专制体制、流动性低的封闭社会、利他的集体文化、神秘的鬼神信仰为传统孝道提供了合法化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弱化了传统孝道的经济基础,民主化弱化了传统孝道的政治基础,流动性增强动摇了传统孝道的时空基础,个体化动摇了传统孝道的文化基础,世俗化淡化了传统孝道的智识基础。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传统孝道变迁走向,学术界形成了传统孝道式微论、韧性论与转型论三种代表性观点。与其说传统孝道已然式微或传统孝道仍具韧性,不如说传统孝道实现了转型。在孝道转型背景下,新孝道的建构应致力于:摒弃薄养厚葬,崇尚厚养薄葬;现实空间行孝与虚拟空间行孝并重;以父母需求为导向,量力而行行孝;摒弃权威性无条件性孝道,崇尚平等性互惠性孝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孝道
孝道
变迁
孝道
转型
新孝道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风建设与新孝道文化波及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仪美
丁成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11期83-88,共6页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国伦理的基础,几千年来展示了仁爱、孝敬、平等为核心的道德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孝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铜陵市义安区的水龙村和水浒村承载着孝道文化的正能量,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国伦理的基础,几千年来展示了仁爱、孝敬、平等为核心的道德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孝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铜陵市义安区的水龙村和水浒村承载着孝道文化的正能量,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现实需求,着重在实践中弘扬新孝道文化,通过加强道德宣传教育、开展丰富的孝道实践活动、健全法制体系来推动了新孝道文化的传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新孝道
文化
家风与家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衰落”还是“未衰落”?孝道在当代社会的自适应变迁
被引量:
26
3
作者
钟涨宝
李飞
冯华超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97,共9页
农村养老危机和城市啃老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学界关于"孝道是否衰落"的争论。事实上,孝道作为一种文化与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与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挑战了传统的家长制,社会...
农村养老危机和城市啃老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学界关于"孝道是否衰落"的争论。事实上,孝道作为一种文化与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与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挑战了传统的家长制,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促使财富的积累与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社会分工日益发达与精细化促进了人口流动、职业分化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可见孝道产生与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发生变迁,孝道在当代社会也进行了自适应变迁,具体表现为孝道的主体趋于多元化、孝道的客体局限为家庭、孝道的方式趋于理性化和多元化、孝道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但核心内容没有变。它不仅有助于消解当前社会的养老问题,还有助于新型家庭代际关系的构建。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衰落"或"未衰落",而是应从"自适应变迁"的视角来理解当代社会的孝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孝道
新孝道
自适应变迁
孝道
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居民器官捐献的若干因素与器官捐献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0
4
作者
李恩昌
吉鹏程
+10 位作者
王军
韦林山
薛武军
吴斌
高晓雁
曾春燕
于小原
韩淑琴
董玉整
佟晓露
王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90-891,941,共3页
通过器官捐献伦理问卷调查表,调查社会人群对器官捐献和对器官捐献有关伦理问题的了解程度。发现得分最高的,是高学历者、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分析认为,高学历者、医务人员和大学生较一般人群而言,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器官捐献相关知识,...
通过器官捐献伦理问卷调查表,调查社会人群对器官捐献和对器官捐献有关伦理问题的了解程度。发现得分最高的,是高学历者、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分析认为,高学历者、医务人员和大学生较一般人群而言,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理解器官捐献的价值,所以捐献意向高。需要建立通俗易懂的器官捐献理论体系进行宣传,提高社会人群对器官捐献的认识,推动器官捐献工作。认为脑死亡重要但要谨防被质疑。应建立新的生命观,新的孝道观等器官捐献的理论体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理论建设
脑死亡
新
生命观
新孝道
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5
作者
郑晨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21,共2页
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孝文化”享有极高的地位,所谓“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孝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甚至宣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于不孝”。在封建社会,“孝行”一度无限扩大,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而且还涵盖了...
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孝文化”享有极高的地位,所谓“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孝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甚至宣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于不孝”。在封建社会,“孝行”一度无限扩大,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而且还涵盖了子女的全部行为,要求“光宗耀祖”,于是,“孝”成了子女们的沉重心理包袱,窒息了子女们的独立精神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种“‘无违’即孝”,“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子为父隐”,“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等“孝道”,无疑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潮流相背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创造性转化
老年人
中国大陆
人格的健康发展
传统中国文化
老龄社会
新孝道
当代中国
子为父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孝道的变迁与转型期新孝道的建构
被引量:
13
1
作者
田北海
马艳茹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11,共11页
基金
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项目“国家级科技人才培育项目”《大流动背景下的社会治理研究》(课题编号:2662015PY106)
文摘
传统社会的孝道具有长幼尊卑有别的无条件、权威性行孝和时空绵延的全面性行孝两大特征,农耕文明时代的小农经济、不平等的专制体制、流动性低的封闭社会、利他的集体文化、神秘的鬼神信仰为传统孝道提供了合法化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弱化了传统孝道的经济基础,民主化弱化了传统孝道的政治基础,流动性增强动摇了传统孝道的时空基础,个体化动摇了传统孝道的文化基础,世俗化淡化了传统孝道的智识基础。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传统孝道变迁走向,学术界形成了传统孝道式微论、韧性论与转型论三种代表性观点。与其说传统孝道已然式微或传统孝道仍具韧性,不如说传统孝道实现了转型。在孝道转型背景下,新孝道的建构应致力于:摒弃薄养厚葬,崇尚厚养薄葬;现实空间行孝与虚拟空间行孝并重;以父母需求为导向,量力而行行孝;摒弃权威性无条件性孝道,崇尚平等性互惠性孝道。
关键词
传统
孝道
孝道
变迁
孝道
转型
新孝道
建构
分类号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风建设与新孝道文化波及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仪美
丁成际
机构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11期83-8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家日常生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批准号:15BZX064)
文摘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国伦理的基础,几千年来展示了仁爱、孝敬、平等为核心的道德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孝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铜陵市义安区的水龙村和水浒村承载着孝道文化的正能量,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现实需求,着重在实践中弘扬新孝道文化,通过加强道德宣传教育、开展丰富的孝道实践活动、健全法制体系来推动了新孝道文化的传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新孝道
文化
家风与家教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the new filial piety culture, family education
分类号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衰落”还是“未衰落”?孝道在当代社会的自适应变迁
被引量:
26
3
作者
钟涨宝
李飞
冯华超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华中农业大学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97,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部地区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研究”(2012RW003)
文摘
农村养老危机和城市啃老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学界关于"孝道是否衰落"的争论。事实上,孝道作为一种文化与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与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挑战了传统的家长制,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促使财富的积累与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社会分工日益发达与精细化促进了人口流动、职业分化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可见孝道产生与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发生变迁,孝道在当代社会也进行了自适应变迁,具体表现为孝道的主体趋于多元化、孝道的客体局限为家庭、孝道的方式趋于理性化和多元化、孝道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但核心内容没有变。它不仅有助于消解当前社会的养老问题,还有助于新型家庭代际关系的构建。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衰落"或"未衰落",而是应从"自适应变迁"的视角来理解当代社会的孝道。
关键词
传统
孝道
新孝道
自适应变迁
孝道
衰落
分类号
C91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居民器官捐献的若干因素与器官捐献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0
4
作者
李恩昌
吉鹏程
王军
韦林山
薛武军
吴斌
高晓雁
曾春燕
于小原
韩淑琴
董玉整
佟晓露
王琳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科研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组织部
解放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
广东省人口健康研究院
新疆医科大学社科部
海南医学院社科部
出处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90-891,941,共3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推动器官捐献的理论体系"(编号:2014C07)
文摘
通过器官捐献伦理问卷调查表,调查社会人群对器官捐献和对器官捐献有关伦理问题的了解程度。发现得分最高的,是高学历者、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分析认为,高学历者、医务人员和大学生较一般人群而言,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理解器官捐献的价值,所以捐献意向高。需要建立通俗易懂的器官捐献理论体系进行宣传,提高社会人群对器官捐献的认识,推动器官捐献工作。认为脑死亡重要但要谨防被质疑。应建立新的生命观,新的孝道观等器官捐献的理论体系观念。
关键词
器官捐献
理论建设
脑死亡
新
生命观
新孝道
观
Keywords
organ donation
theory construction
brain death
new concept of life
new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分类号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5
作者
郑晨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21,共2页
文摘
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孝文化”享有极高的地位,所谓“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孝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甚至宣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于不孝”。在封建社会,“孝行”一度无限扩大,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而且还涵盖了子女的全部行为,要求“光宗耀祖”,于是,“孝”成了子女们的沉重心理包袱,窒息了子女们的独立精神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种“‘无违’即孝”,“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子为父隐”,“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等“孝道”,无疑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潮流相背离的。
关键词
孝文化
创造性转化
老年人
中国大陆
人格的健康发展
传统中国文化
老龄社会
新孝道
当代中国
子为父隐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传统孝道的变迁与转型期新孝道的建构
田北海
马艳茹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风建设与新孝道文化波及
胡仪美
丁成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衰落”还是“未衰落”?孝道在当代社会的自适应变迁
钟涨宝
李飞
冯华超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影响居民器官捐献的若干因素与器官捐献理论体系的构建
李恩昌
吉鹏程
王军
韦林山
薛武军
吴斌
高晓雁
曾春燕
于小原
韩淑琴
董玉整
佟晓露
王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统“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郑晨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