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Ⅱ期临床随机试验 被引量:33
1
作者 周清华 侯梅 +18 位作者 李潞 任莉 邱萌 杨玉琼 黄雯霞 陈震 孟志强 宋明志 李明众 李恩孝 李毅 姚煜 郑知文 刘星 张祥福 卢辉山 张茂宏 王秀问 于学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观察比较国产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nrhTNF)加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 9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 45例患者。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 ... 目的 观察比较国产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nrhTNF)加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 9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 45例患者。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 ,分别在第 1~ 7天 ,第 11~ 17天肌肉注射nrhTNF 4×10 6U/m2 ,2 1天为一周 ,连用二个周期。对照组仅给予化疗 ,2 1天为一周期 ,连用二个周期。试验结束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 3例患者因依从性原因出组 ,各有 42例可供临床疗效分析和不良反应分析。试验组有效率为 47.62 % ( 2 0 /4 2 ) ,对照组为 19.0 5 % ( 8/4 2 ) (P =0 .0 0 2 )。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为 85 .0 2± 10 .74,对照组为 81.3 5± 9.63 (P =0 .0 3 8)。试验组和对照组Ⅲ+Ⅳ度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与nrhTNF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发热、感冒样症状 ,注射局部疼痛 ,注射局部红肿硬结 ,均不需作特殊处理 ,治疗结束后均能自行消失。结论 国产nrhTNF联合化疗药物治疗NSCLC能显著提高化疗的有效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nrhTNF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轻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联合化疗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英起 赵宁 +5 位作者 李波 刘磊 王增禄 朱宝娥 颜真 苏成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制备一种新型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 (novel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 α ,nrhTNF α) ,并对其生物学活性、理化性质进行鉴定 ,为进入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应用PCR技术 ,将hTNF α基因的 ...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制备一种新型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 (novel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 α ,nrhTNF α) ,并对其生物学活性、理化性质进行鉴定 ,为进入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应用PCR技术 ,将hTNF α基因的 5′端 17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删除 ,基因中Pro8Ser9Asp10 的编码序列用Arg Lys Arg的编码序列取代 ,同时Leu157的密码子被Phe的密码子所取代。将hTNF α突变基因 ,插入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 2 0中 ,构建高表达工程菌株。纯化表达产物 ,对连续 3批制备的新型rhTNF α,按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检定要求进行鉴定。结果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N末端、C末端部分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nrhTNF α与天然的hTNF α相比较 ,N末端缺失了 7个氨基酸 ,13位氨基酸为Arg Lys Arg ,其后为天然hTNF α 11位以后的氨基酸。 15 7位Leu的密码子被Phe的密码子所取代。产物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 6 7.4 %。经 (NH4) 2 SO4沉淀、Q SepharoseF .F .及S SepharoseF .F .柱层析分离纯化后 ,产品的纯度达 99% ,比活性达 1× 10 9IU/mg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了nrhTNF ,对连续 3批制备的nrhTNF α按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检定要求进行鉴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3
作者 PANDIT Roshan 卢君瑶 +5 位作者 何立珩 包玉洁 季萍 陈颖盈 许洁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新冠病毒S1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肾脏细胞炎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COVID-19合并KI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TNF-α有望成为降低COVID-19合并KI发生率的潜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肾损伤 炎症反应 干预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对LA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潘建平 祝文娴 沈建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0-280,共1页
新型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hTNF-NB)是通过构建的方法.对TNF分子进行改造,去除和替换了部分氨基酸而制成的,具有活性高,毒性低的优点。本文在体外,以Raji细胞为靶细胞,研究了rhTNF-NB对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调节作用以及对LAK细胞... 新型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hTNF-NB)是通过构建的方法.对TNF分子进行改造,去除和替换了部分氨基酸而制成的,具有活性高,毒性低的优点。本文在体外,以Raji细胞为靶细胞,研究了rhTNF-NB对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调节作用以及对LAK细胞膜表面抗原CD2,CD25表达的影响,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调节作用 TNF 肿瘤效应 临床应用 NB 新型 去除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87例中晚期恶性肿瘤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震 刘鲁明 +3 位作者 黄雯霞 宋明志 孟志强 钱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77-880,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nhTNF)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rnhTNF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48例和单纯化疗组(B组)22例;另设单纯TNF组(C组)17例。A组:化疗同时肌肉注射rnhTNF400万U/m2,第l~7天和第11~17天。2... 目的:评价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nhTNF)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rnhTNF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48例和单纯化疗组(B组)22例;另设单纯TNF组(C组)17例。A组:化疗同时肌肉注射rnhTNF400万U/m2,第l~7天和第11~17天。21天为一周期,连用两个周期。B组:仅给予化疗,剂量和化疗周期同A组。C组:仅肌肉注射rnhTNF治疗,剂量和给药方法同A组。结果:A组有效率(CR+PR)为18.75%(9/48),B组为0(0/22),C组为0(0/17);A组与B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和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均无明显变化。A组第1、2周期与TNF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0%(42/48)和91.70%(44/48),C组与TNF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17/17),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nhTNF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头颈部癌、消化道癌、泌尿系恶性肿瘤等有一定的疗效,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晚期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清华 鄢希 +26 位作者 任莉 李潞 邱萌 杨玉琼 罗德云 黄雯霞 刘鲁明 陈震 孟志强 王雅杰 傅强 徐阳 杨林军 李明众 李恩孝 李毅 姚煜 张祥福 刘星 卢辉山 张茂宏 王秀问 于学军 秦凤展 郑荣生 陈余清 毕明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 观察并比较国产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rmhTNF)加化疗药物和单纯化疗治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 2 0 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15 0例 ,对... 目的 观察并比较国产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rmhTNF)加化疗药物和单纯化疗治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 2 0 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15 0例 ,对照组 5 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 ,而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 ,分别在第 1~ 7天 ,第 11~ 17天肌肉注射rmhTNF 4× 10 6U /m2 ,两组均以 2 1天为一周期 ,连用两个周期。试验结束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有 5例 ,对照组有 3例患者因为依从性原因出组 ,其余患者可供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试验组有效率为 46.90 % ( 68/ 14 5 ) ,对照组为 17.0 2 % ( 8/ 47)(P =0 .0 0 1)。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为 86.0 2± 9.74,对照组为 80 .14± 9.10 (P =0 .0 2 5 )。试验组和对照组Ⅲ +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rmhTNF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发热、感冒样症状、注射局部疼痛、注射局部红肿硬结 ,均不需作特殊处理 ,治疗结束后均能自行消失。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有严重肝肾功能、心电图异常 ,以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mhTNF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 ,rmhTNF能明显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试验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7
作者 魏艳林 吕青 +4 位作者 李秋霞 李丽 戈兰 曹双燕 古洁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活动性AS患者60例,随机分配到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予每周一次50 mg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用药时间12周,研究组同时联合运动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0、2、6和12周患者ASAS20、BASFI、BASDAI、ASDAS3、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ESR等指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BASFI、BASDAI、ASDAS2、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和ESR在治疗后3个月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对照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其余指标除BASMI(P=0.681)、Schober(P=0.578)和胸廓活动度(P=0.161)外,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ASMI、Schober、扩胸度及ASQo L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皆<0.05)。【结论】此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AS较之单独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在活动度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对患者的脊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和机体功能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疗法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47例恶性胸腹腔积液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亚菁 袁志军 +2 位作者 罗以 林劲冠 吴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6-396,398,共2页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恶性胸腹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封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肖鑫武 李倩 +1 位作者 宋勇 孙文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严重危害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其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mut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rhu-TNF)治疗肺腺癌所...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严重危害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其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mut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rhu-TNF)治疗肺腺癌所致MPE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膜腔积液患者70例,常规胸腔积液引流后,根据3~4万单位/kg分别以200万单位和300万单位剂量行胸腔内注射rhu-TNF,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0万单位和300万单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5.68%和8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注药前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不良反应比不使用者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但地塞米松的使用对rhu-TNF的疗效无影响(P=0.486)。结论 rhu-TNF是治疗肺腺癌所致MPE的高效、安全药物。地塞米松可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且不影响rhu-TNF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恶性胸膜腔积液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东 汤礼军 +2 位作者 张伶 谭燕 高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rmhTNF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1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 目的:分析影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rmhTNF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1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病理类别、胸水部位、胸水量、肿瘤远处转移、KPS评分、治疗药物剂量(小剂量rmhTNF500万IU组、大剂量rmhTNF1500万IU组)、全身化疗等因素对肺癌癌性胸水疗效的影响,对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8名患者中CR53例,PR95例,总有效率为74.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胸水部位、胸水量、KPS评分、治疗药物剂量、辅助化疗等对肺癌胸水的疗效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药物剂量、KPS评分、胸水量与疗效有关。结论:治疗药物剂量、KPS评分、胸水量是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的影响因素。大剂量rmhTNF1500万IU、KPS评分>60,胸水量少的患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永梅 王梅 +1 位作者 王薇 王雅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08年上海长海医院肿瘤科54例大至中量恶性腹腔积水患者,在尽量排尽腹腔积...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08年上海长海医院肿瘤科54例大至中量恶性腹腔积水患者,在尽量排尽腹腔积液后用rmhTNF联合顺铂注入腹腔进行治疗,观察疗效;观察病例年龄、性别、癌症类别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54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中,明显疗效23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生活质量提高并完成化疗者32例,2例因病期较晚死亡。在单因素分析中,rmhTNF联合顺铂治疗对不同年龄、性别等病例的疗效无明显差异,而肿瘤组织类型、KPS评分和腹水积液量对治疗效果影响明显。结论:rmhTNF联合顺铂腹腔注入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可靠,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全身静脉化疗的恶性腹腔积液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腔积液 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rmhTNF) 顺铂 腹腔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喷雾质谱法监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中二硫键的还原过程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方霆 邱丰和 +2 位作者 廖杰 桑志红 杨松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6-58,共3页
应用电喷雾质谱方法动态监测了用巯基乙醇及二硫苏糖醇还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中二硫键的全过程,表明使用巯基乙醇还原二硫键速度较二硫苏糖醇快,并且在还原过程中有质量加和产物生成,还原过程易于观察,可为进一步对蛋白质酶切进行... 应用电喷雾质谱方法动态监测了用巯基乙醇及二硫苏糖醇还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中二硫键的全过程,表明使用巯基乙醇还原二硫键速度较二硫苏糖醇快,并且在还原过程中有质量加和产物生成,还原过程易于观察,可为进一步对蛋白质酶切进行结构鉴定提供监测方法;利用该法还可测定分子中二硫键的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键 还原 重组 人肿瘤坏死因子 RHTNF E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东 苏晓妹 +2 位作者 刘焕义 张涛 彭晶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74-474,共1页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肺癌性胸腔积液 胸腔内灌注治疗 最大耐受剂量 综合治疗 晚期肺癌 结果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凌 方栩 +6 位作者 黄琼 杨勤萍 傅雯雯 郑志忠 顾军 孙建方 许爱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0-732,共3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144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144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其中益赛普组72例,甲氨蝶呤(MTX)组72例。结果:144例患者中124例完成了12周的治疗。治疗12周后,益赛普组PASI50、PASI75、PASI90的比例(PP人群)高于MT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赛普组从第4周起PASI评分的改善优于MTX组,且对躯干、四肢的疗效好于MTX组。结论:与MTX比较,益赛普具有起效快、治疗效果明显、PASI评分改善明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注射用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TC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米丽丽 王伟 +3 位作者 王瑞 高峰 张泽峰 郭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51-3053,共3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化疗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在第1~7天,第11~17天肌肉注射rmhTNF 4×106U/m^2,21 d为1个周...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化疗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在第1~7天,第11~17天肌肉注射rmhTNF 4×106U/m^2,21 d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随访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及1、2、3和5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为(83.2±7.5)分,对照组为(79.8±8.9)分(P=0.028)。试验组和对照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DFS分别为39.9个月和33.1个月(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3%、85.0%、64.7%、42.5%和100%、78.3%、46.1%、23.9%;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4.0个月和3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术后化疗联合rmhTNF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联合化疗 无病生存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浩 赵福涛 王艳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例(rhTNFR:Fc1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和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10mg/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4、6、8、12、16、24周)进行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rhTNFR:Fc治疗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2、4周,rhTNFR:Fc治疗A组达到ACR50改善标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在治疗后第8、12、16、24周,A、B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有效且经济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的纯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龙娜 唐治华 +4 位作者 虞冠华 施凤霞 朱有华 丁树标 许祥裕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α,rhTNF-α),通过分步洗脱得到了含rhTNF-α单一条带的色谱峰,比活达2.4&...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α,rhTNF-α),通过分步洗脱得到了含rhTNF-α单一条带的色谱峰,比活达2.4×108U/mg,回收率为77.2%,为rhTNF-α的大规模制备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液相色谱 重组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乔菊 李峰 +2 位作者 何春霞 吴超 晋红中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健康医学部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50 mg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12次。检测健康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12周血清APN、RBP4、LEP的浓度;分析两组之间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治疗组基线血清APN、RBP4、LEP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之间有无线性相关关系。结果治疗组基线APN水平[9. 73(6. 69,12. 37)比(14. 25 (10. 53,23. 28),P <0. 001]、LEP水平[0. 42 (0. 17,2. 60)比3. 90 (1. 38,7. 20),P=0. 002]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RBP4较健康对照组升高[12. 29 (10. 62, 21. 33)比9. 13 (7. 36,15. 78),P=0. 024];治疗组治疗后APN水平[11. 95 (8. 12,15. 26)比9. 73 (6. 69, 12. 37), P=0. 027]、LEP水平[2. 84 (1. 04,9. 34)比0. 42 (0. 17,2. 60),P<0. 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RBP4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25);基线APN、RBP4、LEP浓度均与PASI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慢性炎症过程,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可能改善银屑病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脂联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瘦素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宁 张英起 王增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NF-α)的临床前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观察nrhTNF-α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毒副作用(如急性中毒反应和死亡情况,过敏反应,以及对神经系统、...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NF-α)的临床前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观察nrhTNF-α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毒副作用(如急性中毒反应和死亡情况,过敏反应,以及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及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nrhTNF-α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动物的急性中毒表现及病理变化与rhTNF-α相似,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nrhTNF-α的抑瘤作用明显,毒副反应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 药效 毒理 药理 临床前研究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重症斑块状银屑病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蕾 杨莉佳 +2 位作者 王磊 陶诗沁 胡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0-381,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红斑,伴有鳞屑,外院诊断“银屑病”,予相关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十余年来红斑增多,渐延及全身,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多次治疗,使用过复方甘草酸什、甲氨蝶呤、阿维A、适今可等药...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红斑,伴有鳞屑,外院诊断“银屑病”,予相关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十余年来红斑增多,渐延及全身,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多次治疗,使用过复方甘草酸什、甲氨蝶呤、阿维A、适今可等药物,起初皮损及症状控制尚可,经长期治疗出现肝酶异常,血压、血脂升高,皮疹加重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斑块状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