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差异化业务与多域通信技术适配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军民 刘世栋 +1 位作者 卜宪德 刘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3-1972,共10页
针对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信方式单一以及业务与通信技术适配性差等问题,构建了含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多域通信架构,并分析支撑该架构的关键技术。其次,根据差异化业务类型与通信需求,构建了业务与通... 针对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信方式单一以及业务与通信技术适配性差等问题,构建了含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多域通信架构,并分析支撑该架构的关键技术。其次,根据差异化业务类型与通信需求,构建了业务与通信技术适配性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融合熵权CRITIC-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通信方式适配方法,以实现差异化业务与多域通信技术适配性分析。由算例分析得,所提架构与适配算法为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业务进行多域通信技术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通信适配 模糊层次分析法 CRITIC 熵权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2
作者 魏新航 张玉琢 +4 位作者 白云龙 吴鹏 王小明 王永利 杨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208-7218,共11页
为全面深入分析省级层面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开展了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构建了考虑技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效益的主观权重进行确定,考... 为全面深入分析省级层面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开展了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构建了考虑技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效益的主观权重进行确定,考虑到指标体系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基于直觉模糊数概念确定客观权重,通过合作博弈理论确定综合权重;最后,引入垂面距离的概念对传统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方法进行改进,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通过应用所提评价体系对不同省份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体系在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综合效益及多维度效益评价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综合效益评价 层次分析法 直觉模糊数 改进TOPSIS 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宁供电:启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 被引量:5
3
作者 毕红续 周练 《农村电工》 2022年第5期3-3,共1页
2022年3月23日,国网湖北咸宁供电公司启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通过电力需求侧负荷精准管理,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负荷控制、需求侧管理与服务支持、电力营销管理支持等功能。咸宁供电公司在... 2022年3月23日,国网湖北咸宁供电公司启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通过电力需求侧负荷精准管理,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负荷控制、需求侧管理与服务支持、电力营销管理支持等功能。咸宁供电公司在全市有序用电方案客户、需求响应签约客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需求侧管理 精准管理 电力营销管理 电力需求侧 有序用电 需求响应 负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电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4
作者 《农村电工》 2023年第8期3-3,共1页
近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为保障夏季用电高峰的电力供应,缓解供电紧张压力,南方电网公司上线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打造百万千瓦级电力负荷“资源池”,支撑全网电力负荷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 近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为保障夏季用电高峰的电力供应,缓解供电紧张压力,南方电网公司上线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打造百万千瓦级电力负荷“资源池”,支撑全网电力负荷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控、统一服务。通过该系统可实现更加科学、精准和快速的负荷调控,有效提升负荷精益化管理水平,为确保民生和重点用电需求及新型电力系统下风、光、储等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与消纳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化管理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南方电网公司 资源池 新型电力 用电负荷 资源统一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平衡的负荷响应管理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婷玉 陶劲宇 +3 位作者 李亚平 储晨阳 王珂 鞠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3,共13页
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平衡压力凸显,利用规模庞大、响应灵活的负荷向系统提供调节资源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平衡能力。因此,在全面梳理负荷响应具体进展的基础上,对负荷响应能力的进一步管理做出展望。概述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平衡压力凸显,利用规模庞大、响应灵活的负荷向系统提供调节资源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平衡能力。因此,在全面梳理负荷响应具体进展的基础上,对负荷响应能力的进一步管理做出展望。概述新型电力系统中面对的电力平衡新问题,并对负荷响应新特征进行分析。围绕响应运营考虑、收益机制设计、关键响应技术和参与模式扩展4个层面,递进地对负荷响应管理进行综述。针对现阶段平衡过程中的实际挑战,提出对新型电力系统负荷响应管理能力深入挖掘的未来展望,包括跨区负荷响应研究、理性人视角下的负荷响应、有限信息和强随机性下的主体决策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响应管理 电力平衡 需求响应 新型电力系统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负荷的新型电力系统源荷日前-日内低碳优化调度
6
作者 李若琼 司宇杰 +1 位作者 杨承辰 李欣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9,共14页
柔性负荷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对于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具有显著作用,但目前柔性负荷潜力尚未充分挖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源荷预测的日前-日内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sparrow ... 柔性负荷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对于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具有显著作用,但目前柔性负荷潜力尚未充分挖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源荷预测的日前-日内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convolutional long-term and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SSA-CNN-LSTM)对新能源和负荷进行日前和日内功率预测;其次,根据柔性负荷的特性和需求响应灵活性,将负荷分为可平移、可转移和可削减负荷等不同类型,以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成本的系统运行成本和污染气体排放最优为目标构建源荷互动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低碳环境经济调度模型;最后,利用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multi-objective grey wolf algorithm,MOGWO)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通过对柔性负荷分类参与调度较传统方式总成本降低8.6%、污染物排放减少4.1%、新能源消纳能力提高4.2%,在多时间尺度内显著降低新能源和负荷响应的不确定性并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环境经济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负荷 新型电力系统 源-荷多时间尺度 低碳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陶劲宇 秦川 +2 位作者 金宇清 鞠平 李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87,共20页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分两个方面总结了电力负荷发生的变化,分析了负荷模型面临的研究挑战。然后,从机理性和非机理性模型的角度分别介绍了电力电子接口负荷模型和含分布式电源的广义负荷模型,并指明了进一步的研究需求。最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仿真的新需求,介绍了三类其他方面的专用负荷模型,包括电磁暂态负荷模型、短路电流负荷模型以及负荷谐波模型,并对未来研究内容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 分布式电源 电磁暂态仿真 短路电流计算 负荷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佳泽 王灿 王增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7,共14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构筑背景下,“源荷互动新模式”成为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多样性、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场景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 在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构筑背景下,“源荷互动新模式”成为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多样性、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场景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规划至关重要。为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负荷预测领域取得的进展与突破,以新型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为着眼点,总结归纳当今负荷预测必要性与实用性,分类介绍五个典型负荷预测场景,针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模型进行系统化分析,结合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集成学习算法对比单一预测模型及组合预测模型的特点,详细阐述各类模型在负荷预测领域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源荷互动的新模式构建提供合理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时变特性的船舶电力系统动态重构优化策略
9
作者 吴其桓 朱志宇 +2 位作者 郝伟汉 杨登昊 徐程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48,共8页
[目的]为保证故障工况下船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一种考虑负荷时变特性的电力系统动态重构优化方法。[方法]首先,计及船舶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发电容量限制、线路电流、节点电压等约束条件,提出以加权切负荷和电压偏差最小为优... [目的]为保证故障工况下船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一种考虑负荷时变特性的电力系统动态重构优化方法。[方法]首先,计及船舶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发电容量限制、线路电流、节点电压等约束条件,提出以加权切负荷和电压偏差最小为优化目标的船舶电力系统动态重构优化策略;然后,采用改进惯性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典型船舶电力系统算例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静态重构方法,动态重构方法可以降低9.94%的系统电压偏差,从而显著提升了网络供电质量。[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船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系统 负荷时变特性 动态重构 故障恢复 电力负荷管理 电力系统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平衡机理及演进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涛 王国春 +2 位作者 董昱 王超 李增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I0001,共14页
立足大电网运行实践,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平衡机理及演进过程研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平衡基本方程和高级方程,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的5个机理,揭示了新能源渗透率、新能源弃电率、系统调节能力等关键平衡要素间的关联关系;结合运行实践开... 立足大电网运行实践,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平衡机理及演进过程研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平衡基本方程和高级方程,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的5个机理,揭示了新能源渗透率、新能源弃电率、系统调节能力等关键平衡要素间的关联关系;结合运行实践开展仿真测算和统计分析,验证了所提数学模型和平衡机理的准确性。在理论分析和仿真测算基础上,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的主要矛盾是不断增长的调节需求和有限的系统调节能力之间的矛盾,二者对比关系的变化构成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平衡演进过程,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将先后跨越“质变点”、“临界点”两个关键节点,对应3个主要发展阶段。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后续发展建设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平衡 调节能力 等效负荷 新能源弃电率 新能源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GAT-LSTM的算法模型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索
11
作者 刘锦涛 孙玉芹 +2 位作者 郭子涛 王添翼 程文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04,共10页
精确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新型电力系统日发电计划的制订和实时调度至关重要,为取得准确可靠的负荷预测结果,针对真实用电负荷数据的时序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Attention-GAT-LSTM的智能算法,并应用在实际的新型电力系统中... 精确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新型电力系统日发电计划的制订和实时调度至关重要,为取得准确可靠的负荷预测结果,针对真实用电负荷数据的时序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Attention-GAT-LSTM的智能算法,并应用在实际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在原始数据的处理中创新地结合了自注意力机制,引入了数据处理单元附加权值,并采用跳跃连接机制防止结果出现过拟合;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递到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GAT)进行空间节点的特征提取,再传递到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进行时间特征的提取;通过前向传播、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方法,使LSTM层的权重和偏置得到迭代更新,有效地减少信息在迭代过程中的丢失并突出关键时间点信息。最后通过多种不同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小时级)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负荷预测 图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智能蔬菜温室新型电力系统设计实践
12
作者 罗冬 刘继凯 +1 位作者 左强 韩峰 《蔬菜》 2025年第8期67-72,共6页
传统蔬菜温室存在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凭借其高效、清洁、智能化的优势,为蔬菜温室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本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某蔬菜温室为对象,针对传统供电... 传统蔬菜温室存在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凭借其高效、清洁、智能化的优势,为蔬菜温室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本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某蔬菜温室为对象,针对传统供电系统存在的不足,设计并构建了1套集成可再生能源供电、分布式电源接入、电池储能、智能电网控制等技术的新型电力系统,显著提高了温室能源利用效率与智能化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运行数据显示,系统可实现连栋温室节能率25%,降低设备维护成本25%,为设施农业的低碳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供电 智能化管理 低碳化转型 设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混杂负荷集群协同管控 被引量:2
13
作者 庄重 苏慧玲 +1 位作者 段梅梅 杨世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59-3466,I0133-I0135,共11页
针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中负荷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面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混杂集群协同管控方法。以空调和电热水器混杂负荷集群为控制对象,分析了空调和电热水器负荷的物理和响应特性,分别建立了适用于空调和电热水器的聚合控制模型。... 针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中负荷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面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混杂集群协同管控方法。以空调和电热水器混杂负荷集群为控制对象,分析了空调和电热水器负荷的物理和响应特性,分别建立了适用于空调和电热水器的聚合控制模型。基于空调和电热水器负荷的聚合响应特性,利用电热水器负荷和空调负荷响应特性上的优势和互补特性,构建了空调集群和电热水器集群的协同管控模型,控制大量负荷输出稳定响应。最后,设置不同的清洁能源发电场景,基于上述算法对清洁能源出力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负荷集群协同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跟踪误差都控制在±0.04%之内,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 负荷聚合控制 混杂集群 协同控制 空调 电热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GM-Elman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量及负荷需求量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汉超 从兰美 +4 位作者 刘杰 韩子月 胡宁宁 潘广源 夏远洋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41,共10页
针对新能源发电量预测中单一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MD-GM-Elman(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grey model-elman)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该模型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预处理数据,提取局部特征;利用... 针对新能源发电量预测中单一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MD-GM-Elman(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grey model-elman)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该模型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预处理数据,提取局部特征;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结果输入Elman神经网络捕捉动态特征;最终通过数据重构得出预测结果。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精度从传统模型的58.1%提高到6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量预测 负荷需求预测 灰色理论 ELMAN神经网络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负荷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怡滟 黄莹 +3 位作者 王国腾 徐政 周月宾 陈煜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由于动态负荷和非同步机电源的暂态复杂特性导致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动态负荷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电压刚度概念,给出暂态电压刚度的定义;然后,为描述感应电动机、新能源... 针对由于动态负荷和非同步机电源的暂态复杂特性导致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动态负荷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电压刚度概念,给出暂态电压刚度的定义;然后,为描述感应电动机、新能源机组及直流等动态元件对系统暂态电压的影响,提取暂态关键时间断面,将复杂的暂态分析转换为关键时间断面的代数求解模型,从而提出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最后,以华东电网为例验证所提的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定量评估多馈入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馈入系统 暂态电压强度 动态负荷 时间断面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场景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殷佳敏 谢宁 +2 位作者 王承民 赵鹏臻 范春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0,188,共8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源荷不确定性使得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边界难以确定,因此有必要提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场景生成方法。分析净负荷数据的分形特征,并提出规划场景生成方法的总体框架;在提出净负荷时间序列盒维数...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源荷不确定性使得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边界难以确定,因此有必要提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场景生成方法。分析净负荷数据的分形特征,并提出规划场景生成方法的总体框架;在提出净负荷时间序列盒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盒维数的时移不变性提出规划场景初始点的预测方法;对分形插值算法进行细化,并提出基于初始点的规划场景生成方法。以某地区实际净负荷数据为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典型场景 规划场景 分形插值参数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频能力的受控负荷阻尼因子控制器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元章 徐箭 +4 位作者 廖思阳 柯德平 张喆 王博 胡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8-877,共10页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建设并入网,常规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大型发电机组将会被逐步替换,这种情况将导致新型电力系统的调频与调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用...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建设并入网,常规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大型发电机组将会被逐步替换,这种情况将导致新型电力系统的调频与调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用电负荷设备中电力电子的渗透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在电力系统调频中使用的负荷阻尼常数D,即负荷有功对系统频率变化的自然响应,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很多单个家用电器及其组合对系统频率的变化不响应或基本不响应,这意味着负荷阻尼常数D会变得很小。由此,提出1种受控负荷阻尼因子的新概念、控制器的设计理论和实现方法,将大幅提升负荷有功功率对系统频率变化的受控响应,有效增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调频能力。根据2021年全国负荷水平计算,按照所提理论,可以给全国电网增加的调频容量达到(15000~20000)MW/0.1Hz,为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面临的调频难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负荷阻尼因子 负荷阻尼常数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tex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8
作者 祁兵 唐良瑞 龚钢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6,共4页
随着全国电网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通信网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实时性。Mobitex无线数据专用网专注于高可靠性、短时间突发数据的实时通信,非常适合电力负荷管理系... 随着全国电网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通信网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实时性。Mobitex无线数据专用网专注于高可靠性、短时间突发数据的实时通信,非常适合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文中根据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通信系统的要求,结合Mobitex无线数据专用网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Mobitex异步通信(MASC)协议 通信控制 K(CCU) MOBIT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春霞 赵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45-147,共3页
总结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主站功能、通信流量、运行管理、终端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通信流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系统实用性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系统主站 通信流量 GPRS 网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负荷NT网络管理及无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锋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5-46,51,共3页
读文介绍了电力负荷遥测、遥控、遥讯控制系统以及使用WindowsNT进行管理的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力求为电力部门控制与管理自动化提供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监视 电力负荷 网络管理 无线控制系统 设计 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