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秋萍 徐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迅速发展,目前迫切需要发现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RAB)感染的新型方法。最近研究已显示抗菌药物之外的新型治疗方法有噬菌体疗法、抗菌肽、铁螯合剂疗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 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迅速发展,目前迫切需要发现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RAB)感染的新型方法。最近研究已显示抗菌药物之外的新型治疗方法有噬菌体疗法、抗菌肽、铁螯合剂疗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基于一氧化氮(NO)疗法等。1噬菌体疗法噬菌体是能够感染微生物的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裂解性噬菌体可在菌体内快速增殖,最终可致宿主菌快速裂解,可作为治疗DRAB感染的新方法。2010年,首次报道用裂解性噬菌体AB1和AB2对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新型治疗方法 噬菌体 抗菌肽 铁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现状及新型治疗药物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威 全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4,共6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既往也称非典型分枝杆菌,是分枝杆菌属中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自美国胸科协会1990年首次发布指南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对NTM的重视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的进步,截至目前已分离鉴定出...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既往也称非典型分枝杆菌,是分枝杆菌属中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自美国胸科协会1990年首次发布指南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对NTM的重视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的进步,截至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90余种NTM,它们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中,如土壤、江河湖泊、社区及医院的供水系统等[1]。根据NTM在培养基中形成菌落所需时间,可将其分为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RGM,形成菌落时间小于7 d)和缓慢生长型分枝杆菌(SGM,形成菌落时间大于7 d,甚至可达12周),这一分类与临床诊疗息息相关[2]。人体感染最常见的NTM亚种,在RGM中主要是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MABC)、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等,在SGM中主要是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蟾分枝杆菌等[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流行病学 治疗现状 新型治疗药物 药敏试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新型治疗卡查对夹的制作
3
作者 张缤 胡晓岚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2期3858-3858,共1页
大医院都已经实行掌上电脑(PDA)装置或计算机装置,不需要各种各样的治疗卡,但大多数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小卫生所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与条件,采用传统的治疗卡片的方式进行治疗分类。目前有各种归类放置小治疗卡的布袋、夹子、... 大医院都已经实行掌上电脑(PDA)装置或计算机装置,不需要各种各样的治疗卡,但大多数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小卫生所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与条件,采用传统的治疗卡片的方式进行治疗分类。目前有各种归类放置小治疗卡的布袋、夹子、板子,但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查对时需要将卡片抽出寻找,然后再插回去,取用时查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我们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既能够有效存放大量的小治疗卡,又方便查对,而且每次查对不用将治疗卡反复插入取出,避免了小治疗卡的遗失,简化了查对流程。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治疗 查对夹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子宫炎的诊断、预警和新型预防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乔彦杰 李红欢 +5 位作者 余梦环 徐坤 蒋松 邵永斌 连科迅 谷新利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奶牛子宫炎是影响养殖场效益的一大因素,其隐匿性强,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奶牛繁殖能力。治疗奶牛子宫炎最常用的方法是抗生素疗法,但其存在细菌耐药性和抗生素残留的问题。而奶牛子宫炎防治的关键在于精准的诊断、尽早的预防和... 奶牛子宫炎是影响养殖场效益的一大因素,其隐匿性强,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奶牛繁殖能力。治疗奶牛子宫炎最常用的方法是抗生素疗法,但其存在细菌耐药性和抗生素残留的问题。而奶牛子宫炎防治的关键在于精准的诊断、尽早的预防和替抗疗法的使用。目前对于奶牛子宫炎诊断常用细胞学、直肠阴道检查、B超检查以及PCR等技术,未来需要寻求更加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以及诊断标准。预警技术可尽早预测预防奶牛子宫炎发生,如指标预警和基因组预测,未来需要结合大样本量及当地环境来确认预警指标,以提高预警的准确度。越来越多的科研致力于开发“替抗”疗法,如用壳聚糖微粒、精油、臭氧、益生菌、疫苗和重组白细胞介素-8替代抗生素治疗,但仍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和效果评估,以真正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本文通过上述研究的概述,为奶牛子宫炎诊断、预防、治疗提供借鉴,为降低奶牛子宫炎发生率,减少细菌耐药性和抗生素残留,提高养殖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炎 诊断方法 预警预测 新型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新型内分泌药物新辅助治疗在寡转移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凯 李强 +4 位作者 王涛 刘博 王勤章 王少刚 刘继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3-481,共9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内分泌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NHNT)在寡转移前列腺癌(OMPCa)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OMPCa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新辅助内分泌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NHNT)在寡转移前列腺癌(OMPCa)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OMPC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标准治疗组(ST)103例,治疗方案为比卡鲁胺(50 mg/d)+醋酸亮丙瑞林(3.75 mg/28 d);新辅助内分泌组(NHT)71例,RP前接受比卡鲁胺(50 mg/d)+醋酸亮丙瑞林(3.75 mg/28 d)新辅助治疗3~6个月;新辅助新型内分泌组(NHNT)组45例,RP前接受醋酸阿比特龙(1000 mg/d)+泼尼松(5 mg/d)或恩杂鲁胺(160 mg/d)联合醋酸亮丙瑞林(3.75 mg/28 d)新辅助治疗3~6个月。运用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方法评价NHT和NHNT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统计学分析NHT和NHNT组患者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变化、无影像进展生存期(rPFS)及各亚组间无去势抵抗生存期(crPFS)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9例OMPCa患者,PSM后53对患者分配至ST vs.NHT组、33对分配至ST vs.NHNT组、27对分配至NHT vs.NHNT组。14.66%(17/116)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NHNT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应答率高于NHT组,术后分别有77.80%(21/27)和48.15%(13/27)患者PSA达到根治水平(P=0.047)。NHNT组肿瘤切缘阳性率较NHT组显著降低(P=0.042),但在淋巴结阳性、T分期及N分期降期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NHT组和NHNT组中位rPFS分别为25和37个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HNT可降低影像学进展风险[HR=0.480,95%CI(0.236~0.974),P=0.042]。crPFS亚组分析,ST和NHT组中位crPFS时间为22和2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ST和NHNT组中位crPFS时间为24和30个月,NHNT可显著降低去势抵抗风险[HR=0.385,95%CI(0.168~0.882),P=0.024];NHT和NHNT组中位crPFS时间为26和32个月,NHNT可显著降低去势抵抗风险[HR=0.438,95%CI(0.218~0.897),P=0.020]。结论NHNT可降低OMPCa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率,并延长发生去势抵抗及影像学进展的时间,但患者最终能否取得更长生存获益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寡转移 新型内分泌治疗 新辅助治疗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C晚期前列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起始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2022年版) 被引量:12
6
作者 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CPCC) 叶定伟 +1 位作者 黄健 朱耀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2-1259,共18页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男性健康问题。2021年国内外各大指南关于mHSPC初始系统治疗推荐进行了重要更新,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NHT)联合雄激...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男性健康问题。2021年国内外各大指南关于mHSPC初始系统治疗推荐进行了重要更新,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NHT)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成为最重要的系统治疗方案。同时转移性前列腺癌原发灶局部治疗、转移灶定向治疗(metastasis-directed therapy,MDT)、基因检测、新型影像学(next-generation imaging,NGI)等新技术、新理念快速发展,推动mHSPC全程诊疗格局进一步改变。中国与欧美地区前列腺癌在遗传背景、早筛开展、初诊疾病分布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为解答中国mHSPC临床管理相关的热点及争议问题,由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Chinese Prostate Cancer Consortium,CPCC)组织多学科专家筛选关键决策问题,结合最新发表数据,经过多轮投票及讨论,最终形成《CPCC晚期前列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起始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2022年版)》,以期为mHSPC真实世界临床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新型内分泌治疗 全程管理 精准诊断 多模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铂+依托泊苷联合阿比特龙+强的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成明 胡林军 +6 位作者 田军 白红松 单兴利 陈永海 宁厚山 邢思佳 倪冬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0-513,共4页
目的:评价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多西他赛+强的松(docetaxel+prednisone,DP)方案化疗和(或)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NHT)进展后应用卡铂+依托泊苷(carbop... 目的:评价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多西他赛+强的松(docetaxel+prednisone,DP)方案化疗和(或)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NHT)进展后应用卡铂+依托泊苷(carboplatin+etoposide,CE)方案联合阿比特龙+强的松(abiraterone+prednisone,AAP)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CRPC患者接受DP方案化疗和(或)NHT治疗后进展,进行CE方案+AAP治疗,每3周为1周期×6周期。观察指标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缓解率、PSA进展时间(time to PSA progression,TTPP)、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adiographic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rPFS)、PSA下降30%、PSA下降90%、客观缓解率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2019年3月至2024年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37例mCRPC患者,进展后应用CE方案联合AAP方案治疗,中位年龄66.0岁,中位随访12.0(3.0~57.0)个月,中位治疗4个周期。PSA缓解率42.1%,中位TTPP 4.0个月,中位rPFS 8.9个月,中位OS 15.0个月。客观缓解率24.3%,PSA下降30%者占59.5%,PSA下降90%者占16.2%;安全性方面,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10例。结论:联合应用CE方案和AAP对初始DP方案化疗和(或)NHT治疗失败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患者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但需要更多的样本量和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PC 化疗 新型内分泌治疗 治疗后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菱迪芙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苏辐 李健东 +4 位作者 汪学勇 赵亮 姬巍 白娟 魏伯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突聋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难治性突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33岁--68岁,平均47岁,病程2周--2个月。所有病例均在院外做过常规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个别做过高压氧、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难治性突聋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难治性突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33岁--68岁,平均47岁,病程2周--2个月。所有病例均在院外做过常规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个别做过高压氧、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恢复不佳或无恢复。入院后均给予东凌迪芙溶栓治疗一个疗程,并监测纤维蛋白原指标。结果所有44例病人中有34例听力均有明显好转,大部分得到较好的恢复或全部恢复,有效率77.3%。结论对突聋患者行常规方法治疗2周,无效时可结合东凌迪芙溶栓治疗,能有效的改善病人症状恢复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凌迪芙 突发性聋 常规治疗 溶栓治疗 新型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与Ⅰ型干扰素系统相互作用新机制及治疗新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捷亮 李建华 +4 位作者 张小楠 邬敏 施碧胜 方钟 袁正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迄今尚无治愈药物。干扰素(interferon,IFN)由于HBeAg/HBsAg血清转换清除率较高、获得疗效后复发率低,成为临床抗乙肝病毒药物之一,但由于仅约20%~40%的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迄今尚无治愈药物。干扰素(interferon,IFN)由于HBeAg/HBsAg血清转换清除率较高、获得疗效后复发率低,成为临床抗乙肝病毒药物之一,但由于仅约20%~40%的患者对IFN有较好应答,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阻碍。鉴于此,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利用体外HBV复制感染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与临床乙型肝炎患者队列,采用多种研究手段,一方面研究IFN及IFN诱导的细胞基因在抗HBV及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作用及新机制,另一方面研究HBV复制和蛋白表达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IFN诱生和抗病毒效应的影响,同时以此为基础探索优化干扰素治疗及治愈慢性乙肝的新型措施和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干扰素 抗病毒机制 病毒拮抗逃逸 新型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子君 柯晓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为视力丧失的主要病因。当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糖皮质激素、视网膜光凝等。但仍有部分患者不应答或需反复治疗,因此需通过增加新的治疗靶点进一步完善当前治疗,其中包括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为视力丧失的主要病因。当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糖皮质激素、视网膜光凝等。但仍有部分患者不应答或需反复治疗,因此需通过增加新的治疗靶点进一步完善当前治疗,其中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抗血管生成素拮抗剂、Tie2受体抑制剂、激肽释放酶抑制剂、白细胞介素抑制剂、感光细胞的替换等,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新型治疗方法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伙刚 洪波 林文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33-1337,共5页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生长快、易转移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肺癌发病总数的15%。临床上治疗小细胞肺癌一般采用放化疗结合,在治疗初期通常响应良好,但病人很快产生耐药和复发。早期开发的靶向药物的临床测试均不太理想,迫切需要新的靶向...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生长快、易转移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肺癌发病总数的15%。临床上治疗小细胞肺癌一般采用放化疗结合,在治疗初期通常响应良好,但病人很快产生耐药和复发。早期开发的靶向药物的临床测试均不太理想,迫切需要新的靶向药物和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对小细胞肺癌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和转化研究,开发了多种针对小细胞肺癌遗传变异的靶向药物,如激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凋亡通路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表观遗传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部分靶向治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同时多种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新型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和联合用药也值得关注。该文总结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和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已完成、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前研究的现状,同时展望未来可能的小细胞肺癌新型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表观遗传学 信号通路 新型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其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余婷 洪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一直是多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MGD的传统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睑缘清洁、眼局部热敷及眼睑按摩,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局部或全身运用抗炎药物或...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一直是多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MGD的传统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睑缘清洁、眼局部热敷及眼睑按摩,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局部或全身运用抗炎药物或抗生素。然而,以上每种治疗方法均有不足,作用短暂且效果有限。随着人们对MGD研究的深入,各种新型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如热脉冲系统、强脉冲光、睑板腺针刺疏通等物理治疗及N-乙酰半胱氨酸、ω-3必需脂肪酸、性激素等药物治疗。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及研究较热门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新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全球新型抗菌药物研发及前沿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本世纪初以来,在各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下,和学术界及工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新上市的抗生素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在生命科...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本世纪初以来,在各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下,和学术界及工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新上市的抗生素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引领下,新的抗菌药物和治疗方式呈现着强劲的发展态势。本文就新世纪以来上市的和处于三期临床的抗菌药物,以及正在研发的新型非传统抗菌药物替代品和研发前沿进行简要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生素 新型抗菌治疗 抗生素替代品 研究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因子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叶顺 杨春 杨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6-830,共5页
心脏作为具有分泌功能的器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所分泌的蛋白被称为心脏因子,它们在维持心脏稳态、应对心肌损伤及左室重构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进而影响冠心病(CHD)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主要对部分拥有良好临床应用... 心脏作为具有分泌功能的器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所分泌的蛋白被称为心脏因子,它们在维持心脏稳态、应对心肌损伤及左室重构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进而影响冠心病(CHD)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主要对部分拥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心脏因子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将其作为冠心病诊断治疗的新型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因子 自分泌 旁分泌 冠心病 生物标志物 新型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轩慧勇 陈万昭 夏利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82,共6页
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被发现后,由VRE引发的耐多药感染率和持续定植率明显升高,而VRE基因操纵子具有独特的遗传变异性并持续进化,使VRE具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表型,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急需新抗生素治疗的细菌”名单,极高的死亡率给... 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被发现后,由VRE引发的耐多药感染率和持续定植率明显升高,而VRE基因操纵子具有独特的遗传变异性并持续进化,使VRE具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表型,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急需新抗生素治疗的细菌”名单,极高的死亡率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论文从VRE的起源、耐药机制、传播、流行现状以及VRE治疗的局限性和新型治疗方法探索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VRE传播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耐药机制 流行现状 新型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