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杀伤(NK)细胞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娟 周永学 +4 位作者 包晟川 陈婷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843,共5页
自然杀伤(NK)细胞在清除病毒,执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分泌趋化因子以及与其他天然免疫细胞协同作用,被赋予天然免疫调节功能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随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2019冠状病毒病(CO... 自然杀伤(NK)细胞在清除病毒,执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分泌趋化因子以及与其他天然免疫细胞协同作用,被赋予天然免疫调节功能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随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研究深入,发现NK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ARS-CoV-2感染会影响NK细胞的分布和效应功能,NK细胞的免疫应答或可影响新冠肺炎患者的预后。本文总结了近年来NK细胞在COVID-19感染中作用的研究现状,并且讨论了以NK细胞作为治疗剂的可能性,以期为防治SARS-CoV-2的免疫损害提供潜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川 苏锦松 +3 位作者 李轩豪 唐策 刘悦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2-641,共10页
目的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WSP)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 目的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WSP)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沙棘、余甘子、木香、甘草、葡萄)潜在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WSP作用靶点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Maestro version 11.5软件,将活性成分作为配体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细胞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和COVID-19 3CL水解酶(Mpro)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包含5味药物、29个化合物和32个核心靶点,得到GO功能富集条目225条(p <0.05),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5条信号通路(p <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甘草苷、甘草异黄烷酮、槲皮素、山柰酚等核心化合物与COVID-19靶点结合力最强。结论本研究体现出藏药五味沙棘散"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活性成分通过与ACE2,TMPRSS2和COVID-19 3CL水解酶结合作用于AKT1、VEGFA、EGFR等靶点,调节MAPK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多条信号通路,实现对COVID-19肺炎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五味沙棘散 网络药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分子对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COVID-19患者治疗后痰、粪便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宝林 李芹 +5 位作者 吴刚 曾章锐 黄富礼 詹小亭 唐敏 刘靳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粪便样本作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Real Time RT-PCR技术,对15例COVID-19患者治疗后痰、粪便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ORF1ab、N基因以及人体细胞管家基因核糖核酸酶P(ribonuclease P,RN... 目的探讨粪便样本作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Real Time RT-PCR技术,对15例COVID-19患者治疗后痰、粪便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ORF1ab、N基因以及人体细胞管家基因核糖核酸酶P(ribonuclease P,RNase P)进行检测,比较痰、粪便标本检测阳性情况。结果15例患者痰、粪便标本,人体细胞管家基因RNase P均呈现典型的明显的扩增信号曲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2例患者痰、粪便标本同时为阳性,4例患者痰、粪便标本分别为阳性;6例患者痰阳性标本中有2例同时扩增出ORF 1ab基因与N基因,6例患者粪便阳性标本中有4例同时扩增出ORF 1ab基因与N基因。结论以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排除COVID-19及治愈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需谨慎,可以尝试将粪便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也纳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粪便 标本 核酸检测 covid-19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病在城市空间中的传播模拟--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期间的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叶锺楠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从城市规划和治理视角出发,针对传统的流行病传播模型在计算和表达城市空间特征方面的局限,构建以社群单元节点和具有小世界特征的长短程连接组成的城市空间网络,并通过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模拟流行病在城市空间中的传播情况。以新型... 从城市规划和治理视角出发,针对传统的流行病传播模型在计算和表达城市空间特征方面的局限,构建以社群单元节点和具有小世界特征的长短程连接组成的城市空间网络,并通过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模拟流行病在城市空间中的传播情况。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期间的武汉为例,结合武汉的城市空间特征以及先后实行的多项防治措施对疫情传播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与统计数据的比较显示:基于智能体的城市流行病传播社群单元模型不仅对流行病传播的持续时间、感染节点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还能够较为有效地模拟多种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城市疫情期间的危机防控和健康安全空间体系的打造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智能体的建模(ABM) 流行病传播 社群单元 复杂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公共卫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与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及其对机体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李佳艳 袁丽萍 +7 位作者 罗庆凯 雷晔飞 李园 张峰华 彭丽秀 欧阳育琪 唐时幸 陈虹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1397,共7页
目的明确肺炎衣原体(Cpn)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共感染的特征及其对SARS-CoV-2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郴州市某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按COVID-19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 目的明确肺炎衣原体(Cpn)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共感染的特征及其对SARS-CoV-2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郴州市某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按COVID-19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重型作为重症组,轻型和中型作为轻症组,再依据患者年龄(≥18岁为成年,<18岁为未成年)分为成年重症组、成年轻症组、未成年重症组、未成年轻症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对重症组、轻症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进行1∶1匹配。收集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咽拭子及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pn IgG/IgM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等12项常见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重型和危重型(重症)患者61例,轻型和中型(轻症)患者41例;年龄≥18岁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未成年患者31例。成年重症组患者39例,成年轻型组患者32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30对;未成年重症组患者22例,未成年轻型组患者9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8对。COVID-19患者中Cpn IgG、IgM阳性率分别为36.27%(37例)、8.82%(9例),其中1例Cpn IgG和IgM同为阳性。成人重症组合并Cpn Ig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干扰素(IFN)-α水平高于IgG阴性患者(P=0.037),两组患者BALF、血清标本中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轻症组合并Cpn Ig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IL-8和IL-17水平均高于Cpn IgG阴性患者(均P<0.05)。未成年轻症组合并Cpn IgM阳性患者BALF及血清标本中IL-8水平均高于Cpn IgM阴性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n IgG阳性和IgM阳性都不是导致COVID-19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Cpn感染不是导致COVID-19患者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Cpn感染对SARS-CoV-2导致的炎症因子分泌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衣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炎症因子 CPN covid-19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园林绿地管护的思考
6
作者 陈鹏举 袁陈绍聪 +1 位作者 袁张雷 袁王立春 《花卉》 2020年第20期64-65,共2页
园林绿地的管理和养护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园林管护工作的面临着项目管控难度大,工作推进迟缓,应急防控水平低等主要困难。据此,本文描述了如何在新冠病毒防控的新形势下提高应急防控水平... 园林绿地的管理和养护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园林管护工作的面临着项目管控难度大,工作推进迟缓,应急防控水平低等主要困难。据此,本文描述了如何在新冠病毒防控的新形势下提高应急防控水平、优化园林绿地管护能力、提高管护工作效率,促进园林绿化行业在特殊时期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园林绿化 园林管护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貂源冠状病毒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艳玲 程世鹏 任林柱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貂源冠状病毒与新型人冠状病毒HCoV-19的遗传进化关系,比较了NCBI上公布的3株水貂冠状病毒、5株雪貂冠状病毒以及人冠状病毒HCoV-19和SARS-Cov的全基因组、ORF1a、ORF1ab和病毒表面蛋白Spike的序列同源性,分析了其遗传进化... 为进一步明确貂源冠状病毒与新型人冠状病毒HCoV-19的遗传进化关系,比较了NCBI上公布的3株水貂冠状病毒、5株雪貂冠状病毒以及人冠状病毒HCoV-19和SARS-Cov的全基因组、ORF1a、ORF1ab和病毒表面蛋白Spike的序列同源性,分析了其遗传进化关系,以及组成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种类、基因位置及氨基酸数量。结果显示:貂源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HCoV-19全基因组、ORF1a、ORF1ab、Spike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68%、46.96%、52.44%、47.36%;貂源冠状病毒与HCoV-19不属于同一分支,且亲缘关系较远;同时,貂源冠状病毒与HCoV-19全基因组在蛋白组成、氨基酸数量、基因位置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貂源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HCoV-19不是同一种冠状病毒,此次在人群中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HCoV-19由貂源冠状病毒重组而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初步排除HCoV-19来源于水貂和雪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HCoV-19) 基因组 遗传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排毒汤联合西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8
作者 王钰 徐义峰 +1 位作者 董辛 徐小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0-36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4月20日,筛选有关清肺排毒汤联合西医治疗COVID-19的临床... 目的:系统评价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4月20日,筛选有关清肺排毒汤联合西医治疗COVID-19的临床疗效研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风险评估及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tate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Begg’s检验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6篇临床疗效研究共602例患者,其中实验组采用清肺排毒汤联合西医治疗295例,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3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提高临床有效率[RR=1.17,95%CI(1.09,1.26),P<0.0001]、CT好转情况[RR=1.20,95%CI(1.10,1.30),P<0.0001],降低不良反应[RR=0.73,95%CI(0.60,0.90),P=0.002],缩短核酸转阴时间[WMD=-6.56,95%CI(-10.37,-2.75),P=0.0007]、住院天数[WMD=-4.75,95%CI(-6.26,-3.25),P<0.00001]等方面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肺排毒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COVID-19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研究证实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排毒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点及疫苗接种效果: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
9
作者 潘苇 李云 +4 位作者 罗俊佳 李春 叶华 李雪 贾园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COVID-19疫苗接种及新型冠状(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明确诊断为SSc的患者,通过住院病历检索和电话随访的形式,收... 目的:了解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COVID-19疫苗接种及新型冠状(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明确诊断为SSc的患者,通过住院病历检索和电话随访的形式,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COVID-19疫苗接种及新冠病毒感染情况。结果:236例SSc患者中有99例接受了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其中局限型SSc 41例、弥漫型SSc 28例、重叠综合征30例;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57.58%)、免疫抑制剂(56.57%)、生物制剂(7.07%)和小分子靶向药(6.06%)治疗。共49例患者接种过COVID-19疫苗,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共81例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接种三针及以上疫苗患者的感染率(19/29,65.5%)较未接种患者(45/50,90.0%)明显降低(P=0.007)。14例患者因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治疗,26例患者感染后SSc症状有所加重,包括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皮肤病变、指端溃疡、肺动脉高压和肺间质病变等。与健康同居者相比较,SSc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热(36.71%)、乏力(35.44%)等症状更严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皮下钙质沉积(OR=7.713,95%CI:1.142~45.051)和抗着丝点抗体阳性(OR=9.210,95%CI:1.211~70.028)是SSc患者因新冠病毒感染入院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SSc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有效且安全;SSc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原发病加重,且感染症状也较无基础病人群加重。预防和早期合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对SS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ovid-19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病毒相关基因在IBD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与COVID-19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王宏刚 杨晓钟 +5 位作者 吴尚农 戴伟杰 马天恒 谢睿 沈鹏 李倩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肠黏膜的冠状病毒相关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2,TMPRSS2)、二肽基肽酶4(dipeptid...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肠黏膜的冠状病毒相关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2,TMPRSS2)、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 N,ANPEP)]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腹泻发生率,并且利用IBDMDB数据库,分析IBD患者肠黏膜ACE2、TMPRSS2、DPP4、ANPEP的表达差异。结果:COVID-19患者的腹泻发生率为5.8%(136/2350)。与直肠黏膜相比,末端回肠ACE2、TMPRSS2、DPP4、ANPEP的差异表达倍数分别为9.800、0.571、5.318和11.1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4种基因的表达在IBD与非IBD患者中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GO分类显示这些基因都参与了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且各基因之间有相互作用。结论:冠状病毒相关基因(ACE2、TMPRSS2、DPP4、ANPEP)在IBD与非IBD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推测IBD没有显著增加COVID-19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炎症性肠病 基因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龄老年患者62例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
11
作者 孙雅 彭定江 张艺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0-686,共7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高龄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2022年12月9日—2023年2月9日某院收治的≥80岁中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是否静脉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分为未使用... 目的探讨小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高龄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2022年12月9日—2023年2月9日某院收治的≥80岁中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是否静脉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分为未使用激素组和使用激素组,描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30 d内患者病情变化,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共收集患者62例,其中未使用激素组21例,激素组41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外,其他治疗手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10 d后激素组咳嗽(34.1%VS 66.7%)、咯痰(19.5%VS 61.9%)、心悸(4.9%VS 23.8%)、气促(7.3%VS 28.6%)临床表现较未使用激素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 d后,与未使用激素组患者比较,激素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淋巴细胞计数上升,C反应蛋白、D-二聚体数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激素组患者病情加重发生率较未使用激素组低(14.6%VS 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5,P=0.005)。结论中型COVID-19高龄老年患者小剂量、短疗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高龄老人 糖皮质激素 covid-19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性体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正肖 车萍 +3 位作者 李紫薇 莫梅 张珊珊 张颖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4-850,共7页
强烈的炎症反应是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急性肺损伤的主要原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通过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进入肺部上皮细胞等靶细胞,激活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 强烈的炎症反应是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急性肺损伤的主要原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通过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进入肺部上皮细胞等靶细胞,激活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性体,活化前体caspase-1,释放成熟的IL-1β和IL-18等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及诱导细胞焦亡,从而导致COVID-19患者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充血,水肿,严重者可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种并发症。目前尚无治疗COVID-19的特定药物,MCC950及秋水仙碱等NLRP3炎性体抑制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而目前这些药物也正处于治疗COVID-19患者的临床试验阶段。我们总结了COVID-19发病机制及SARS-CoV激活NLRP3炎性体途径,以期初步揭示NLRP3炎性体在SARS-CoV-2感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机制,为研发相关靶向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 炎性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3
作者 周娟 李丹 龙云铸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8-292,共5页
自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发现感染病例累计7万余例,2019-nCoV传播速度快,影响大。为尽快了解2019-nCoV感染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对2019-nCoV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了解... 自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发现感染病例累计7万余例,2019-nCoV传播速度快,影响大。为尽快了解2019-nCoV感染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对2019-nCoV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制,科学、合理的采取诊疗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nCoV covid-19 SARS-CoV-2 冠状病毒S蛋白 ACE2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新药的研发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奇 夏帅 姜世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41-245,共5页
2019年底,湖北武汉暴发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并快速在全国蔓延,且在多个国家发现病例。其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在短时间内快速超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给中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 2019年底,湖北武汉暴发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并快速在全国蔓延,且在多个国家发现病例。其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在短时间内快速超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给中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锁定病原体为2019-nCoV(或hCoV-19或SARS-CoV-2),并且在不同层面开展了相关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本文介绍了抗2019-nCoV新药研发的现状。同时,鉴于突发病原体的药物研发过程相对迟缓,我们建议对于潜在流行可能性的病原体,其药物研发要具有前瞻性,国家层面要推进广谱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试验,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hCoV-19 SARS-CoV-2 药物研发 广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IR模型分析相关干预措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作用 被引量:66
15
作者 耿辉 徐安定 +4 位作者 王晓艳 张勇 尹小妹 马茂 吕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相关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收集COVID-19疫情数据,分析COVID-19的传播特点,利用Python建立SEIR模型,加入潜伏期传染率、感染人群变化率等新参数,尝试分析防控手段的有效性.结果:给出多种相关...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相关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收集COVID-19疫情数据,分析COVID-19的传播特点,利用Python建立SEIR模型,加入潜伏期传染率、感染人群变化率等新参数,尝试分析防控手段的有效性.结果:给出多种相关干预措施下疫情发展趋势的预测.模型显示,基于严格限制出行的隔离措施能够减缓COVID-19发病曲线发展的趋势,使潜伏和感染人群的峰值降低45.71%和29.90%,潜伏人群数量较快到达群峰;模拟发现,本次疫情的拐点将出现在3月初,但对比COVID-19疫情实际数据,疫情拐点或将提前出现.结论:COVID-19疫情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各地方政府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巩固成果,全力遏制COVID-19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PYTHON SEIR模型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97
16
作者 吴安华 黄勋 +1 位作者 李春辉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接触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时,采取补充预防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培训、监测与督查;采用环境与工程控制措施和加强感染、感控学科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感染 感染防控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思考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晓凤 张少强 +1 位作者 丛紫东 杜武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4,I0014,共5页
探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诊疗过程中的主要分歧,明确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对诊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分歧进行梳理,明确COVID-19的中医学范畴,对病机中的"湿"及... 探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诊疗过程中的主要分歧,明确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对诊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分歧进行梳理,明确COVID-19的中医学范畴,对病机中的"湿"及病性的寒热属性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结果:COVID-19属于木疫,其性为风热。其中的"湿"乃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外加风热疫毒,肝木乘克脾土,脾虚运化无权,湿邪内生所致。治疗过程中应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相结合进行分期辨证论治,清热与化湿兼顾,尤其注意固护中焦脾胃。结论:中医药在对COVID-19的诊疗过程中,应将五运六气理论与传统辨证论治和参,抓住疾病的根本病机,明确其演变规律,灵活运用各种辨证论治方法,结合患者体质选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论治在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伟男 巴元明 +13 位作者 王林群 陶然 左新河 石全 王小琴 吴霞 陆定波 张雪荣 冯毅 胡刚明 姜楠 余昪昪 朱晓云 谢立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3-390,共8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旨在为COVID-19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中医院和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观察证候分型,临床治愈率,转重率,退热...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旨在为COVID-19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中医院和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观察证候分型,临床治愈率,转重率,退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肺部CT影像改善情况.结果:105例患者中确诊病例88例(83.81%),临床诊断病例17例(16.19%).包括普通型82例(78.10%),重型23例(21.90%).其中湿热袭肺证13例(12.38%),邪犯少阳、湿热壅肺证72例(68.57%),痰热壅肺证20例(19.05%).全部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总体临床治愈率为95.24%;普通型向重型及危重型转化2例(2.44%).平均退热时间为2~5 d,平均3 d.乏力、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主要症状发生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胸闷、纳差、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舌红或绛,苔黄、厚腻的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苔色白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5~12 d,平均8 d.95例(90.48%)患者的肺部CT明显好转,主要表现在影像学病灶面积减小、变薄变淡.本组中医辨证论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未见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结论:COVID-19患者初期表现为湿热袭肺证,中期表现为邪犯少阳、湿热壅肺证或痰热壅肺证.中医辨证论治COVID-19临床疗效确切,能够阻断普通型向重型及危重型转化,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快速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临床研究 中医药 瘟疫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用药安全信号挖掘研究:磷酸氯喹 被引量:27
19
作者 罗敏 胡巧织 +3 位作者 肖桂荣 吴逢波 吴斌 徐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512,共8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挖掘抗新型冠状病毒试用药物磷酸氯喹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Q1至2019Q4共64个季度的FAERS数据,经过MedEx药品名称标准化、Med...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挖掘抗新型冠状病毒试用药物磷酸氯喹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Q1至2019Q4共64个季度的FAERS数据,经过MedEx药品名称标准化、MedDRA不良事件系统分类等数据清洗后,提取以磷酸氯喹为首要怀疑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病例,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ADR信号检测。结果共提取到以磷酸氯喹为首要怀疑ADE报告病例357例。男女比例为0.60。中位年龄39岁。报告者多为其他健康专家(49.86%)和医师(23.25%)。美国报告最多,占20.17%。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占35.01%,大部分病例未报告给药途径。使用ROR法获得148个信号,PRR法获得147个信号,其中147个信号是一致的。其ADR信号检测结果显示心脏器官疾病ADE报告数最多,为372个反应数,占20.36%,共检出ADR信号28个,随后依次为各类异常检查、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病类ADR信号。结论使用磷酸氯喹前应做好用药评估,尤其是患者存在心脏病、神经疾病、精神疾病等基础疾病时,需加强监测,以进一步降低和评估其相关ADR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喹 磷酸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我国粮食行业应急能力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新中 董锐 +4 位作者 李小平 王晓龙 马蓁 刘柳 任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7-202,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自发生以来,对全国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汇总了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为了应对疫情,保障粮食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基本饮食需求所做的努力,分析了粮食食品产业在疫情应对中的重要作...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自发生以来,对全国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汇总了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为了应对疫情,保障粮食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基本饮食需求所做的努力,分析了粮食食品产业在疫情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和我国近期主要食品大省粮油供需情况,并提出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方向,以期为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政府应急管理提供指导,为保障粮油行业市场供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粮食产业 应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