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四书”与“新道统”——当代儒学思想体系的重建
被引量:
12
1
作者
梁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6,共3页
儒学的基本表达方式是经学,经学是儒学的学术载体,是儒学的学统。经典诠释是儒家构建思想体系的传统。儒家的基本道统是仁学和礼学,我们应和合孟、荀,借鉴宋代理学综合融汇前人学术、重建经典系统的方法,建构儒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经学
新四书
新
道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太炎“新四书”的建构及其晚年的国学观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天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8,共8页
章太炎晚年提出以《孝经》《大学》《儒行》《丧服》组成"新四书",作为"十三经"之总持、国学之统宗。"新四书"体系的建构,意味着打破程朱理学的"四书"体系,回归于原始儒学,并对阳明心学有部分...
章太炎晚年提出以《孝经》《大学》《儒行》《丧服》组成"新四书",作为"十三经"之总持、国学之统宗。"新四书"体系的建构,意味着打破程朱理学的"四书"体系,回归于原始儒学,并对阳明心学有部分认同。之所以反对程朱的"四书",是因为《中庸》《论语》《孟子》三书包含了"性天"之类"超人格"言论,与西学影响下现代哲学、史学、科学相近,而与原始儒学的"修己治人之道"有所不符,故而必须被取代。章太炎作为20世纪文化保守主义和国粹派的代表,他的新"四书"体系及其晚年的国学观,对于当下重新思考儒学或国学的承继仍有其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
新四书
”
国学观
理学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道统说再探
3
作者
梁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9,共8页
儒学史上存在“即道言统”与“即统言道”两种道统观,实际上,言道统只能“即道言统”,而不能“即统言道”。道统的核心是仁义,儒家的仁义存在“居仁由义”与“处仁以义”的不同进路,前者是由仁而义,后者是由义而仁。作为道统的仁义应是...
儒学史上存在“即道言统”与“即统言道”两种道统观,实际上,言道统只能“即道言统”,而不能“即统言道”。道统的核心是仁义,儒家的仁义存在“居仁由义”与“处仁以义”的不同进路,前者是由仁而义,后者是由义而仁。作为道统的仁义应是“居仁由义”与“处仁以义”的统一,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道统谱系不足以代表儒学发展的全貌,传统的四书存在明显的欠缺。因此,以新道统为纲领,以新四书为基本经典,成为统合孟荀及儒学创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即道言统
即统言道
仁义
新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典教学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压舱石”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96,共4页
文章从中美大学生阅读书目的对比谈起,阐述了经典的涵义和重要性,从而强调经典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占据重要的基础位置,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压舱石”。最后针对经典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经典教学
素质教育
“
新四书
”讲读
庄子哲学导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图书馆近年采进善本书提要(八)
5
作者
唱春莲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3年第4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国家图书馆
善本
《
新
镌王观涛先生
四书
翼注讲意》
《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莫扒砂经》
《酒史》
《梅村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四书”与“新道统”——当代儒学思想体系的重建
被引量:
12
1
作者
梁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6,共3页
文摘
儒学的基本表达方式是经学,经学是儒学的学术载体,是儒学的学统。经典诠释是儒家构建思想体系的传统。儒家的基本道统是仁学和礼学,我们应和合孟、荀,借鉴宋代理学综合融汇前人学术、重建经典系统的方法,建构儒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经学
新四书
新
道统
Keywords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e New Four Books
The New Confucian Orthodoxy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太炎“新四书”的建构及其晚年的国学观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天杰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四书’学史"(13&ZD060)
文摘
章太炎晚年提出以《孝经》《大学》《儒行》《丧服》组成"新四书",作为"十三经"之总持、国学之统宗。"新四书"体系的建构,意味着打破程朱理学的"四书"体系,回归于原始儒学,并对阳明心学有部分认同。之所以反对程朱的"四书",是因为《中庸》《论语》《孟子》三书包含了"性天"之类"超人格"言论,与西学影响下现代哲学、史学、科学相近,而与原始儒学的"修己治人之道"有所不符,故而必须被取代。章太炎作为20世纪文化保守主义和国粹派的代表,他的新"四书"体系及其晚年的国学观,对于当下重新思考儒学或国学的承继仍有其参考意义。
关键词
章太炎
“
新四书
”
国学观
理学
儒学
Keywords
Zhang Tai-yan
New-four books
the view of Chinese culture
Neo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分类号
B25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道统说再探
3
作者
梁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子研究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9,共8页
基金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出土文献与荀子哲学思想研究”(G3620)的阶段性研丸成果。
文摘
儒学史上存在“即道言统”与“即统言道”两种道统观,实际上,言道统只能“即道言统”,而不能“即统言道”。道统的核心是仁义,儒家的仁义存在“居仁由义”与“处仁以义”的不同进路,前者是由仁而义,后者是由义而仁。作为道统的仁义应是“居仁由义”与“处仁以义”的统一,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道统谱系不足以代表儒学发展的全貌,传统的四书存在明显的欠缺。因此,以新道统为纲领,以新四书为基本经典,成为统合孟荀及儒学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
道统
即道言统
即统言道
仁义
新四书
Keywords
Orthodoxy
understanding history in terms of the Dao
understanding the Dao in terms of history
benevolence
“New Four Classics”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典教学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压舱石”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怡
机构
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96,共4页
文摘
文章从中美大学生阅读书目的对比谈起,阐述了经典的涵义和重要性,从而强调经典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占据重要的基础位置,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压舱石”。最后针对经典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经典教学
素质教育
“
新四书
”讲读
庄子哲学导读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图书馆近年采进善本书提要(八)
5
作者
唱春莲
出处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3年第4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国家图书馆
善本
《
新
镌王观涛先生
四书
翼注讲意》
《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莫扒砂经》
《酒史》
《梅村集》
分类号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259.2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四书”与“新道统”——当代儒学思想体系的重建
梁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章太炎“新四书”的建构及其晚年的国学观
张天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儒家道统说再探
梁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典教学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压舱石”
陈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家图书馆近年采进善本书提要(八)
唱春莲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