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审美·知识·技术——新中国文学批评70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丹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1-169,F0003,共10页
在某种意义上,新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是文学批评与政治、文学批评与审美、文学批评与知识、文学批评与技术之间相互审视和阐释的过程;这四组关系及其牵扯出来的问题呈现出新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面相,并与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向、新启蒙... 在某种意义上,新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是文学批评与政治、文学批评与审美、文学批评与知识、文学批评与技术之间相互审视和阐释的过程;这四组关系及其牵扯出来的问题呈现出新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面相,并与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向、新启蒙主义的确立、消费主义的兴起、媒介和数字技术的扩张保持时间和意义的一致性;将四组关系及其关涉的问题重新问题化和历史化是重新审视新中国文学批评的有效路径,能够为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70 新中国文学批评70年 当代文学批评 政治 审美 知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正信——刘欣玥文学批评印象
2
作者 杨庆祥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09年我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中国人民大学没有专职辅导员,每个新入职的教师都要做班主任,我当时因为年轻,被安排做了刚入校的2009级本科生的班主任,欣玥就是这个班的学生。我那时对班级的管理完全采取“自治”的态度,大学四年好像就开过... 2009年我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中国人民大学没有专职辅导员,每个新入职的教师都要做班主任,我当时因为年轻,被安排做了刚入校的2009级本科生的班主任,欣玥就是这个班的学生。我那时对班级的管理完全采取“自治”的态度,大学四年好像就开过一次像模像样的班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辅导员 中国人民大学 班主任 班会 博士毕业 文学批评 入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范式的两次变革——新中国70年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兴陆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3-171,共9页
新中国7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如果把文学研究分为考据、阐释和评价三个层次的话,新中国成立前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可以称为“考据—阐释型”,即重视实证主义、提倡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学先是... 新中国7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如果把文学研究分为考据、阐释和评价三个层次的话,新中国成立前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可以称为“考据—阐释型”,即重视实证主义、提倡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学先是“疑古”,继而采取“释古”的态度,注重对文学资料的收集整理、考辨厘析,借鉴欧美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对自身的传统进行新的阐释。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考据型研究遭到批判,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发生变革,转向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为核心的“阐释—评价型”,研究重点不在于文学史的事实本身,而在于抽取文学史的现代价值和当下意义,从新的理论观念和价值标准出发,审理古代文学的历史,注重对古代文学作现代意义的阐释和价值评判。进入新时期以后,古代文学研究纠正了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僵化庸俗化理解,有意识地恢复过去的优良传统,确立文献考据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响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的需要,探索新的学术方向,逐渐形成了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性心灵等多层次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范式,实现了研究范式的第二次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70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 学术范式 中国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如何正视历史而又直面现实——新中国文学70年回眸
4
作者 王卫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1-160,共10页
回眸新中国文学70年的发展历程,从前30年的筚路蓝缕到后40年的砥砺奋进,从单一、窄化到多元共生,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其辉煌与平庸、数量与质量都打上了特定时代的印迹。70年的经验值得总结,70年的教训值得吸取。文学如何正视历史而... 回眸新中国文学70年的发展历程,从前30年的筚路蓝缕到后40年的砥砺奋进,从单一、窄化到多元共生,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其辉煌与平庸、数量与质量都打上了特定时代的印迹。70年的经验值得总结,70年的教训值得吸取。文学如何正视历史而又直面现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正视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真实观以及历史优先性的原则。要用显微镜去发现历史,打捞历史的碎片,探寻历史的真相,也要用历史的探照灯去照亮现实、照亮未来。关注现实是新中国文学的主潮和传统,但也曾表现出直面生活的欠缺、现实感的不足,今天的中国尤其需要文学的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70 中国文学70 历史 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桃 被引量:82
5
作者 俞明亮 王力荣 +3 位作者 王志强 彭福田 张帆 叶正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3-1291,共9页
我国是桃及其多个近缘种的起源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广泛的资源考察,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种质资源,培育了623个桃品种。依托有关单位建成了郑州、南京、北京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栽培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 我国是桃及其多个近缘种的起源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广泛的资源考察,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种质资源,培育了623个桃品种。依托有关单位建成了郑州、南京、北京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栽培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肥、花果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采后贮藏加工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延长鲜果供应期、丰富果实类型、提升桃果品质提供了保障,支撑了我国桃产业的发展。今后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关键基因的挖掘定位、育种技术的创新、以及抗性、低需冷量、省工省力、适应机械操作品种等方面展开。通过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栽培技术以及采后技术的研发,为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葡萄 被引量:57
6
作者 段长青 刘崇怀 +3 位作者 刘凤之 王忠跃 刘延琳 徐丽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92-1301,共10页
葡萄(Vitis spp.)是起源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我国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学研究的进步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笔者综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葡萄资源评价利用与育种... 葡萄(Vitis spp.)是起源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我国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学研究的进步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笔者综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葡萄资源评价利用与育种、葡萄栽培与土肥管理、葡萄病虫害防控、鲜食葡萄贮运保鲜、葡萄酒酿造以及葡萄园机械化管理等方面的科技研发历程与进展,以期为未来葡萄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梨 被引量:48
7
作者 王文辉 王国平 +5 位作者 田路明 李秀根 吕晓兰 张玉星 张江红 曹玉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73-1282,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梨树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有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梨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模式与技术、病虫害防控、采后贮藏与加工、果园机械等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梨树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有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梨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模式与技术、病虫害防控、采后贮藏与加工、果园机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荔枝 被引量:40
8
作者 陈厚彬 欧良喜 +4 位作者 李建国 苏钻贤 杨胜男 吴振先 胡卓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99-1413,共15页
荔枝是典型亚热带果树,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18年荔枝面积为551 746 hm^2,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增长了82.7倍,产量约3 028 100 t,增长了175.4倍,且产期从4月下旬到9月底共达5个月。几代科技人员为之作出了巨大努力。已建立国家(广州)... 荔枝是典型亚热带果树,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18年荔枝面积为551 746 hm^2,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增长了82.7倍,产量约3 028 100 t,增长了175.4倍,且产期从4月下旬到9月底共达5个月。几代科技人员为之作出了巨大努力。已建立国家(广州)荔枝果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荔枝种质400多份,培育新品种38个,优异品种通过区域性试验得到推广应用。近十年来创制了杂交苗数十万株。1980年代研发了螺旋环剥控梢、促花和保果技术,初步克服了荔枝适龄树不开花结果问题;近年则在主要性状分子鉴定、成花与坐果生物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病虫害、贮藏保鲜、加工和机械化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尤其是明确提出了荔枝花芽分化"阶段性划分"和具假种皮果实发育"球皮对球胆效应"的假说,为花果发育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基本解决"成花难和坐果难"问题。已明确,荔枝果皮中大量存在的漆酶,是一种定位于液泡的酚氧化酶,可催化果皮中的表儿茶素与其低聚物花色素苷等氧化聚合形成褐色产物,从而引起果皮褐变。荔枝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作物,目前有岗站专家29名,团队成员120多人,覆盖示范县55个,带动技术推广骨干165人。展望未来,要重点加快种业科技创新、优质丰产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创新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李 被引量:37
9
作者 刘威生 章秋平 +6 位作者 马小雪 张玉萍 刘家成 张玉君 刘硕 刘宁 徐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20-1338,共19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李树在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遗传育种研究(包括李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种间亲缘关系、系统关系和物种形成,品种群的形成和演化,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优异资源的筛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育种)等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李树在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遗传育种研究(包括李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种间亲缘关系、系统关系和物种形成,品种群的形成和演化,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优异资源的筛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育种)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李芽分化、开花授粉生物学、光合生理、品质形成、环境胁迫、贮藏、加工技术等研究也做了回顾总结,对李种质资源针对性收集、精细评价、育种方向等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核桃 被引量:52
10
作者 马庆国 乐佳兴 +2 位作者 宋晓波 周晔 裴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60-1368,共9页
我国核桃科学研究在过去的70年从零开始获得了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建设、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理论认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核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笔者全面梳理了我国核桃科学研究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 我国核桃科学研究在过去的70年从零开始获得了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建设、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理论认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核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笔者全面梳理了我国核桃科学研究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绩,总结了我国核桃在种质资源与新品种培育、栽培关键技术突破、栽培模式创新、病虫害防控、核桃产品加工和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龙眼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郑少泉 曾黎辉 +3 位作者 张积森 林河通 邓朝军 庄伊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4-1420,共7页
新中国成立70 a(年)以来,我国龙眼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龙眼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采后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领跑国际同类研究。建立了国际上资源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级龙眼种质资源圃,杂交育种培育出有不同香气、留... 新中国成立70 a(年)以来,我国龙眼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龙眼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采后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领跑国际同类研究。建立了国际上资源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级龙眼种质资源圃,杂交育种培育出有不同香气、留树保鲜期长、成熟期配套、优质丰产等优异性状的适宜轻简化栽培的系列新品种;利用新育成的不同熟期龙眼品种,结合催花技术和生态差异选择,在我国实现龙眼鲜果的周年供应;研发出了龙眼安全保鲜物流新技术;先后构建了龙眼的基因组草图和精细参考基因组图谱,促进龙眼基础研究进入了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时代。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龙眼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柑橘 被引量:135
12
作者 郭文武 叶俊丽 邓秀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4-1272,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柑橘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全产业链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笔者全面梳理了我国柑橘科学研究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绩,总结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柑橘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全产业链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笔者全面梳理了我国柑橘科学研究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绩,总结了近10年我国柑橘在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栽培模式创新与品质提升、病虫害防控、采后技术与加工、省力化机械研发与应用、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柿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正荣 张青林 +2 位作者 徐莉清 郭大勇 陈文兴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82-1388,共7页
中国是柿的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和年产量最多的国家。根据果实能否自然脱涩及其性状遗传特点,现有品种分为完全甜柿(pollination constant&non-astringent,简称PCNA或"甜柿")和非完全甜柿(简称... 中国是柿的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和年产量最多的国家。根据果实能否自然脱涩及其性状遗传特点,现有品种分为完全甜柿(pollination constant&non-astringent,简称PCNA或"甜柿")和非完全甜柿(简称non-PCNA)。其中,甜柿可细分为中国甜柿(CPCNA)和日本甜柿(JPCNA);非完全甜柿又可细分为不完全甜柿(PVNA)、不完全涩柿(PVA)和完全涩柿(PCA)。笔者以我国柿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所涉及的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为线索,以科学论文、专著、科研项目及其奖励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数据为基础,试图对柿科学技术70年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进行归纳和总结。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柿学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基本摸清柿种质资源"家底",建立了柿品种遗传改良技术体系,并在中国甜柿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等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未来我国柿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1)持续加大对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以稳定规模适当的产业技术研发团队;(2)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引进和培植市场主体,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组建"产业共同体",以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减少市场风险,尤其是避免让农户直接面临销售市场(;3)大力研发与示范果实规模化脱涩保脆技术体系,以提高占主体地位的涩柿产业的经济效益;(4)加大对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以提高产品附加值(;5)将传统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将引进技术进行适用性改造,吸收和消化其他果树先进的产业化技术,集成和组装轻简化、标准化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枣 被引量:68
14
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69-1381,共13页
枣是我国原产特色优势果树和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五果"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枣科研取得长足进步,推动了枣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枣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要... 枣是我国原产特色优势果树和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五果"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枣科研取得长足进步,推动了枣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枣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在简要回顾我国枣生产科研历史基础上,分析了70年来我国枣科研的发展演变,并将其分为恢复发展期(1949—1978年)、加速发展期(1979—1999年)和全面发展期(2000—2019年)三个阶段;综述了70年来我国枣科研在10个方面(组学应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病虫防控、采后处理、营养加工、设施生产、技术标准)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和重要进展;进而分析了枣科研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今后枣科研的12项重点任务,可为今后枣业同行和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猕猴桃 被引量:87
15
作者 方金豹 钟彩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2-1359,共8页
中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起源中心,猕猴桃属54个种中有52个种为中国特有分布或中心分布。笔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科研成就;综述了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发掘和生物技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介绍不同时期... 中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起源中心,猕猴桃属54个种中有52个种为中国特有分布或中心分布。笔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科研成就;综述了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发掘和生物技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介绍不同时期我国选育的主要猕猴桃品种;简述了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发展,展望了猕猴桃产业及科研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演变及反思 被引量:61
16
作者 陈长洲 王红英 +2 位作者 项贤林 赵艳艳 彭国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4,共10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作为学校体育的法规性、指导性课程文件,既是学校体育理念的集中反映,也是指引体育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历经8次变革,不断完善,并呈现以下演变特征:①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作为学校体育的法规性、指导性课程文件,既是学校体育理念的集中反映,也是指引体育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历经8次变革,不断完善,并呈现以下演变特征:①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从"社会中心"到"学科中心"再到"学生中心";②体育课程目标从侧重"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③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从"统一性、碎片化"到"灵活性、结构化";④体育课程实施从"指令"到"创生";⑤体育课程评价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素养本位"。同时,演变过程中出现以下质疑与争鸣:①异域体育教育理论本土化过程中的融合与冲突;②"宏大理论"与"教师实践"间的交接鸿沟;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流变与争鸣;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立70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石榴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利娜 敬丹 +1 位作者 唐丽颖 曹尚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89-1398,共10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石榴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规模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栽培面积已超越世界石榴原产地伊朗,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石榴产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笔者回顾了中国石榴研究7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石榴在资源鉴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石榴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规模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栽培面积已超越世界石榴原产地伊朗,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石榴产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笔者回顾了中国石榴研究7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石榴在资源鉴定、遗传育种、栽培土肥、病虫防治、贮藏加工和机械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国石榴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国石榴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中国 70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的经验启示及未来路径 被引量:20
18
作者 柯勇 黄博 +1 位作者 董思 彭小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发展道路初探、"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与缓慢恢复、改革探索期的目标探究与路径探寻、改革建制期的体制改革与方式转型,以及改革攻坚期的体育强国新征程六个阶段。总结认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四项坚持",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步入改革攻坚的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下路径: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提高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着力于发展攻坚的重点,解决中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首要问题;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追求;正确处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者之间的关系和位置,克服倚轻倚重的苗头或弊端,促进各类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立70 体育发展 成就 征程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机关事务治理的制度变迁:一项历史制度主义的考察 被引量:33
19
作者 丁煌 李雪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9,共12页
机关事务治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机融汇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叙事之中。如何理解我国机关事务治理制度的历史变迁,是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命题。我国的机关事务治理从以"后勤服务"... 机关事务治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机融汇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叙事之中。如何理解我国机关事务治理制度的历史变迁,是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命题。我国的机关事务治理从以"后勤服务"为主要表现形态的传统机关事务管理向以"运行保障"为主要表现形态的现代机关事务治理转型,经历了雏形渐成、改革发展、深化改革三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机关事务治理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背景、政治变量、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的"混合体"模式深刻影响着机关事务治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国家治理范式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则是制度变迁的动力所在。展望未来,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要正视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加强制度创新消解路径依赖逆向张力,推进机关事务治理职能法定化,完善多元协同的机关事务治理模式,从而推进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务治理 国家治理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中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韦克难 陈晶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54,177,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社会组织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萎缩发展阶段(1949-1977)、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7)、探索发展阶段(1998-2011)、全面发展阶段(2012-今日),对应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演化是社会国家化、社会依附国家、党政引导社会、国家—... 新中国成立70年,社会组织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萎缩发展阶段(1949-1977)、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7)、探索发展阶段(1998-2011)、全面发展阶段(2012-今日),对应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演化是社会国家化、社会依附国家、党政引导社会、国家—社会共治,形成了四个概念:管理组织、中介组织、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回顾了70年社会组织的发展,其成就是显著的:社会组织已成为参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正在构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共治的架构和机制,形成了强国家与强社会并存的新形态。而70年发展的经验是: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依靠对社会“放”“管”结合的弹性机制,依靠政社协同互构共变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国家与社会关系 中国成立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