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普朗格职业教育思想述评 被引量:10
1
作者 庞世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爱德华.斯普朗格建构的人文主义教育学的陶冶理论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他重视职业的文化传承和创造作用,强调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斯普朗格 职业教育思想 职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普朗格的生活形式的文化哲学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6,共7页
斯普朗格把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与伦理学对人格问题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人的生命形式为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研究人的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一方面发展了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的心理学,另一方面又将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从认识论研究的路向... 斯普朗格把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与伦理学对人格问题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人的生命形式为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研究人的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一方面发展了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的心理学,另一方面又将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从认识论研究的路向转变为道德行为的研究路向,打通了文化哲学与教育理论的关系,从而使文化哲学的研究落到了实践的层面上,进入了对人的道德行为的研究。这些都使他在文化哲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对生活形式的文化意义的揭示、对生活形式对于人的社会行为、人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的作用的分析,对于我们今天思考文化教育问题、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普朗格 狄尔泰 文化哲学 人的个性 人格 文化心理学 伦理学 文化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语文课“五步教学法”的探索与应用
3
作者 常战辉 《河南农业》 2010年第1X期29-29,共1页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这样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弊端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课堂上脱离学生的实际、忽视...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这样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弊端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课堂上脱离学生的实际、忽视学生的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斯普朗格 创造力量 中职语文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文言文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终生受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