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永平 王方海 +2 位作者 苏志坚 李广宏 庞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6-870,共5页
分别用5×106,1×107,5×107,1×108PIBs/mL4种浓度的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ltNPV)感染斜纹夜蛾末龄幼虫(第6龄),并于同龄期以10μg/头的保幼激素类似物(JHA)methoprene分别对各感染组进行点滴处理,以研究JHA对SpltNP... 分别用5×106,1×107,5×107,1×108PIBs/mL4种浓度的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ltNPV)感染斜纹夜蛾末龄幼虫(第6龄),并于同龄期以10μg/头的保幼激素类似物(JHA)methoprene分别对各感染组进行点滴处理,以研究JHA对SpltNPV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不同浓度处理组病毒总产量分别提高227.06%、128.71%、52.62%、33.15%,平均单头病毒含量分别提高49.15%、48.40%、36.40%和31.11%,病毒感染死亡率分别提高119.21%、52.72%、12.64%和1.12%。其中以1×107PIBs/mL感染再经JHA处理的病毒总产量和平均单头病毒含量最高,分别为1701.8×108PIBs和60.1×108PIBs。各处理组的病毒总产量和平均单头病毒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JHA对染毒与未染毒宿主消化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JHA处理不仅延长了6龄幼虫的寿命,增加了其取食量,而且还显著提高了幼虫的食物转化率和病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保幼激素类似物 METHOPRENE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增殖 消化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gp37及其邻近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充璧 李朝飞 +2 位作者 闫庆生 胡国栋 庞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7-682,共6页
从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基因组中克隆了 gp37基因 .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 ,在 gp37基因内部存在糖基化位点 .含有晚期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序列(ATAAG) ,推测为晚期表达的病毒膜糖蛋白基... 从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基因组中克隆了 gp37基因 .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 ,在 gp37基因内部存在糖基化位点 .含有晚期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序列(ATAAG) ,推测为晚期表达的病毒膜糖蛋白基因 .通过GP37蛋白的同源性比较 ,绘制了以 gp37基因为基础的杆状病毒进化树 ,发现与以多角体蛋白基因 (polyhedrin)为基础所绘制的杆状病毒分子进化树有较大差异 .以polyhedrin基因为基础绘制的杆状病毒分子进化树将家蚕核多角体病毒 (Bombyxmori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与杆状病毒代表种———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californicamultinucleo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分开 ,根据 gp37基因分析则将二者归到同一分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gp37基因簇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抑制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诱导的斜纹夜蛾细胞凋亡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萍 杨凯 +2 位作者 代小江 庞义 苏德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2-707,共6页
野生型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californic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感染斜纹夜蛾 (Spodopteralitura)细胞系Sl zsu 1,可引起典型的细胞凋亡 ;但可以在草地夜蛾 (Spodopterafrugiperda)细胞Sf 9中复制并... 野生型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californic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感染斜纹夜蛾 (Spodopteralitura)细胞系Sl zsu 1,可引起典型的细胞凋亡 ;但可以在草地夜蛾 (Spodopterafrugiperda)细胞Sf 9中复制并形成多角体 .比较了AcMNPV p35基因在病毒感染两种细胞的复制和转录情况 ,认为 p35在非受纳细胞中及时有效的表达能阻止细胞发生凋亡 ;共感染实验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litur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可以抑制AcMNPV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可帮助病毒进行复制 ,推测SpltMNPV基因组中与 p35同源的 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抑制 苜蓿丫纹夜蛾核多病毒 诱导 斜纹夜蛾细胞凋亡 P3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痣悬茧蜂和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互作及氟啶脲对寄生蜂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节萍 郭慧芳 +2 位作者 方继朝 钟万芳 刘宝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8-1272,共5页
探寻不同生物防治资源协同控制害虫的可行性,研究了斑痣悬茧蜂和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联合作用于斜纹夜蛾时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氟啶脲对斑痣悬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住SIN—PV浓度为10^6PIB/ml、10^7PIB... 探寻不同生物防治资源协同控制害虫的可行性,研究了斑痣悬茧蜂和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联合作用于斜纹夜蛾时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氟啶脲对斑痣悬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住SIN—PV浓度为10^6PIB/ml、10^7PIB/ml和10^8PIB/ml3个浓度下,无论是病毒和寄生蜂一同处理,还是先寄生蜂处胛1d后再病毒处理,斑痣悬茧蜂对S1NPV的侵染力和侵染速度均无显著影响。联合处理时病毒对寄生蜂也无不良影响,蜂后代结茧数与对照无差异,仅缩短了先寄生蜂后10^6PIB/mlSINPV处理组寄生蜂从卯到茧的发育历期。.从氟啶脲对斑痣悬茧蜂的影响来看,寄生蜂寄生经1.25mg/L氟啶脲处理后的甜菜夜蛾,其后代发育历期和结茧均未受影响,仅羽化受影响。寄生蜂成虫直接经10mg/L、20mg/L和40mg/L(田间推荐剂量)氟啶脲处理后,均对后代结茧和发育历期等无显著影响。表明斑痣悬茧蜂可较安全地与一定浓度范围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或氟啶脲耳天合用于夜蛾类害虫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痣悬茧蜂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氟啶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传代时感染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不同分离株的毒力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慧芳 方继朝 +2 位作者 王节萍 刘宝生 钟万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感染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分离株 连续传代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lt119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体制备
6
作者 李赛男 李朝飞 +1 位作者 庞义 杨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4,共5页
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ns,SpltMNPV)ORF119全长基因(Splt119),将其克隆至5′端有6×His编码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转化大肠杆菌M15[pREP4],在1 mmol/LIPTG诱导下超量... 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ns,SpltMNPV)ORF119全长基因(Splt119),将其克隆至5′端有6×His编码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转化大肠杆菌M15[pREP4],在1 mmol/LIPTG诱导下超量表达了一个分子量约28 kD的融合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化,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特异的抗Splt119抗体。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分析表明,该抗体适合用作Spltl19蛋白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lt119基因 克隆 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感染甜菜夜蛾细胞的研究
7
作者 余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9,共5页
研究发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不能成功感染同属甜菜夜蛾(S.exigua,Se)昆虫,为深入研究SpltNPV在离体Se301细胞中的感染进程以及病毒感染失败的原因,对感染后Se301细胞进行DNA复制、... 研究发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不能成功感染同属甜菜夜蛾(S.exigua,Se)昆虫,为深入研究SpltNPV在离体Se301细胞中的感染进程以及病毒感染失败的原因,对感染后Se301细胞进行DNA复制、病毒基因转录以及病毒蛋白表达等检测。结果显示被感染的Se301细胞中病毒完成了DNA的复制和病毒早、晚期基因转录,但检测不到极晚期基因多角体基因(polyhedrin)的表达,病毒的蛋白表达受阻从而影响了病毒完成复制周期。研究发现病毒蛋白表达受阻是SpltNPV在Se301细胞中无法形成子代病毒,完成整个病毒复制的主要原因,这为深入研究其感染失败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e301细胞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增效剂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梁卿 李辉 +4 位作者 徐树兰 程中山 汤历 何道航 陈其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31-335,共5页
本文以OB作为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的增效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0.25%-1.00%的浓度范围内,随着OB增效剂浓度的提高,其对斜纹夜蛾... 本文以OB作为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的增效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0.25%-1.00%的浓度范围内,随着OB增效剂浓度的提高,其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随着提高,最高增效倍数达85.1倍;在2~4龄幼虫范围内,随着虫龄的增大,OB增效剂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增加;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无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增效剂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斜纹夜蛾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郴州株的形态学、基因组酶切图谱及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曾维爱 李小一 +4 位作者 邓正平 戴陈伟 罗经仁 孙修炼 周玲红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4,共4页
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liNPV)郴州株的多角体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多角体直径在1.5~2.5μm之间;多角体经切片后透射电镜观察,每个病毒囊膜内包被的核衣壳数为2~7个;提取SpliNPV郴州株和广州株的基因组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两... 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liNPV)郴州株的多角体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多角体直径在1.5~2.5μm之间;多角体经切片后透射电镜观察,每个病毒囊膜内包被的核衣壳数为2~7个;提取SpliNPV郴州株和广州株的基因组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两者的图谱比较近似;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两株SpliNPV病毒悬液感染3龄初斜纹夜蛾幼虫,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8×106 OBs/mL和4.2×106 OBs/mL,两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电镜观察 基因组酶切 生物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egt基因的克隆和部分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庆生 庞义 +2 位作者 农广 欧阳晓光 龙綮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用AcMNPVegt基因中的保守区部分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SlMN-PVegt基因的位置在PstⅠ4970bp和XbaⅠ2600bp的片段上.采用双链DNA序列分析方法测序,在2600bp片段上的... 用AcMNPVegt基因中的保守区部分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SlMN-PVegt基因的位置在PstⅠ4970bp和XbaⅠ2600bp的片段上.采用双链DNA序列分析方法测序,在2600bp片段上的EcoRⅠ位点两侧得到594bpDNA碱基序列,用计算机DNASIS和PROSIS软件,将594bpDNA碱基序列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AcMNPV和SliMNPV的egt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为45%和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多病毒 EGT基因 克隆 昆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与增效剂混配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苏志坚 陈其津 +1 位作者 李广宏 庞义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研究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与增效剂混配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增效剂可以提高病毒剂的杀虫效果 ,每 1 0 0 ml病毒剂 (1× 1 0 7PIB/ml)加入增效剂 0 .0 4g的防治效果最好。利用稀释 1 0 0 0倍的病毒可湿性粉剂防治... 研究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与增效剂混配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增效剂可以提高病毒剂的杀虫效果 ,每 1 0 0 ml病毒剂 (1× 1 0 7PIB/ml)加入增效剂 0 .0 4g的防治效果最好。利用稀释 1 0 0 0倍的病毒可湿性粉剂防治银纹夜蛾、小菜粉蝶、小菜蛾幼虫 ,防效分别为 46 .7%、6 0 .0 %、47.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蛾核多病毒 增效剂 斜纹夜蛾幼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卿 李辉 +1 位作者 郑常格 汤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1-75,共5页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从分子生物学、病毒流行学、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工厂化生产及田间药效等方面阐述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分子生物学 病毒流行学 毒性 工厂化生产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亿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5%甲维盐悬浮剂防治小白菜斜纹夜蛾药效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易敏 徐树兰 +1 位作者 汤历 利广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0-142,共3页
30亿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5%甲维盐悬浮剂防治小白菜上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小白菜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用量每667m2为4~7g时,药后3d对小白菜上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效可达80%以上,且持效期长达1... 30亿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5%甲维盐悬浮剂防治小白菜上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小白菜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用量每667m2为4~7g时,药后3d对小白菜上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效可达80%以上,且持效期长达14d,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亿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5%甲维盐悬浮剂 小白菜 斜纹夜蛾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9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10%溴虫腈悬浮剂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历 徐树兰 +1 位作者 李辉 梁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0-142,共3页
1×109 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10%溴虫腈悬浮剂防治甘蓝上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田块喷施25 mL后3 d,斜纹夜蛾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溴虫腈悬浮剂50 mL和1×109PIB/g斜纹夜蛾核多... 1×109 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10%溴虫腈悬浮剂防治甘蓝上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田块喷施25 mL后3 d,斜纹夜蛾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溴虫腈悬浮剂50 mL和1×109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60 g的处理效果,说明1×109 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10%溴虫腈悬浮剂在防治斜纹夜蛾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9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10%溴虫腈悬浮剂 甘蓝 斜纹夜蛾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诱导甜菜夜蛾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3,共5页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不能成功感染亲缘关系相近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为了探究其中原因,取SpltMNPV感染甜菜夜蛾离体细胞Se301,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DAPI(...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不能成功感染亲缘关系相近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为了探究其中原因,取SpltMNPV感染甜菜夜蛾离体细胞Se301,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DAPI(4',6-Diamidine-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荧光染色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e301细胞被SpltMNPV感染后出现早期凋亡特征,但未进行至细胞凋亡晚期形成凋亡小体;病毒感染受到阻碍,始终没有病毒多角体和有感染性的芽生型子代病毒产生;综合以上结果说明早期细胞凋亡仍然是限制病毒完成复制周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多角病毒 Se301 早期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母药的生产工艺
16
作者 徐树兰 汤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68-70,共3页
阐述了3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母药的生产工艺,包括斜纹夜蛾的人工饲养、多角体病毒的人工增殖、多角体病毒的提纯、产品的制备、加工及包装。该产品为粉剂,多角体含量为300亿PIB/g。经生物测定,当多角体病毒的接种浓度为2.0... 阐述了3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母药的生产工艺,包括斜纹夜蛾的人工饲养、多角体病毒的人工增殖、多角体病毒的提纯、产品的制备、加工及包装。该产品为粉剂,多角体含量为300亿PIB/g。经生物测定,当多角体病毒的接种浓度为2.0×107 PIB/mL时,斜纹夜蛾四龄幼虫的平均死亡率可达8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人工饲料养虫 母药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郴州株的生物学与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李小一 李宏光 +6 位作者 曹健 罗经仁 曾维爱 周玲红 匡传富 成军平 李云霞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研究首次在湖南郴州分离出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iNPV)郴州株,并对其室内生物活性分析和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的人工繁殖方法以饲喂法较好,病死率为65.0%;害虫... 本研究首次在湖南郴州分离出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iNPV)郴州株,并对其室内生物活性分析和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的人工繁殖方法以饲喂法较好,病死率为65.0%;害虫染毒后4~8 d达死亡高峰,高温、高湿、寡日照天气有利于病毒的发生流行;此病毒的室内校正防效为86.6%,略优于已投入市场的病毒产品;田间校正防效为88.4%,稍高于阿维菌素农药产品的防效;病毒原液中的病毒多角体的浓度为1.03×1011 OBs/mL,为国内的强毒株。该病毒作为防治害虫的生物因子,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郴州株 生物学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的因素研究
18
作者 袁冬菊 颜果 +2 位作者 张敏 赵正萍 唐卫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探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增殖的适宜组合条件,为SpltNPV室内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方法。本文利用活体增殖法,研究不同的接种虫龄-病毒浓度组合、接种虫龄-接种温度组合、饲养密度对SpltNPV增殖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的SpltNPV活... 探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增殖的适宜组合条件,为SpltNPV室内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方法。本文利用活体增殖法,研究不同的接种虫龄-病毒浓度组合、接种虫龄-接种温度组合、饲养密度对SpltNPV增殖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的SpltNPV活体增殖条件。结果表明:(1)相同接种浓度条件下,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SpltNPV增殖量先上升再下降;相同幼虫龄期条件下,随着接种浓度增加,除2龄幼虫SpltNPV增殖量先上升再下降外,3~5龄幼虫SpltNPV增殖量均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幼虫龄期为4龄、接种浓度为1.0×10^(7)PIB·mL^(-1)时,单头和群体接种的SpltNPV增殖量均最大,分别为2.147×10^(10)、1.925×10^(10)PIB·头^(-1)。(2)随着接种温度的提高,SpltNPV增殖量先上升后下降;SpltNPV最佳接种虫龄-接种温度组合为4龄幼虫、接种温度为22℃,该组合下SpltNPV增殖量最高,达1.864×10^(10)PIB·头^(-1)。(3)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SpltNPV增殖量呈现下降趋势;斜纹夜蛾饲养密度为100头·箱^(-1)时,SpltNPV平均增殖量最高,达1.372×10^(10)PIB·头^(-1)。综上可知,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增殖的适宜组合条件为:幼虫龄期为4龄,接种浓度为1.0×10^(7) PIB·mL^(-1),接种温度为22℃,饲养密度为100头·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多角病毒 病毒增殖 虫龄 饲毒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浓度策略在酒用高粱黏虫防治中的应用与成效
19
作者 魏瑶丹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8期171-173,179,共4页
在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转型的进程中,生物防治因具备低污染、生态友好等特性,成为解决病虫害难题的核心方向。金沙县作为酒用高粱的关键产区,其高粱的产量与品质,对当地酿酒产业的稳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黏虫是极具破坏力的害虫,近... 在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转型的进程中,生物防治因具备低污染、生态友好等特性,成为解决病虫害难题的核心方向。金沙县作为酒用高粱的关键产区,其高粱的产量与品质,对当地酿酒产业的稳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黏虫是极具破坏力的害虫,近年来在金沙县高粱种植区频繁肆虐。黏虫具有群集性,能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个体,对植株展开攻击;迁飞性能让其快速跨区域转移,不断扩大为害范围;暴食性导致茎秆与叶片被迅速啃食,产量与品质严重受损;杂食性则使酒用高粱种植区周边的多种农作物都面临威胁。一旦黏虫大规模暴发,高粱生长将遭受重创,进而影响后续酒品的风味与质量。基于此,研究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浓度策略在酒用高粱黏虫防治中的应用与成效,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夜蛾多角病毒 酒用高粱 黏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宿主甜菜夜蛾增殖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条件优化
20
作者 赵正萍 张敏 +2 位作者 夏永刚 钟武洪 颜学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5,共7页
甜菜夜蛾是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增殖的优势替代宿主之一。为明确甜菜夜蛾对DpCPV的最佳增殖条件,本文采用活体增殖法,比较不同DpCPV接种量-虫龄组合、接种频率、甜菜夜蛾幼虫饲养温度及饲养密度对DpCPV增殖量的影响。结果表... 甜菜夜蛾是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增殖的优势替代宿主之一。为明确甜菜夜蛾对DpCPV的最佳增殖条件,本文采用活体增殖法,比较不同DpCPV接种量-虫龄组合、接种频率、甜菜夜蛾幼虫饲养温度及饲养密度对DpCPV增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DpCPV接种量条件下,甜菜夜蛾各龄幼虫对DpCPV的增殖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随着DpCPV接种量的增加,2龄幼虫对DpCPV的增殖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5龄幼虫对病毒的增殖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另外,DpCPV增殖量均随着接种频率、饲养温度、饲养密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综合上述条件,替代宿主甜菜夜蛾对DpCPV的最佳增殖组合条件为:甜菜夜蛾幼虫龄期为3龄,DpCPV接种浓度为1×10^(6) PIB/mL(接种剂量5×10^(3) PIB/头),接种频率为1次,饲养温度为20℃,饲养密度为100头/盒(0.05头/cm^(2)),在此条件下DpCPV增殖量达到2.01×10^(9) PIB/头。研究结果为DpCPV室内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及林间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宿主 甜菜夜蛾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病毒 病毒增殖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