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
1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祝超 刘伯权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5,共10页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形成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该文通过与普通地震动对比,阐明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谐振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经验模态分解初步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受低频特性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与底层倾覆力矩占比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最大框架剪力分担率所在楼层与普通地震动相比出现下移,且当峰值加速度增至400 gal时,SRC框架中下部楼层剪力分担率超过40%,底部倾覆力矩占比超过70%,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SRC框架将难以保证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激励频率对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与振型参与方式有关,低频激励(周期为0.5倍~2.0倍结构基本周期)下结构响应主要受低阶振型主导;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分量是导致框架剪力分担率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SRC框架-rc核心混合结构 协同工作 剪力分配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史庆轩 王峰 +2 位作者 桑丹 吴超锋 王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84,共8页
采用PERFORM-3D对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该结构的屈服路径、侧向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剪力滞后效应、斜柱损伤及损伤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传力途径明确,具有较大的抗... 采用PERFORM-3D对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该结构的屈服路径、侧向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剪力滞后效应、斜柱损伤及损伤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传力途径明确,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较好的空间工作性能,且主次节点可以有效地平衡各斜柱内力差,使节点层变形小于其它非节点层;斜交网格筒结构的剪力滞比沿楼层高度由正剪力滞比转变为负剪力滞比,且随着结构的塑性发展,结构首次出现负剪力滞后的位置有所下降;不同类型地震波及不同加速度幅值对斜柱层损伤值影响较大,而对斜柱层损分布模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斜交网格结构 抗震性能 静力弹塑性分析 动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的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三水准抗震优化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强 郑山锁 +2 位作者 陶清林 胡义 赵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4-50,共7页
以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为研究背景,通过引入损伤函数,将结构的工程造价和损伤量最小定为优化目标,并根据建筑结构"三水准"抗震设防的目标要求,以及结构在不同受力阶段各类构件的受力特点,提出三水准优化... 以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为研究背景,通过引入损伤函数,将结构的工程造价和损伤量最小定为优化目标,并根据建筑结构"三水准"抗震设防的目标要求,以及结构在不同受力阶段各类构件的受力特点,提出三水准优化设计的方法:小震作用下,认为混凝土处于开裂的临近状态,假定钢材未发挥作用,仅有混凝土发挥作用,据此对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与混凝土用量进行优化;在中震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处于协同工作状态,据此对整个结构满足层间位移差最小之目标的钢材用量进行优化;在大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塑性状态,剪力墙基本退出工作,据此对满足结构损伤值最小之目标的钢材用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将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多个单目标优化问题求解。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运用遗传算法与准则优化法的结合(亦即OC-GA混合算法),实施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基于失效模式的三水准优化求解。通过引入一个24层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的设计实例,对结构优化后的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证实了该优化设计思路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框架-rc核心混合结构 失效模式 三水准抗震设防准则 OC-GA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稳定的斜交网格筒结构失效判别指标研究
4
作者 吕海霞 滕军 +1 位作者 李祚华 郝霖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96-103,共8页
高层建筑结构失效演化过程的量化分析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得到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基于整体稳定的失效判别方法,基于连续化方法的体系变形分析,给出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的初始等效抗侧刚度求解方法,并对体系的... 高层建筑结构失效演化过程的量化分析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得到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基于整体稳定的失效判别方法,基于连续化方法的体系变形分析,给出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的初始等效抗侧刚度求解方法,并对体系的变形形态进行了探讨;通过整体稳定平衡分析得到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瞬时等效刚重比与结构响应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瞬时等效刚重比变化的失效判别方法;通过对结构进行20条地震波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及斜交网格筒子结构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网格结构 等效抗侧刚度 瞬时等效刚重比 失效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
5
作者 蔡文哲 王斌 +1 位作者 史庆轩 葛明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2-106,共15页
结合所建立的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向恢复力模型对斜交网格筒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中各能量项的分配规律,从结构-构件-楼层3个层面,依次分析了滞回耗能的分配规律,并探讨了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参数对滞回耗能分布的影响。... 结合所建立的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向恢复力模型对斜交网格筒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中各能量项的分配规律,从结构-构件-楼层3个层面,依次分析了滞回耗能的分配规律,并探讨了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参数对滞回耗能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主要依靠阻尼耗能和滞回耗能平衡地震输入的能量;斜柱和连梁是斜交网格筒结构的主要耗能构件;斜柱的滞回耗能随楼层增高递减且在模块相接处有明显突变,设计时此处应避免出现较大的刚度突变。研究从能量的角度揭示了斜交网格筒结构的损伤模式和耗能机制,为建立此类结构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轴向恢复力模型 斜交网格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耗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分析的辛体系
6
作者 王恒 《新疆有色金属》 2022年第1期102-103,共2页
阐述了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的一般分析方法,并基于连续化方法,利用分段三次样条插值,用以构造结构断面的纵向位移函数,采用哈密顿力学的方法,并计及剪力滞后,建立侧向荷载作用下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分析的哈密顿对偶体系,从而为本类结构... 阐述了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的一般分析方法,并基于连续化方法,利用分段三次样条插值,用以构造结构断面的纵向位移函数,采用哈密顿力学的方法,并计及剪力滞后,建立侧向荷载作用下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分析的哈密顿对偶体系,从而为本类结构简化求解提供一种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斜交网格结构 三次样条插值 剪力滞后 哈密顿对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结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晓 陈麟 +1 位作者 张春梅 周云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5,共5页
以广州西塔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圆筒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结构模型,分析了斜柱倾角对结构周期、侧移、竖向刚度和内外筒的弯矩和剪力分配的影响,探讨了核心筒剪力墙厚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宽比大于5的圆筒斜交网格结构的最优斜... 以广州西塔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圆筒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结构模型,分析了斜柱倾角对结构周期、侧移、竖向刚度和内外筒的弯矩和剪力分配的影响,探讨了核心筒剪力墙厚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宽比大于5的圆筒斜交网格结构的最优斜交角度介于68°~78°;随着斜柱倾角的减小,结构抗侧刚度下降,下部楼层刚度突变明显;随着核心筒墙厚的增加,结构自振周期略有增大,内外筒的基底剪力与弯矩分配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网格结构 斜交角度 高宽比 核心墙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核心筒超高层建筑的横变位控制效果研究
8
作者 金海龙 钱瀚 朴胜秀 《信息技术》 2012年第1期60-65,共6页
以核心筒的位置改变,以及斜交网格结构的对角支撑间隔不同为变数,分析斜交网格结构受到水平荷载作用时的水平变位,扭转角,扭转刚性和结构的剪力延迟现象等方面。并通过与其他的结构体系的对比,分析各个结构体系对水平荷载的抵抗性能以... 以核心筒的位置改变,以及斜交网格结构的对角支撑间隔不同为变数,分析斜交网格结构受到水平荷载作用时的水平变位,扭转角,扭转刚性和结构的剪力延迟现象等方面。并通过与其他的结构体系的对比,分析各个结构体系对水平荷载的抵抗性能以及对扭转的抵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斜交网格结构 偏心核心 剪力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