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1
作者 杜佳佳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281-283,共3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这一问题。自然保护地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新发展阶段人们对保护空间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秦皇...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这一问题。自然保护地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新发展阶段人们对保护空间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秦皇岛自然保护区为例,旨在深入探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对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景观连接度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块-廊道-基质”和“源-流-汇”范式景观格局分析的景观生态学工具箱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冯青郁 凡会会 +5 位作者 杨磊 陈利顶 黄勇 李博永 范茵琳 杨能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78-4686,共9页
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是评价其对生态过程影响的先决条件,也是生态系统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当前的景观格局分析软件都仅提供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景观分析范式的格局指数计算,不包含基于“源-流-汇”的范式的指数计算。这不仅无法适... 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是评价其对生态过程影响的先决条件,也是生态系统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当前的景观格局分析软件都仅提供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景观分析范式的格局指数计算,不包含基于“源-流-汇”的范式的指数计算。这不仅无法适应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计算场景和速率的需求。针对该问题,在研发基于“源-流-汇”的范式的指数算法的基础上,开发了景观生态学工具箱(Landscape Ecology Toolbox,LET)。不仅同时提供基于两种分析范式下的景观格局指数计算,也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和命令行两种运行方式。在对LET主要功能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将LET同现有景观分析软件在操作逻辑、景观指数计算范围、特色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最后对软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工具箱 景观格局指数 “源-流-汇”范式 斑块--”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3
作者 周博雅 陈丛岩 +1 位作者 马晓燕 冯丽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目的】基于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文化遗产分级保护格局。【方法】将文化遗产空间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空间进行类比。结合GIS空间分析与文化价值评估提取文化重点保护区,通过遗产... 【目的】基于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文化遗产分级保护格局。【方法】将文化遗产空间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空间进行类比。结合GIS空间分析与文化价值评估提取文化重点保护区,通过遗产点与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关系确定基质保护范围。【结果】门头沟区存在六处高价值文化遗产区域,应设为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区;根据文化遗产与线性文化遗产距离关系,划定核心保护区(0~500 m)、一般保护区(500 m~1000 m)和外围缓冲区(1000 m~2000 m)。【结论】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构建文化遗产分级保护格局,对各级保护区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可为文化遗产理论和实践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斑块-- GIS空间分析法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斑块和廊道 被引量:27
4
作者 宣功巧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9-603,共5页
为了更有效地布局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最大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分析,并且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在进行绿地斑块规划时,绿地斑块的数量越多、斑... 为了更有效地布局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最大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分析,并且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在进行绿地斑块规划时,绿地斑块的数量越多、斑块越大、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越大,则生态效益越高;此外,紧凑或圆形的斑块在保护内部资源方面具有最高效率;在进行廊道规划的时候,需特别强调它在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生态廊道根据主要功能的不同,分为河流保护型、生物保护型、环境防护型和游憩使用型等4种,从而确定不同廊道的宽度和廊道中植被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景观生态学 斑块 城市绿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思路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官卫华 何流 +1 位作者 姚士谋 叶菁华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1期51-58,共8页
适应未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人-地关系合理调控的要求,今后切实转变空间增长方式和城市扩张模式,重视发挥生态廊道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生态 斑块 管治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凤武 金志丰 +1 位作者 沈春竹 王振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1,共7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径法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并基于重力模型最终确定重要生态廊道。研究结果:金坛区形成了主次分明、点线面要素齐全的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区域,面积占金坛区总面积的44.58%,其中金坛区重点保护区域占金坛区总面积的23.67%,并以此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红线管控制度体系。研究结论: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划定的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可为区域土地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斑块——廊 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 县域 金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指导下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被引量:3
7
作者 苏美蓉 杨志峰 徐琳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内容庞杂的生态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一种指导性理论框架,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性、宏观区域性等特征为其指导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基质-斑块-廊道模式,构建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框架。以武夷山市为例,从基质... 内容庞杂的生态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一种指导性理论框架,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性、宏观区域性等特征为其指导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基质-斑块-廊道模式,构建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框架。以武夷山市为例,从基质、斑块、廊道三方面给出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力争通过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的生态文化建设,塑造出武夷山市旅游、文化、教育、印象等城市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斑块- 生态文化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景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盼盼 胡远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454-12457,共4页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要求景观沿着多功能景观的方向发展。多功能景观是景观发展的最优阶段,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在总结多功能景观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依循"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多功能斑块、多功能廊道和多...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要求景观沿着多功能景观的方向发展。多功能景观是景观发展的最优阶段,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在总结多功能景观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依循"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多功能斑块、多功能廊道和多功能基质3个方面评述了多功能景观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多功能景观的研究方向,即多功能景观预演、多功能景观交错带的研究和多功能景观研究方法的多学科综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景观 多功能斑块 多功能 多功能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河岸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丁九敏 刘玉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837-13838,13844,共3页
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系统论述了河岸生态修复的景观生态学功能、景观生态学结构与内涵及河岸生态修复的内容。笔者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修复问题的思路,有利于河岸生态恢复实现生态、环境、... 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系统论述了河岸生态修复的景观生态学功能、景观生态学结构与内涵及河岸生态修复的内容。笔者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修复问题的思路,有利于河岸生态恢复实现生态、环境、景观和经济等综合功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斑块--模式 河岸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福建省东山县为例
10
作者 骆永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930-19933,共4页
以福建省东山县为例,总结了海岛城市的特点,在相关规划原则和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等相关理论,从区域、分区和微观具体设计3个尺度层面上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规划研究,突出了防护林体系... 以福建省东山县为例,总结了海岛城市的特点,在相关规划原则和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等相关理论,从区域、分区和微观具体设计3个尺度层面上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规划研究,突出了防护林体系规划的生态意义,以实现海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以后其他相关海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城市 景观生态学 绿地系统 斑块 东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以日本城市与近郊的鸟类指标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福井亘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3期8-18,共11页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迎来经济的高速成长,城市与郊区的环境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是生物栖息地的减少或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之后,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城市环境不再是生物理想的生存空间,这...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迎来经济的高速成长,城市与郊区的环境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是生物栖息地的减少或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之后,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城市环境不再是生物理想的生存空间,这是生态系统服务低下的原因之一。但是政府、民间及居民意识的觉醒,促使大家减少环境污染,重新审视城市环境。在此之上,不断推进城市绿化的保护和新建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处于生态金字塔上层的物种鸟类是反映生物多样性状况的一个要素,本文围绕其展开调查,得出是鸟类正在返回城市地区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恢复的城市,其环境的改善使得生物开始回归,生物多样性也逐步提升。但这种结果只能说明目前的现状,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未来城市绿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环境 鸟类 绿色开放空间 斑块 城市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