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阳明学重大文献辑佚工程的历史完成——评束景南教授新著《阳明佚文辑考编年》
被引量:
1
1
作者
鹿博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正王阳明作为中国近古时代继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影响甚巨的思想家,其诗文与著作大量散失,今存《王文成公全书》实是一部不全之书,这就给研究王阳明生平与思想带来很大困难,许多问题仅凭现有资料难以解决,诸多疑案、谜团也因为文献的缺失...
正王阳明作为中国近古时代继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影响甚巨的思想家,其诗文与著作大量散失,今存《王文成公全书》实是一部不全之书,这就给研究王阳明生平与思想带来很大困难,许多问题仅凭现有资料难以解决,诸多疑案、谜团也因为文献的缺失无从解开。因此,全面搜辑王阳明佚文、佚诗、佚著,突破阳明学研究文献资料上的这一"瓶颈",成为学术界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景南
阳明
文献辑佚
佚文
轶文
辑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杨镰
张颐青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6-82,共7页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一定关系,主要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迄于元,诗僧是受到南宋江湖诗派影响明显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僧诗
元诗
文献
文献辑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古籍“伪书”说清算、正名及反思
被引量:
4
3
作者
祁志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51,共11页
进行先秦思想史研究,碰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对待过去戴着"伪书"帽子的先秦古籍。从唐宋至现代的"古史辨派",疑古辨伪风潮迭起,疑为"伪书"的先秦古籍多达18部。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汉墓出土文献直...
进行先秦思想史研究,碰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对待过去戴着"伪书"帽子的先秦古籍。从唐宋至现代的"古史辨派",疑古辨伪风潮迭起,疑为"伪书"的先秦古籍多达18部。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汉墓出土文献直接推翻了8部"伪书"的帽子,它们自应重新进入研究视野。其余10部或为先秦原著,或为先秦文献的辑佚补撰之作,名为"伪书"亦不合实际。其中一些补辑之作,虽然带有后代烙印,但剔除这些烙印,依然可以作为了解先秦思想的参考依据。在"伪书"说束缚着研究者手脚、被疑伪的古籍尚未在现有先秦思想史著述中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阐述的今天,对先秦古籍"伪书"说来一次彻底的清理、正名和反思,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古籍
伪书说
清算与正名
出土
文献
先秦
文献辑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明学重大文献辑佚工程的历史完成——评束景南教授新著《阳明佚文辑考编年》
被引量:
1
1
作者
鹿博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文摘
正王阳明作为中国近古时代继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影响甚巨的思想家,其诗文与著作大量散失,今存《王文成公全书》实是一部不全之书,这就给研究王阳明生平与思想带来很大困难,许多问题仅凭现有资料难以解决,诸多疑案、谜团也因为文献的缺失无从解开。因此,全面搜辑王阳明佚文、佚诗、佚著,突破阳明学研究文献资料上的这一"瓶颈",成为学术界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关键词
束景南
阳明
文献辑佚
佚文
轶文
辑考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杨镰
张颐青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6-82,共7页
文摘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一定关系,主要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迄于元,诗僧是受到南宋江湖诗派影响明显的群体。
关键词
元僧诗
元诗
文献
文献辑佚
Keywords
clergyman's poetry in Yuan Dynasty
poetic documents in Yuan Dynasty
collection of scattered document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古籍“伪书”说清算、正名及反思
被引量:
4
3
作者
祁志祥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国学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5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思想史:从‘神本'到‘人本'”(19FZXB060)。
文摘
进行先秦思想史研究,碰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对待过去戴着"伪书"帽子的先秦古籍。从唐宋至现代的"古史辨派",疑古辨伪风潮迭起,疑为"伪书"的先秦古籍多达18部。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汉墓出土文献直接推翻了8部"伪书"的帽子,它们自应重新进入研究视野。其余10部或为先秦原著,或为先秦文献的辑佚补撰之作,名为"伪书"亦不合实际。其中一些补辑之作,虽然带有后代烙印,但剔除这些烙印,依然可以作为了解先秦思想的参考依据。在"伪书"说束缚着研究者手脚、被疑伪的古籍尚未在现有先秦思想史著述中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阐述的今天,对先秦古籍"伪书"说来一次彻底的清理、正名和反思,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先秦古籍
伪书说
清算与正名
出土
文献
先秦
文献辑佚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阳明学重大文献辑佚工程的历史完成——评束景南教授新著《阳明佚文辑考编年》
鹿博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杨镰
张颐青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先秦古籍“伪书”说清算、正名及反思
祁志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