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仁六琼”:《秘密藏续》的一个文本问题
1
作者 旦知才旦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21,M0006,M0007,共13页
《秘密藏续》是宁玛派大瑜伽续的根本经典,传入西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秘密藏续》的真伪是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其中“玛仁六琼”是讨论的重点之一。“琼”是西藏一种古老的文本创作方法,即后人在原有经典中写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秘密藏续》是宁玛派大瑜伽续的根本经典,传入西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秘密藏续》的真伪是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其中“玛仁六琼”是讨论的重点之一。“琼”是西藏一种古老的文本创作方法,即后人在原有经典中写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使原始文本不断层累。《秘密藏续》现存版本中出现的“六琼”并非玛·仁钦乔补充的,而是其所依据梵本有“有琼”和“无琼”二种版本,玛·仁钦乔对“有琼”版的翻译比“无琼”版多出6个部分,这是历史上出现所谓“玛仁六琼”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藏续》 玛仁六琼 玛·仁钦乔 文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屈原列传》的史料来源与文本问题的文章学考察
2
作者 张二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史记·屈原列传》史料来源复杂,不同部分性质迥异且文本功能有别。本传中长期困扰楚辞学者的文本问题,之所以从纯文献学角度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因为混同了不同史料的性质与功能所致。明清学者将此传与《伯夷列传》、《老子韩非列... 《史记·屈原列传》史料来源复杂,不同部分性质迥异且文本功能有别。本传中长期困扰楚辞学者的文本问题,之所以从纯文献学角度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因为混同了不同史料的性质与功能所致。明清学者将此传与《伯夷列传》、《老子韩非列传》称之为“传之变体”,正是着眼于此类传记极强的议论抒情性,实际上它们相当于人物的“精神传”;若从文章学角度来分析“变体”,体现的是司马迁独特的“插叙”、“遥接”艺术。《屈原列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史,文中投射进去了司马迁自己的影子,评估此传在屈原研究中的文献价值,不能忽视它在《史记》中体例、寓意、文法诸方面的特殊性。从本传“太史公曰”乃至《史记》其他篇目传赞的顿挫规律中,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学《史记·屈原列传》 史料来源 文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的民生问题文本分类模型——以浙江省政务热线数据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孔祥夫 董波 +1 位作者 徐可 陶永亮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466,共11页
基于2017—2021年浙江省12345政务热线数据,从居民视角构建细粒度的民生问题三级分类体系,并利用BERT预训练模型来构建文本分类模型,将居民诉求文本转化为民生问题标签。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务热线数据中加入30%的人工生成诉求样本,可以... 基于2017—2021年浙江省12345政务热线数据,从居民视角构建细粒度的民生问题三级分类体系,并利用BERT预训练模型来构建文本分类模型,将居民诉求文本转化为民生问题标签。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务热线数据中加入30%的人工生成诉求样本,可以使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准确率最高可达84.59%。对浙江省各类民生问题占比的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保护、违规经营和市政服务等诉求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公共服务、交通问题、购房问题和新兴消费模式的诉求比例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政府对于民情民意的了解,提升数据驱动的社会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问题文本分类 BERT 政务热线数据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课堂“文本知识问题化”的实践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余志渊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46-48,共3页
通过数学文本知识问题化将教材文本内容转化为有效问题来建立问题驱动型的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将那些抽象的、概念性的数学材料以问题情境化的方式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能在生活中广泛接触到的经验性内容,完成从生活到数学的自然过渡,... 通过数学文本知识问题化将教材文本内容转化为有效问题来建立问题驱动型的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将那些抽象的、概念性的数学材料以问题情境化的方式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能在生活中广泛接触到的经验性内容,完成从生活到数学的自然过渡,其对数学经验性知识的还原要求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包括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可操作部分,并以螺旋上升的"问题链"贯穿数学文本的结构性预设,要以试验和观察、猜想和推理、变换条件或结论来促使文本知识问题化,利用知识网络定义那些容易被混淆的类属性数学问题,以提高数学知识的教学检索、复用和交叉融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 文本知识问题 问题情境化 问题 知识网络定义类属性 数学模型 化归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诗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视阈与方法必须具有科学性
5
作者 董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1-251,共1页
董希文撰文《当代文本诗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视阈》指出,文本诗学即“文学文本理论”,它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现代性追求的理论表现,是西方现代文论的一个重要支脉。由于“文本诗学”既涉及理论派别、具体学者,又涉及研究方法... 董希文撰文《当代文本诗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视阈》指出,文本诗学即“文学文本理论”,它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现代性追求的理论表现,是西方现代文论的一个重要支脉。由于“文本诗学”既涉及理论派别、具体学者,又涉及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因此,其研究内容相当丰富。这一方面使得文本诗学研究看起来相当繁荣,另一方面也必然地造成该研究领域的无序与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董希文 《当代文本诗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视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质疑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丽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回到马克思”在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把作者不愿意出版的著作当作他的主要的真实的思想;二是把作者已经删除的话作为作者思想的论据;三是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著作当作马克思一个人的思想,... “回到马克思”在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把作者不愿意出版的著作当作他的主要的真实的思想;二是把作者已经删除的话作为作者思想的论据;三是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著作当作马克思一个人的思想,不顾马克思读者对象和境遇的变化,人为地造成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其思维方法仍是传统“本质主义”的方法而不是他们所声称的后现代的文本境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回到马克思”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形态 文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1-DNF算法获取最强反例集合的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赫枫龄 左万利 于海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1-193,共3页
利用正样例集合和未标识样例集合获取初始的最强反例集合是使用两步框架方法构造一个面向PU问题文本分类器的基础。该文指出了使用1-DNF算法抽取初始的最强反例集合的局限性,提出了对算法1-DNF的改进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 利用正样例集合和未标识样例集合获取初始的最强反例集合是使用两步框架方法构造一个面向PU问题文本分类器的基础。该文指出了使用1-DNF算法抽取初始的最强反例集合的局限性,提出了对算法1-DNF的改进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它大大增加了获取的最强反例数目,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分类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面向PU问题文本分类 文本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