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特征对元理解监测精确性的影响及机制
1
作者 贾瑞红 姚贝 +3 位作者 魏婕 袁利 谷亚欣 马小凤 《心理研究》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精确的元理解监测是自我调节学习成功的前提。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元理解监测精确性较低,文本特征是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文本体裁、文本难易度、文本呈现方式等。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文本特征对元理解监测精确性的具体影响... 精确的元理解监测是自我调节学习成功的前提。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元理解监测精确性较低,文本特征是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文本体裁、文本难易度、文本呈现方式等。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文本特征对元理解监测精确性的具体影响及内部机制,并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文本难易度在文本特征与元理解监测精确性之间的调节作用,文本特征与学习者特征的交互影响以及用统一标准来测量个体的元理解监测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理解监测精确性 文本特征 文本难易度 文本体裁 文本呈现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口译理论著作汉译本的内副文本功能探析
2
作者 管机灵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副文本是译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翻译文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资料。对此,以13部国外口译理论著作汉译本的内副文本为研究对象,考察各汉译本的封面、序跋、附录、封底等内容及其演变过程,探析内副文本在汉译本中的功能,以期为国外口笔... 副文本是译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翻译文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资料。对此,以13部国外口译理论著作汉译本的内副文本为研究对象,考察各汉译本的封面、序跋、附录、封底等内容及其演变过程,探析内副文本在汉译本中的功能,以期为国外口笔译研究学术著作的汉译及其副文本制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翻译 文本 内副文本 口译理论著作汉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相似度计算的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研究
3
作者 黄丽霞 郭路颖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22-136,共15页
文章结合各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利用文本相似度计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重点内容和我国23个地区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法规及规章文本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揭示地方政府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特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 文章结合各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利用文本相似度计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重点内容和我国23个地区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法规及规章文本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揭示地方政府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特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法规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研究认为管理职责、考核评价、总分馆体系、经费保障等内容受地区重视程度较高,呈现出与中央的政策耦合,并分别对各省的政策法规文本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法规、深化关键内容、探索新标准、凸显地方特色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立法研究 政策文本计算 文本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文本可读性因素分析及自动评估研究
4
作者 朱淑琴 辛现伟 罗向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本文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文本可读性影响因素及自动评估问题。首先,基于国际中文教材构建分级文本语料库;其次,从领域特征、表面特征、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4个维度对文本可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每类特征涉及字、词、句3个层面;... 本文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文本可读性影响因素及自动评估问题。首先,基于国际中文教材构建分级文本语料库;其次,从领域特征、表面特征、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4个维度对文本可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每类特征涉及字、词、句3个层面;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可读性公式,并对可读性公式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可读性公式拟合优度较高,其中字种数、一级词汇比例、句子平均词性数、句子词性数标准差、七级词汇比例、虚词比例、汉字笔画数标准差和汉字等级均值等关键因素能够显著解释文本可读性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文本可读性 可读性公式 自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5
作者 旦正加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3期26-27,共2页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文本探究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比较、文本对话、文本想象打开语文教材文本,激发学生的文本探究意识。文本中蕴藏着妙不可言的意蕴,文本探究能让学生获得生命的...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文本探究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比较、文本对话、文本想象打开语文教材文本,激发学生的文本探究意识。文本中蕴藏着妙不可言的意蕴,文本探究能让学生获得生命的智慧。此外,教师要懂得探究不应只是理科学习的专利,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样需要探究。探究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能促进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对话 教材文本 语文文本 教师引导 文本探究 解读文本 文本比较 理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子文本”与后殖民互文阅读——康拉德的《黑暗之心》与古尔纳的《天堂》
6
作者 王丽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古尔纳的小说《天堂》与多部经典作品存在互文关系,与康拉德《黑暗之心》的互文关系引发热议与争论。集中《天堂》围绕商旅行程展开的情节进程,多数评论采用后殖民文学批评惯用的“逆写帝国”阅读立场,认为作品意在反写前作,表达作者对... 古尔纳的小说《天堂》与多部经典作品存在互文关系,与康拉德《黑暗之心》的互文关系引发热议与争论。集中《天堂》围绕商旅行程展开的情节进程,多数评论采用后殖民文学批评惯用的“逆写帝国”阅读立场,认为作品意在反写前作,表达作者对欧洲殖民主义的强力抨击;侧重两部作品在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上的非对应性,不少论者认为《天堂》的独创性在于其自身的故事与叙事艺术,与《黑暗之心》毫不相干。参照当代后殖民叙事学关于互文性的最新研究,文章分析《天堂》以暗指和象征手法与《黑暗之心》建立的历史关系与寓意勾连,揭示作品之间的主题互文关系。以暗含在主题层面的象征和比附关系反观“逆写帝国”,文章指出这一阅读立场的认识有限性,主张从后殖民小说叙事艺术入手,辨析作品与前作/“影子文本”潜在互文与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堂》 《黑暗之心》 逆写帝国 影子文本 后殖民互文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的文本风格迁移模型
7
作者 张子涵 代金鞘 杨频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2,共12页
近年来文本风格迁移(TST)任务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现有研究使用变分自编码器、生成对抗网络等方法,先从输入文本中提取与风格属性无关的内容表示,再通过添加约束条件或结合风格嵌入向量的方式使解码器生成目标风格文本。已有的... 近年来文本风格迁移(TST)任务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现有研究使用变分自编码器、生成对抗网络等方法,先从输入文本中提取与风格属性无关的内容表示,再通过添加约束条件或结合风格嵌入向量的方式使解码器生成目标风格文本。已有的方法在情感迁移、形式迁移等任务上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有效地提高了非平行数据集下文本风格迁移的准确度,但仍存在迁移后文本的内容和风格之间不匹配、迁移后原核心语义难以保留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模型的文本风格迁移方法。该方法将文本进行初步编码后,提出利用神经样条流构造一系列可逆映射。通过流的正向过程将序列从原有隐状态编码空间整体映射到潜在分布,在此分布下将序列通过仿射耦合变换修改其风格特征,再将重组序列通过流模型的逆过程重新映射回初始隐状态编码空间。最后,通过初始隐状态序列和重组隐状态序列联合训练解码器以生成目标文本。基于流模型所构建的转换函数为可逆函数,因此,在转换隐状态时不会损失原有的分布信息,从而改善了TST任务过程中文本内容保留的问题。同时,由于训练解码器的重组隐状态序列由初始隐状态序列变化而来,故降低了TST任务迁移后内容和风格的不匹配度。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新的内容保留度评价指标,同时考虑迁移准确与内容保留,综合评判模型的整体效果。在迁移任务常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保证较高风格迁移准确率的同时,在内容保留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整体性能上展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生成 文本风格迁移 神经网络 神经样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的电子工程英语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8
作者 张磊 孟凡 《海外英语》 2025年第1期32-34,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翻译在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电子工程领域,许多技术已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而确保电子工程文本的翻译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电子工程英语翻译的特点,并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翻译在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电子工程领域,许多技术已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而确保电子工程文本的翻译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电子工程英语翻译的特点,并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不同电子工程英语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本研究旨在为电子工程翻译领域的从业者提供文本翻译经验,促进工作经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马克 文本类型 电子工程 英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NIE-CAB-CNN的稀土专利文本分类模型
9
作者 廖列法 石利娇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针对稀土专利文本专业性强的特点以及现有的文本分类方法存在的不足,鉴于类别注意力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取得的良好效果,提出了一种用于文本分类的类别注意力模块(Category Attention Module,CAB),并结合预训练模型ERNIE和卷... 针对稀土专利文本专业性强的特点以及现有的文本分类方法存在的不足,鉴于类别注意力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取得的良好效果,提出了一种用于文本分类的类别注意力模块(Category Attention Module,CAB),并结合预训练模型ERNIE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构建了一个用于稀土专利文本分类的创新模型ERNIE-CAB-CNN。模型使用ERNIE对专利文本进行向量化,得到语义信息更加丰富的向量表示后,通过CAB为文本中各个类别的重要特征赋予较高权值,使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类别的特征。最后用CNN进一步提取文本中其他关键局部特征,得到的最终文本向量表示用于分类。通过Patsnap专利数据库官方网站检索下载稀土专利数据构建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专利文本分类模型ERNIE-CAB-CNN在测试集上分类的准确率、精确率、F1分数分别为82.68%、83.2%、82.06%,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专利分类 文本分类 类别注意力 ERNIE CNN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立法文本外译制度创新研究
10
作者 张法连 陆贝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7-45,111,共10页
我国立法文本外译制度存在一定局限性,须及时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涉外法治工作战略要求。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制度内涵,发现其具有规则、组织和文化三重属性。论证立法文本外译作为国家翻译实践的制度意义,分析当前困境及创... 我国立法文本外译制度存在一定局限性,须及时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涉外法治工作战略要求。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制度内涵,发现其具有规则、组织和文化三重属性。论证立法文本外译作为国家翻译实践的制度意义,分析当前困境及创新逻辑,基于此提出从规则、组织和文化三个层面开展政府主导的顶层制度设计,拓展中国立法文本外译制度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文本外译 新制度主义 制度创新 国家翻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生物医药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11
作者 杨洪娟 李雯 《海外英语》 2025年第1期13-15,19,共4页
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交流也日益加深。生物医药类文本作为国内外生物医药借鉴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其翻译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生物医药类文本进行翻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医药类文本具... 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交流也日益加深。生物医药类文本作为国内外生物医药借鉴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其翻译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生物医药类文本进行翻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医药类文本具有专业性强、缩略语多、抽象名词多、句式复杂等特点。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别运用了直译、意译、被动转主动法和语序转换法进行翻译,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生物医药文本 被动转主动法 语序转换法 意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数字文本智能聚类个性化推荐应用研究
12
作者 江新姿 高尚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2期107-111,120,共6页
Web 2.0信息时代,信息量迅速增加,信息检索速率却显著降低,如何提高信息的自动分类管理水平,从海量数据中高效、准确、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成为智慧图书馆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在数字图书馆服务中运用新型文本聚类... Web 2.0信息时代,信息量迅速增加,信息检索速率却显著降低,如何提高信息的自动分类管理水平,从海量数据中高效、准确、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成为智慧图书馆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在数字图书馆服务中运用新型文本聚类群智能分析方法。该算法通过改进文本间的语义相似度计算,融合K-means聚类算法与蚁群聚类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的优点,在初始分类时将K-means聚类算法用作快速分类,用分类结果指导更新蚂蚁各途径信息素,指导蚂蚁后续聚类途径选择,提高聚类运行效率。该分析方法因为不需要类别的信息,能自动完成文本分组,所以可以更好地应用到图书馆资源的推荐与检索服务中。图书馆数字文本数据库实验证明,混合蚁群聚类算法比单独的K-means、ACO都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可以看出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聚类 K-MEANS聚类 混合蚁群聚类算法 个性化推荐 语义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性文本细读:指向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路径——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2-36,共5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避免宏观提取学科大概念、忽视文本细读的浅表性阅读。教师可通过探究性文本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裂缝,综合运用对照式阅读、症候式阅读、跨媒介阅读等方法,在文本中发现潜藏信息,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避免宏观提取学科大概念、忽视文本细读的浅表性阅读。教师可通过探究性文本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裂缝,综合运用对照式阅读、症候式阅读、跨媒介阅读等方法,在文本中发现潜藏信息,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元学习方式还原文本细节,循证探究阅读,重构文本意义,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理解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引向深度学习的领域。本文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以“探究性文本细读”为主要策略,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性文本细读 深度学习 文本裂缝 阅读策略与方法 文本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疫病古籍文本自动分词的药物规律挖掘研究
14
作者 刘嘉宇 李贺 +2 位作者 于琳 时倩如 侯力铁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159,共10页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背景下的中医疫病古籍文本自动分词和基于分词结果的药物规律挖掘,是促进古籍知识活化与支持临床诊疗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医疫病古籍文本自动分词的药物规律挖掘框架,该框架包含了数据获取...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背景下的中医疫病古籍文本自动分词和基于分词结果的药物规律挖掘,是促进古籍知识活化与支持临床诊疗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医疫病古籍文本自动分词的药物规律挖掘框架,该框架包含了数据获取层、序列标注层、自动分词层和应用服务层,通过4层协作联动最终实现了疫病古籍文本的自动分词和药物规律挖掘应用。[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框架包含的基于BiLSTM-CRF的中医疫病古籍文本自动分词效果综合性能达92%。在分词结果基础上统计方剂中各类剂型、常用中药和常用药对等药物规律挖掘结果,为未来疫情防控指导、诊疗决策辅助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本分词 BiLSTM-CRF 中医疫病 知识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古籍文本理论内容的标引方法及思考
15
作者 王于静 陈晗婷 +2 位作者 王维广 刘晓峰 翟双庆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对同一段中医古籍文本理论内容进行标引,并分析不同标引方式的优点及不足,指出“病脉证并治平台”自上而下的标引方法与“经典知识平台”自下而上的标引方法在知识框架、形成知识图谱、标引自由度、标引模板等方面各有优势,应根据实际... 对同一段中医古籍文本理论内容进行标引,并分析不同标引方式的优点及不足,指出“病脉证并治平台”自上而下的标引方法与“经典知识平台”自下而上的标引方法在知识框架、形成知识图谱、标引自由度、标引模板等方面各有优势,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标引方法。并得出如有明确研究目标或需要构建完整知识框架时,应选择“病脉证并治平台”标引方法;如需求为建立相应知识图谱或需要进一步进行知识挖掘时,则选择“经典知识平台”标引方法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古籍文本 知识标引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增强的单阶段文本生成图像方法
16
作者 兰才俊 姚剑敏 +2 位作者 胡海龙 陈恩果 严群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5年第1期5-9,共5页
文本到图像生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跨模态任务,目标是根据给定文本描述生成对应的图像。尽管现阶段相关研究在视觉呈现方面效果优异,但仍存在细节表达不够精细、语义一致性欠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增强的生成对抗模型... 文本到图像生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跨模态任务,目标是根据给定文本描述生成对应的图像。尽管现阶段相关研究在视觉呈现方面效果优异,但仍存在细节表达不够精细、语义一致性欠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增强的生成对抗模型,将文本进行编码后送入条件增强模块进行处理,丰富文本语义特征。在生成网络中,添加一个自适应块,在仿射变换前将上一层的输出和文本语义信息输入自适应块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增强。并通过引入对比损失,提高文本与生成图像之间的语义一致性。将这一方法在MSCOCO和CUB birds 200 两个数据集上进行训练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性能得到了较高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增强 文本生成图像 生成对抗网络 对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分析的创意休闲农业园区景观感知研究——以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为例
17
作者 梅雪莹 唐玲 +3 位作者 贾新平 贾俊丽 罗海蓉 曹璞渊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创意休闲农业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消费者感知对创意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主题创意农园是江苏省创意休闲农业的新模式。本研究以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为例,基于UGC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IPA分析法相... 创意休闲农业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消费者感知对创意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主题创意农园是江苏省创意休闲农业的新模式。本研究以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为例,基于UGC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IPA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游客景观偏好特征、构建景观感知要素体系、开展定量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游客积极情绪明显;景观感知要素满意度和关注度整体较高;创意景观和创意体验是关注重点;设施服务体验需进一步提升。据此,从完善基础配套服务、丰富景观创意表达、打造多重互动体验以及强化园区科学运营4个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休闲农业 主题创意农园 网络文本分析 景观感知 UGC数据 内容分析法 IPA分析法 景观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策如何响应“人工智能+”教育变革?——基于政策文本的逻辑解析
18
作者 赵晓伟 李欣雅 +1 位作者 沈书生 汪琼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2期16-25,共10页
“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推进,亟需在政策层面进行前瞻规划与提前布局。基于此,文章首先通过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后地方“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增项与变化,明晰了其发展的逻辑导向,发现:政策目标体现为稳定发展与动态调适的有机融合... “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推进,亟需在政策层面进行前瞻规划与提前布局。基于此,文章首先通过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后地方“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增项与变化,明晰了其发展的逻辑导向,发现:政策目标体现为稳定发展与动态调适的有机融合,政策内容呈现出保底支持向提质创新的有序递进,而政策工具实现了从供给需求到环境规制的有效拓宽。之后,文章介绍了地方“人工智能+”教育政策推进的行动举措,包括提供落实战略的配套支持、打造层级贯通的协调联动体系、形成社会协同的资源统筹格局、探索集约共享的基地试点模式、加强风险研判与伦理道德建设等。最后,文章提出未来要审思“目标-工具”的变革路径、推动“政策-治理”的协同发展、构筑“短期-长远”的发展生态,以实现“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地方教育 政策文本 政策创新 Ge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缀标签嵌入的参数高效微调与预测分数引导Mixup的文本分类方法
19
作者 庞宇宏 线岩团 +1 位作者 相艳 黄于欣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
文本分类旨在根据文本的特征,将其划分到一个或多个类别中。目前,在面对文本对抗攻击时,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微调预训练语言模型往往面临着过拟合问题。由于训练数据的特定性,使得模型在处理与训练数据分布不同的对抗性样本时,无法充... 文本分类旨在根据文本的特征,将其划分到一个或多个类别中。目前,在面对文本对抗攻击时,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微调预训练语言模型往往面临着过拟合问题。由于训练数据的特定性,使得模型在处理与训练数据分布不同的对抗性样本时,无法充分泛化,进而降低了模型在对抗性攻击场景中的鲁棒性。一些参数高效的微调方法采用轻量级的模型结构,由于相对较低的表达能力使得模型无法有效捕捉对抗性攻击的复杂特征,导致其鲁棒性差。此外,在模型分类过程中,无论是用于分类的特征向量还是起到引导作用的前缀向量,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机制尚未得到清晰的认识导致模型的可解释性差。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方法,将前缀标签嵌入与预训练语言模型融合,在分类层面引入标签与文本相似度的打分机制,通过预测分数引导下的Mixup,有效地挖掘与分类密切相关的特征,缓解过拟合问题,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同时结合多头机制,使模型获得更加丰富的特征表达,提升模型可解释性。实验表明,该框架在保持参数高效微调前提下提高了针对4种不同类型的文本攻击的鲁棒性,同时保持了干净文本的可比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鲁棒性 预训练语言模型 前缀标签嵌入 Mixup数据增强 参数高效微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构与加持:党报作用的变迁及其与党的工作重心的关系建构——基于中共新闻宣传政策的文本挖掘(1921—2023)
20
作者 徐星星 武志勇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18,共9页
重视党报的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将党报的作用置于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脉络下进行考察,有利于审视党报的作用在革命、建设及改革时期的变迁过程。以中共新闻宣传政策(1921—2023)为分析文本,采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重视党报的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将党报的作用置于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脉络下进行考察,有利于审视党报的作用在革命、建设及改革时期的变迁过程。以中共新闻宣传政策(1921—2023)为分析文本,采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考察党报作用的变迁及其与党的工作重心的关系建构。结果显示,党报作用的变迁主要经历定调、调整、升华三个阶段。党报作用的定调是回应革命,调整是回应建设,升华是回应人民。贯览党报作用的变迁,其总体规律是:受党的工作重心、党报自身发展需求、媒介市场三重因素影响,党的工作重心是型构党报作用的首要动力因素。相应的,党报回应了各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的变革,对党的工作重心起到了助推和加持作用。研究还发现,1978年后,中共新闻宣传政策较少直接述及党报的作用,更多是将其置于新闻舆论工作中一并论述,未能充分凸显党报的引领性及不可替代性。此外,中共新闻宣传政策对党报的理论先导等作用要求较少。这些都是今后党报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作用 党的工作重心 中共新闻宣传政策 文本挖掘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