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借石他山:司马相如文学史地位再思考 |
卢婕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论林语堂的纪实文学创作——兼谈林语堂的文学史地位问题 |
章罗生
刘鑫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3
|
从“汉音”到“魏响”——试论建安七子的文学史地位 |
王鹏廷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4
|
时间炼狱与孙犁的文学史地位 |
焦亚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5
|
论王融对佛偈体的改造及其文学史地位 |
李秀花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6
|
从三曹的诗风看“建安风骨”的嬗变与发展——兼论曹植的文学史地位 |
王力坚
|
《学术论坛》
|
1988 |
1
|
|
|
7
|
王维文学史地位浮沉的反思 |
王志清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
8
|
论董湘琴《松游小唱》的文学史地位和文史价值 |
张起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0 |
|
|
9
|
论诸葛亮散文的文学史地位 |
张啸虎
|
《中州学刊》
|
1983 |
2
|
|
|
10
|
“屈宋”并称及其之外--关于宋玉文学史地位的省思与再认 |
阳清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
11
|
关于赵树理方向和文学史地位的思考 |
胡永修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
12
|
元曲四大家杂剧的思想内容及文学史地位 |
魏荣华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
13
|
应对孙犁的文学史价值进行整体性评估 |
阎庆生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4
|
《史记》文体的文学史思考 |
潘定武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5
|
被文学史遗忘的罗愿 |
李成晴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6
|
东晋南朝山水记的文学转向及其地位和影响 |
张帆帆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7
|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科建设 |
张弘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6 |
0 |
|
|
18
|
《收获》与先锋文学 |
黄发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19
|
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为何、如何及可能——由王金胜《陈忠实论》想到的 |
吴义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20
|
文学传媒研究开栏的话 |
黄发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