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文化流动图景的地方构成框架构建与案例分析——以凤凰古城旅游地为例
1
作者 王永明 田静娴 姜玲玲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流动在当代社会和绝大多数地方广泛存在,但已有的地方构成框架很少考虑到流动要素。文章在学者Agnew提出的地方三元构成框架基础上,通过耦合“文化流动图景”要素,探索构建新的地方构成框架,然后以凤凰古城旅游地为案例地,利用观察、访... 流动在当代社会和绝大多数地方广泛存在,但已有的地方构成框架很少考虑到流动要素。文章在学者Agnew提出的地方三元构成框架基础上,通过耦合“文化流动图景”要素,探索构建新的地方构成框架,然后以凤凰古城旅游地为案例地,利用观察、访谈法、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新框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在新框架中,地方由区位、场所、地方感和文化流动图景4种要素构成,且要素间相互联系。新框架更全面反映了地方的复杂性和流动性。2)凤凰古城案例分析结果揭示了古城地方多元构成要素的共同呈现以及要素间的关联性。古城的区位条件不佳,土地利用以商业用地为主;社会关系以商业性关系为主,留居居民间的社会交往薄弱;各主体的地方感呈现不同。文化流动图景作为动态的要素驱动了古城场所的变迁或转型,场所对文化流动图景具有调节作用;古城区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文化流动图景,并部分影响到场所;文化流动图景、区位和场所共同塑造了古城地方感,而地方感又为其他3个要素赋予特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构成 地方 流动 文化流动图景 旅游地 凤凰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流动与健康——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婷 李建民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7,共13页
一个人的流动经历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这种关系不仅与迁移的地理距离有关,也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文化差异有关。跨文化迁移一般是通过心理压力、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和社会网络等途径对移民健康产生影响。本文选取方言、饮食和观念距离... 一个人的流动经历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这种关系不仅与迁移的地理距离有关,也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文化差异有关。跨文化迁移一般是通过心理压力、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和社会网络等途径对移民健康产生影响。本文选取方言、饮食和观念距离作为文化距离的代理变量,使用2014年CLDS数据分析跨文化迁移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乡城流动人口对于流动的文化距离具有选择性,他们大多在同一方言区和饮食圈内部进行流动,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观念距离也较近。基于Probit回归结果发现方言和观念距离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有显著负面影响,收入水平和社会网络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但饮食距离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显著。本文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构建了PSM模型,同时使用地形距离这一客观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使用"诊断需住院"和"身体疼痛"两个客观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依然成立,具有稳健性。此外,方言和观念距离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流动持续年份、性别、流动次数、本地方言技能是导致该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人口 文化流动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流动的规律性 被引量:42
3
作者 顾乃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8,共6页
从历史哲学的层面考察,文化的流传应该称之为文化流动,而不应称之为文化交流。文化流动有三大规律,即高文化向低文化流动规律、文化中各种成分流动的不同步性规律和文化流动的整体性规律。文化流动的三个规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 从历史哲学的层面考察,文化的流传应该称之为文化流动,而不应称之为文化交流。文化流动有三大规律,即高文化向低文化流动规律、文化中各种成分流动的不同步性规律和文化流动的整体性规律。文化流动的三个规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流动 整体性 文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流动规律视域中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探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桑全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69,共4页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速其进程。文化流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竞技武术套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这一规律的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依照文化流动的规律,对...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速其进程。文化流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竞技武术套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这一规律的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依照文化流动的规律,对竞技武术套路的价值观念、制度建设、技术改进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探寻竞技武术套路的未来发展之路,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提供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流动规律 竞技武术套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警匪片的互文本改编与文化流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燕 陈琦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5,共5页
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日渐提升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提增扩容至数百亿人民币,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众多国家对中国电影的兴趣越来越浓,不仅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运用越来越多,而且与中国电影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合拍制作也越来越紧密。
关键词 文化流动 中国电影市场 互文本 警匪片 改编 中韩 国家地位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再生产抑或文化流动:中国中学生学业成就的阶层差异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洪杰 张卫国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4,共10页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文化资本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作用,以及该作用在我国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1)文化资本对学业成就仅具有有限作用;(2)文化资本诸类型产生的作用有所...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文化资本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作用,以及该作用在我国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1)文化资本对学业成就仅具有有限作用;(2)文化资本诸类型产生的作用有所不同:制度化文化资本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客体化文化资本没有显著作用,而与高雅文化有关的身体化文化资本甚至有显著负面作用;(3)文化资本的作用存在阶层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文化资本的正面作用越大,负面作用越小。上述结果表明,文化再生产模型适合解释当前中国教育分层,同时不可高估文化资本对学业成就和教育获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文化再生产 文化流动 学业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移民社会的文化流动——以深圳为主线的考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4-78,共5页
移民社会与文化流动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急剧变迁,深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今移民社会文化流动的显著特点是经济对文化有强影响。全球文化流动与经济特区基因两种力量的汇流,使深圳城市文化深陷在时间的货币化和对速度... 移民社会与文化流动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急剧变迁,深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今移民社会文化流动的显著特点是经济对文化有强影响。全球文化流动与经济特区基因两种力量的汇流,使深圳城市文化深陷在时间的货币化和对速度或效率的崇拜之中。深圳人的身份认同还没有真正形成,文化的流动在深圳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性和全球性的接纳,传统与地方的阻力与文化流动的力量处于不对称状态。现代性的多元特质和文化流动的互动特性,使经济特区基因形成的经济优势无法遮蔽深圳城市文化的创新与包容品格,并使移民社会焕发出文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社会 文化流动 身份认同 创新与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门”如何出贵子:高职院校中的“文化流动”与“文化生产” 被引量:4
8
作者 姚歆玥 曹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36-45,共10页
来自重点本科院校贫寒学子的成长经历一直备受关注,而职业院校中的“寒门”子弟却无人问津。依托文化资本理论,通过对11位取得较高社会地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究高职院校中正式教育(课程)与非正式教育经历(校企联合实... 来自重点本科院校贫寒学子的成长经历一直备受关注,而职业院校中的“寒门”子弟却无人问津。依托文化资本理论,通过对11位取得较高社会地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究高职院校中正式教育(课程)与非正式教育经历(校企联合实习、社团活动、学生干部经历、竞赛)促成寒门学子发生代际流动的可行性所在。研究发现:其一,高职院校为寒门学子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生成提供了空间与资源;其二,苦行品质作为独特的底层文化资本,在高职院校中依然适用,成为寒门学子逆境突围的希望;其三,在高职院校中,寒门学子主要通过“文化流动”与“文化生产”双重路径实现阶层跃迁,具体是通过“文化流动”学习技能,获得人力资本;在后知后觉中渐入佳境,习得社交惯习;通过“文化生产”探索并“重估”自我价值,生成自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流动 文化生产 高职院校 底层文化资本 非正式教育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流动对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新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0-12,共3页
文化流动是一种高级的文化形态不断地被其他民族所学习、吸收的过程,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是西方文化流动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文化流动不仅推动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形态的... 文化流动是一种高级的文化形态不断地被其他民族所学习、吸收的过程,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是西方文化流动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文化流动不仅推动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形态的繁荣,而且还实现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功能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流动 职业教育 实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治理的时代要求和实践进路
10
作者 王京生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9-67,共9页
在人类文明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治理体系是遵循文明演进规律、实现文化基因在治理场域深度激活和有效贯通的历史必然。当前,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交融交锋为人类文明创新突破提供了历史性契机,构建兼具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 在人类文明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治理体系是遵循文明演进规律、实现文化基因在治理场域深度激活和有效贯通的历史必然。当前,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交融交锋为人类文明创新突破提供了历史性契机,构建兼具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的治理范式势在必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成为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治理要为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价值锚点,强化技术伦理中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增强文化流动中的文化认同与主体性建构。实践方面,应从加强制度与技术支撑、整合协同多方文化治理力量、加强传统文化符号治理效能转化等领域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治理 文化流动 中国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视角解析中、美篮球文化的流动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东芬 徐建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文化流动的规律,针对中、美篮球文化的流动现象,指出中、美篮球文化的流动只能是一种由美国篮球文化向中国篮球文化进行的单向流动,中国在学习美国篮球文化时,特别是学习其思想观念层面时,只有...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文化流动的规律,针对中、美篮球文化的流动现象,指出中、美篮球文化的流动只能是一种由美国篮球文化向中国篮球文化进行的单向流动,中国在学习美国篮球文化时,特别是学习其思想观念层面时,只有通过整体而系统的借鉴方式,才能处于和美国篮球文化同样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流动 规律性 篮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坚守与认同:奥林匹克运动全球传播的文化协商范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岳游松 杨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3,共4页
以文化协商的视角纵观奥林匹克运动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协商图景、协商理念和协商路径三个领域阐述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文化协商模式,旨在探寻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周期性全球事件的文化动因。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文化传播 文化流动 协商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播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新文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5期5-9,共5页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中...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因为外来文化的输入而引起教育大发展的主要时期是清末民初。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优越感随着留学人员的回归流入我国,与中国文化发生深刻碰撞,催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文化传递 文化流动 文化变迁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价值冲突及化解
14
作者 陈少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6-160,共5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展开和深入,不同文化间的流动、交往和冲突也愈发频繁,同一文化内部的新旧更迭和嬗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在哲学层面,审视文化流动过程中价值冲突的内在机制以及影响性因素,透析文化价值冲突的表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展开和深入,不同文化间的流动、交往和冲突也愈发频繁,同一文化内部的新旧更迭和嬗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在哲学层面,审视文化流动过程中价值冲突的内在机制以及影响性因素,透析文化价值冲突的表现、成因,探寻文化价值冲突的化解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流动 价值冲突 历史考察 特征表现 形成原因 化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集聚与农民工流动逻辑困境及破解
15
作者 林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137-139,共3页
受到产业集聚区建设起点、发展路径与目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与以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企业员工流动之间出现内在的逻辑困境,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区的长期发展。破解这种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挥区... 受到产业集聚区建设起点、发展路径与目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与以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企业员工流动之间出现内在的逻辑困境,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区的长期发展。破解这种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挥区域产业集群文化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和人员,大力推动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工人文素质等措施,着力培育与推广特色产业集群文化,以有效缓解农民工流动性与产业集聚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农民工 流动性集群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陶日贵 田启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106,共7页
鲍曼的文化批判理论是鲍曼立足于西方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社会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这一现实处境,在与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进行对话和反诘的结晶。这一理论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视角,借鉴了大量西方人文社... 鲍曼的文化批判理论是鲍曼立足于西方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社会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这一现实处境,在与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进行对话和反诘的结晶。这一理论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视角,借鉴了大量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成果,从人类实践与现代资本维度,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轨迹,详尽探讨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对现代园艺文化和流动的现代性文化作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经济全球化在今天已成为任何国家和地区谋求生存发展无可逃避的事实前提,中国现代化当前面临着"双重境遇",即既要积极建设"稳固的现代性",同时也正遭遇"流动的现代性"困境,鉴于此,这一理论自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存在某种契合之处。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着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现代性 文化批判理论 现代园艺文化 流动的现代性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 消费主义文化 文化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全球化的动力 被引量:13
17
作者 舒盛芳 沈建华 +1 位作者 徐敬祥 李金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22,共5页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体育全球化的动力进行研究。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构成体育全球化的社会推力;国家政治和体育文化流动构成体育全球化的社会拉力;国际体育组织的外部压力与奥林匹克创始人的理想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内在活力。此三股...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体育全球化的动力进行研究。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构成体育全球化的社会推力;国家政治和体育文化流动构成体育全球化的社会拉力;国际体育组织的外部压力与奥林匹克创始人的理想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内在活力。此三股力量(推力、拉力和活力)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全球化 动力 经济全球化 科技进步 国家政治 体育文化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地方媒体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传播战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亚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46,共4页
中俄两国之间陆地边界7600公里,其中,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有3045公里的接壤。本文以全球文化流动的五个维度为基点,观察中俄远东地区的媒体图景,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方面提出了中俄地区间的传媒策略,即要注重讲述人的故... 中俄两国之间陆地边界7600公里,其中,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有3045公里的接壤。本文以全球文化流动的五个维度为基点,观察中俄远东地区的媒体图景,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方面提出了中俄地区间的传媒策略,即要注重讲述人的故事,建设和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影响有影响力的媒体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远东地区 国际传播 文化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赶集”为水源区群众增添精神动力——浅谈昆明市盘龙区图书馆创新性服务项目“图书赶集”
19
作者 王素娟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4期18-19,25,共3页
昆明市盘龙区图书馆通过创新性的“图书赶集”服务模式,在盘龙区滇源、松华、双龙、阿子营四个水源区涉农街道“赶集日”为群众进行轮流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以“图书赶集”项目为例,探索落实城乡流动文化服务及农家书屋融合发展... 昆明市盘龙区图书馆通过创新性的“图书赶集”服务模式,在盘龙区滇源、松华、双龙、阿子营四个水源区涉农街道“赶集日”为群众进行轮流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以“图书赶集”项目为例,探索落实城乡流动文化服务及农家书屋融合发展要求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流动文化服务 图书赶集 送书上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境华文文学”的提出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庆利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共8页
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海内”与“海外”、“境内”与“境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已然发展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的有机整体,很难进行界限分明的区隔。华文文学学科的独特意义,恰恰在于它介乎“中国现当代文... 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海内”与“海外”、“境内”与“境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已然发展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的有机整体,很难进行界限分明的区隔。华文文学学科的独特意义,恰恰在于它介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比较文学”等学科之间的跨学科属性。“跨境华文文学”的提出,既避免了“世界华文文学”的“名不副实”,又最大限度保持该学科跨区域、跨学科、跨疆界的“文化特区”性质,探求全球华文文学的交流共融。它可能是目前最能顾及各方心理需求,同时也是最具学科发展潜力的一个华文文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华人文化跨境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