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记忆、边界工作与编辑文化权威建构:出版人范用纪念话语分析
1
作者 刘蒙之 丁秦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73,共12页
将出版人范用逝世视作一个“关键事件”,基于“阐释社群”发布的30篇纪念文本,从集体记忆的角度探讨图书编辑的职业边界及文化权威相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发现,阐释主体通过个体角色、时代背景实现对职业偶像集体记忆的双重书写。... 将出版人范用逝世视作一个“关键事件”,基于“阐释社群”发布的30篇纪念文本,从集体记忆的角度探讨图书编辑的职业边界及文化权威相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发现,阐释主体通过个体角色、时代背景实现对职业偶像集体记忆的双重书写。事实上,其对集体记忆的书写与当下职业工作基准的创造密不可分。阐释主体将“记忆”介入职业的边界生产,图书编辑经历了从“文化商人”向“思想邮差”的回归,并最终实现自身对“文化中介”身份的校准。与此同时,对范用的纪念话语出现在一个图书编辑职业影响力和文化权威持续下降的时代,展现出阐释主体渴望在怀旧中重申、强化当下及未来图书编辑文化权威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阐释社群 边界工作 文化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新闻——媒体记忆、集体认同与文化权威 被引量:89
2
作者 李红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1,25,共5页
媒体记忆不仅是历史的草稿,还扮演"公共历史学家"的角色。不断书写历史事件的二稿、三稿,更新、强化、修正乃至"扭曲"了公共记忆的面貌。本文聚焦"媒体记忆"概念及相关研究,从新闻聚像的建构与运用、纪... 媒体记忆不仅是历史的草稿,还扮演"公共历史学家"的角色。不断书写历史事件的二稿、三稿,更新、强化、修正乃至"扭曲"了公共记忆的面貌。本文聚焦"媒体记忆"概念及相关研究,从新闻聚像的建构与运用、纪念报道与集体认同、媒体记忆实践如何影响新闻业的文化权威等三个方面,检视新闻传媒与集体记忆之间的理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记忆 新闻聚像 纪念报道 集体认同 文化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释奠礼”与唐代文化权威的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盖金伟 孙钰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释奠礼”是中国古代学礼制度的核心内容,唐代是其最终定型的阶段,此后“文庙”释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其影响及于东亚诸国。何以始自先秦的“释奠礼”至唐朝方才定型?在众多先秦汉魏古礼之中,为什么“释奠礼”可以成为文化传统... “释奠礼”是中国古代学礼制度的核心内容,唐代是其最终定型的阶段,此后“文庙”释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其影响及于东亚诸国。何以始自先秦的“释奠礼”至唐朝方才定型?在众多先秦汉魏古礼之中,为什么“释奠礼”可以成为文化传统的标志?选择先圣、普及孔庙、推崇释奠、完善仪轨是唐朝文化权威构建系统工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主体架构和核心内容。正因如此,“释奠礼”定型于唐,随后成为古代中国礼制史上最为隆重的盛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奠 唐代 文化权威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关系视野下的教师权威主义文化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翟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年第6期49-51,共3页
教师的权威主义文化在学校场域较为普遍。在师生关系视野下,分析教师权威主义文化的言语表现及其文化生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教师权威主义文化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即:教师权威主义文化拉大师生社会距离、阻碍师生"自... 教师的权威主义文化在学校场域较为普遍。在师生关系视野下,分析教师权威主义文化的言语表现及其文化生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教师权威主义文化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即:教师权威主义文化拉大师生社会距离、阻碍师生"自我披露"、引发师生关系异化。师生关系视野下的教师权威主义文化探析将有助于教师反思和重建教师文化,改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师权威主义文化 言语表现 文化生成的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权威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史晖 陈会兵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68,共4页
教师权威是一种关系性权威、异质性权威、由文化资本支撑的权威;教师权威的形成主要是传统尊师文化、社会法律制度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运用权威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分层和互动。
关键词 权威 教师权威 社会学分析 文化权威 关系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典主义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亮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35-38,共4页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这一时期创造了后世士大夫无法彻底摆脱其影响的原创性经典———元典。自春秋战国以来绵延两千余年的传统士大夫在元典精神的影响下 ,形成了“言必称三代 ,文必据元典”把元典神圣化的元典...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这一时期创造了后世士大夫无法彻底摆脱其影响的原创性经典———元典。自春秋战国以来绵延两千余年的传统士大夫在元典精神的影响下 ,形成了“言必称三代 ,文必据元典”把元典神圣化的元典主义。自从元典神圣化以来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便成为一种笼罩士人的普遍心理。在元典主义的统治下 ,任何与元典精神相异的思想都被斥为“异端邪说” ,“标新立异”也被视为“异端邪说”的同义词。元典主义直接选择了它的文化模式 :儒家文化的一元化权威 ;以道德为中心的传统文化 ;重义轻利 ,崇德尚力的理性文化等。这种元典主义在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延续性的同时 ,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首先 ,它束缚了知识分子创造、求新的步伐 ;其次 ,元典主义造成中国近代文化的封闭性与排外性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因而缺少促成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更新与新陈代谢的新的文化因素 ,而与文化的现代化失之交臂 ,使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步履维艰 ;最后 ,元典主义一手树立的以儒家为独尊的一元文化权威 ,使近代文化转型缺乏可以互补的选择机制 ,使近代文化转型走不出元典的“轴心”而转型不彻底。所以说中国的元典主义是中国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典精神 元典主义 近代文化转型 文化权威一元化 封闭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西医学术权威在中国的渗透与凸显 被引量:1
7
作者 郝先中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7,共3页
西医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文化权威和学术优势也是慢慢确立的。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近代医院的普遍建立、西医教育的日益勃兴、西医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的迅速发展、文化权威对中医界的浸透。进而,西医执业制度和文化权威逐渐... 西医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文化权威和学术优势也是慢慢确立的。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近代医院的普遍建立、西医教育的日益勃兴、西医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的迅速发展、文化权威对中医界的浸透。进而,西医执业制度和文化权威逐渐为中医界所欣羡和模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 中医 文化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民主——从中西方民主政治比较的角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常士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20,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国情的一部分,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以权威主义为特点,并对当代中国民主之特色构成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它区别于建立...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国情的一部分,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以权威主义为特点,并对当代中国民主之特色构成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它区别于建立在西方公民文化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文化 执政 民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境与重构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叶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4-159,共6页
当下,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等替代性传播渠道的大量出现,给传统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实践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闻从业者对于自身职业认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急迫感也相伴相生。通过案例研究和话语分析,从新闻事实的叙述活动... 当下,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等替代性传播渠道的大量出现,给传统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实践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闻从业者对于自身职业认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急迫感也相伴相生。通过案例研究和话语分析,从新闻事实的叙述活动、新闻记者的角色功能、新闻组织结构和新闻专业机构等四个维度,论证作为阐释社群的新闻从业者的话语合法性和文化权威重构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对当前诸多新闻伦理乱象提出反思性重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伦理 社会化媒体 文化权威 阐释社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国现代作家评价机制的主导因素及其演变
10
作者 蔡长青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中国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先后有三种主导因素对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别是文化权威、政治权威和市场权威。由于主导因素的变迁,中国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也随之经历了一个演变过... 中国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先后有三种主导因素对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别是文化权威、政治权威和市场权威。由于主导因素的变迁,中国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也随之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关于评价机制的主导因素及其演变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现代作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机制 文化权威 政治权威 市场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欢理论的有效性及其阐释边界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亚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7-160,共4页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忽略了主体承载文化的复杂性这一基本事实。作为权威文化和狂欢文化的载体,民间充满着自我冲突与罪感。在民间精神结构的复合整体中,狂欢文化只是一个次要的部分,它最后达成的是对既有权威文化的加固。另外,巴赫金把民...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忽略了主体承载文化的复杂性这一基本事实。作为权威文化和狂欢文化的载体,民间充满着自我冲突与罪感。在民间精神结构的复合整体中,狂欢文化只是一个次要的部分,它最后达成的是对既有权威文化的加固。另外,巴赫金把民间文化概括为以笑谑为主的狂欢文化也是片面的,它忽略了民间文化中的恐惧、自欺、粗浅、鄙陋等要素。狂欢文化乃至民间文化无法完成超越、更新既有权威文化的重任,寄望于民间形态的狂欢文化只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乌托邦。从权威文化对种种"狂欢"文化的收服来看,狂欢理论的有效性仅限于文本的局部,其阐释边界极为有限。如果不顾这一边界的存在而以其阐释文本全部,则势必要曲解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理论 权威文化 民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与新闻研究变革
12
作者 本刊记者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1,共7页
新闻学作为一个学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站在当下互联网这个历史的、技术的时点上看,既有的新闻学知识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新闻研究与社会、历史、文化、技术等的关系勾连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新闻学原有的概念、议题、结论等却... 新闻学作为一个学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站在当下互联网这个历史的、技术的时点上看,既有的新闻学知识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新闻研究与社会、历史、文化、技术等的关系勾连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新闻学原有的概念、议题、结论等却越来越难讲清楚。我们把新闻研究镶嵌于互联网场域中,邀请白红义、李艳红、阴卫芝、胡百精、夏倩芳、曾庆香等众位研究者,带着开放的眼光一起思考互联网与新闻学研究变革的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文化权威 新闻业 新闻场域 专业规范 互联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英意识与平民意识:鲁迅早期人文精神当代性的两种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福贵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8期13-18,共6页
精英意识与平民意识:鲁迅早期人文精神当代性的两种意义张福贵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与鲁迅人文精神的当代性世纪之交和社会转型构成了中国文学和文化当下存在的时空环境。这一特定的存在环境,使文化发展及社会心理出现了一... 精英意识与平民意识:鲁迅早期人文精神当代性的两种意义张福贵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与鲁迅人文精神的当代性世纪之交和社会转型构成了中国文学和文化当下存在的时空环境。这一特定的存在环境,使文化发展及社会心理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序和无奈状态。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意识 精英意识 人文精神 鲁迅 当代性 道德人格 权威文化 大众文化 思想意识 文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