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元典主义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这一时期创造了后世士大夫无法彻底摆脱其影响的原创性经典———元典。自春秋战国以来绵延两千余年的传统士大夫在元典精神的影响下 ,形成了“言必称三代 ,文必据元典”把元典神圣化的元典主义。自从元典神圣化以来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便成为一种笼罩士人的普遍心理。在元典主义的统治下 ,任何与元典精神相异的思想都被斥为“异端邪说” ,“标新立异”也被视为“异端邪说”的同义词。元典主义直接选择了它的文化模式 :儒家文化的一元化权威 ;以道德为中心的传统文化 ;重义轻利 ,崇德尚力的理性文化等。这种元典主义在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延续性的同时 ,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首先 ,它束缚了知识分子创造、求新的步伐 ;其次 ,元典主义造成中国近代文化的封闭性与排外性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因而缺少促成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更新与新陈代谢的新的文化因素 ,而与文化的现代化失之交臂 ,使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步履维艰 ;最后 ,元典主义一手树立的以儒家为独尊的一元文化权威 ,使近代文化转型缺乏可以互补的选择机制 ,使近代文化转型走不出元典的“轴心”而转型不彻底。所以说中国的元典主义是中国近代?
作者 刘亮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35-38,共4页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