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传真视角下《女娲补天》英译本对比分析
1
作者 李柯漫 《今古文创》 2025年第4期99-101,共3页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典籍外译显得尤为重要。《女娲补天》是中国神话故事中脍炙人口的篇目之一,全篇脉络清晰、语言凝练,包含诸多文化术语,富有研究意义。本文选取丁往道译本和翟江月、牟爱朋合译版本为研究对象,在“文...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典籍外译显得尤为重要。《女娲补天》是中国神话故事中脍炙人口的篇目之一,全篇脉络清晰、语言凝练,包含诸多文化术语,富有研究意义。本文选取丁往道译本和翟江月、牟爱朋合译版本为研究对象,在“文化传真”的视角下,从词汇选择、文化内涵、形式风格三个方面对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典籍翻译过程中“文化传真”的实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真 《女娲补天》 典籍外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影视翻译中的文化传真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晓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共1页
影视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表达的不同,还要密切注意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翻译中要坚持文化传真,防止文化误导,从文化角度进行翻译,同时要求译者熟悉并了解西方的生活习惯等。
关键词 影视翻译 文化传真 文化误导 文化角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健身气功图书“走出去”中中医术语翻译的文化传真——以《五禽戏》英译为中心的考量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彬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8-73,共6页
健身气功图书的外译出版是助推健身气功走出去的重要手段。健身气功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信息,健身气功书籍中的中医术语翻译文化传真效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健身气功图书翻译的成败。编译出版者通过音译、音译加注释、意译、意译... 健身气功图书的外译出版是助推健身气功走出去的重要手段。健身气功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信息,健身气功书籍中的中医术语翻译文化传真效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健身气功图书翻译的成败。编译出版者通过音译、音译加注释、意译、意译加注释、直译、插图等策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译文文本的文化传真,但也存在译文释义错误、注而未达、重复注释、参见阙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译者应在参阅权威资料及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文化内涵,合理使用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实现文化传真的翻译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图书 《五禽戏》 中医术语 翻译 文化传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真的翻译策略探究
4
作者 王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2-93,共2页
文学作品常常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是语言的结晶。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与交际的工具,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翻译过程中会有一些文化差异现象出现,因而在翻译过程... 文学作品常常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是语言的结晶。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与交际的工具,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翻译过程中会有一些文化差异现象出现,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应采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法来分别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才能真正做到文化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 文化差异 文化传真 归化翻译 异化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典籍外译重提“文化传真”之必要性探微 被引量:2
5
作者 单宇鑫 《外语与翻译》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汉语典籍翻译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国内译界学者看法不一。不少学者较为认同“改头换面”的观点,以利国外读者接受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效果。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确有现实意义,但从倡导世界文化多元的角度看,却有失偏颇。众所周知,... 汉语典籍翻译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国内译界学者看法不一。不少学者较为认同“改头换面”的观点,以利国外读者接受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效果。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确有现实意义,但从倡导世界文化多元的角度看,却有失偏颇。众所周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唯此方能丰富和扩展世界文化经典的内涵。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汉语典籍外译坚守“文化传真”原则的必要性,指出,目前我们正逐步由文化焦虑步入文化从容阶段,若以文化传真作为典籍外译的基本原则,将有利于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精粹,在世界文化经典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典籍外译 中华文化“走出去” 文化传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英译《寻乌调查》中客家文化传真的实现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彤 余婷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1期148-149,共2页
通过对照《寻乌调查》及其英译本《Report from Xunwu》,分析了英译本中有关客家文化的英文表达,发现了译者为实现文化传真所采用的四种翻译策略:拼音+解释、直译+解释、意译+拼音以及意译+解释。通过以上手段,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客家文化... 通过对照《寻乌调查》及其英译本《Report from Xunwu》,分析了英译本中有关客家文化的英文表达,发现了译者为实现文化传真所采用的四种翻译策略:拼音+解释、直译+解释、意译+拼音以及意译+解释。通过以上手段,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客家文化,实现了翻译的“文化传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调查 客家文化 文化传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真视角下倪译《史记》的注释思维解读——以第七卷《汉前人物列传》为例
7
作者 郭畅畅 《外文研究》 2019年第4期76-80,105,106,共7页
倪豪士等人翻译的《史记》通过大量注释对原文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要素进行了充分考证和说明,是"文化传真"的译文典范。本文主要选取倪译《史记》第七卷汉前人物列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卷译文注释的分析,总结了文化传真过程... 倪豪士等人翻译的《史记》通过大量注释对原文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要素进行了充分考证和说明,是"文化传真"的译文典范。本文主要选取倪译《史记》第七卷汉前人物列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卷译文注释的分析,总结了文化传真过程中译者的注释思维,并结合布迪厄的"资本"概念对文化传真的现实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中国此类优秀典籍向外"传真"有所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倪豪士 文化传真 注释思维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籍英译实现文化传真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河洛诗词为例
8
作者 王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15期35-38,共4页
中国的历史典籍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河洛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之作,蕴涵着浓厚的华夏文明、高深的中华哲学思想和多姿多彩的河洛人生经验。从英语语言背景的读者角度来讲,要想真正理解和欣赏河洛诗词,必须读懂诗词中的意象及意象... 中国的历史典籍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河洛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之作,蕴涵着浓厚的华夏文明、高深的中华哲学思想和多姿多彩的河洛人生经验。从英语语言背景的读者角度来讲,要想真正理解和欣赏河洛诗词,必须读懂诗词中的意象及意象所负载的文化含义,这就决定了英译过程中实现文化传真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实现文化质和量的传真,河洛诗词在翻译过程中以目的论指导下的异化翻译策略为主,采用注释法、直译或直译加注、音译或音译加注、语境增译或文化替代等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语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诗词 翻译策略 异化 文化传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翻译视角看《莫言:讲演新篇》英译中的文化“传真”
9
作者 李倩倩 王姗姗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4期7-10,共4页
本文回顾了学界对文化翻译的多重解释,认为文化翻译指的是原文中特有文化内容/因素的翻译。在此视角下,本文选取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莫言:讲演新篇》英译本为语料,探究汉语四字结构、方言习语及特色词汇的翻译方式,揭示... 本文回顾了学界对文化翻译的多重解释,认为文化翻译指的是原文中特有文化内容/因素的翻译。在此视角下,本文选取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莫言:讲演新篇》英译本为语料,探究汉语四字结构、方言习语及特色词汇的翻译方式,揭示文化“传真”原则的把握尺度,希望进一步促进国际社会客观而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 文化传真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莫言:讲演新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ky Way与“牛奶路”——试论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异化处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俊锋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14,共7页
文化意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符号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 ,因而文学翻译中应尽可能进行异化处理 ,在的语文本中予以保留。试从时代要求、翻译研究潮流、翻译的本质、对等翻译以及审美格局再现原则等方面论证文化意象异化... 文化意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符号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 ,因而文学翻译中应尽可能进行异化处理 ,在的语文本中予以保留。试从时代要求、翻译研究潮流、翻译的本质、对等翻译以及审美格局再现原则等方面论证文化意象异化处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呼吁广大译者在处理文化意象时把尽量异化作为一个总的原则 ,以更好地促进思想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的本质 文化传真 文化意象 归化 异化 对等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现历史典籍中的文化意蕴——析《左传》胡志挥英译本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琨双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5期160-161,共2页
该文通过对《左传》英译本的分析,列举了一些富含中国历史文化意蕴的翻译要点,主要探讨了如何将中国历史典籍中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象征意义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以"文化传真"为基本翻译原则来充分地传递文化意蕴,传播中国的历... 该文通过对《左传》英译本的分析,列举了一些富含中国历史文化意蕴的翻译要点,主要探讨了如何将中国历史典籍中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象征意义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以"文化传真"为基本翻译原则来充分地传递文化意蕴,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典籍英译 文化传真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跨文化翻译中的变异与融合
12
作者 杨眉 《昌吉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转化为另一种文化的思想交流过程。本文从多元文化碰撞、融合与发展的角度,探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传真”、直译和意译、异化及译语文化等问题,分析英汉跨文化翻...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转化为另一种文化的思想交流过程。本文从多元文化碰撞、融合与发展的角度,探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传真”、直译和意译、异化及译语文化等问题,分析英汉跨文化翻译时所产生的文化变异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文化传真 直译和意译 异化 译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原》七个中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群 蔡玉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03-708,共6页
考察了艾略特《荒原》七个中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发现七个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望文生译"、混译和不译的问题,导致"文化传真"的失效和"读者接受"的困难;探究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 考察了艾略特《荒原》七个中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发现七个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望文生译"、混译和不译的问题,导致"文化传真"的失效和"读者接受"的困难;探究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译者的翻译态度和方法,讨论了文学作品中宗教典故翻译的一般性原则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 宗教典故翻译 文化传真 读者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法中“发明创造”与“技术方案”的翻译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英宏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专利法中的专利仅指"发明专利",因在专利法中专利的客体仅有"invention",而在中国专利法中,专利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仅用"invention"一词难以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专利,...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专利法中的专利仅指"发明专利",因在专利法中专利的客体仅有"invention",而在中国专利法中,专利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仅用"invention"一词难以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专利,故而用"invention-creation"这个新的复合词来表示。"技术方案"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中使用了"technical solution relating"的译法。"invention-creation"和"technical solution relating"这两个术语的译法从词源追踪分析和探讨,在不违背两种语言背景与文化传真的前提下,在英译中保留汉语的指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创造 技术方案 词源 文化传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中典故与成语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徽 《电影评介》 2014年第Z1期103-104,共2页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它可以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作品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容及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它可以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作品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容及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19世纪初海外就出现了一大批《红楼梦》摘译本。目前《红楼梦》的全译本有二十多种,涉及二十多种不同文字,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居多。本文以《红楼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小说 思想底蕴 全译本 杨宪益夫妇 霍克斯 宝钗 文化传真 Mansions 语境效果 百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躁》关联理论浅析
16
作者 刘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89-190,共2页
关联理论能够从本体论意义上解释翻译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当资源条件许可时,译文应尽力向原文趋同。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例析了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浮躁》,指出鉴于翻译行为动态的认知关联特征。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迄今... 关联理论能够从本体论意义上解释翻译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当资源条件许可时,译文应尽力向原文趋同。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例析了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浮躁》,指出鉴于翻译行为动态的认知关联特征。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以达到文化传真——把原语的"形"、"神"在译语中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最小努力 文化传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影视字幕英译研究——以秦腔为例
17
作者 王群沣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期12-13,共2页
戏曲影视字幕译文在向译语观众传播戏曲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戏曲影视字幕英译时应遵循字幕时空性、文化传真性和调和性三大原则。戏曲影视字幕中的文言文、方言、文化因素和韵律等英译时,应采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有效传播... 戏曲影视字幕译文在向译语观众传播戏曲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戏曲影视字幕英译时应遵循字幕时空性、文化传真性和调和性三大原则。戏曲影视字幕中的文言文、方言、文化因素和韵律等英译时,应采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有效传播戏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影视 字幕英译 文化传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