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文化理论观察视角的“文化与社会”——再论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理论阐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段吉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3,共8页
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开创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典范理论形式,同时作为起点与标志,也展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影响与价值。“文化与社会”是一种重要的观察视角,它强调文化的物质性,突出文学创作、文化生产与文学批... 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开创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典范理论形式,同时作为起点与标志,也展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影响与价值。“文化与社会”是一种重要的观察视角,它强调文化的物质性,突出文学创作、文化生产与文学批评的社会语境,重视文化理论研究的“经验性”,构成了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感觉结构理论的重要理论准备。“文化与社会”的观察视角是一种整体性的批评方法论,它着眼但不限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维度的阐释,是在既定社会语境中确定“文化”的意义以及从事文学批评实践的整体性的阐释视角,对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 经典重读 批评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的回声:再论“文化与社会”的传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国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2,共6页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在其经典之作《文化与社会》中首次提出,近代英国社会暗含一个反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思想脉络,即"文化与社会"的传统。威廉斯对这一传统的梳理和总结,深刻影响了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在其经典之作《文化与社会》中首次提出,近代英国社会暗含一个反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思想脉络,即"文化与社会"的传统。威廉斯对这一传统的梳理和总结,深刻影响了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新左派运动。在过去的50多年中,英美学界相当重视这一传统,相关的评论和研究不断问世,探索的内容也越来越细致。然而,它们还是忽略了该传统的一些后续影响以及威廉斯本人的一些偏见和疏忽。为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将揭示它对马丁·威纳的文化史名著的隐蔽影响,探讨它对佩里·安德森的史学研究的刺激作用,展示它对知识分子观念史的补充功效,指出威廉斯对英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评价有失偏颇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左派“文化与社会”的传统 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文化关怀──“文化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述要
3
作者 戴黍 许雪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文化关怀 文化与社会 国际研讨会 世纪之交 华南师范大学 现代性 商业价值观 传统伦理观念 实用主义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探索时代前沿课题的著作——读《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一书
4
作者 马英杰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10-111,共2页
一部探索时代前沿课题的著作——读《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一书·马英杰·20年前,一场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大地震,把唐山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在瞬间毁为一片废墟;20年后,一座城市功能完备、经济实力雄厚的新... 一部探索时代前沿课题的著作——读《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一书·马英杰·20年前,一场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大地震,把唐山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在瞬间毁为一片废墟;20年后,一座城市功能完备、经济实力雄厚的新唐山又崛起在世界东方,为世人瞩目。唐山从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 王子平 孙东富 地震文化 地震灾害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变革:小镇返乡青年的文化与社会融入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成龙 武晓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8,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10位小镇返乡青年的口述史访谈,展现小镇返乡青年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表现出的文化与社会融入状况。研究发现,小镇返乡青年显示出了与小镇其他同龄青年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质,并在文化与社会融入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城市化特... 本研究通过对10位小镇返乡青年的口述史访谈,展现小镇返乡青年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表现出的文化与社会融入状况。研究发现,小镇返乡青年显示出了与小镇其他同龄青年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质,并在文化与社会融入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城市化特征。大都市的隐性社会排斥和原生家庭的道德负重是青年返乡的重要原因。在社会规范融入方面,小镇返乡青年徘徊在现代公共规则与传统人情关系的冲突中;生活方式融入方面,小镇返乡青年消费和休闲娱乐方式多元分化,存在明显的鄙视链条;社会文化融入方面,小镇返乡青年较难适应小镇的乡土社会价值观至上的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镇返乡青年 城市化特征 文化与社会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6
作者 宋歌 姜照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文化与社会 乐观派 加速发展 悲观派 科技政策 人类社会 转折时期 人类文化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宪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6-96,共1页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程宪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撰文提出:宗教是一种维系生命和生存态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对世界具有认识和说明作用,而且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人生观,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价...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程宪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撰文提出:宗教是一种维系生命和生存态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对世界具有认识和说明作用,而且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人生观,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系统。从历史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社会 宗教文化 是宗教 社会稳定 行为规范系统 社会主义道德 民族学院学报 心理调节 哲学社会科学版 功能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反思与展望——1999世纪之交: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张文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世纪之交 反思与展望 文化与社会 研讨会综述 文学理论 文化诗学 南京师范大学 文艺理论 马列文论 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世纪之交:全国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被引量:1
9
作者 钱中文 王宁 《高校教育管理》 1999年第3期45-58,共14页
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5月15日在南京召开。大会历时5天,与会专家学者110余位。作为20世纪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最后一届,它充满了人文、理性... 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5月15日在南京召开。大会历时5天,与会专家学者110余位。作为20世纪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最后一届,它充满了人文、理性、科学、平等与对话的精神,在如何总结20世纪中国文艺学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拓出中国文艺理论界面向21世纪的学术新境界等方面,无疑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与理论意义。下面是部分论文代表提供的发言摘要,我们在这里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艺学 现代性 文学理论 学术研讨会 文化与社会 世纪之交 古代文论 文学观念 文化诗学 中国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评《哲学、文化与社会》
10
作者 恽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哲学、文化与社会 易杰雄 哲学 文化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大召开
11
《外国语文》 1999年第3期4-4,共1页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文化与社会 中国文艺理论 文论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发展与问题 处于困境中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2
作者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汇编”,“它应该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探询的纪录”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 文化批评家 英国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写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威廉斯的大众传播文化社会学理论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咏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6,共6页
关键词 威廉斯 大众传播 文化社会 传播学 大众文化 制度机构 文化与社会 上层建筑 媒介产品 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种植对基诺族生境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映占 尤伟琼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1期63-68,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政策的调整,橡胶、砂仁、西番莲等经济作物被基诺族引进种植,传统的农业形式逐渐改变。特别是随着橡胶价格的上涨,自20世纪末以来,整个基诺山橡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能够种植作物的山地基本上都种上了橡胶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政策的调整,橡胶、砂仁、西番莲等经济作物被基诺族引进种植,传统的农业形式逐渐改变。特别是随着橡胶价格的上涨,自20世纪末以来,整个基诺山橡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能够种植作物的山地基本上都种上了橡胶树。而在此过程中,基诺族聚居地的生态环境和基诺族的社会文化都发生了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诺族 橡胶树种植 生境与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文化·社会之断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长著 《外国语文》 1985年第4期1-19,共19页
语言、文化与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探讨这种关系,并非新课题。历来的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都把它们放在一起来研究。近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F.deSaussure)早就正确地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是言语活动的“
关键词 语言·文化 近代语言学 社会事实 言语活动 文化与社会 索绪尔 奠基人 不可分割 语言学家 新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
16
作者 余同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吴仁安教授新作《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27万字,简称《江南望族》)是一部研究江南区域史的佳作,多视角、全方位地论述明清望族与江南社会经济、文化史的关系.
关键词 《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 书评 吴仁安 明代 江南地区 社会经济史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文学批评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探源:特里·伊格尔顿与佩里·安德森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国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6期5-13,共9页
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文论著作深受欧陆及本国诸多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影响,前人对此多有研讨。然而,史学家佩里·安德森对他的重要影响,至今尚未有人明确指出,遑论考察辨析。本文认为,安德森对于17世纪的英国革... 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文论著作深受欧陆及本国诸多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影响,前人对此多有研讨。然而,史学家佩里·安德森对他的重要影响,至今尚未有人明确指出,遑论考察辨析。本文认为,安德森对于17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及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独特性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的英国文学批评史观,为他考察文学研究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和历史参考框架。伊格尔顿对近代英国文学批评中暗含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发掘和剖析,主要得益于安德森对现代英国社会盛行的政治保守主义的精彩解释。本文还指出,二者的相关著述也有助于解释18和19世纪英国小说中一个常被忽略的现象:与同时代的欧陆长篇小说相比,英国小说一直在回护本国的贵族阶级,它们从未像欧陆主要国家的长篇小说那样,激烈批判乃至彻底否定本国贵族阶级的思想和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左派 文化与社会”的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音乐理念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评《饮食文化概论》
18
作者 徐中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I0023-I0023,共1页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而我国也在这历史长河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一种人类与食物的关系,更是一种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鉴于此,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相关...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而我国也在这历史长河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一种人类与食物的关系,更是一种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鉴于此,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显得尤为必要,而由冯玉珠、沈博主编的《饮食文化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一书,作者基于饮食文化的本质,梳理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列举多种我国饮食特色。并从音乐的角度探究饮食文化与音乐理念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中国纺织出版社 饮食特色 音乐理念 文化与社会 民以食为天 发展脉络 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视野下的公民权利教育探索与实践——评《宪法文化视野下的公民权利教育问题研究》
19
作者 郭思颖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8-168,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发生了新变,划时代的社会改革加快了法制建设的步伐,宪法体系得到丰富和补充。由张福刚所著的《宪法文化视野下的公民权利教育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一书着眼于宪法的变迁,主张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发生了新变,划时代的社会改革加快了法制建设的步伐,宪法体系得到丰富和补充。由张福刚所著的《宪法文化视野下的公民权利教育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一书着眼于宪法的变迁,主张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完善宪法体系,使宪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该书深入挖掘了宪法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探索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控制机制,强调宪法自我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公民权利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发展模式 宪法视野 自我调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化与社会 控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 被引量:69
20
作者 曾天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39,共6页
孕育于社会文化之中的教材文化,对于个体及社会群体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考察古今中外的教材,均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性别偏见现象。它既是社会文化影响的反映,也存在扩大... 孕育于社会文化之中的教材文化,对于个体及社会群体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考察古今中外的教材,均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性别偏见现象。它既是社会文化影响的反映,也存在扩大化的倾向,结果又再生和强化了社会性别偏见观念,尤其是影响了青少年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并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理合情化.从而使女性在学业及职业成就发展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为了社会的今天和明天,为了人类的幸福利繁荣,教材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偏见 社会文化影响 性别角色观念 性别歧视 女性角色 教材中 文化与社会 贤妻良母 社会性别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