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为文化理论观察视角的“文化与社会”——再论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理论阐释意义 |
段吉方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
|
经典的回声:再论“文化与社会”的传统 |
赵国新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世纪之交的文化关怀──“文化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述要 |
戴黍
许雪涛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4
|
一部探索时代前沿课题的著作——读《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一书 |
马英杰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7 |
0 |
|
5
|
传统与变革:小镇返乡青年的文化与社会融入 |
王成龙
武晓伟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3
|
|
6
|
论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
宋歌
姜照华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7
|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 |
程宪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8
|
世纪之交的反思与展望——1999世纪之交: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
张文娟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9
|
99’世纪之交:全国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
钱中文
王宁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9 |
1
|
|
10
|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评《哲学、文化与社会》 |
恽薇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1
|
全国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大召开 |
|
《外国语文》
|
1999 |
0 |
|
12
|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季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试论威廉斯的大众传播文化社会学理论 |
张咏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4
|
橡胶种植对基诺族生境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
朱映占
尤伟琼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2 |
4
|
|
15
|
语言·文化·社会之断想 |
黄长著
|
《外国语文》
|
1985 |
2
|
|
16
|
评《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 |
余同元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7
|
英国文学批评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探源:特里·伊格尔顿与佩里·安德森 |
赵国新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
2016 |
2
|
|
18
|
探索音乐理念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评《饮食文化概论》 |
徐中楠
|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9
|
宪法视野下的公民权利教育探索与实践——评《宪法文化视野下的公民权利教育问题研究》 |
郭思颖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20
|
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 |
曾天山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