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组学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龙瑞 张建波 +3 位作者 韩卫 朱莉 陈腾 官方霖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650-656,共7页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 psychosis,MAP)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十分相似,但MA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生危害行为后需评定刑事责任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因而两者的甄别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十分重要。...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 psychosis,MAP)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十分相似,但MA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生危害行为后需评定刑事责任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因而两者的甄别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十分重要。目前对于两者的鉴别主要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等诊断标准,但由于两者高度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客观指标的缺乏,给法医学鉴识实践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不同于单一组学的局限性,整合组学将多个维度的数据整合起来,已在精神分裂症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初步取得一些应用成果。鉴于MAP和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和整合组学的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以整合组学的策略进行MAP发病机制及法医学鉴识的研究思路,旨在完善对MAP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及相应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理解,也为未来整合组学在法医学精准鉴识及有效监测预警方法的探索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整合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多组学数据整合的一致性聚类集成分子分型
2
作者 王彤 杨琪 +6 位作者 田雅昕 贾聪聪 罗艳虹 房瑞玲 余红梅 张岩波 曹红艳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目的提出基于一致性聚类集成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multi-omics data integration with consensus clustering ensemble,MICCE),探讨MICCE方法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预后高风险患者,筛选与LGG... 目的提出基于一致性聚类集成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multi-omics data integration with consensus clustering ensemble,MICCE),探讨MICCE方法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预后高风险患者,筛选与LGG进展相关的差异基因以及重要通路。方法采用一致性聚类集成方法集成LGG患者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型的7种方法(SNF、joint SNF、CIMLR、ConsensusClusterPlus、MoCluster、NEMO、iClusterBayes),得到一致性分型结果,采用Cox回归研究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风险;进一步筛选出DE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DEmi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和DMGs(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结果LGG患者分为预后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其中高危组的死亡风险是低危组的7.70倍;筛选出2512个DEmRNAs,14个DEmiRNAs和255个DMGs,包括5个核心基因;将基因联合分析得到的665个重合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62条GO富集项和52条KEGG富集项;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表明,存在显著差异的2种浸润细胞和4条通路。结论MICCE能够有效识别出LGG预后高风险患者,并发现与LGG进展相关的差异基因和不同亚型的肿瘤相关通路,为LGG的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集成 数据整合 分子亚型 低级别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研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晓静 张越 +1 位作者 许衍辉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变,涉及多方面因素。DR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上均展现出独特的表征,为探索并开发DR新型治疗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变,涉及多方面因素。DR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上均展现出独特的表征,为探索并开发DR新型治疗策略开辟了崭新路径。然而,单一组学方法固有的局限性,仅能从单一维度剖析疾病背后的生物学与分子机制,难以全面捕捉DR的复杂本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多组学联合分析融合了不同组学技术的优势,能够从多维度、多层次深入探究DR的发病机制。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多组学技术在揭示DR发病机制及其复杂分子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多组学技术为DR研究带来的新机遇、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因 转录 蛋白质 代谢 技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存结局加权多组学数据整合的胶质瘤分子分型
4
作者 贾聪聪 杜港 +5 位作者 赵鑫 师国京 房瑞玲 李治 张岩波 曹红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49,共6页
目的探讨将生存结局加权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survClust应用于胶质瘤(glioma)数据,以识别具有显著分子异质性和预后差异的胶质瘤分子分型。方法采用survClust方法对中国胶质瘤基因数据库(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的胶质瘤多... 目的探讨将生存结局加权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survClust应用于胶质瘤(glioma)数据,以识别具有显著分子异质性和预后差异的胶质瘤分子分型。方法采用survClust方法对中国胶质瘤基因数据库(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的胶质瘤多组学数据进行结局加权整合分型,并拟合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不同分型患者预后。对不同分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miRNAs,DEmRNAs,DMGs)进行筛选,对DEmiRNAs靶基因、DEmRNAs、DMGs的重合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最后对不同分型患者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survClust将胶质瘤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危组的2.931倍。不同分型差异基因的分布存在差异,共筛选出194个DEmiRNAs,3396个DEmRNAs,1230个DMGs。将189个重合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得到52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GO生物项。此外,不同分型在B淋巴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浸润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结局加权整合算法survClust能够有效识别兼具分子异质性和显著预后差异的胶质瘤亚型,同时基于分型结果筛选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将为胶质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结局加权聚类 分子亚型 数据整合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增强核融合方法的改进及其在乳头状肾细胞癌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子分型中的应用
5
作者 师国京 李灵梅 +6 位作者 魏亿芳 赵鑫 房瑞玲 杨海涛 余红梅 张岩波 曹红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针对网络增强的相似网络融合(network enhancement fusion,ne-SNF)方法先融合不同组学网络,再对融合后的网络降噪,忽略了不同组学相似网络噪声对融合网络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网络增强融合(improved network enhancement fus... 目的针对网络增强的相似网络融合(network enhancement fusion,ne-SNF)方法先融合不同组学网络,再对融合后的网络降噪,忽略了不同组学相似网络噪声对融合网络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网络增强融合(improved network enhancement fusion,improved ne-SNF)方法,并探讨其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PRCC高危患者,筛选重要通路及免疫浸润细胞。方法通过模拟研究评估improved ne-SNF分型性能,并将其用于PRCC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型,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风险;筛选不同分型的差异表达mRNA(DEmRNAs)、miRNA(DEmiRNAs)及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并对其重合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最后对不同分型患者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模拟研究结果表明improved ne-SNF在不同信号比例和噪声强度下的分型准确性均优于SNF和ne-SNF。improved ne-SNF方法将PRCC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危组的7.727倍;筛选出3511个DEmRNAs,96个DEmiRNAs及3426个DMGs,其联合分析的649个重合基因得到42条有统计学差异的KEGG通路。此外,筛选出3种在不同分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免疫浸润细胞。结论improved ne-SNF分型性能优于SNF和ne-SNF,且能够有效识别PRCC预后高风险患者,并筛选出PRCC重要通路及相关免疫浸润细胞,为PRCC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网络增强融合 乳头状肾细胞癌 数据整合 分子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mRNA转录本与基因组信息的基因组选择方法研究
6
作者 胡玉龙 杨芳 +7 位作者 陈彦潼 谌烁楷 闫煜博 张跃博 吴晓林 汪加明 何俊 高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0-569,共10页
基因组预测已成为畜禽、作物遗传评估和人类疾病风险预测的主要技术,但经典的基因组预测方法在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等生物学先验信息的整合方面有一定的不足。本研究提出一种将mRNA转录本信息整合应用于复杂性状表型预测的方法。基于国际... 基因组预测已成为畜禽、作物遗传评估和人类疾病风险预测的主要技术,但经典的基因组预测方法在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等生物学先验信息的整合方面有一定的不足。本研究提出一种将mRNA转录本信息整合应用于复杂性状表型预测的方法。基于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数量遗传学研究的果蝇群体,对本研究提出的新方法进行准确性评估。结果显示,整合mRNA转录本,可有效提高部分性状基因组预测准确性,但对部分性状的表型预测准确性没有改善。与GBLUP相比,雄性果蝇D-香芹酮嗅觉反应(dCarvone)准确性由0.256提高到0.274,提高幅度7%。雄性果蝇咖啡因耐受反应(cafe)准确性由0.355提高到0.401,提高幅度13%。雄性果蝇百草枯耐受反应(survival_paraquat)准确性由0.101提高到0.138,提高幅度36%。雌性果蝇1-已醇嗅觉反应(1hexanol)准确性由0.147提高到0.210,提高幅度43%。综上所述,对于部分性状,通过整合mRNA转录本可有效提高基因组预测准确性(提高幅度为7%~43%)。对于部分性状,整合mRNA转录本并考虑互作效应可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选择 基因预测 mRNA转录本 整合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被引量:78
7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8 位作者 刘清飞 张荣利 杨辉华 李雪 王义明 贾伟 张卫东 张川 李贻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0-15,24,共7页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交流融合的平台,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刻的揭示中医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指导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物质的整体系统生物 物质 中药复方 “系统-系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宏组学方法研究番茄与玉米秸秆共堆肥生境中的关键微生物及其功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屹 李俊良 +2 位作者 焦博 朱倩倩 张小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4-772,共9页
【目的】探究番茄秸秆与玉米秸秆共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加速其发酵进程。【方法】以番茄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二者按质量比3∶1混合进行条垛式堆肥,每周采集发酵堆20~50 cm深度样品检测木质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目的】探究番茄秸秆与玉米秸秆共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加速其发酵进程。【方法】以番茄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二者按质量比3∶1混合进行条垛式堆肥,每周采集发酵堆20~50 cm深度样品检测木质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以酶活力最高时期的代表性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通量焦磷酸测序和Orbitrap宏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多数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中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的相对丰度最高,约占真菌全部序列的70.5%,该属真菌主要分泌内切-1,4-β-木聚糖酶,是主要的半纤维素降解真菌。主要细菌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三者共占细菌总序列数的87.0%。其中,嗜热裂孢菌属Thermobifida和糖单孢菌属Saccharomonospora是主要的放线菌属,其相对丰度分别占全部细菌序列的16.5%和1.36%。Thermobifida是唯一的纤维素降解菌,鉴定到4种内切纤维素酶组分和3种外切纤维素酶组分;同时产生一种果胶裂解酶和一种β-木聚糖酶。Saccharomonospora分别产生一种β-木聚糖酶、两种丝氨酸蛋白酶和两种胰蛋白酶,在半纤维素的降解和蛋白质降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Idiomarina是变形菌门下的主要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15.6%,主要参与蛋白质的降解。而厚壁菌门下的清野氏菌属Planifilum虽基因丰度不高(仅为1.23%),但却在半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将高通量焦磷酸测序和Orbitrap宏蛋白质组学结合的整合宏组学方法在探明复杂生境中关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功能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番茄秸秆 功能微生物 嗜热丝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在乳腺癌生存及治疗响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章子怡 王棨临 +4 位作者 张俊有 段迎迎 刘家欣 刘赵硕 李春燕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0-832,共13页
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导致其治疗及预后评估较为复杂。治疗方案的选择受到肿瘤亚型、病变分级、基因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患者的预后效果因病情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机器学习能高... 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导致其治疗及预后评估较为复杂。治疗方案的选择受到肿瘤亚型、病变分级、基因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患者的预后效果因病情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机器学习能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并实现决策过程的自动化。机器学习方法的引入将为乳腺癌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在癌症治疗领域,传统方法预测生存与治疗效果往往依赖于单一或少量的生物标志物,难以全面捕捉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器学习通过分析患者的多组学数据以及它们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复杂的变化趋势,预测患者的生存和治疗响应效果,从而选择适合的治疗措施,实施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评估生存情况和预测治疗效果这两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了机器学习在乳腺癌患者生存预测及预后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机器 数据整合分析 生存预测 治疗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VE方法在卵巢癌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欢 宋微 +2 位作者 蔡雨晴 侯艳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4-776,共3页
目的引入JIVE方法对多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应用于肿瘤分子分型研究。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中卵巢癌mRNA和miRNA的组学数据,应用JIVE方法整合分析两个组学数据,提取两不同组学数据的共同特征,然后通过对其具有共同结构的数据做主成分分... 目的引入JIVE方法对多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应用于肿瘤分子分型研究。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中卵巢癌mRNA和miRNA的组学数据,应用JIVE方法整合分析两个组学数据,提取两不同组学数据的共同特征,然后通过对其具有共同结构的数据做主成分分析,给出卵巢癌miRNA分子分型的结果。结果经过JIVE方法整合分析后,使miRNA数据具有明显与mRNA相一致的分型结构,从而进一步支持了mRNA的分型结果,同时揭示了两组学之间在组织分子分型上具有一定的调控关系。结论JIVE方法可以用于提取组学之间存在的共同结构矩阵,从而进行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VE方法 数据整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MKL-LPP方法的乳头状肾细胞癌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灵梅 魏亿芳 +3 位作者 李治 房瑞玲 崔跃华 曹红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2-528,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保留投影的正则化多核学习(regularized multiple kernel learning with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rMKL-LPP)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多组学数据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进一步研究PRCC分... 目的探讨局部保留投影的正则化多核学习(regularized multiple kernel learning with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rMKL-LPP)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多组学数据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进一步研究PRCC分子分型在信号通路活性和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异质性。方法采用rMKL-LPP方法对PRCC的mRNA、miRNA和DNA甲基化数据进行整合,进一步采用k-means方法聚类分型,并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分型的预后风险。针对不同分型,进行通路活性分析,使用差异表达分析筛选DE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DEmi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和DMGs(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并对三者的重合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最后使用相关及生存分析筛选可能受DNA甲基化或miRNA调控且影响患者生存的基因。结果PRCC患者分为三型,不同亚型在通路活性和基因表达方面均有差异。筛选出10条活性存在差异的通路;1185个DEmRNAs,13个DEmiRNAs及416个DMGs,其中36个重合基因富集于有统计学差异的8个GO生物项。相关分析发现,ABL2可能受hsa-miR-107调控,13个基因可能受DNA甲基化调控。生存分析表明,ZNF135和RBPMS2可能与患者生存结局相关。结论rMKL-LPP能够有效识别PRCC亚型,筛选出的通路及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为PRCC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保留投影的正则化多核 数据整合 分子亚型 乳头状肾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多组学数据深度自编码器整合分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业伟 刘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54-161,共8页
在癌症研究中,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已经产生了海量的复杂数据。尽管有了一些利用深度学习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多组学数据整合的研究,但目前仍缺乏较为有效率的整合方法。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deep autoenc... 在癌症研究中,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已经产生了海量的复杂数据。尽管有了一些利用深度学习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多组学数据整合的研究,但目前仍缺乏较为有效率的整合方法。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deep autoencoder for multi-omics integration,DAEMI)。它利用自编码器中的瓶颈层,学习多组学数据的特征表示。与先前利用深度学习整合的研究相比,DAEMI可以发现明显生存差异的癌症亚型。同时因为不需要生存数据来选择特征,DAEMI可以使用更多特征进行K均值聚类,进而完成癌症分型任务。将DAEMI应用于模拟数据集与四个癌症数据集实验,通过与高阶路径相似度网络的融合模型(HOPES)、相似性网络融合(SNF)、iClusterPlus和moCluster进行比较,结合模拟数据集测试结果与真实癌症数据集测试结果来看,DAEMI要优于其他方法。相应的生物功能分析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与癌症共享某些生物学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整合 癌症分型 K均值 深度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数据分析中关联网络融合ANF算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臻旖 王策 +1 位作者 侯艳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2-827,共6页
目的引入关联网络融合(affinity network fusion,ANF)方法对多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应用于肿瘤分子分型研究。方法模拟产生两组学数据,改变总体差异大小等情况比较多种多组学整合方法的效果。实例分析中目标人群选择TCGA数据库中对... 目的引入关联网络融合(affinity network fusion,ANF)方法对多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应用于肿瘤分子分型研究。方法模拟产生两组学数据,改变总体差异大小等情况比较多种多组学整合方法的效果。实例分析中目标人群选择TCGA数据库中对铂类药物敏感并拥有mRNA和甲基化两个组学的卵巢癌患者,目标基因是TCGA数据库和ImmPort数据库中共有基因,目标甲基化位点是目标基因对应的所有甲基化位点。使用ANF、SNF、K-means、系统聚类和iCluster五种方法比较聚类效果。结果模拟实验提示存在总体差异的两亚型间差异较小时ANF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ANF方法进行多组学数据整合得到的分子分型较单组学得到的分子分型有更好的生物学意义且多组学聚类效果优于其他方法。结论ANF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F方法 数据整合 免疫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生物学通路的变分自编码器在肺癌蛋白与代谢组学数据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芝霖 荣志炜 +2 位作者 俞轶培 邱满堂 侯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提出了融合生物学通路的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 encoder,VAE),对蛋白质与代谢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应用于肺腺癌患者探索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为VAE的隐变量层节点赋予通路的实际意义,解码器按通路包含的生物学分... 目的本研究提出了融合生物学通路的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 encoder,VAE),对蛋白质与代谢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应用于肺腺癌患者探索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为VAE的隐变量层节点赋予通路的实际意义,解码器按通路包含的生物学分子信息构建稀疏神经网络,使通路节点只与自身包含的分子连接,将隐变量作为提取的高级特征。对隐变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并使用调整兰德系数评估效果,引入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limma探索差异表达通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肺腺癌患者的蛋白质与代谢组学数据中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融合生物学通路的VAE提取的高级特征不仅将聚类准确度提高了38%,还通过差异表达分析鉴别出了实性与亚实性结节肺腺癌间的差异通路。结论融合生物学通路的VAE可用于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其提取的高级特征具有通路表达活性的实际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自编码器 特征提取 生物通路 整合分析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临床出发,以信号通路为靶标的复方新药研发策略、途径与实践——六论创建新医药学 被引量:17
15
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1 位作者 范雪梅 谢媛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7-1068,共22页
本文对中医药现代化之路朝向何方之问,提出了新药研发重点将从新化学实体(NCE)转向复方新药(innovative compound drug,ICD)的观点。在分析新化学实体研究开发模式的缺陷——从动物模型和从靶点出发的新药研究开发的局限性基础上,指出&q... 本文对中医药现代化之路朝向何方之问,提出了新药研发重点将从新化学实体(NCE)转向复方新药(innovative compound drug,ICD)的观点。在分析新化学实体研究开发模式的缺陷——从动物模型和从靶点出发的新药研究开发的局限性基础上,指出"病"(西医)和"证"(中医)具有统一的生物学意义和生物物质基础(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等)。本文提出了基于"系统-系统"(人体系统-药物系统)模式的复方药物的定义和特点,给出了从临床出发,以信号通路为靶标的复方新药(包括中药复方、西药复方和中西药复方)研发策略。以中药方剂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研究为例,阐述了研究途径和实例。最后,再次提出设立中国"新医药学发展计划"的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系统医 新化实体 复方创新药物 临床系统生物 信号通路 整合物质的整体系统生物 网络药理 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代谢物网络改善衰老小鼠认知功能
16
作者 王安烽 吴桐 +2 位作者 张虎 梁计陵 陈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4-1498,共1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阐明有氧运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物网络改善认知衰退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抗衰老策略及针对年龄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个性化运动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衰老的C57BL/6小鼠为...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阐明有氧运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物网络改善认知衰退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抗衰老策略及针对年龄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个性化运动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衰老的C57BL/6小鼠为实验模型,采用16S rRNA测序与飞行时间质谱+多反应监测(time of flight+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TOF+MRM,TM)广靶代谢组学技术,结合行为学评估、组织病理学检测等方法研究分析。共选取18只小鼠,分为3组:青年对照组(YC,4月龄)、老年对照组(OC,21月龄)和老年有氧运动组(OE,21月龄,接受12周中等强度跑台训练),系统性地研究了12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代谢产物谱及海马功能的协同调控作用。结果行为学测试显示,12周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衰老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测试中逃逸潜伏期缩短,目标区域探索和平台穿越次数增加。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运动缓解了海马区的年龄相关神经元损伤,提高了神经元密度和形态。16S rRNA测序显示,运动增加了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丰富了双歧杆菌属、副拟杆菌属和理研菌属等有益菌群。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OC和OE组之间的32种差异代谢物,在OE组中94种上调,30种下调。这些代谢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重编程(如L-高瓜氨酸)、抗氧化防御(如L-左旋肌肽)、神经保护(如石胆酸)和DNA修复(如ADP-核糖)。网络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特定细菌和代谢物之间的强正相关性,如副拟杆菌属与ADP-核糖、双歧杆菌属与石胆酸,暗示了肠道菌群-代谢物轴介导的潜在神经保护途径。结论本研究系统性证明了有氧运动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物网络,对衰老小鼠的认知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3个关键机制:a.有益肠道菌群的增殖增强了代谢重编程,从而促进了DNA修复途径;b.神经炎症抑制因子水平升高,减少了神经退行性变化;c.增强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维持了神经元稳态。这些发现强调了“菌群-代谢物-脑”轴在介导有氧运动认知益处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衰老过程中肠-脑轴的理解,而且为开发针对年龄相关认知衰退的个性化运动和益生菌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临床试验中验证这些机制,以确定运动诱导的肠道菌群-代谢物调节在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转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衰老 认知功能 肠-脑轴 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堆叠降噪自编码器的肝癌亚型分类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甜甜 赵庶旭 王小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4,共6页
肝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通过对基因数据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整合来系统地获取对肝癌的认知,使用多组学的疾病分析方法来探究各组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更准确的临床决策。然而,由于多组学数据具有高维稀疏性,存在大... 肝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通过对基因数据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整合来系统地获取对肝癌的认知,使用多组学的疾病分析方法来探究各组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更准确的临床决策。然而,由于多组学数据具有高维稀疏性,存在大量的冗余特征和较少的可用临床标签样本。堆叠降噪编码器(SDAE)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特征的高效模型,因此基于SDAE模型提出一种层次式堆叠降噪编码器,来学习肝癌的RNA表达、miRNA表达和DNA甲基化数据的特征并进行整合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Hi-SDAE方法提高了对肝癌亚型分类的准确度,为肝癌针对性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叠降噪 自动编码器 数据降维 整合 肝癌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展望 被引量:21
18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2 位作者 刘清飞 李雪 王义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药物(化学药复方药物),甚至还可能开发中西药结合的复方药物。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治疗的对象是生病(或亚健康状态)的人(而不只是病);充分体现"医生参与、医药结合"的特色;研发途径应体现"临床-动物-临床"的特点;应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应具有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药物综合筛选模式;应具有体现其化合物群的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的综合表达形式。当前创制中药复方药物的关键在于: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亟须将中药复方药物综合表达形式规范化。作为中药复方药物的研究示范,作者领导的研究组采用所建立的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方法,成功的实现了从清开灵复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复方药物,从双龙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复方药物。当前创制化学药复方新药的关键在于:亟须转变观念,确立化学药复方药物也是一种新的普适模式;亟须由临床医生从头开始参与新药研发,建立"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加强中西药合用的复方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药物 中药复方药物 药复方药物 “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 “系统-系统” 相互作用 整合物质的整体系统生物 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 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