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整体理解的“勾股定理”教学再探——与吴增生老师商榷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海青 曹广福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1,共5页
数学教学过程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数学本质,体现数学精神.据此确定勾股定理的教学重点为:定理的发现及证明过程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师需借助历史梳理知识背后的精神实质并依据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建构对勾股定... 数学教学过程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数学本质,体现数学精神.据此确定勾股定理的教学重点为:定理的发现及证明过程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师需借助历史梳理知识背后的精神实质并依据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建构对勾股定理的整体认知.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与探究活动,实现以"问题驱动教学"的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并体验相应的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勾股定理 教学价值 整体教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语文教学整体观
2
作者 孟书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38-40,44,共4页
中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整体观念,注意整体效应,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语文教学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研究、改进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些研究改进不能零敲碎打,不能孤立进行,更不能只顾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不顾整体,必须在整体的制约下... 中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整体观念,注意整体效应,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语文教学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研究、改进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些研究改进不能零敲碎打,不能孤立进行,更不能只顾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不顾整体,必须在整体的制约下,服从于整体效应,这是客观现实和规律。 所谓整体,指的是若干个有区别的要素组成的集合体,统一体。所谓整体观念,就是把整体做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中探索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就以语文教学任务而言,它是由听、说、读、写、思(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整体效应 教学整体 整体 要素组成 现实 相互结合 运动规律 研究对象 特征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关键词作主线,贯穿全篇
3
作者 黄丹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3-83,共1页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找到一个进入文本的体验点尤其重要。鲁迅的《藤野先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由于本文明暗线交织,许多老师在执教时缺少整体教学观,课堂教学要不拖沓复杂,要不就是在文本表面滑行,造成文本解...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找到一个进入文本的体验点尤其重要。鲁迅的《藤野先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由于本文明暗线交织,许多老师在执教时缺少整体教学观,课堂教学要不拖沓复杂,要不就是在文本表面滑行,造成文本解读的低效。笔者认为抓住关键词“伟大”,以此作为主线,贯穿全篇,可使课堂教学结构紧凑,不蔓不枝,文本分析入木三分。上课伊始,笔者提出问题: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期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二十多年过去了,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野先生》 课堂教学结构 “形散神不散” 词作 初中语文教材 文本解读 整体教学观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