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的梯级水光蓄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帅 王子涵 +3 位作者 张蜀程 胡俊刚 罗颖 刘俊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40,共13页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联合发电技术因其独特优越性正在成为“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优选供电方案之一,而其不确定性复杂耦合特性下的互补联合调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针对不确定性优化调度问题,本文引入能较好平衡不确定性及鲁棒性的...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联合发电技术因其独特优越性正在成为“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优选供电方案之一,而其不确定性复杂耦合特性下的互补联合调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针对不确定性优化调度问题,本文引入能较好平衡不确定性及鲁棒性的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理论(data-driven DRO),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据驱动DRO梯级水光蓄联合发电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考虑系统互补经济调度成本建立两阶段调度模型,制定各电站日前出力调度计划;然后,引入综合范数约束限定概率置信区间,并考虑最恶劣分布下的实时运行调整成本,获取日前调度计划的最优调整方案,日调度计划和调度调整方案形成最优调度计划;最后,本方法采用MP-SP框架,引入CCG算法展开两阶段协同求解。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引入四川示范区实际运行数据,开展了有效性验证、性能对比分析、计算效率仿真验证等。结果表明:本调度方法的有效性在数据规模、置信度水平两个维度得到了验证;对于SO、RO及本方法鲁棒性及经济性等性能指标的对比,本方法可获得高于SO的鲁棒性及高于RO的经济性;将本调度方法与概率性时序生产模拟方法的计算耗时进行对比,该方法实现了相同计算精度的较高计算效率。基于两阶段调度模型及循环迭代求解的DRO梯级水光蓄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实现了协同调度结果经济性与保守性的均衡,其高效性能得到验证,为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协同调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光蓄 联合发电调度 水光互补 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 CC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相关性的电力系统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泽锋 李渤 王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103,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用于求解计及风电波动性及相关性的发电与备用容量调度问题。首先,建立一个风险规避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来应对分布不确定性。然后,将第二阶段最差场景下期望值进行等效转化,表示为条件风险值与...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用于求解计及风电波动性及相关性的发电与备用容量调度问题。首先,建立一个风险规避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来应对分布不确定性。然后,将第二阶段最差场景下期望值进行等效转化,表示为条件风险值与最差场景下极值之和。利用基于场景的随机优化方法计算条件风险值。利用椭球不确定集描述风电的相关性,并将求解最差场景下极值的鲁棒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求解风险规避两阶段优化问题。所提方法比鲁棒优化方法保守度低,比随机优化方法更可靠,可融合两种优化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优化调度 电力系统 不确定性 分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数据驱动分布鲁棒运行模型
3
作者 郑焕坤 孙耀斌 韦凯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31,共10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能交换。基于此文章提出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运行模型,以储能装置运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弃风处罚成本、网损和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1-范数和∞-范数描述风电输出选择典型场景的概率分布,解决风电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求解模型。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可以有效降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不确定性 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数据驱动与Wasserstein度量的虚拟电厂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研究
4
作者 许桐 唐彦嫣 +3 位作者 马超 吴启繁 邹朋 崔振华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0-1129,共10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的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框架。该框架首先建立了详细的虚拟电厂优化模型,包括运行约束和运行成本等;然后,采用Wasserstein度量定义优化目标中的不确定集,使模型在不确定条件...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的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框架。该框架首先建立了详细的虚拟电厂优化模型,包括运行约束和运行成本等;然后,采用Wasserstein度量定义优化目标中的不确定集,使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更具适应性和鲁棒性,并通过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提高优化过程的收敛速度。在算例结果中,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Wasserstein度量的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显著提高了收敛速度,迭代次数从100次减少到34次,计算时间从20 s减少到9.258 s。在高需求负载情况下,虚拟电厂提供的电压支持使电压越限情况减少了26%~43%,系统损耗减少了46%~57%。算例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显著缩短了频率调节响应时间,响应时间从传统方法的13 s缩短至9.5 s,体现了所提出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Wasserstein度量 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分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不确定集的微电网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
5
作者 魏斌 乔森 +1 位作者 孟润泉 李嘉庚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2-863,I0028-I0030,共15页
鲁棒优化作为应对风电等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微电网优化调度中。传统的不确定集不够紧凑,无法准确刻画风电不确定性,同时不确定集包围的数据中可能存在部分异常值,导致调度结果过于保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鲁棒优化作为应对风电等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微电网优化调度中。传统的不确定集不够紧凑,无法准确刻画风电不确定性,同时不确定集包围的数据中可能存在部分异常值,导致调度结果过于保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不确定集的微电网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通过风电历史数据构建条件正态Copula(conditional normal copula,CNC)模型,再将日前风电预测值输入CNC模型生成次日风电功率样本。然后,通过支持向量聚类(support vector clustering,SVC)和维度分解构建考虑风电时间相关性的数据驱动不确定集。该不确定集可更为准确地刻画风电不确定性,并将风电数据中的异常值排除在外,从而在降低鲁棒优化保守性的同时具备异常值抵抗性。其次,提出了基于上述不确定集的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列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求解。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相较传统不确定集,本文构建的不确定集保守性更低,同时对风电数据异常值具有良好的抵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数据驱动 支持向量聚类 时间相关性 抵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CGAN的多微网数据驱动分布鲁棒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虹 韩雨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3-148,共16页
新能源的强烈不确定性给多微网协同运行带来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CGAN)的多微网数据驱动两... 新能源的强烈不确定性给多微网协同运行带来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CGAN)的多微网数据驱动两阶段分布鲁棒协同优化调度模型。首先,为更准确地描述新能源的不确定性,该模型以LSTM-CGAN生成和K-means++聚类算法削减得到的场景集作为分布鲁棒优化集合的初始新能源场景。其中CGAN网络模型使用Wasserstein距离作为判别器损失函数,以新能源日前预测值作为生成对抗网络的条件变量,并采用LSTM构建生成器和判别器。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多能点对点交易贡献率的利益分配方法,以实现合作收益的公平分配。然后,为保护各主体隐私并提高求解效率,提出一种耦合可并行计算列与约束生成(column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 C&CG)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 ADMM)进行求解能量交易问题。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场景驱动方法生成的场景集能更准确、更有效地描述新能源的不确定性,能兼顾系统的鲁棒性、经济性和隐私性,并实现每个主体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 分布优化 合作收益 长短期记忆网络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热老化效应的数据驱动电热氢氨耦合微网分布鲁棒规划
7
作者 李龙艳 刘淑娴 宁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1,I0013-I0017,共1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电-热-氢-氨耦合微网的两阶段分布鲁棒规划模型,并建立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lid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的电热老化模型,以准确模拟SOEC老化效应并提高系统效益。此外,该文模型通过设计热能多级利用模型提高系统能... 该文提出了一种电-热-氢-氨耦合微网的两阶段分布鲁棒规划模型,并建立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lid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的电热老化模型,以准确模拟SOEC老化效应并提高系统效益。此外,该文模型通过设计热能多级利用模型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并建立了一个多能耦合系统。规划模型利用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模糊集,在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总投资和运营成本。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与不含分布鲁棒优化方法、SOEC电热老化效应或热能多级利用的模型,所提模型不仅能较好地描述SOEC电热老化性能,还能在充分利用风电的同时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分布优化 热老化 微网规划 多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2G-CCS-HFC协调运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杉 卢渊涛 王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7-101,共15页
为提高低碳园区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的低碳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提出一种考虑电转气(power-to-gas,P2G)、碳捕集装置(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和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HFC)协调运行... 为提高低碳园区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的低碳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提出一种考虑电转气(power-to-gas,P2G)、碳捕集装置(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和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HFC)协调运行的RIES低碳经济调度方法。首先,根据传统火电机组集中碳排放的特点,加入CCS打造更具灵活性的碳捕集电厂(carbon capture power plant,CCPP)。其次,在两阶段P2G中加入HFC,细化氢能使用,建立P2G-CCS-HFC整体模型,在氢能平衡约束条件下,分析不同设备决策对整体模型优化成本的影响。同时,在供能侧和需求侧分别引入绿证-碳交易和综合需求响应双重市场机制激励。最后,考虑风光不确定性,以风光历史数据为基础,构建考虑场景分析和数据驱动的、以最小化总成本为目标函数的RIES分布鲁棒调度模型。基于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水平,促进新能源消纳,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电厂 电转气 氢燃料电池 绿证碳交易 分布优化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虚拟电厂分布鲁棒优化运行
9
作者 王秋杰 冷子豪 +3 位作者 谭洪 翁汉琍 李振兴 陈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电-氢混合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途径,传统电-氢转化方向单一,且未对电-氢转换中的热损失过程进行精确建模。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的虚拟电厂(VPP)分布鲁棒优化运行方法。根据Butler-Volmer方程和法拉第定... 电-氢混合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途径,传统电-氢转化方向单一,且未对电-氢转换中的热损失过程进行精确建模。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的虚拟电厂(VPP)分布鲁棒优化运行方法。根据Butler-Volmer方程和法拉第定律,分析H2流量与RSOC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建立RSOC的2种工作模式的等效物理模型;以VPP运行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采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衡量VPP运行的尾部风险,建立基于CVaR的VPP优化运行模型;通过Kullback-Leibler散度量化分布函数与参考分布之间的距离,建立风电出力和负荷波动的分布函数集合。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电-氢转换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 条件风险价值 分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模型双驱动的新能源微电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方洪 冯秀荣 +2 位作者 杨淏 唐雅洁 王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47,共12页
针对新建新能源微电网数据稀缺性和源荷不确定性的能量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模型双驱动的微电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框架。首先,通过神经网络与光伏发电物理模型相结合,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增强场景生成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以应... 针对新建新能源微电网数据稀缺性和源荷不确定性的能量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模型双驱动的微电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框架。首先,通过神经网络与光伏发电物理模型相结合,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增强场景生成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以应对数据稀缺带来的问题。其次,通过引入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分布鲁棒优化策略和线性决策规则,将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问题由复杂的半无限规划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所提出的分布鲁棒优化能源调度框架能够在低运营成本和高可靠性之间实现平衡,并适应光伏发电功率和其他因素的实时变化。最后,在3种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实验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微电网) 新能源 分布优化 不确定性 数据驱动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单峰-偏度信息的输配系统分布式分布鲁棒优化
11
作者 沙立成 徐楷 +2 位作者 李理 吕闫 张再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8,138,共12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输电网与配电网间耦合关系逐渐增强,需进行输配协同调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单峰-偏度信息的输配系统分布式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旨在提升调度结果的经济性及应对实际通信条件下的丢包问...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输电网与配电网间耦合关系逐渐增强,需进行输配协同调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单峰-偏度信息的输配系统分布式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旨在提升调度结果的经济性及应对实际通信条件下的丢包问题。首先,为提升调度结果的经济性,基于单峰性信息、偏度信息与二阶矩信息的模糊集,构建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单峰-偏度信息的输配协同调度模型。其次,由于分布鲁棒调度模型复杂且难以直接求解,基于对偶理论,将目标函数与联合机会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的重构模型。然后,针对现实通信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丢包问题,基于Peaceman-Rachford分裂理论与二元概率分布,提出一种考虑通信丢包的松弛交替方向乘子法分布式算法。最后,进行案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升调度结果的经济性,并在丢包环境下实现分布式协同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优化 机会约束 分布优化 单峰度 模糊集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EV侧向稳定性鲁棒H∞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云泽 封进 +1 位作者 张瑞宾 韦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解决参数不确定性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鲁棒D稳定与H∞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构造侧向稳定性系统矩阵及增益控制矩阵。并考虑车辆动力学模型线性分式参数不确定性,建立了分布式驱动... 为解决参数不确定性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鲁棒D稳定与H∞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构造侧向稳定性系统矩阵及增益控制矩阵。并考虑车辆动力学模型线性分式参数不确定性,建立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不确定性控制系统模型。给定复平面上的圆盘域D,通过鲁棒D稳定方法将不确定系统的全部极点设置于圆盘D内,保证系统稳定性和良好的暂态响应性能。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鲁棒D稳定条件的车辆侧向稳定性H∞控制器。运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鲁棒H∞控制器能有效提升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极限工况下的侧向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驱动电动汽车 侧向稳定性 D稳定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光储运行分布鲁棒机会约束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禹生 伍晓丽 +3 位作者 吴晋波 万代 李勇 胡斯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为降低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给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光储运行分布鲁棒机会约束优化方法。首先,考虑光伏、储能与传统无功调节装置协调优化,构建以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 为降低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给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光储运行分布鲁棒机会约束优化方法。首先,考虑光伏、储能与传统无功调节装置协调优化,构建以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配电网确定性优化模型;其次,以Kullback-Leibler(KL)散度作为距离测度,建立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概率密度函数的不确定性集;然后,在满足不确定性集约束的情况下,考虑光伏出力与失负荷的机会约束,建立配电网分布鲁棒机会约束模型,并通过等效转化与样本均值近似方法实现模型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方法在均衡配电网运行决策经济性与鲁棒性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约束 分布优化 主动配电网 源-荷不确定性 分布式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最优线路开断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
14
作者 王齐辉 孙国强 +2 位作者 陈胜 卫志农 臧海祥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24,共7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源荷时空分布不均匀问题愈发突出,且新能源固有的不确定性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考虑光伏不确定性的最优线路开断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为提高模型求解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最优线路开断分布鲁棒优化...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源荷时空分布不均匀问题愈发突出,且新能源固有的不确定性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考虑光伏不确定性的最优线路开断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为提高模型求解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最优线路开断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得到大量样本;以负荷、光伏出力及不同场景下的光伏初始概率为输入,以最优线路开断方案为输出,构建神经网络;针对离线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以新的负荷、光伏出力和不同场景光伏初始概率为输入,得到对应的最优线路开断方案;将得到的最优线路开断方案代入物理模型进行求解以提高物理模型的求解效率。改进的IEEE 118节点算例验证了所提分布鲁棒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数据驱动方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开断 分布优化调度 列与约束生成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集成的配-微电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15
作者 汪奕宏 刘继春 +2 位作者 邱高 周昊 何佩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4,共10页
针对配电网与多微电网耦合系统调度中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集成的配电网与微电网互联系统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构建了基于概率输出的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神经网络、深度信... 针对配电网与多微电网耦合系统调度中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集成的配电网与微电网互联系统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构建了基于概率输出的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的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和负荷不确定性概率集合;建立了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信息集成框架,提出了基于Kappa系数与准确率权重的证据修正方法,进而得到更高精度不确定性概率集合,得出源荷功率的概率分布模糊集。接着,建立配电网与多微电网两阶段滚动调度优化模型,即第一阶段预调度模型和第二阶段实时调控模型,第一阶段以实现配电网与多微电网区域全局运行经济最优为优化目标进行能量预分配;阶段二为实时运行调控阶段,考虑微电网内新能源实时出力的不确定性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实时调控;两阶段鲁棒经济调度模型采用改进列约束生成方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和交叉方向乘子(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ADMM)和结合的内外双环算法分布式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有效提高了源荷预测不确定性下配-微电网市场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了互联系统的新能源消纳率及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集成 配电网 多微电网 分布 机会约束 调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电力负荷恢复分布鲁棒随机优化
16
作者 陈昌铭 薛禹胜 +4 位作者 李泽 马欢 谭贝斯 林振智 文福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9-119,共11页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合理有效的负荷恢复策略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温控负荷特性和源/荷不确定性又都会影响决策的效果。对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逆向思维法的温控...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合理有效的负荷恢复策略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温控负荷特性和源/荷不确定性又都会影响决策的效果。对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逆向思维法的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线性化建模与负荷恢复价值修正方法。然后,分别采用Wasserstein距离和条件风险价值理论构建负荷恢复过程中的源/荷不确定性模型,通过分布鲁棒随机优化理论对源荷不确定性产生的恢复安全风险进行成本性量化。进而,遵循“分级分批、逐步恢复”的实际工程需求,构建电力系统负荷恢复的多目标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模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去量纲化处理,旨在最大化电力系统的负荷恢复净效益;采用强对偶理论和近似上界法对所提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以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对某实际电力系统的125节点修正模型仿真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反映温控负荷的时变特性,应对源与荷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负荷恢复净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恢复 温控负荷 时变特性 分布随机优化 Wasserstein距离 条件风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分布鲁棒优化建模与评估
17
作者 周焱桥 李觉友 +2 位作者 陈果 赵克全 林文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6-124,共9页
风电的强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带来新的挑战。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在计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出力时,难以兼顾经济性和鲁棒性,这导致在高比例风电渗透率下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评估结果过于乐观或保守。为此,对高比例风电电力系... 风电的强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带来新的挑战。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在计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出力时,难以兼顾经济性和鲁棒性,这导致在高比例风电渗透率下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评估结果过于乐观或保守。为此,对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进行了建模,并对该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评估。首先,构建一类基于数据驱动的两阶段分布式鲁棒最小费用模型。在第一、二阶段分别确定最优调度方案、最小切负荷量和弃风量,并引入条件风险价值对系统支路运行风险进行刻画与约束。其次,基于系统可用风电出力历史数据构建1-范数和∞-范数的不确定集,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模型。最后,通过IEEE-RTS79节点系统仿真分析所提模型在不同风电渗透率场景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高比例风电系统 不确定性 分布优化 条件风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协变量因素的多能微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鸿 朱继忠 董瀚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2-833,I0002,共13页
为有效应对新能源出力、负荷需求等多种不确定量同时波动对多能微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协变量因素的多能微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首先,基于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初步构建包含光伏发电机组、冷热电联产机组... 为有效应对新能源出力、负荷需求等多种不确定量同时波动对多能微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协变量因素的多能微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首先,基于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初步构建包含光伏发电机组、冷热电联产机组、冷热电负荷和热储能的多能微电网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然后,考虑协变量因素,建立基于多元决策树回归的Wasserstein模糊集,刻画源荷双侧不确定量之间、不确定量与协变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接着,运用线性决策规则及对偶定理,给出模型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形式;最后,将模型应用于33节点多能微电网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鲁棒优化和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引入协变量因素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经济性。在蒙特卡洛样本外测试中,所提出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对不确定量波动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经济调度 Wasserstein模糊集 分布优化 协变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的工业图像异常识别方法
19
作者 徐素秀 王洋迪 +1 位作者 高原 郭思尼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27,共17页
表面异常可能会导致工业产品在外观、质量及性能等方面出现缺陷,降低生产效率及增加安全风险,给生产企业带来经济与信誉损失。因此,工业产品表面异常的识别与检测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s)的计算机视觉... 表面异常可能会导致工业产品在外观、质量及性能等方面出现缺陷,降低生产效率及增加安全风险,给生产企业带来经济与信誉损失。因此,工业产品表面异常的识别与检测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s)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方法迅速兴起,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的表面异常检测中。然而,由于表面异常数量稀少、类型多样且标注成本高昂,DNNs的识别准确率常受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用标签平滑(label smoothing,LS)的分布鲁棒优化生成式(DRO-G)模型。该模型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中拓展LS的正则化效应,证明了该正则化项可用于生成新图像;第2阶段利用生成的图像训练DNNs进行异常识别。进一步地,构建标签平滑-随机梯度(LS-SG)算法对模型近似求解:该算法第1阶段通过梯度上升法将LS的正则化效应添加到现有图像并生成新样本;第2阶段则通过梯度下降法训练DNNs以识别异常图像。在MVTecAD数据集(涵盖grid、carpet、wood和screw 4种产品)上的多种表面异常数据进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LS-SG算法能够有效扩大产品表面异常图像数据集的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DNNs对特定产品异常的识别准确率,同时展现出一定的抗噪能力。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也为工业图像异常识别与检测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优化 标签平滑 工业图像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步投影算法的多区域互联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三层分布式可信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20
作者 杨畅 李正烁 +3 位作者 薛屹洵 曹泽昊 葛怀畅 张佳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7-2109,I0005,共14页
多区域互联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 and heat system,IEHS)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多区域互联IEHS协同中,电力系统运营商须同时与省级调度中心和本地区域供热系统运营商协同,因此对分布式协同算法的收... 多区域互联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 and heat system,IEHS)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多区域互联IEHS协同中,电力系统运营商须同时与省级调度中心和本地区域供热系统运营商协同,因此对分布式协同算法的收敛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各区域间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时空关联特性进一步加剧了各区域子调度问题的本地计算求解难度。该文提出基于双步投影算法的多区域互联IEHS三层分布式可信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基于双步投影算法,提出适用于多区域互联IEHS的三层分布式协同调度模式;其次,在不确定性调度模型方面,提出可信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以提升分布鲁棒优化的经济性,并基于对偶理论、Bonferroni不等式与条件风险价值近似方法,将可信分布鲁棒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线性模型;然后,提出基于双步投影的快速分布式协同算法,以实现多区域IEHS调度问题的快速分布式求解。不同规模案例仿真表明,所提可信分布鲁棒模型能显著降低IEHS的调度成本,且所提双步投影算法能在极少迭代次数内求解出多区域IEHS的全局最优解,与集中式调度的误差小于千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多参数规划 分布优化 分布优化 机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