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ML的航天测控数据体制统一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管飞 张龙 +1 位作者 柏文良 柏锦虎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8期99-101,共3页
在现有传统航天测控数据处理和应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航天测控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新体制。随着试验网络IP化改造的进一步推广,这种新的航天测控数据体制,在数据描述自定义、软件重用和模块化、标准化数据处... 在现有传统航天测控数据处理和应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航天测控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新体制。随着试验网络IP化改造的进一步推广,这种新的航天测控数据体制,在数据描述自定义、软件重用和模块化、标准化数据处理及网络扩展应用等方面有突出优势,在对航天测控数据处理与应用的统一标准化体制建立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航天测控网统一系统及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数据体制 统一标准化 航天测控网统一系统 综合服务应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传输体制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爱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4-501,共8页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是我国的新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其星-地数据传输体制采用了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推荐使用的先进在轨系统(AOS)规约和数据结构,采用R-S编码和卷积编码级联的编码方式,使用了L波段和X波段同时...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是我国的新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其星-地数据传输体制采用了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推荐使用的先进在轨系统(AOS)规约和数据结构,采用R-S编码和卷积编码级联的编码方式,使用了L波段和X波段同时广播的方式。该文分析了FY-3星地数据传输体制,将FY-3的传输体制与国外同类卫星传输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FY-3的传输体制与风云一号(FY-1)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下一代气象卫星地面站建设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数据传输体制 国外同类卫星 气象卫星地面站 基本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制转换面板模型的我国经济周期拐点识别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风景 李元 王慧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6,共3页
文章利用体制转换面板数据模型识别我国经济周期的拐点。该模型比较简单且易通过EM算法实现计算。实证研究表明:体制转换面板数据模型能比较准确地识别我国经济周期的拐点。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体制转换面板数据模型 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DS-RS(255,223)码高速译码器的硬件实现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拯宁 李集林 +1 位作者 战勇杰 刘长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83,共9页
研究了空间通信用高速Reed-Solomon(255,223)码硬判决译码器的FPGA实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纠错算法实现结构以最大程度提高译码器性能。设计中采用RiBM算法求解关键方程,并通过应用高速比特并行乘法器以及流水线和并行处理方法提高译码... 研究了空间通信用高速Reed-Solomon(255,223)码硬判决译码器的FPGA实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纠错算法实现结构以最大程度提高译码器性能。设计中采用RiBM算法求解关键方程,并通过应用高速比特并行乘法器以及流水线和并行处理方法提高译码通过率。综合和测试验证结果显示,该译码器译码通过速率为1.7Gbit/s,译码延迟为296个时钟周期,优于目前同类型的RS译码器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码器算法 有限域 里德-索洛蒙码 空间数据系统体制 空间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eduling transactions in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向东 赵跃龙 +1 位作者 陈松乔 袁晓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4期545-551,共7页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s. At the mobile hosts, all transactions perform local pre-validation. The local pre-valida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against the committed transactions at the server in the last broadcast cycle. Transactions that survive in local pre-validation must be submitted to the server for local final validation. The new protocol eliminates conflicts between mobile read-only and mobile update transactions, and resolves data conflicts flexibly by using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of serialization order to avoid unnecessary restarts of transactions.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can be committed with no-blocking, and respond time of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is greatly shortened. The toleranc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of disconnections from the broadcast channel is increased. In global validation mobile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have to do check to ensure distributed serializability in all participa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concurrency control protocol propose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protocols in terms of miss rate, restart rate, commit rate. Under high work load (think time is ls) the miss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14.6%,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The restart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32.3%, showing that DMVOCC-MVD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start rat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And the commit rate of DMVOCC-MVDA is up to 61.2%, 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mul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e-validation multiversion data broad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