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贺李 张春莉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9,97,共7页
新加坡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展的一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有3点:一是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促进学生在解决非常规或不熟悉的数学问题上的表现;二是采用了设计研究的路径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逐步进行设计、实施和改进;三是... 新加坡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展的一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有3点:一是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促进学生在解决非常规或不熟悉的数学问题上的表现;二是采用了设计研究的路径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逐步进行设计、实施和改进;三是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主要围绕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含启发式).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缺乏指导设计的理论基础;二是没有充分提炼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数学问题解决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使用和数学学习心理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裕 吴扬威 +1 位作者 刘帆 白欣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61,共15页
问题解决能力是21世纪学习者的一项综合素质与必备技能。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研究其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有助于在信息化背景下把握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规律和促进教学实践创新。此外,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 问题解决能力是21世纪学习者的一项综合素质与必备技能。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研究其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有助于在信息化背景下把握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规律和促进教学实践创新。此外,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品质也对问题解决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依据PISA 2022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排名前十的国家与地区的数据,分步探讨不同国家与地区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差异,以及ICT使用、心理品质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学生的ICT使用和心理品质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在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存在差异;学生的ICT使用和心理品质分别对数学问题解决有显著影响,二者能够通过共同作用影响数学问题解决。启示我国应深化课程体系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心理,发挥ICT使用与心理品质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通信技术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品质 PISA 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感知丰富性对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3
作者 朱娅 刘晓川 +3 位作者 纪媛梦 李敬雯 周静怡 许晓晖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6,共7页
感知平淡的学习材料有利于数学学习,但材料感知丰富性、任务难度和学习者能力如何共同作用于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尚不明确.采用加法应用题,通过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材料感知丰富性、任务难度对4~6岁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并分... 感知平淡的学习材料有利于数学学习,但材料感知丰富性、任务难度和学习者能力如何共同作用于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尚不明确.采用加法应用题,通过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材料感知丰富性、任务难度对4~6岁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并分析了学习者能力对此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感知平淡材料更有利于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低难度任务不会降低感知丰富材料的负面影响,高能力可缓解感知丰富材料的负面影响,能力的调节效应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建议教师多方面分析影响儿童学习效果的原因以不断调整教学,并根据学习所处的阶段、任务难度、学习者能力水平选择不同感知丰富性的材料支持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 操作材料 感知丰富性 数学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问卷量表的设计 被引量:38
4
作者 唐剑岚 周莹 汤服成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8,共5页
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问卷量表的设计应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策略3者为基本因素.施测问卷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因素假设与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理论假设与数据间... 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问卷量表的设计应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策略3者为基本因素.施测问卷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因素假设与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理论假设与数据间有较好的拟合,且“三主因素九次因素”假设与数据间的拟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 元认知 元认知因素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表征、工作记忆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宋广文 何文广 孔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3-1292,共10页
以104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4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探讨了工作记忆广度、问题表征方式与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关系。结果表明:(1)言语工作记忆广度只影响高难度应用题的解决,在低难度、中等难度的应用题解决上,高、低言语工作记忆... 以104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4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探讨了工作记忆广度、问题表征方式与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关系。结果表明:(1)言语工作记忆广度只影响高难度应用题的解决,在低难度、中等难度的应用题解决上,高、低言语工作记忆广度者不存在显著差异;(2)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对低难度、中等难度、高难度应用题的解决都存在影响;(3)问题表征方式影响数学应用题的解决,应用题的解题成绩与问题表征方式的使用有关;(4)言语工作记忆广度对应用题的表征方式没有影响,高、低言语工作记忆广度者在三种难度水平应用题的表征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5)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对应用题的表征方式存在影响,高、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广度者在三种难度水平应用题的表征方式上均存在组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工作记忆 问题表征方式 数学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动静态元认知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汤服成 郭海燕 唐剑岚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元认知有相对静态和动态的形式,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影响着数学问题解决.初一的优、中、差生静态元认知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动态元认知水平差异显著.静、动态元认知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业成绩显著相关,但动态元认知和数学问题... 元认知有相对静态和动态的形式,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影响着数学问题解决.初一的优、中、差生静态元认知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动态元认知水平差异显著.静、动态元认知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业成绩显著相关,但动态元认知和数学问题解决的关系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数学问题解决 差生 学业成绩 初一学生 静态 能力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学习不良儿童视觉-空间表征与数学问题解决 被引量:46
7
作者 俞国良 曾盼盼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3-648,共6页
采用临床访谈的方法 ,考察了 3 0名数学学习不良 (MD)儿童和 3 1名一般儿童的数学问题解决、视觉 -空间表征策略和空间视觉化能力。结果发现 :图式表征能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 ,图像表征则起妨碍作用 ;空间视觉化能力与解题正确率及图式... 采用临床访谈的方法 ,考察了 3 0名数学学习不良 (MD)儿童和 3 1名一般儿童的数学问题解决、视觉 -空间表征策略和空间视觉化能力。结果发现 :图式表征能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 ,图像表征则起妨碍作用 ;空间视觉化能力与解题正确率及图式表征策略有显著正相关 ,与图像表征策略有显著负相关。MD儿童的解题正确率以及使用图式表征策略的程度显著低于一般儿童 ,使用图像表征策略的程度则显著高于一般儿童。在解题正确率和图式表征策略这两个变量上 ,MD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年级发展趋势相同 ,都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但在图像表征策略的使用上 ,一般儿童有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MD儿童却没有下降的趋势。两类儿童的空间视觉化能力都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不良 数学问题解决 视觉-空间表征 空间视觉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窦菲菲 刘志敏 +3 位作者 张景焕 刘桂荣 初玉霞 任菲菲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该研究采用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法,对26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画图表征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学习情况筛选出掌握了该策略的218名学生,以这些学生为被试,探讨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 该研究采用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法,对26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画图表征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学习情况筛选出掌握了该策略的218名学生,以这些学生为被试,探讨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策略学习后,小学生的画图表征策略水平和数学问题解决成绩均显著高于策略学习前。(2)画图表征策略通过元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画图表征策略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地区六年级彝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表征水平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雪梅 赵永香 +2 位作者 朱维宗 潘永燕 张朝亮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2,共8页
以云南民族地区的几所城镇和农村小学的六年级彝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6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为测试工具,通过纸笔测试法、口语报告法、作业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发现六年级彝族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水平有高有低,有的问题解决... 以云南民族地区的几所城镇和农村小学的六年级彝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6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为测试工具,通过纸笔测试法、口语报告法、作业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发现六年级彝族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水平有高有低,有的问题解决表征水平已达到了水平4,有的问题解决表征水平还处于水平1;六年级城乡彝族学生在有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水平有显著差异,在有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城镇彝族学生达到水平3和水平4的学生多于农村彝族学生,农村彝族学生处于水平1的学生明显多于城镇彝族学生;六年级彝族男生和女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表征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六年级彝族数学优秀生和学困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表征水平有显著差异;六年级彝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水平与数学学习成绩显著相关,且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小学生 数学问题解决 表征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一项追踪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立军 李美娟 何光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104,共8页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世界各国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虽然问题解决成为国内外数学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但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日常教学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基于对400名小学生进行的连续三年的追踪实验研究,提...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世界各国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虽然问题解决成为国内外数学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但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日常教学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基于对400名小学生进行的连续三年的追踪实验研究,提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教学路径:围绕问题解决的四个认知过程即提取与理解、表征与提出、计划与执行、监控与反思,形成课堂教学中暴露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四个教学环节。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校教师的问题解决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实验校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在监控与反思方面显著高于控制校学生;实验校学生在监控与反思方面问题解决的自信心显著高于控制校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策略 追踪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影响因素及评估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莉 周欣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49,共12页
当前国内外对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多集中在问题表征、策略选择和使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如合作和交流)等;工作记忆和元认知等一般认知因素、焦虑等非认知因素对儿童数学问题解决具有调节作用;特殊认知因素如数学概念和数... 当前国内外对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多集中在问题表征、策略选择和使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如合作和交流)等;工作记忆和元认知等一般认知因素、焦虑等非认知因素对儿童数学问题解决具有调节作用;特殊认知因素如数学概念和数学语言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有相互影响作用;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评估手段多为应用题,可借鉴表现性评价、认知诊断、情景测验等新的评估技术。总的来说,现有研究成果还较为有限,如考查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工具较为单一刻板,需要为专业研究者、教师或家长开发观察评估量表和临床访谈等评估方法;缺乏对数学学业成绩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和预测研究,缺乏立足生态观的研究,缺乏对学习困难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未来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研究可以关注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评估工具,开发数学问题情境库,研究数学问题解决与数学成就之间的关系,探索教师和家长如何为儿童数学问题解决提供适宜的支架以及中外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 数学学习 发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数学问题解决图示归纳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雷 连四清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类比迁移是进行数学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是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优生更多的是依靠源靶问题的结构性特征,图示归纳的方式是消除性的;学困生往往依赖源靶问题的表面特征,图示归纳的方式是保留性的.数学教学... 类比迁移是进行数学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是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优生更多的是依靠源靶问题的结构性特征,图示归纳的方式是消除性的;学困生往往依赖源靶问题的表面特征,图示归纳的方式是保留性的.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正确运用类比迁移策略的意识,重视帮助学困生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 图式归纳 保留性归纳 消除性归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勇刚 庞丽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9-41,共3页
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 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 儿童 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剑岚 周莹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
师范大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的基本情况为:(1)大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2)就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总体水平而言,女生比男生好;大三学生明显优于大二、大一学生,大一学生优于大二学生,大二年级是元认... 师范大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的基本情况为:(1)大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2)就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总体水平而言,女生比男生好;大三学生明显优于大二、大一学生,大一学生优于大二学生,大二年级是元认知水平发展的转折期.(3)优生、不良生在元认知总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优生的元认知策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策略的评价、反思、调控水平明显好于不良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 元认知 师范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研究述评 被引量:30
15
作者 于文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6,共6页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基于数学解题认知过程与解题策略角度、基于"归类"的视角、基于数学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的视角等,具体研究领域涉及几何解题中的视觉模式识别、几何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基于数学解题认知过程与解题策略角度、基于"归类"的视角、基于数学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的视角等,具体研究领域涉及几何解题中的视觉模式识别、几何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解代数应用题的认知模式、数学建模中的模式识别等.由于在知觉领域与问题解决领域"模式识别"的表述存在一定的混乱性,将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界定为:当主体接触到数学问题后,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某数学问题图式相匹配的思维与认知过程.并进一步通过其与"归类"的区别与联系、与"化归"的区别与联系使"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的概念得以澄清.在范围上,把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界定为一种思维过程的阶段或者思维策略,认为它是解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解题的全部.对于未来的展望,期望系统的理论研究、期望对学生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的认知过程与机理的实质性的研究以及对学生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的教学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式 模式识别 数学问题解决 归类 化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述评 被引量:28
16
作者 喻平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1期16-20,共5页
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应用问题、平面几何问题、解题中的迁移、解题中的元认知等方面.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存在研究选题面窄、研究层面较低、研究起点单一等问题.因而,开展深层次的研究,是数学解题心理研究的... 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应用问题、平面几何问题、解题中的迁移、解题中的元认知等方面.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存在研究选题面窄、研究层面较低、研究起点单一等问题.因而,开展深层次的研究,是数学解题心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过程 数学问题解决 实证研究 述评 元认知模式 研究方法 数学应用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网络环境下操作情境对儿童数学问题解决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丽娜 陈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63,共6页
操作情境对儿童的数学问题解决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过程性支持方式,检验了课堂网络环境下操作情境对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不同的支持方式能够促进个体获得不同的知识建构结果。操作情境中辅以指导型支... 操作情境对儿童的数学问题解决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过程性支持方式,检验了课堂网络环境下操作情境对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不同的支持方式能够促进个体获得不同的知识建构结果。操作情境中辅以指导型支持方式和提示型支持方式能够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且提示型的支持方式更有助于个体建构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和迁移能力。反馈型的支持方式最有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问题解决成绩,但并没有支持学生形成积极建构问题解决的策略。笔者认为,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优势与儿童自身的思维特点、数学问题解决的培养目标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改善、提升教育教学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网络环境 操作情境 数学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内涵与要求的演变 被引量:19
18
作者 高翔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5,共6页
课程文本是国家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发展与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1902年以来中国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文本的编码分析,发现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内涵和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内涵上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经历了从作为'谋生之计... 课程文本是国家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发展与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1902年以来中国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文本的编码分析,发现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内涵和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内涵上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经历了从作为'谋生之计''运算'为内核的解应用题的能力,强调'联系实际'到以'三大能力'为基础,涵盖多数'关键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变化;从能力要求上看,要求学生解决的数学问题涉及的数学内容领域更加综合,数学问题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解决数学问题的认知要求也逐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文本 发展与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问题解决中视觉空间表征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18
19
作者 徐速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视觉空间表征往往相对于言语分析表征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根据视觉空间表征与成功解题之间的不同关系,视觉空间表征可分为图式表征与图像表征.视觉空间表征与言语分析表征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把两种表征看作是解题过程中...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视觉空间表征往往相对于言语分析表征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根据视觉空间表征与成功解题之间的不同关系,视觉空间表征可分为图式表征与图像表征.视觉空间表征与言语分析表征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把两种表征看作是解题过程中互补的成分.视觉空间表征的影响因素可以归为两类:题目因素与个体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 视觉空间表征 图式表征与图像表征 V/A模型 深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哪些知识能促进迁移的产生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淑文 《数学教育学报》 2000年第4期82-86,共5页
将数学问题分为同型问题和类似问题,从例题中获得的知识分为“解法”和“压缩解法”,论述了获得“压缩解法”对促进向类似目标题迁移的有效性.
关键词 迁移 数学问题解决 类似目标题 压缩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