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学统计的茶叶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
1
作者 景伊 《福建茶叶》 2025年第4期55-57,共3页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学统计方法在茶叶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但可以为茶叶生产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能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从茶叶市场特征、茶叶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入手,探讨了数学统计方法在茶叶市场...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学统计方法在茶叶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但可以为茶叶生产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能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从茶叶市场特征、茶叶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入手,探讨了数学统计方法在茶叶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中的应用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基于数学统计的茶叶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统计 茶叶市场 市场趋势 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传》中北宋茶文化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数学统计的视角
2
作者 程登彪 韩登利 王玲 《福建茶叶》 2024年第8期187-190,共4页
茶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宋朝时的茶文化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高峰。《水浒传》蕴含了丰富的茶文化,《水浒传》中的生动鲜活的茶文化是教育学生具备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观的重要素材。借助数学统计工具具体从饮茶场所、茶博士、煮茶饮... 茶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宋朝时的茶文化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高峰。《水浒传》蕴含了丰富的茶文化,《水浒传》中的生动鲜活的茶文化是教育学生具备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观的重要素材。借助数学统计工具具体从饮茶场所、茶博士、煮茶饮茶器具、加工茶饮的方法、茶品、以茶待客和饭后吃茶等七个方面探寻《水浒传》中的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统计 水浒传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床内传热问题的数学统计分析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朝祥 陆钟武 蔡九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求解填充床热扩散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解,用数学统计分析法求出填充床温度分布函数的统计特征值.利用Hermite多项式进行系列变换,导出填充床内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给出描述温度分布特性关系的特征值,以及反映... 求解填充床热扩散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解,用数学统计分析法求出填充床温度分布函数的统计特征值.利用Hermite多项式进行系列变换,导出填充床内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给出描述温度分布特性关系的特征值,以及反映这一关系的简洁代数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交换器 填充床 传热 数学统计 冶金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统计方法优化苹果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传合 乔聚林 +1 位作者 韩伟 贾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72,共5页
以果汁厂废渣中苹果籽为原料,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苹果籽油提取工艺研究。通过PB、最陡爬坡试验设计、数学统计,确定了影响苹果籽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石油醚添加量、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各自的中心点范围。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BB... 以果汁厂废渣中苹果籽为原料,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苹果籽油提取工艺研究。通过PB、最陡爬坡试验设计、数学统计,确定了影响苹果籽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石油醚添加量、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各自的中心点范围。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BB试验设计、数学统计,建立苹果籽油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响应面分析、规范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物料粒度40目、含水量6%、石油醚(液固比)7.7 mL/g、浸提时间5.0 h、浸提温度54℃时,苹果籽油提取率最大。该条件下苹果籽油提取率最大估计值为23.69%,实测值为(23.67±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统计方法 苹果籽油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统计的保险赔付风险预测模型设计
5
作者 温晓楠 董立伟 +1 位作者 朱亚培 刘艳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6-89,93,共5页
设计基于数学统计的保险赔付风险预测模型,分别从使用量、驾驶表现、危险驾驶、出行习惯四个方面选取能够反映驾驶行为的20个风险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数学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从上述指标体系内选取6个能代表驾驶行为风险情况的典型风... 设计基于数学统计的保险赔付风险预测模型,分别从使用量、驾驶表现、危险驾驶、出行习惯四个方面选取能够反映驾驶行为的20个风险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数学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从上述指标体系内选取6个能代表驾驶行为风险情况的典型风险因子;以选取的典型风险因子为基础结合二分类随机变量,利用具有优秀分类与回归性能的XGBoost模型构建保险赔付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变量所属类别与概率分布。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迭代速度较快,AUC值与F值相较于传统Logistic模型分别上升67.4%和2.3%,显著高于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赔付 风险预测模型 数学统计 驾驶行为 风险因子选取 指标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阶跃变形滑坡水平位移与降雨量数学统计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赵久彬 刘元雪 +2 位作者 何少其 杨骏堂 柏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05-311,共7页
三峡库区忠县区域的滑坡位移变化呈现阶跃变形特点,由于降雨量为主要影响因子,采用信号处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高能频点的傅里叶级数拟合函数,对三峡库区忠县区域的月降雨量进行拟合,得到相关性高和均方误差可接受的拟... 三峡库区忠县区域的滑坡位移变化呈现阶跃变形特点,由于降雨量为主要影响因子,采用信号处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高能频点的傅里叶级数拟合函数,对三峡库区忠县区域的月降雨量进行拟合,得到相关性高和均方误差可接受的拟合模型。在地质模型及滑坡机理类似的研究区内,针对滑坡倾角对水平位移的影响较大,通过定义滑坡倾角影响权重,计算研究区内的总体权重位移能较好地反映倾角作用大小。设定降雨量傅里叶级数拟合函数为降雨因子项,阶跃函数为阶跃因子项,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该研究区3阶段变形的阶跃过程,得出包含降雨影响控制项和降雨量项组合而成的数学统计模型,用于三峡库区忠县区域9个阶跃变形滑坡11年的月监测。数据表明,用文中方法得到的拟合精度较好,相关度较高,均方误差较小,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时间和不同变形阶段降雨量对该区域内水平位移的阶跃变形特点,可作为区域滑坡空间预测的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 高能频点 阶跃变形 降雨量与水平位移 数学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混合物质数学统计分析法
7
作者 陈利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2-44,共3页
本文针对材料、矿物分析中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利用物质的先验统计分析规律,生成概率矩阵,把初始测量数据自动转换成正确的物质组成率,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多相混合物质识别和测定。文中对4种不同矿物组成的光片在Q-900图象分析系... 本文针对材料、矿物分析中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利用物质的先验统计分析规律,生成概率矩阵,把初始测量数据自动转换成正确的物质组成率,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多相混合物质识别和测定。文中对4种不同矿物组成的光片在Q-900图象分析系统中进行了数学统计法分析,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质 数学统计分析 矿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数学统计思维的食品安全实验制定研究--书评《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8
作者 王章永 王欢 莫均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24-I0024,共1页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一书的作者是王钦德,杨坚。创作的主要意图是希望能够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让读者了解数学统计知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数学统计的研究中。《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食品...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一书的作者是王钦德,杨坚。创作的主要意图是希望能够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让读者了解数学统计知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数学统计的研究中。《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食品数学统计专业基础课。为了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常常需要进行科学研究,这些研究都离不开调查和试验。进行调查或试验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查或试验设数学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科学地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数学资料,揭示数学资料的规律性,合理地进行试验设计,从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食品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统计 统计思维 书评 食品科技 主要意图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试验设计 高级应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1,共3页
轨迹建模对舰船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当前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准确性低,以及建模时间长的难题,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结果为目标,设计了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方法。首先对舰船航行轨迹建模原理进行... 轨迹建模对舰船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当前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准确性低,以及建模时间长的难题,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结果为目标,设计了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方法。首先对舰船航行轨迹建模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的数学模型,然后引入统计数学理论中的机器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对舰船航行轨迹进行建模,最后采用具体舰船航行轨迹数据进行了性能验证性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经典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方法,本文方法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效果更优,获得了高精度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结果,缩短了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时间,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航行 轨迹建模 统计数学理论 BP神经网络 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统计数学方法增进机器状态识别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力 赵新泽 《实用测试技术》 2000年第3期34-36,共3页
本文利用统计数学方法对机器状态模糊识别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之一—λ截集的确定 ,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计算 ,提出利用各样本间的相似度的均值及其方差建立阈值区间 ,通过迭代自动分类 (识别 ) 。
关键词 机器状态识别 统计数学方法 Λ-截集 阈值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船舶航行流量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伟 黄方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4-36,共3页
船舶航行流量与多种因素相关,使得船舶航行流量变化复杂,对其进行预测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当前船舶航行流量预测结果不理想的缺陷,以提高船舶航行流量预测精度为目标,提出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船舶航行流量预测方法。首先分析影响航... 船舶航行流量与多种因素相关,使得船舶航行流量变化复杂,对其进行预测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当前船舶航行流量预测结果不理想的缺陷,以提高船舶航行流量预测精度为目标,提出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船舶航行流量预测方法。首先分析影响航行流量的因素,找出航行流量变化规律,然后收集航行流量历史数据,采用统计数学理论对航行流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可以描述其变化规律的模型,最后对航行流量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船舶航行流量预测值与实际的航行流量值之间的偏差小,航行流量预测误差小于5%,提高了航行流量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行 流量历史数据 统计数学理论 预测偏差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在西安召开
12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年第5期27-27,共1页
2005年8月21日至2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年会在西安财经学院顺利召开。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组织承办了此次会议。到会的专家委员有: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郑祖康教授,副主任委员、东北... 2005年8月21日至2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年会在西安财经学院顺利召开。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组织承办了此次会议。到会的专家委员有: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郑祖康教授,副主任委员、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何书元教授,厦门大学曾五一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数学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 2005年 年会 西安财经学院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大学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教师团队
13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宁夏大学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教师团队基于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授予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基础发展壮大形成,主要依托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数学统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的团队... 宁夏大学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教师团队基于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授予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基础发展壮大形成,主要依托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数学统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的团队。目前,团队有骨干成员11名,骨干成员中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占比均为100%,有自治区级学术带头人8人次(自治区312人才1人、自治区313人才2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1人、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自治区青年托举人才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大学 乡村振兴 数学统计 精准扶贫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师HPM教学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骏 汪晓勤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八年级下学期“数据的代表”为具体内容,选择两位教学经验丰富但对数学史知之不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对其HPM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M促进了教师教学的发展.两位教师的...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八年级下学期“数据的代表”为具体内容,选择两位教学经验丰富但对数学史知之不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对其HPM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M促进了教师教学的发展.两位教师的HPM教学分为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两个阶段,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诠释学循环经历了从分离到融合的过程.其中一位教师从数学史开始,寻求合适的角度融入教学,但过分强调数学史的面向,缺乏对学生认知和心理的关注;另一位教师则从教学内容出发,注重数学史与教材、学生认知的配合,有机地把PCK与HPM结合起来,较好地呈现了知识的自然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 数学史:统计教学 诠释学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国数学工作者1993年产出看我国数学研究的动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声培 阳宁晖 +1 位作者 冯玉明 孙海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9-104,共6页
文中介绍了我国数学工作者1993年在国内232种期刊和国外82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及这些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给出了高产的单位和个人。介绍了我国数学工作者和1992年美国《数学评论》各分支领域的论文分布,在... 文中介绍了我国数学工作者1993年在国内232种期刊和国外82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及这些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给出了高产的单位和个人。介绍了我国数学工作者和1992年美国《数学评论》各分支领域的论文分布,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数学工作者的研究动向及我国数学科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工作者 数学文献统计 数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发展的数学之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维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z1期77-80,共4页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是多方面的 ,用数学的语言讲就是多元的、多变量的。中医证候不是建立在病理解剖基础上的 ,而是一种对症状群的分类方法 ,因此可借助多元统计数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数量分类辨证。有关工作包括 :中医分...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是多方面的 ,用数学的语言讲就是多元的、多变量的。中医证候不是建立在病理解剖基础上的 ,而是一种对症状群的分类方法 ,因此可借助多元统计数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数量分类辨证。有关工作包括 :中医分类症状的选取、中医分类症状的编码、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中医分类辨证指标的扩展等。中医数量辨证分类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未来中医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分类辨证 多元统计数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发现中的数学模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翦知湣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地质数学模型是地质现象的特征或本质的数学描述,通常用数学方程式来表达。通过对其研究可揭示原型(即被模拟的地质现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自然界的统一性是数学模型方法的哲学基础。各种不同形式的地质现象用同... 地质数学模型是地质现象的特征或本质的数学描述,通常用数学方程式来表达。通过对其研究可揭示原型(即被模拟的地质现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自然界的统一性是数学模型方法的哲学基础。各种不同形式的地质现象用同一类数学方程式去描述是十分普遍的。例如,Bo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方法 转换函数模型 地质现象 数学主义 统计数学模型 统计模型 地质对象 地质学 古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Fuzzy数学在体育科研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树森 许淳熙 《体育科学》 1984年第3期85-86,94,共3页
模糊数学是以模糊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从它诞生到现在还不到二十年。但其应用面已涉及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医疗诊断、心理学、语言学、生态学和管理科学等多种领域。而在体育界,数理统计方法已... 模糊数学是以模糊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从它诞生到现在还不到二十年。但其应用面已涉及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医疗诊断、心理学、语言学、生态学和管理科学等多种领域。而在体育界,数理统计方法已广为人们熟悉。那么,有无必要将模糊数学方法引进体育科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科研 模糊数学方法 运动员 数理统计方法 研究对象 模糊性 数学模型 统计数学 可行性 传统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学观点看光的本性
19
作者 郭淑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94-95,共2页
本文从统计数学和模糊数学两个领域对光的本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从而说明光波是光子随机运动规律分布的几率波,光的波粒二象反映了光的模糊性.
关键词 统计数学 模糊数学 波动性 粒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用初等数学方法证明众数公式
20
作者 曲卫彬 《财经问题研究》 1986年第4期91-92,共2页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指标之一。当无法计算总体平均数或不宜用平均数说明问题时,众数的确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确定总体众数的方法,在单项数列条件下,通过比较各变量值的次数可直接确定;...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指标之一。当无法计算总体平均数或不宜用平均数说明问题时,众数的确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确定总体众数的方法,在单项数列条件下,通过比较各变量值的次数可直接确定;在组距数列条件下,需要先确定众数组,然后再按着众数公式推算出众数。众数公式有上限公式和下限公式。下限公式为:M<sub>o</sub>=L+(△<sub>1</sub>/(△<sub>1</sub>+△<sub>2</sub>))·d式中,M<sub>o</sub>代表众数,L代表众数组下限,△<sub>1</sub>代表众数组次数与下一组次数之差,△<sub>2</sub>代表众数组次数与上一组次数之差,d代表组距。对众数公式,目前统计学教材中尚未有通俗易懂的数学证明。有的同志曾用微积分法加以证明(见《统计数学基础知识》,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版),但这个证明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学 总体平均数 重要意义 众数组 初等数学方法 公式 出现次数 组距数列 平均指标 统计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