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下局部放电重复率的数学物理模型 被引量:18
1
作者 司文荣 李军浩 +2 位作者 郭弘 顾乐 李彦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1,72,共6页
本文基于绝缘内部气隙放电时的三电容等值和双电容简化等值两个电路分别研究了直流下局部放电重复率的数学物理模型,以及测量电阻存在时对直流局放重复率的影响。对交流下经典三电容局放模型加入电阻后的等值电路分析直流下简化局放过... 本文基于绝缘内部气隙放电时的三电容等值和双电容简化等值两个电路分别研究了直流下局部放电重复率的数学物理模型,以及测量电阻存在时对直流局放重复率的影响。对交流下经典三电容局放模型加入电阻后的等值电路分析直流下简化局放过程得出:在局放存在条件下,直流下局放重复率与外部施加直流电压可近似为线性关系。对双电容简化等值电路的数学物理模型分析同样得出:出现局放时的直流下局放重复率与外部施加直流电压具有近似线性关系;测量电阻对直流下局放重复率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会在局放起始放电条件不稳定的情况下对重复率有一定的影响,在到达平稳状态后,直流局放重复率仅由绝缘缺陷电气结构决定。基于宽带检测的直流平稳状态下三种基本油纸绝缘缺陷模型的试验结果则表明:在试验电压大于局放起始电压后,直流下局放重复率与一定范围内的试验电压值具有该近似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局部放电 重复率 数学物理模型 宽带检测 油纸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粒瓦斯扩散的数学物理模型 被引量:30
2
作者 聂百胜 王恩元 +2 位作者 郭勇义 吴世跃 卫建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6期582-585,共4页
分析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的过程,建立了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煤拉瓦斯扩散的教学物理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结论表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瓦斯扩散模型包含以往研究的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传质毕欧准数能表征煤粒瓦斯扩散场... 分析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的过程,建立了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煤拉瓦斯扩散的教学物理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结论表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瓦斯扩散模型包含以往研究的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传质毕欧准数能表征煤粒瓦斯扩散场的特点;介绍了测试煤粒瓦斯扩散系数和表面传质系数的方法,给出了测试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扩散 瓦斯含量 扩散系数 数学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承压管泄漏的数学物理模型及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铭 赵景林 +3 位作者 阎科 禹海兰 解海龙 朱景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8,共4页
介绍锅炉承压受热管泄漏在纽监测系统的研制、应用、硬件构成、锅炉泄漏噪声的数学物理模型,给出了泄漏监测系统的运行实例。
关键词 锅炉 承压管 泄漏 监测 数学物理模型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药物筛选中靶分子固定化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松军 刘白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9-186,共8页
通过对高能量药物筛选基本过程的分析 ,探索了靶分子固定化可能对筛选质量构成的影响 .从分子相互作用看 ,实际的过程远较理想的情况复杂 .分子间存在的静电力、疏水作用力及氢键力能对固定化的机理构成较大影响 ,甚至可能诱发多层吸附... 通过对高能量药物筛选基本过程的分析 ,探索了靶分子固定化可能对筛选质量构成的影响 .从分子相互作用看 ,实际的过程远较理想的情况复杂 .分子间存在的静电力、疏水作用力及氢键力能对固定化的机理构成较大影响 ,甚至可能诱发多层吸附的固定化模式 .基于固定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靶分子与靶分子、靶分子与微球、体相与表面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筑了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 ,为实际的筛选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药物筛选 靶分子固定化 相互作用 数学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钻井渗流数学物理模型及解的应用
5
作者 唐洪俊 李文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73-176,共4页
评价侧钻井对油层的伤害研究是油田需要解决的一项课题。从渗流流态讲 ,侧钻井是水平井渗流的一种近似 ,因此不能沿用裸眼井复合油藏试井模型。笔者从侧钻井完井方法入手 ,建立侧钻井对砂岩储层伤害的不稳定渗流数学物理模型 ,采用比差... 评价侧钻井对油层的伤害研究是油田需要解决的一项课题。从渗流流态讲 ,侧钻井是水平井渗流的一种近似 ,因此不能沿用裸眼井复合油藏试井模型。笔者从侧钻井完井方法入手 ,建立侧钻井对砂岩储层伤害的不稳定渗流数学物理模型 ,采用比差分法和有限元法更节时、省力的边界元数值方法求解。然后合理组合相关参数团、绘制标准图版 ,从而计算出侧钻井引起的表皮系数和污染半径评价大修侧钻井对储层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渗流 数学物理模型 边界元数值法 储层伤害 典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性冲击电晕的微观数学物理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平 黄炜纲 吴维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建立的负极性冲击电晕的微观数学物理模型考虑了电晕发展的一些主要物理过程,例如电子碰撞电离、光电离、电子附着、正负电荷的迁移等。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冲击电晕的外特性——伏库特性,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并计算出冲击... 本文建立的负极性冲击电晕的微观数学物理模型考虑了电晕发展的一些主要物理过程,例如电子碰撞电离、光电离、电子附着、正负电荷的迁移等。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冲击电晕的外特性——伏库特性,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并计算出冲击电晕发展过程中高压输电线附近电场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该模型的建立对加深冲击电晕物理过程的认识,更好地进行雷电过电压分析与优化绝缘配合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性 冲击电晕 数学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数学物理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管笛 刘忠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0期7379-7381,共3页
以提高太阳能的应用程度为目的,在原有太阳能电池阵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研究,并加入了精确运算,推导出一套全新的数学物理模型。对两套数学物理模型的I-V特性曲线和不同点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原有的数学物理模型在电压... 以提高太阳能的应用程度为目的,在原有太阳能电池阵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研究,并加入了精确运算,推导出一套全新的数学物理模型。对两套数学物理模型的I-V特性曲线和不同点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原有的数学物理模型在电压增大到20 V时,误差会逐渐变大。而本套物理模型恰好克服了这一弱点,从而使之对太阳能电池的模拟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数学物理模型 I-V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数学物理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直 阮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97-2104,共8页
电机槽内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由减薄的云母主绝缘、气液两相的蒸发冷却介质和起固定作用的包绕材料构成,三种材料共同承担线棒的绝缘。基于槽内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的结构特点,建立绝缘体系的简化物理模型,提出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相关绝... 电机槽内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由减薄的云母主绝缘、气液两相的蒸发冷却介质和起固定作用的包绕材料构成,三种材料共同承担线棒的绝缘。基于槽内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的结构特点,建立绝缘体系的简化物理模型,提出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相关绝缘参数的数学模型。对与绝缘体系电气特性相关的各参数进行理论分析,讨论固定绝缘厚度、液体主流温度、蒸发冷却介质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状态的雅各布数等对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电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等绝缘参数的影响。最后利用实际线棒对槽内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进行绝缘实验研究,验证了数学物理模型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技术 气液固三相绝缘体系 绝缘参数 数学物理模型 绝缘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燃药筒的内弹道多相流数学物理模型及其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志明 赵志建 《兵工学报》 EI CAS 1986年第1期17-27,共11页
本文把火炮膛内含有可燃药筒气固相的弹后气流作一维三相流处理,用运动控制体方法推导出多相流守恒方程。在三相运动速度相同的假设下,经恰当函数变换,得到守恒方程组的全部特征关系,并建立起物理数学模型。文中采用差分特征数值方法求... 本文把火炮膛内含有可燃药筒气固相的弹后气流作一维三相流处理,用运动控制体方法推导出多相流守恒方程。在三相运动速度相同的假设下,经恰当函数变换,得到守恒方程组的全部特征关系,并建立起物理数学模型。文中采用差分特征数值方法求解计算,比目前内弹道气动力计算中广泛应用的差分方法,有许多独特之处。本文还对带可燃药筒的高膛压火炮实际例证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药筒 数学物理模型 多相流 内弹道计算 物理数学模型 气动力计算 差分方法 函数变换 计算图 药室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薄膜润滑物理-数学模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基于润滑剂分子通常具有链状结构的事实 ,在分析润滑剂分子链长同膜厚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纳米薄膜润滑物理模型 ,并利用含旋转量的流体力学运动方程得到了相应的 Reynolds方程 .同时对薄膜润滑 Reynolds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 ,以考察特... 基于润滑剂分子通常具有链状结构的事实 ,在分析润滑剂分子链长同膜厚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纳米薄膜润滑物理模型 ,并利用含旋转量的流体力学运动方程得到了相应的 Reynolds方程 .同时对薄膜润滑 Reynolds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 ,以考察特征长度对薄膜润滑状态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同相应的厚膜解相比 ,薄膜模型中润滑剂的粘度及承载能力均明显提高 ,且其提高幅度随着特征长度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润滑剂分子链长度确定的薄膜润滑区间以及膜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数学模型 数值分析 纳米薄膜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质量信息的数学-物理模型及全方位指数M
11
作者 缪兴中 黄守佳 +2 位作者 刘键 高军 樊伯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71-76,共6页
用符号数轴、门边界、正负偏离位矢和国家标准及人体卫生保健系统相互谐调、制约、转化的方法,在偏离位矢方向平均的基础上,创建了商品(特别是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信息分布的数学-物理模型,把内容不同、单位不同、繁琐复杂、相互交错、带... 用符号数轴、门边界、正负偏离位矢和国家标准及人体卫生保健系统相互谐调、制约、转化的方法,在偏离位矢方向平均的基础上,创建了商品(特别是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信息分布的数学-物理模型,把内容不同、单位不同、繁琐复杂、相互交错、带有随机性和离散性的一系列专业化卫生检验信息,化成一个简明直观、公正可比、便于公众识别监督、便于信息传播、具有符号信息功能的大众化全方位指数M.M能精细分辩合格品之间的优等差别、不合格品之间的劣等差别,灵敏反映全貌质量的微小涨落,把卫生监督评估推进到科学量化的层次,为卫生监督走向市场、走向大众提供了理论模型和信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物理模型 全方位指数M 商品 卫生质量检验 卫生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标准、全方位评价医药疗效的数学-物理模型和特征指数
12
作者 黄守佳 缪兴中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建立了患者症状多标准、全方位评价的数学-物理模型,把单位不同、内容不同、具有内在差异的一系列症状指标,化成一个简明、直观、方便、可比的特征指数T,为疗效的随机观察与跟踪评价提供了崭新的量化尺度和比较方法.
关键词 医药疗效 患者 症状 数学-物理模型 随机观察 跟踪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数学模型与地理分析的活水鱼塘资源利用影响
13
作者 张卓越 陈楚楚 +4 位作者 黄华 罗勇 胡嘉燕 蔡婉滢 张雯彦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第2期15-22,共8页
基于活水鱼塘的资源利用进行了物理研究、数学分析与地理分析。在物理上通过对活水鱼塘的承压与鱼塘流水动力方式进行研究,研究倾角等参数对活水鱼塘资源利用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分析使活水鱼塘达到最大利用效果的塘形、与流水参数组合方... 基于活水鱼塘的资源利用进行了物理研究、数学分析与地理分析。在物理上通过对活水鱼塘的承压与鱼塘流水动力方式进行研究,研究倾角等参数对活水鱼塘资源利用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分析使活水鱼塘达到最大利用效果的塘形、与流水参数组合方式。虽然由于实验条件、时间、模型理论化等因素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仍为提高鱼塘资源的利用效果提供了方法与依据。在地理分析上,从鱼塘承水面类型、鱼塘水量平衡和流体改造、活水鱼塘区域规划对活水鱼塘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得出活水鱼塘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方法以及区域活水鱼塘分布的合理规划方式,与利用活水鱼塘进行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可能性与针对性方案,以及活水鱼塘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优势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水鱼塘 物理数学模型 活水鱼塘承压 活水鱼塘水动力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流气泡幕光学特性的数理模型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建生 刘建康 +1 位作者 冀邦杰 孙传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对实验室模拟的尾流以及真实尾流气泡幕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并提出了气泡幕中气泡随半径分布规律的数学物理模型 ,引入了最可几半径的概念 从单个气泡对激光散射的影响推导出了气泡幕对激光的散射效应的数学表达式 ,并... 对实验室模拟的尾流以及真实尾流气泡幕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并提出了气泡幕中气泡随半径分布规律的数学物理模型 ,引入了最可几半径的概念 从单个气泡对激光散射的影响推导出了气泡幕对激光的散射效应的数学表达式 ,并利用所得到的表达方式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相关计算 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对于气泡分布的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相比 ,一致性相当好 在气泡幕对激光散射的影响中 ,首次对激光偏振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区别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激光的两种偏振化状态对气泡幕散射的影响从粗糙结构来看没有明显差异 ,但其精细结构有所不同 对不扩束和扩束两个条件下的计算明确显示出 ,扩束条件下散射光的强度是不扩束条件下的二倍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 气泡幕 光学特性 散射效应 运动规律 激光 舰船 数学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球物理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8
15
作者 叶腾飞 龚育龄 +3 位作者 董路 能昌信 吴曲波 陈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3期23-27,共5页
简述了国内外对不同污染场地调查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污染场地调查污染深度浅、污染浓度低的特点,提出了建立重金属污染在浅层迁移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提高设备检测精度的必要性。对环境地球物理... 简述了国内外对不同污染场地调查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污染场地调查污染深度浅、污染浓度低的特点,提出了建立重金属污染在浅层迁移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提高设备检测精度的必要性。对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物理 污染场地调查 数学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压气机性能计算中的激波损失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大勇 胡骏 《航空发动机》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在分析了跨声速叶型内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及波系形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了激波与附面层的相互作用及栅内流动状况的跨声速叶栅激波结构的数学物理模型,并提供了一种可靠评估跨声速叶栅激波损失的方法。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跨声速叶型内激波 附面层 波系形状 数学物理模型 Miller单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风流中瓦斯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学满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102,共3页
针对煤矿井下采掘空间中瓦斯扩散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井下风流中瓦斯扩散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利用数理方法得到模型的解析解,解决了煤矿井下采掘空间瓦斯扩散的浓度分布问题,并与现场考察的结果相互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井下风流中... 针对煤矿井下采掘空间中瓦斯扩散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井下风流中瓦斯扩散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利用数理方法得到模型的解析解,解决了煤矿井下采掘空间瓦斯扩散的浓度分布问题,并与现场考察的结果相互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井下风流中瓦斯扩散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瓦斯的实际扩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壁 扩散 数学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口电弧的微分-积分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交锁 王其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1-30,共10页
本文在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动量守恒、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气流中喷口电弧特性的新的物理数学模型—微分-积分模型。由于这一模型既具有积分模型的优点,又具有微分模型的优点,因而较为实用和精确。本文应用这一新型微分-... 本文在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动量守恒、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气流中喷口电弧特性的新的物理数学模型—微分-积分模型。由于这一模型既具有积分模型的优点,又具有微分模型的优点,因而较为实用和精确。本文应用这一新型微分-积分电弧模型对SF_6喷口电弧的特性进行了计算,并与一些试验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口电弧 断路器 物理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站堆芯集中参数模型的微机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涛 罗璋琳 +1 位作者 龚学余 陈新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7-460,共4页
阐述了 PWR核电站堆芯的模型化问题 ,提出了适用于微机仿真的核电站堆芯的物理数学模型。将核电站堆芯分为三大块分别建立模型 :中子动力学模块、反应性反馈模块、堆芯热力学模块。建立系统传递函数 ,运用 MATLA仿真 。
关键词 PWR核电站 物理数学模型 仿真 MATLAB 堆芯 集中参数模型 压水堆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混式厌氧发酵池加温负荷模型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惠娴 孟祥真 +3 位作者 张迪 朱洪光 张亚雷 徐得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10-217,共8页
沼气工程全混式厌氧发酵池加温负荷计算准确性关系到整个系统设计合理性、运行稳定性和系统经济性,明确加温负荷模型并了解主要因素对其影响特性非常重要。针对上海实际沼气工程全混式厌氧发酵池热过程,建立加温负荷物理和数学模型,为... 沼气工程全混式厌氧发酵池加温负荷计算准确性关系到整个系统设计合理性、运行稳定性和系统经济性,明确加温负荷模型并了解主要因素对其影响特性非常重要。针对上海实际沼气工程全混式厌氧发酵池热过程,建立加温负荷物理和数学模型,为分析加温负荷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对全年加热量的影响,提出月平均负荷百分比、月围护结构散热率、月平均池容日负荷、全年池容总加温负荷以及设计池容加温负荷5个指标。考察不同发酵温度和顶膜保温层厚度等主要因素对加温负荷的影响得出:上海地区发酵温度为(30±1)、(35±1)℃的加温负荷约是发酵温度为(25±1)℃的1.54和1.94倍;发酵温度35℃相对于发酵温度30℃,总加温负荷增加约40%,同时热量获得的难度加大,源侧进水温度相同时热泵机组制热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下降约0.6;确定经济发酵温度为30℃;通过对比顶膜采用橡塑保温层厚度分别为0、25、50和75 mm对加温负荷的影响,得出每增加25 mm橡塑保温层后围护结构散热负荷减少率为67.99%、16.49%和7.28%,总加温负荷减少率为48.02%、7.17%和2.85%,确定上海地区顶膜经济保温层厚度为50 mm。根据模型计算加温负荷结果与实际工程试验计算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在0.6%~7.8%之间,结果可以为沼气工程加温负荷计算和保温层厚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 发酵 负荷 沼气工程 全混式厌氧发酵池 物理数学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