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数学模型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姜安龙 赵春风 高大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2-295,共4页
地基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是判断土体应力历史的一个指标。在不同应力历史状况的土体变形分析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因此,方便、准确地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数学模型法... 地基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是判断土体应力历史的一个指标。在不同应力历史状况的土体变形分析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因此,方便、准确地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数学模型法。润扬大桥土样试验的结果证明了此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期固结压力 数学模型法 最大曲率点 地基土 土体 变形分析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研究 被引量:101
2
作者 张子戌 袁崇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8-372,共5页
提出的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是一种新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矿井已采区域的瓦斯涌出实测资料,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开采深度等多种影响因素,建立预测瓦斯涌出量的多变量数学模型,较矿山统计法可提供更可靠的预... 提出的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是一种新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矿井已采区域的瓦斯涌出实测资料,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开采深度等多种影响因素,建立预测瓦斯涌出量的多变量数学模型,较矿山统计法可提供更可靠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 矿井瓦斯涌出量 预测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数学模型法分析等效平衡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丹丹 靳莹 张晓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1,共2页
本文介绍了数学模型法及其运用过程;利用数学模型法推导出等温等压或等温等容条件下,等效平衡起始投料应满足的数学关系式,并通过例题说明了该数学关系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学模型法 等效平衡 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法研究细胞间液中Gd(Ⅲ)对Ca(Ⅱ)物种的影响
4
作者 王进平 张海元 牛春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用数学模型法研究了细胞间液中 Gd( )对 Ca( )物种的影响 ,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配合物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细胞间液中 Ca( )物种分布受 Gd( )总浓度变化的影响 .当 Gd( )总浓度为其在细胞间液中的本底浓度时 ,Ca( )主要... 用数学模型法研究了细胞间液中 Gd( )对 Ca( )物种的影响 ,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配合物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细胞间液中 Ca( )物种分布受 Gd( )总浓度变化的影响 .当 Gd( )总浓度为其在细胞间液中的本底浓度时 ,Ca( )主要以自由 Ca( )离子 ( 71 .0 % ) ,[Ca( HCO3) ]( 9.5 % )和 [Ca( Lac) ]( 6.0 % )等物种存在 .随着 Gd( )浓度的提高 ,Gd( )主要与 Ca( )竞争磷酸根及碳酸根 ,并有竞争生物小分子配体趋势 ,从而导致 Ca( )物种随 G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液 Gd(Ⅲ) Ca(Ⅱ) 数学模型法 人工神经网络 钙离子 稀土 钆离子 代谢 生物效应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人才预测的微观集成法与宏观数学模型法
5
作者 邓晓春 吴跃 +4 位作者 肖飞 张宁 刘佳 金丽 张艺 《现代教育管理》 1986年第S2期68-92,共25页
本文仅是我们几位同志的学习体会,或者叫做“有关人才预测方法论”问题的学术探讨。由于我们实践的深度不足,数理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指正。本文在此发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期引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本文仅是我们几位同志的学习体会,或者叫做“有关人才预测方法论”问题的学术探讨。由于我们实践的深度不足,数理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指正。本文在此发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期引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来。本文粗略地涉及下述内容:一、微观集成法,包括专家在确定岗位模式中作用;二、趋势外推法。包括,1.饱和比率法;2.年平均增长率法;3.专门人才拥有量定义式;4.专门人才拥有量定义式派生公式;三、数学模型法: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2.二元线性回归方程;3.二元对数回归方程;4.多元线性回归方程;5.生产函数模型法和“饱和比率”相结合的预测方法;6.指数多项式预测模型。四、多种预测方法的互检,包括互检的步骤与互检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预测 数学模型法 生产函数模型 预测方 人才拥有量 预测模型 对数回归 趋势外推 年平均增长率 线性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地质数学模型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子戌 张许良 袁崇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简述了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建模工具 ;介绍了用VC + + 6 0语言对此数学模型设计的软件的结构、用法和特点 ;并以山东省新汶协庄矿 11煤层为例进行了瓦斯含量预测 ,达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瓦斯地质 数学模型法 数量化理论Ⅰ 软件 建模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趋势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国全 贾丽 +1 位作者 刘娟霞 张绍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4期70-74,共5页
优选时窗开展统计分析,总结出某油公司控制储量升级的3个特点,即上报后5年是实现升级的时间界限;单块规模200×104t以上的控制储量是升级的主体;储层物性对控制储量升级具有重要影响。为系统评价控制储量升级潜力和能力,厘定了升级... 优选时窗开展统计分析,总结出某油公司控制储量升级的3个特点,即上报后5年是实现升级的时间界限;单块规模200×104t以上的控制储量是升级的主体;储层物性对控制储量升级具有重要影响。为系统评价控制储量升级潜力和能力,厘定了升级系数和升级率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参数。以该油公司现有累计石油控制储量为基础,进行升级评价,对探明储量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着眼于探区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和资源有限的现实,探索运用龚帕兹、哈伯特等数学模型,对未来储量增长趋势和规模进行了预测,经验证,预测误差在7%以内。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明确了该油公司新增探明储量趋势和未来5年增储规模,为勘探开发战略决策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级评价 数学模型法 升级系数 升级率 增长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问题解决中的数学建模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正威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8,共3页
数学建模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与数学模型法有些不一样。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可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1.对已建的数学模型进行“意义赋予”,让学生感受建模作用 ;2 .应用题要应用 ,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训练学生建模 ;3.实... 数学建模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与数学模型法有些不一样。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可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1.对已建的数学模型进行“意义赋予”,让学生感受建模作用 ;2 .应用题要应用 ,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训练学生建模 ;3.实行探究性学习 ,促进学生主动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 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法 探究性学习 数学教学 小学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水温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9
作者 余真真 王玲玲 +1 位作者 张雷 张建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对湖库水温计算经验公式法和数学模型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将两种方法分别用于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温计算中,发现采用经验公式法与数学模型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比的RMSE分别为1.063℃和0.349℃,因此数学模型法比经验公式法计算精度高。另... 对湖库水温计算经验公式法和数学模型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将两种方法分别用于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温计算中,发现采用经验公式法与数学模型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比的RMSE分别为1.063℃和0.349℃,因此数学模型法比经验公式法计算精度高。另外,经验公式法仅能给出水温沿垂向的变化,本文所建立的水温与水动力相互耦合数学模型能够全面描述研究区域的三维水温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水温计算 经验公式 数学模型法 结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10
作者 张青 王国顺 《工业技术经济》 1993年第2期49-51,共3页
技术进步评价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未形成众所公认的统一的测评方法.现有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指标体系法、折算费用法、投入产出法等,本文拟就这些方法作些比较分析。1.数学模型法。这种方法认为... 技术进步评价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未形成众所公认的统一的测评方法.现有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指标体系法、折算费用法、投入产出法等,本文拟就这些方法作些比较分析。1.数学模型法。这种方法认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劳动的投入、资金的增加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因此,以生产函数为工具,通过数学处理,将劳动、资金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产出增长率中分离出来,其余额便是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率所作的贡献——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这种方法主要流行于美国、西欧等国。其数学形式为Y=A[δ·k<sup>-p</sup>+(1—δ)L<sup>-p</sup>]-(1/β)其中p=β-1成立条件(1)W=A(Y/L)<sup>β</sup>(2)市场处完全竞争状态(3)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评价方 投入产出 产出增长率 生产函数 测评方 指标体系 数学模型法 折算费用 市场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松动圈理论计算方法的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40
11
作者 刘刚 肖勇卓 +1 位作者 朱俊福 靖洪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6,共11页
研究围岩松动圈的目的是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相比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理论计算围岩松动圈更为方便快捷。综述了2种主要的松动圈理论计算方法——强度准则法和数学模型法。强度准则法以Mohr-Coulomb准则、Hoek-Brown准则和Dr... 研究围岩松动圈的目的是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相比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理论计算围岩松动圈更为方便快捷。综述了2种主要的松动圈理论计算方法——强度准则法和数学模型法。强度准则法以Mohr-Coulomb准则、Hoek-Brown准则和Druker-Prager准则为主,普遍经塑性区半径推导、松动区与塑性区界分和岩石强度参数修正可得到较准确的松动圈半径,其关键在于松动区的边界条件和岩石软化方法,并建议以应力梯度作为边界条件和以参数反演修正岩石参数进行计算,同时也简要评述了以动静力学思路和统一强度准则为基础的松动圈计算。数学模型法主要是基于对松动圈影响因素的研究,常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未确知聚类模型和多元回归函数拟合等,其关键在于松动圈影响因素的选择和建模选型。松动圈影响因素选择的重点在于次要因素,而建模选型在于引入其他模型对原有模型的核心元素进行寻优。建议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影响因素或引入灰色预测模型,同时必须经本地数据库训练修正后使模型达到最佳。实际工程中,由于强度准则法基于均质岩体中静水应力作用下的圆形巷道模型,巷道半径和侧应力系数取值及岩性不均一将会严重影响计算精度;数学模型法受制于影响因素考虑不足及现有数据库噪声等条件而难以提高预测精度。结合围岩松动圈实测技术,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巷道同一横断面内、同一巷道相邻地段的松动圈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故任何非实测方法均不能精确预测松动圈厚度。在工程应用中,不主张在难以符合强度准则法的假设条件或者数学模型中未知的次要因素影响较大的条件下采用计算的方法确定松动圈厚度。后续研究可从新强度准则推导或多个单预测模型相结合与数据等维等方面进行,同时应关注在深部多种地质条件下松动圈的理论计算以及矩形和其它非规则形状巷道松动圈的理论计算,并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松动圈 强度准则 数学模型法 预测精度 实测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潮包装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力桥 奚德昌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2,共4页
介绍了前人对防潮包装研究的一些成果和方法 。
关键词 防潮包装 缺陷 功能 试验 数学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监测方法评述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清林 梁虹 +1 位作者 熊康宁 李瑞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0-38,共9页
水土漏失具有隐蔽性、特殊性和复杂性,有效监测水土漏失是水土漏失研究的难点问题。通过对洞穴滴水示踪、137 Cs同位素示踪、模拟试验、数学模型等水土漏失监测方法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洞穴滴水示踪技术监测获得的水土漏失量普遍偏大... 水土漏失具有隐蔽性、特殊性和复杂性,有效监测水土漏失是水土漏失研究的难点问题。通过对洞穴滴水示踪、137 Cs同位素示踪、模拟试验、数学模型等水土漏失监测方法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洞穴滴水示踪技术监测获得的水土漏失量普遍偏大;2)137 Cs示踪法在均质土壤条件下可以定量示踪土壤侵蚀,但还不能定量示踪非均质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漏失;3)水土漏失模拟试验可以揭示一定的水土漏失机理和规律,试验结论与自然界土壤地下漏失情况有一定偏差,实验结果还难以推广至流域尺度;4)当前已构建的地下漏失数学模型对于地下水土漏失的预测还不够准确,其原因是数学模型中的某个影响因子的获取难度不亚于直接监测水土漏失的困难。鉴于当前水土漏失监测方法的不足,需要从水文地质勘测的方法中寻找合理的水土漏失监测法,建立长期监测的机制,为有效防治和阻控地下水土漏失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喀斯特 水土漏失 模拟试验 137 Cs示踪 洞穴滴水示踪 数学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法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SS数学模型 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数学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古树树龄测定方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婧 时慧欣 +1 位作者 孙宏彦 丛日晨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准确测定古树树龄是对古树进行科学保护的前提,也是古树保护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对现有古树树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文献法、访谈法、年轮鉴定法仍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而针刺法、14C测定法、CT扫描法,由于受取样及当... 准确测定古树树龄是对古树进行科学保护的前提,也是古树保护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对现有古树树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文献法、访谈法、年轮鉴定法仍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而针刺法、14C测定法、CT扫描法,由于受取样及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实现对古树树龄的准确测定。实践中,应根据被测古树的特点,选择多种测定方法,共同实现对古树树龄的准确测定。同时提出,数学模型法是未来古树树龄测定的优势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古树 树龄 测定方 数学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应力测值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晓玉 李永松 李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9,共3页
为了对地应力测值进行评价,探讨了地应力测值评价方法,提出采用测值平均测量误差对测值进行评价,主要用数学模型回归分析法和模型加载试验法对地应力测值进行评价,给出了两者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中对数学模型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应用分... 为了对地应力测值进行评价,探讨了地应力测值评价方法,提出采用测值平均测量误差对测值进行评价,主要用数学模型回归分析法和模型加载试验法对地应力测值进行评价,给出了两者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中对数学模型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应用分析,对物理模型加载试验法介绍了一般试验过程和试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测值评价 应力测量 应力观测 数学模型回归分析 物理模型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建设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傅暨南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2期63-67,共5页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预测是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前提 ,预测的内容是否全面 ,方法是否科学 ,直接关系到预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本文以两个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 ,分别就应用数学模型法与类比法对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流失进行预测 ,详...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预测是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前提 ,预测的内容是否全面 ,方法是否科学 ,直接关系到预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本文以两个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 ,分别就应用数学模型法与类比法对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流失进行预测 ,详细论述了两种预测方法的主要内容、方法、步骤 ,探讨了该类项目土壤流失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和预测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土壤流失量 预测方 数学模型法 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态规划进行管理决策的简捷法——经济效益率决策法
18
作者 魏民 《管理现代化》 1986年第2期20-21,7,共3页
《管理现代化》1985年第2期第18页刊登了周士富同志的动态规划的图解和表解法及其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一文,介绍了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和表解法.其方法是正确的,本文对此并无异议.而我学习了此文之后,只是觉得无论数学模型法或表解法,其... 《管理现代化》1985年第2期第18页刊登了周士富同志的动态规划的图解和表解法及其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一文,介绍了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和表解法.其方法是正确的,本文对此并无异议.而我学习了此文之后,只是觉得无论数学模型法或表解法,其计算过程都有些繁琐,计算量过大.通过学习周文,我们考虑了一种比较通俗简捷的方法——经济效益率决策法.现简解于后,仅供参考.现以原文例题为例,试举解法如下:例:设有一笔资金,总额为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管理决策 应用动态规划 表解 决策 投资方向 数学模型法 投资额 管理现代化 过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4 位作者 翟彩霞 陈丽莉 李巧云 武雪萍 吴会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75-1383,共9页
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采用多点试验,研究目标产量法和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黄瓜有明显增产、节本增效、改善品质、缓解土壤养分和盐分积累的作用。数学模型法平衡施... 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采用多点试验,研究目标产量法和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黄瓜有明显增产、节本增效、改善品质、缓解土壤养分和盐分积累的作用。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在温室连作年限较长或土壤养分较高的条件下适用,目标产量法平衡施肥在温室连作年限短且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条件下适用。目标产量法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5.4%~30.8%,减少化肥投入734~59 253元·hm-2,黄瓜硝酸盐含量降低20.8~145.3 mg·kg-1,V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0.2~2.5 mg·(100g)-1和0.11%~0.47%;数学模型法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7.6%~34.7%,减少化肥投入944~59 463元·hm-2,黄瓜硝酸盐含量降低14.0~147.0 mg·kg-1,V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0.4~3.5 mg·(100g)-1和0.14%~1.11%。黄瓜拉秧期平衡施肥与对照相比,土壤养分和电导率明显降低。河北省日光温室黄瓜土壤全盐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R=0.949 5),可以用电导率代替全盐作为反映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平衡施肥连作 黄瓜 目标产量 数学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剩余污泥量的计算 被引量:15
20
作者 许劲 罗平 孙俊贻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69-74,共6页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是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的关键,而活性污泥法是同时生物除磷脱氮的主体工艺形式,因此,准确计算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剩余污泥量十分必要。结合昆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分析比较了传统计算法、污泥龄法和数学模型法在计...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是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的关键,而活性污泥法是同时生物除磷脱氮的主体工艺形式,因此,准确计算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剩余污泥量十分必要。结合昆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分析比较了传统计算法、污泥龄法和数学模型法在计算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剩余污泥量时的准确性,建议现阶段采用污泥龄法进行计算,提出修正系数K(0.75~1)与具体工艺形式有关,并给出K的几个建议值,同时指出数学模型法(ASM2)应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生物除磷 脱氮 活性污泥 数学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