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进展70年之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0
1
作者 代钦 李春兰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2,共7页
过去70多年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奠基——李俨的开创性工作;(2)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性认识——严敦杰的贡献;(3)外国数学教育史研究在中国——陈建功的开拓性研究;(4)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 过去70多年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奠基——李俨的开创性工作;(2)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性认识——严敦杰的贡献;(3)外国数学教育史研究在中国——陈建功的开拓性研究;(4)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史研究之开辟——魏庚人的专门研究;(5)对中国数学教育史的再认识——马忠林等学者的通史性研究;(6)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史研究的进展——俞子夷、王权的研究;(7)另辟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途径——李兆华的近代数学教育史研究;(8)开拓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新境界——张奠宙等学者的研究;(9)作为学术史的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者们的工作;(10)国外学者对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教育史 中学数学教育史 小学数学教学史 研究方法 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庚人数学教育思想评述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恩宽 黄秦安 《数学教育学报》 1993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数学教育思想 魏庚人 数学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学术会议HPM2020
3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0,共1页
HPM隶属ICMI,会议主题包括:a将历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理论或概念框架;b学生和教师数学教育的历史和认识论:c课堂实验和教材;d课堂上的原始资料及其教育效果;e数学及其与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关系;f历史问题和跨学科教学;g文化与数学的有效交... HPM隶属ICMI,会议主题包括:a将历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理论或概念框架;b学生和教师数学教育的历史和认识论:c课堂实验和教材;d课堂上的原始资料及其教育效果;e数学及其与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关系;f历史问题和跨学科教学;g文化与数学的有效交织;h数学教育史专题;i中国和东亚的数学史.内容包括:大会报告、论坛、工作坊、小组报告、海报展览、书籍和其它教学材料展览.有意参加会议者,需针对上述主题,于2019年10月31日前提交不超过500字的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实验 跨学科教学 工作坊 参加会议者 数学教育史 HPM 教学材料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混合数学教科书的先河——《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之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婷 吕世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86,102,共4页
《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是20世纪中国翻译的第一套混合算学教科书.该套教科书具有以下特点:内容丰富;注重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融合,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注重多学科内容的整合.它的产生是对当时数学教育界分科教学观念的一次冲击,开中国初... 《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是20世纪中国翻译的第一套混合算学教科书.该套教科书具有以下特点:内容丰富;注重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融合,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注重多学科内容的整合.它的产生是对当时数学教育界分科教学观念的一次冲击,开中国初中数学进行混合教学改革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教育史 《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 混合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章》、《三开》新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立升 李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2,共4页
对奈良、平安时代日本及同期新罗在算学教育中使用的教科书《六章》和《三开》的作者归属提出不同看法。否定了日本学者认为这两部书是由新罗传入日本的 ,以及韩国学者认为是百济人作品的说法。通过对中、日、朝古代数学教育史料的分析... 对奈良、平安时代日本及同期新罗在算学教育中使用的教科书《六章》和《三开》的作者归属提出不同看法。否定了日本学者认为这两部书是由新罗传入日本的 ,以及韩国学者认为是百济人作品的说法。通过对中、日、朝古代数学教育史料的分析和比较得到了新的结论 :1《六章》、《三开》既不是由新罗传入日本 ,也不是出自百济人的作品 ,它们都是由中国传入的数学书 ;2这两部书都是唐以前的作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史 日本 中国 《六章》 《三开》 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婷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2,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1922年):以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为主;第二阶段(1923-1928年):首次把几何内容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第三阶段(1929-1949年):首次在初中开设实验几何课程。初...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1922年):以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为主;第二阶段(1923-1928年):首次把几何内容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第三阶段(1929-1949年):首次在初中开设实验几何课程。初中几何教科书的演变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几何教育价值观的对峙与调整是初中几何教科书演变的内动力;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应突出数学的"整体性";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需在实验与论证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教育史 初中几何教科书 编写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宁算学令”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宏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2-26,共5页
“崇宁算学令”是中国数学史及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表明了崇宁年间算学(数学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令”在数学专科学校中引入了数术课程,因此它对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产... “崇宁算学令”是中国数学史及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表明了崇宁年间算学(数学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令”在数学专科学校中引入了数术课程,因此它对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宁算学令 数学教育史 中国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函数概念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思璐 沈中宇 汪晓勤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2,共8页
针对函数概念,对1810—1969年间出版的216种英、美代数教科书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出现了函数的“表达式”“变量依赖关系”“变量对应关系”“集合对应关系”“序偶集”5类定义.其演变规律既受函数概念本身历史发展的影... 针对函数概念,对1810—1969年间出版的216种英、美代数教科书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出现了函数的“表达式”“变量依赖关系”“变量对应关系”“集合对应关系”“序偶集”5类定义.其演变规律既受函数概念本身历史发展的影响,也和数学教育的发展有关.早期教科书中函数概念的演变过程和演变原因为今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解学生认知障碍和改善函数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概念 早期教科书 定义 演变 数学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