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设计驱动下河北非遗文化的网络表情符号转译研究
1
作者 陈凌云 沈法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4-392,438,共10页
目的探究数字设计驱动下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向网络表情符号转译的机制与路径,旨在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增强年轻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并探索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新途径。方法基于符号学、网络传播学和设计学理论框架,结... 目的探究数字设计驱动下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向网络表情符号转译的机制与路径,旨在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增强年轻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并探索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新途径。方法基于符号学、网络传播学和设计学理论框架,结合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系统分析河北非遗符号特征及表情符号设计规律,进而提出转译策略与设计形式。结果构建了“形-色-意”三位一体的转译模型,提出了“以数字符号美学为指导”“以网络社交平台为依托”“以情境化应用为落地”的三大转译策略,以及“元素体系化”“风格创新化”“设计规范化”“应用多元化”的四维设计形式。结论开发河北非遗文化网络表情符号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遗资源,还能提升其在数字时代的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 网络表情符号 数字设计 河北非遗 符号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辆耐碰撞结构的数字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兰 刘金朝 +1 位作者 王成国 范忠胜 《铁道机车车辆》 2008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研究耐碰撞车辆安全性设计思路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以天津津滨城市轨道车辆的头车为例,设计了不同碰撞速度下的多级吸能系统及其布置方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新设计的耐碰撞车体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碰撞速度下稳定有序变形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 城轨车辆 被动安全 耐碰撞 吸能装置 数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控制器直接数字设计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浩 卢朝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新方法将连续系统最佳二阶工程设计思想引入离散系统,使模拟化和直接数字设计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仿真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数字控制器可使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达到令人满意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 数字控制器 直接数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制件拉延模数字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向雄方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0,共4页
为完善车身冲模结构设计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制件在冲模设计坐标系中定位的概念,并应用六点定位原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冲压方向的选择原则与工序件的设计方法,根据数字设计的特点对拉延模零件及其特征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 为完善车身冲模结构设计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制件在冲模设计坐标系中定位的概念,并应用六点定位原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冲压方向的选择原则与工序件的设计方法,根据数字设计的特点对拉延模零件及其特征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拉延模数字设计的工作策略与方法.结果表明:制件在冲模设计坐标系中的定位是通过设计基准点与冲压方向实现的;拉延模数字设计的工作策略与方法经工程实例验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制件 拉延模 工程计划图 工序制件 数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里尔·库珀:包豪斯与数字设计的桥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7,共7页
穆里尔·库珀是20世纪美国设计史上一位开创性的设计师、教育家。她的设计连接了包豪斯与数字时代,在二者间构筑了一座桥梁,本文从包豪斯理论传播、包豪斯教育赓续、数字设计的先驱、人工智能设计的图版四个方面论述库珀开创性设计... 穆里尔·库珀是20世纪美国设计史上一位开创性的设计师、教育家。她的设计连接了包豪斯与数字时代,在二者间构筑了一座桥梁,本文从包豪斯理论传播、包豪斯教育赓续、数字设计的先驱、人工智能设计的图版四个方面论述库珀开创性设计思想与实践,以揭示她为麻省理工学院培养的设计文化:“设计不仅仅要设计对象,更要设计工具、设计系统。”对于今天我们思考数字时代设计的走向、深化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豪斯 数字设计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弹簧的数字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成国 刘金朝 《铁道机车车辆》 2003年第A02期35-39,52,共6页
数字设计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综合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限元分析(FEM)和动力学仿真等数值方法,探讨车辆悬挂系统的关键部件——空气弹簧数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以提速客车转向架空气弹簧的研制为实例,说明数字设... 数字设计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综合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限元分析(FEM)和动力学仿真等数值方法,探讨车辆悬挂系统的关键部件——空气弹簧数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以提速客车转向架空气弹簧的研制为实例,说明数字设计技术是进行创新性新产品开发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悬挂系统 空气弹簧 数字设计 CAD 有限元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心数字设计,奉献医用工程——缅怀导师王成焘教授
7
作者 陈晓军 林艳萍 姚振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王成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毕生致力于机械学科发展、推进机械工程与医学临床工程的结合,开创了制造领域与医学领域结合的成功范例,是人体摩擦学、数字骨科学、医学3D打印、人体生物力学、临床数字化领域的开拓者和实践者。... 王成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毕生致力于机械学科发展、推进机械工程与医学临床工程的结合,开创了制造领域与医学领域结合的成功范例,是人体摩擦学、数字骨科学、医学3D打印、人体生物力学、临床数字化领域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2项;主持完成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科技项目11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数字骨科学 数字设计 重点项目 机械学科 医学领域 上海市科技 国际合作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设计的单片机实现
8
作者 罗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1期86-89,78,共5页
1 MCS—51用于数字设计的硬件构成 MCS—51的位地址空间为OOH~FFH,其中OOH~7FH位处于内部RAM20H~2FH单元中,有128位;离散的位址80H~FFH位分布在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凡是字节地址能被8整除的特殊功能寄存器都是位地址空间,有93位.布尔... 1 MCS—51用于数字设计的硬件构成 MCS—51的位地址空间为OOH~FFH,其中OOH~7FH位处于内部RAM20H~2FH单元中,有128位;离散的位址80H~FFH位分布在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凡是字节地址能被8整除的特殊功能寄存器都是位地址空间,有93位.布尔处理机的累加器为PSW中的进位标志Cy,布尔处理机的I/O口为P0~B_3口的各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设计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制件修边冲孔模数字设计
9
作者 向雄方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9-151,共3页
数字制造技术全面提高了制造系统信息处理的效率,正逐步取代传统制造方式而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通过实例介绍了数字制造技术在车身冲模开发中的应用,探讨了数字制造模式下车身制件冲压工艺及工序件设计方法,分析了基于UG的修边冲... 数字制造技术全面提高了制造系统信息处理的效率,正逐步取代传统制造方式而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通过实例介绍了数字制造技术在车身冲模开发中的应用,探讨了数字制造模式下车身制件冲压工艺及工序件设计方法,分析了基于UG的修边冲孔模数字设计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制件 修边冲孔模 工程计划图 工序件 数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os的微距控制系统的数字设计
10
作者 毕阳 张涛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9年第6期519-524,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Nios处理器的微距控制系统,用于实现虚拟成像设备系统视标位置的精确定位。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对步进电机PWM的细分驱动和对光栅尺输出信号的鉴相倍频,构建了基于Nios的微距控制系统的数字设计部分。采用... 设计了一种基于Nios处理器的微距控制系统,用于实现虚拟成像设备系统视标位置的精确定位。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对步进电机PWM的细分驱动和对光栅尺输出信号的鉴相倍频,构建了基于Nios的微距控制系统的数字设计部分。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设计工具QuartusII和嵌入式开发套件NiosIDE,将可配置的软核处理器与可编程的硬件电路集于一体,既实现了软件处理的灵活性,又具有硬件处理的高速性特点。实验表明,该设计在虚拟成像设备的标视定位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精度为1.25μm的微距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距控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NIOS处理器 脉宽调制 数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数字设计工厂建设构想与实践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遵党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72,共13页
【目的】为了实现设计文档和信息的收集、加工、共享和发布,实时、动态、协同完成设计任务分解、接口提资、设校审以及产品交付等设计工作,【方法】在分析水利行业BIM应用现状基础上,以模块化设计为源头,研究并提出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数... 【目的】为了实现设计文档和信息的收集、加工、共享和发布,实时、动态、协同完成设计任务分解、接口提资、设校审以及产品交付等设计工作,【方法】在分析水利行业BIM应用现状基础上,以模块化设计为源头,研究并提出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数字设计工厂的构想。采用无感采集设计过程多维数据的手段,结合模型资源库,并与三维建模环境双向映射的方法,构建从数据采集、存储、治理到应用的设计过程全链条技术架构。【结果】数字设计工厂可以与BIM、GIS、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重构设计流程,实现从专业设计为主体的特例性工程设计到多专业实时协同的产品化设计;实现了统一平台下设计产品的交付与直观展示;实现设计参数同时驱动几何模型的造型和传统基于经验公式的数学计算。【结论】在数字设计工厂平台体系下,通过对设计过程控制与信息集成、专业模块化智能设计、大数据分析验证等应用的实践验证,有效解决了大数据多源复杂性、设计过程实时性和模块化的要求和难点,对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从专业设计为主体的特例性设计到多专业协同的产品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数字设计工厂 大数据 模块化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XA 3D数字设计精彩亮相科博会
12
作者 小城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4-24,共1页
2013年5月22日,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北京隆重开幕。本届科博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2000多家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参展,一批自主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技与生... 2013年5月22日,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北京隆重开幕。本届科博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2000多家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参展,一批自主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技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创新成果成为展会主体,集中展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设计 科博 国家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产业 科研院所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设计制造中心
13
《山东农机》 2004年第4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烟台市 胶东半岛 数字设计制造中心 中小企业 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的数字设计与建造教学研究——以南艺“无障碍”设计工作坊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大雁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3-430,共8页
目的对实践共同体理论下数字化设计与建造课程教学组织的优化途径进行梳理和研究。方法以认知学科的实践共同体理念为基础,群体性、异质性和实践性是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要素和特征,从这三个维度探究设计教学组织的要点和方法。结果实践共... 目的对实践共同体理论下数字化设计与建造课程教学组织的优化途径进行梳理和研究。方法以认知学科的实践共同体理念为基础,群体性、异质性和实践性是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要素和特征,从这三个维度探究设计教学组织的要点和方法。结果实践共同体理论下的教学组织是实现综合应用性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途径。结论实践共同体理论从应用层面提供教学组织优化的路径和措施,包括注重教学范式的转变、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促进共同参与的活动、学习成果评价的多元化;将理论研究应用到南艺设计教学实践中,数字医疗康复产品设计和建造是艺术与技术高度交叉的应用性课题,围绕该主题以工作坊的形式,从真实性任务的课题设置、促进协同的教学组织、全过程的学习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共同体 教学研究 数字设计与制造 工作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协同的《山海经》数字化体验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真 王杰 +1 位作者 王冠瑶 钟旭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1-450,共10页
目的应对以《山海经》为代表的文学经典在数字时代的推广与传承困境,发现既能传承作品内核又能增加大众参与的文学体验新路径。方法首先,通过梳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文学经典传承推广的典型阶段与方式,认为大众通过参与创作将外部信... 目的应对以《山海经》为代表的文学经典在数字时代的推广与传承困境,发现既能传承作品内核又能增加大众参与的文学体验新路径。方法首先,通过梳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文学经典传承推广的典型阶段与方式,认为大众通过参与创作将外部信息内化为个人体验,从而形成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与认同,进而提出大众应从经典的被动接收者转化为主动再创者的假设。其次,基于视觉思维理论与人机协同优势,提出支持大众参与进行人机协同绘画创作的文学经典数字化体验设计框架,并在构建体验流程的基础上,应用生成式扩散模型完成人机协同智能创作工具《绘山海》的开发。结果通过用户测试验证了基于人机协同理念的《山海经》数字化体验设计的有效性。结论在人机协同创作赋能下,大众通过从抽象文学语言到个人审美想象的视觉转化,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创作者,加深了对《山海经》的理解与感受,进而完成了文学经典与个体经验之间的意义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山海经 文学经典 数字化体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空间内地域文化数字化设计研究——以长沙地铁4号线为例
16
作者 李莉 潘思汝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5-I0006,共2页
《中国文化地铁发展报告2021》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互动装置、AR等数字化传播手段逐渐融入地铁空间,沉浸式体验成为地铁空间的重要互动体验,地域文化成为地铁空间的重要文化内容。长沙地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地域文化,旨在以数... 《中国文化地铁发展报告2021》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互动装置、AR等数字化传播手段逐渐融入地铁空间,沉浸式体验成为地铁空间的重要互动体验,地域文化成为地铁空间的重要文化内容。长沙地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地域文化,旨在以数字媒体为主要传播手段,将长沙地铁打造成国内地铁媒体运营的头等品牌。本文以长沙地铁4号线为例,分析地域文化数字化设计现状,深入探究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空间的数字化设计路径,提炼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以期为数字时代地铁空间数字化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地铁 数字设计 地铁空间 地域文化 数字化传播 传播手段 互动装置 沉浸式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出入口数字协同设计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郑广亮 王竞超 +1 位作者 芦睿泉 刘扬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4,共8页
针对地铁车站出入口数字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协同配合程度不高以及数字设计成果生成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地铁车站出入口工程的数字协同设计方法,建立出入口建筑与结构专业数据协同方式,以通用BIM设计软件为基础研发地铁车站... 针对地铁车站出入口数字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协同配合程度不高以及数字设计成果生成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地铁车站出入口工程的数字协同设计方法,建立出入口建筑与结构专业数据协同方式,以通用BIM设计软件为基础研发地铁车站出入口数字化协同智能设计工具,并将其应用于青岛地铁新建车站出入口工程的设计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的出入口协同智能设计工具可以实现建筑、结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出入口三维正向设计时所需的各构件BIM模型建立与修改、二维图纸生成等功能,且能够对出入口设计经验进行数字化封装,经工程实际应用与统计分析,其设计效率较传统设计方式提升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出入口 数字设计 数据协同 设计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教学设计框架构建及应用实证研究——基于EDIPT设计思维模型
18
作者 张妮 彭蝶 +1 位作者 吉鑫 杨黔东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6,共9页
数字化教学设计要素重构是教师顺应教育数字化的核心需求。“移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Empathize-Define-Ideate-Prototype-Test,EDIPT)是一种有助于指导教师教学设计及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设计思维模型。该文... 数字化教学设计要素重构是教师顺应教育数字化的核心需求。“移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Empathize-Define-Ideate-Prototype-Test,EDIPT)是一种有助于指导教师教学设计及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设计思维模型。该文首先以设计思维为主线,综合运用概念映射法、德尔菲法构建融合EDIPT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框架,并结合实践案例对该框架的五个核心阶段进行深度解析;接着,从教学设计文本和课堂观察双视角对框架应用效果展开综合评估;最后,深入分析该框架的关键特征,并为一线学科教师开展融合EDIPT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提出策略指引。融合EDIPT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框架对于助力教师教学设计数字化、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设计框架 EDIPT设计思维模型 教师数字素养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泉水电站改造工程金属结构数字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晨阳 赵春龙 +2 位作者 李岗 王正中 罗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石泉水电站已投入运行近50年,原设计中泄洪表孔工作弧门前无检修闸门,因随梯级开发水位抬高失去旱地检修条件,需对该部位金属结构进行改造。对此,采用数字化手段和BIM技术,对工程泄洪表孔坝段进行数字化建模,重现原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 石泉水电站已投入运行近50年,原设计中泄洪表孔工作弧门前无检修闸门,因随梯级开发水位抬高失去旱地检修条件,需对该部位金属结构进行改造。对此,采用数字化手段和BIM技术,对工程泄洪表孔坝段进行数字化建模,重现原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施工阶段的金属结构设备布置、检修闸门的设计,并利用ANSYS实现了检修闸门结构数值仿真,形成了从CAD建模、CAE数值仿真、软件二次开发及三维制图的全面数字化应用成果。可视化改造方案有利于指导施工和运维,也为同类工程在方法和经验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结构 改造工程 数字设计 BIM技术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美学设计的流动树脂注射充填修复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依玲 邹丽 +4 位作者 陈红梅 刘杰 张琳 张玲 薛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6,共8页
如何精准恢复患牙功能、个性化还原天然牙美观,一直是牙体直接修复领域的重大挑战。传统牙体直接修复技术受限于医生的主观操作,存在技术敏感性高、操作时间长、修复效果难以预测等问题,难以满足患者对于修复效果的个性化需求。本文介... 如何精准恢复患牙功能、个性化还原天然牙美观,一直是牙体直接修复领域的重大挑战。传统牙体直接修复技术受限于医生的主观操作,存在技术敏感性高、操作时间长、修复效果难以预测等问题,难以满足患者对于修复效果的个性化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性的流动树脂注射充填修复技术,该技术通过数字化美学设计与个性化修复导板相结合,实现了牙体直接修复的精准化和个性化,颠覆了传统牙体直接修复的技术范式。该技术以患者的主观美学需求为导向,利用数字化技术预先设计修复效果,并制作出个性化的修复导板。在临床操作中,医生只需将流动树脂精准注射到导板内,即可快速完成修复,大幅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修复的精准度和可预测性。数字化设计与流动树脂注射技术的结合,不但显著提升了牙体直接修复的效果,而且节省了临床操作时间,降低了对医生技术水平的要求。该技术可适用于各种牙体缺损的修复,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有望成为未来临床牙体直接粘接修复的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设计 流动树脂 注射充填 美学修复 粘接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