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食品安全核酸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标准化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秦爱 王娟 +4 位作者 邓方进 余秋地 周朝旭 李根容 肖昭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50-360,共11页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无需借助内参基因和标准曲线,通过极限稀释和泊松分布统计即可实现核酸单分子层面的绝对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和高耐受性等技术优势,在...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无需借助内参基因和标准曲线,通过极限稀释和泊松分布统计即可实现核酸单分子层面的绝对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和高耐受性等技术优势,在食品安全核酸检测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介绍了dPCR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及商业化平台,综述了dPCR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动物和植物源性成分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和食源性病毒检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标准化现状,并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dPCR在食品安全核酸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推广和标准制定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品安全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津 刘二龙 +3 位作者 谢力 李志勇 相大鹏 高东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75-280,共6页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作为一项新兴的基于单分子目标基因扩增的绝对定量技术,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在精准定量检测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综述了商业化dPCR技术在转基因成分、动物源性成分、食...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作为一项新兴的基于单分子目标基因扩增的绝对定量技术,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在精准定量检测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综述了商业化dPCR技术在转基因成分、动物源性成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定量检测等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dPCR应用中技术难题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品安全 绝对定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精准定量检测羊肉中掺杂猪肉 被引量:26
3
作者 任君安 邓婷婷 +2 位作者 黄文胜 葛毅强 陈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1-316,共6页
以羊和猪的单拷贝持家基因DNA复制蛋白A1为靶基因设计合成了适用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单位质量两种肉基因拷贝数之比的固定值,并进行了验证,据此将样品中羊肉和猪肉的拷贝数转换为相对质量... 以羊和猪的单拷贝持家基因DNA复制蛋白A1为靶基因设计合成了适用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单位质量两种肉基因拷贝数之比的固定值,并进行了验证,据此将样品中羊肉和猪肉的拷贝数转换为相对质量分数,从而建立了羊肉中掺杂猪肉的精准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羊肉中掺杂猪肉的含量检测,猪肉的最低定量限为1%,在5%~80%范围内绝对误差小于±1.30%,相对误差小于±10%,定量结果准确、重复性高,可以为肉类掺假的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猪肉 精准定量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聚合视野下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胡小勇 朱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2,共7页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子任务之一,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作为数字化聚合的技术产物,电子书包融合了学习终端、学习工具、学习资...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子任务之一,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作为数字化聚合的技术产物,电子书包融合了学习终端、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四大功能,近年来成为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创新应用的研究新热点。本文在梳理电子书包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对电子书包的结构、教学功能及媒体特征展开分析,同时结合实践调查与案例分析,从课堂师生活动、三维目标培养、电子书包教学环境的角度出发,构建三种适应不同需求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即基于电子书包的授导互动、学案导学、主题探究教学应用模式,并详细阐述这三种模式的教学操作流程及关键特征,以期为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 电子书包 教学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核酸高灵敏检测的液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浩钧 郜晚蕾 +5 位作者 景奉香 刘松生 周洪波 贾春平 金庆辉 赵建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0-1147,共8页
为了实现对核酸的高灵敏度检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液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 PCR)芯片.该芯片由产生液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块和储存液滴的玻璃腔室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在25 min内产生2×106个直径为20μm的微液滴... 为了实现对核酸的高灵敏度检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液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 PCR)芯片.该芯片由产生液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块和储存液滴的玻璃腔室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在25 min内产生2×106个直径为20μm的微液滴(体积4.187 p L).利用该芯片定量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在DNA浓度为106~101copies/μ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在浓度为106copies/μL的19号外显子野生型DNA中检测105~100copies/μL的突变型DNA,其检测敏感度可达到0.0001%.该方法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了液滴产生、核酸扩增和荧光信号读取的功能,在核酸绝对定量及痕量突变基因的检测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流控芯片 微液滴 高灵敏度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检测牛肉制品中的猪源性成分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立兵 石蕊寒 +7 位作者 项佳林 孙晓霞 付琦 王金凤 周巍 王素华 郭春海 王建昌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34,共6页
参照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以牛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猪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2种核基因为靶基因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理论推导单位质量... 参照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以牛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猪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2种核基因为靶基因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理论推导单位质量牛肉的GH基因与猪肉PRNP基因拷贝数之比为一固定值,通过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方法对该固定值进行检测和验证,并以该固定值对牛肉/猪肉人工混合样本和市售牛肉制品中的猪肉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牛肉中掺杂猪肉质量分数在5%~99%范围内时,检测结果绝对误差小于1.28%,变异系数小于6.5%,猪肉成分的回收率为99.09%~102.80%;20份牛肉制品中,4份检出猪肉成分,其中3份的相对含量为29.19%~98.15%,1份为0.12%(低于本方法检出限5%)。因此,dd PCR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牛肉制品中掺杂猪肉成分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牛肉 猪肉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对香肠制品中鸡、猪、牛源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立兵 陈敏娜 +6 位作者 孙晓霞 张亦琴 付琦 钱云开 周巍 郭春海 王建昌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56,共6页
为实现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以鸡的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猪的朊蛋白基因和牛的生长激素基因为靶基因,建立香肠制品中鸡、猪、牛源性成分... 为实现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以鸡的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猪的朊蛋白基因和牛的生长激素基因为靶基因,建立香肠制品中鸡、猪、牛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ddPCR方法特异性强,能特异性检测相应的鸡、猪、牛源性成分;根据肉粉质量(mg)与DNA质量浓度(ng/μL)、DNA质量浓度(ng/μL)与基因拷贝数浓度(copies/μL)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鸡肉粉、猪肉粉和牛肉粉质量(x1)与基因拷贝数浓度(y 2)之间的关系式为:鸡:x1=n×y2/273.946-n/886.557+0.216;猪:x1=n×y2/64.950+n/60.644+0.215;牛:x1=n×y2/62.839+n/12.646+1.218(n为稀释倍数);基于建立的ddPCR方法对64份市售不同种类香肠样品进行检测,在1份原料标识仅为“猪肉”的香肠中检出鸡源性成分含量为18.68%。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能够实现香肠中鸡、猪、牛源性成分的准确定量检测,并可以此判断“蓄意掺假”或“无意带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鸡、猪、牛源性成分 定量分析 肉类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立兵 员丽娟 +4 位作者 陈敏娜 王金凤 付琦 孙晓霞 王建昌 《肉类研究》 2021年第3期30-32,33,34,共5页
为实现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技术,以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为靶基因,建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 为实现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技术,以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为靶基因,建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dPCR方法能特异性检测鸭源性成分,灵敏性为11.1 copies/μL;根据鸭肉粉质量(mg)与DNA质量浓度(ng/μL)、DNA质量浓度(ng/μL)与鸭GH基因拷贝数浓度(copies/μL)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鸭肉粉质量(x)与鸭GH基因拷贝数浓度(y)之间的关系式为x=(n×y)/725.046-n/1317.06+0.153;模拟混合样本中鸭肉粉质量分数5%-100%时,鸭源性成分检测的绝对误差均小于±1.52%,变异系数均小于10.38%,回收率为98.35%~125.32%;在88份商品化肉制品中,11份肉制品中检出鸭源性成分,检出率为12.5%,且鸭源性成分含量为18.6%~87.4%。本研究所建立的鸭源性成分ddPCR方法有较好的准确性和较强的适用性,能够应用于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鸭源性成分 生长激素基因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凝胶芯片的数字PCR精准定量葡萄汁中的大肠杆菌O157
9
作者 易子涵 林星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共9页
建立一种可对葡萄汁中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直接检测的水凝胶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该方法直接将样本与水凝胶PCR体系混合,通过热裂解释放细菌DNA,利用水凝胶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 建立一种可对葡萄汁中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直接检测的水凝胶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该方法直接将样本与水凝胶PCR体系混合,通过热裂解释放细菌DNA,利用水凝胶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实现靶标DNA的原位数字PCR扩增,扩增后形成的荧光信号以荧光点形式呈现,荧光点数量与DNA分子数量一一对应,从而实现精确定量分析。针对大肠杆菌O157设计PCR引物,建立方法体系,并进行可行性、灵敏性、特异性及真实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可低至单细菌水平,无需DNA提取纯化;特异性强,只检出目标细菌;无需样品前处理,并具有良好的抗抑制效果;从制样到结果报告的检测时间可降至40 min以内。所有葡萄汁污染样品均可直接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与稀释涂布平板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平均回收率为96.9%~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3.6%~12.4%。本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无需样品前处理和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于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大肠杆菌O157 水凝胶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域本体的数字文献资源聚合及服务推荐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毕强 刘健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2-460,共9页
随着国内外数字资源聚合以及服务推荐研究的不断深入,聚合及服务推荐方法的改进和融合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本文综合运用聚类分析、语义相似度计算、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等方法,提出了基于领域本体的数字文献资源聚合及服务推荐的方法和途... 随着国内外数字资源聚合以及服务推荐研究的不断深入,聚合及服务推荐方法的改进和融合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本文综合运用聚类分析、语义相似度计算、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等方法,提出了基于领域本体的数字文献资源聚合及服务推荐的方法和途径,并以知网文献资源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流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数字文献资源有效聚合,并挖掘用户需求信息,根据用户偏好对其进行推荐。本文不仅为资源聚合与服务推荐的深入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框架,同时也为资源聚合以服务推荐理论拓展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本体、数据挖掘以及服务推荐等方法,对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聚合以及服务推荐进行研究,从而为优化其资源再组织结构和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源聚合 语义相似度 协同过滤 谱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网络视域下的数字资源深度聚合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传清 毕强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3,共10页
基于关联关系维度的数字资源聚合是数字资源知识发现的重要基础和工具。超网络是由多个类型的同质和异质子网络组成的网络,通过多种关联维度聚合的数字资源即形成了拥有相同以及不同性质的结点和关系的数字资源超网络,这些不同性质的... 基于关联关系维度的数字资源聚合是数字资源知识发现的重要基础和工具。超网络是由多个类型的同质和异质子网络组成的网络,通过多种关联维度聚合的数字资源即形成了拥有相同以及不同性质的结点和关系的数字资源超网络,这些不同性质的关联与链接是知识关联、挖掘、发现与创新的脉络线索。结合超网络理论,构建和描述数字资源超网络,并分析超网络中不同性质的关系类型,如引用关系、共现关系、耦合关系等,从关联维度探讨数字资源深度聚合的模式,进而分析利用数字资源超网络进行知识发现的具体应用方法,最后构建数字资源超网络聚合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源聚合 超网络 数字图书馆 关联维度 知识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聚合:构建基于评估的课堂教学新环境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卫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43,共4页
利用技术支持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国际趋势,数字化聚合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的数字化聚合。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即时反馈教学系统作为国际上新近出现的主流的数字化聚合技术,为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利用技术支持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国际趋势,数字化聚合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的数字化聚合。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即时反馈教学系统作为国际上新近出现的主流的数字化聚合技术,为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针对我国当前课堂教学环境在技术应用、信息传播和课堂评价效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境,本文提出了构建基于评估的课堂教学新环境的系统框架,阐述了其三个方面的应用优势,以回应现实中课堂信息化教学面临的困惑,并从协同学习理论、反馈评价理念和掌握学习等方面作了理论上的分析。最后从教育技术实用学的角度,强调技术是偏方,人本是正道,技术的有效性有赖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技术时,应做到人机优势互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价值,提高课堂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推进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 信息化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者合作的数字馆藏资源聚合研究——以法学学科数字文献资源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均平 季元魁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2-1040,共9页
随着大科学的发展,“信息过载”现象已经日益严重,资源聚合成为提高数字馆藏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CSSCI中收录的法学学科数字文献资源作为对象,将作者间的合作为研究切入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点度中心性分析、中间中... 随着大科学的发展,“信息过载”现象已经日益严重,资源聚合成为提高数字馆藏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CSSCI中收录的法学学科数字文献资源作为对象,将作者间的合作为研究切入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点度中心性分析、中间中心性分析和子群分析等方法,不局限于对高产作者群体的研究,从而揭示作者间合作关系形成的过程、分布特点及基于作者合作作为聚合方式的独特作用;研究结果也展现了基于作者合作的聚合研究直观、简洁、深入的特点,和对于促进作者间的学术交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馆藏资源聚合 作者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法 法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的构建与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婉姗 季铁 +1 位作者 王梓溪 张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46-153,共8页
目的以文化基因之间相似性关系为基础,对革命文物进行关系匹配,构建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整体性地展现革命文物关系并应用于设计创新当中,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提出新的路径。方法首先,对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进行定义,确定聚合体... 目的以文化基因之间相似性关系为基础,对革命文物进行关系匹配,构建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整体性地展现革命文物关系并应用于设计创新当中,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提出新的路径。方法首先,对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进行定义,确定聚合体的基本构成单元U,U=(M,G,R):M=革命文物唯一标识/名称,G=革命文物文化基因,R=革命文物文化基因关系连线;其次,从本体属性中提取出满足创新设计应用的革命文化基因并进行类型维度的层次分级,建立以文化基因为基本遗传单位的革命文化基因数据库;最后,以革命文物为核心,以文化基因之间的等价性为关系连线,对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进行构建。结果通过对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的构建,形成革命文物文化基因关系网络,有助于在革命文物的创新设计应用中提供设计因子与创意思路,提高再设计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文化基因 数字聚合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定量检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28
15
作者 周巍 李月华 +5 位作者 孙勇 李永波 张涛 刘琼 张岩 王丽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87-291,共5页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建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活菌提取和ddPCR方法...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建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活菌提取和ddPCR方法对靶标基因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实验,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建立了发酵乳中ddPCR技术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检测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为3.3×10~1 CFU/g,定量的偏差率为+10.18%,证明了ddPCR用于绝对定量检测的可行性,为其他食品污染菌和致病菌标准化控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发酵乳 定量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绝对定量核酸的数字PCR微流控芯片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强远 杨文秀 +6 位作者 高一博 于丙文 邱琳 周超 金伟 金钦汉 牟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550,共6页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进行核酸单分子扩增和核酸绝对定量的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数字PCR)微流控芯片.应用多层软光刻技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芯片材料,盖玻片作为基底制作了具有3层结构以及微阀控制功能的微流控芯片.芯片的大小与...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进行核酸单分子扩增和核酸绝对定量的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数字PCR)微流控芯片.应用多层软光刻技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芯片材料,盖玻片作为基底制作了具有3层结构以及微阀控制功能的微流控芯片.芯片的大小与载玻片相当,可同时检测4个样品,每个样品通入芯片后平均分配到640个反应小室,每个小室的体积为6 nL.以从肺癌细胞A549中提取的18sRNA为样品检测了该芯片的可行性.将样品稀释数倍后通入芯片,核酸分子随机分布在640个小室中并扩增.核酸分子在芯片中的分布符合泊松分布原理,当样品中待测核酸分子平均拷贝数低于0.5个/小室时,则每个反应小室包含0个或1个分子.经过PCR扩增后,有模板分子的小室检测结果为阳性反应,而无模板分子的小室为阴性反应,最后通过计数阳性反应室的个数,可绝对定量原始待测样品中的目标DNA分子拷贝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字PCR芯片可实现DNA单分子反应和核酸绝对定量,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节省时间和试剂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为数字PCR方法在普通实验室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可用于癌症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单细胞分析、产前诊断以及各种细菌病毒的核酸检验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流控芯片 单分子扩增 核酸定量 绝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PCR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郭宏伟 赵绪永 +3 位作者 李华玮 张震 马辉 郑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数字PCR技术是一种能够进行绝对定量的核酸检测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比,该技术敏感性更高、定量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对反应抑制物的耐受能力也更高。目前,该技术在转基因检测、物种鉴定、疾病诊断、病原微生物鉴定和精确定量分... 数字PCR技术是一种能够进行绝对定量的核酸检测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比,该技术敏感性更高、定量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对反应抑制物的耐受能力也更高。目前,该技术在转基因检测、物种鉴定、疾病诊断、病原微生物鉴定和精确定量分析等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对数字PCR的发展历史、原理、优缺点及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动物疫病诊断能力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绝对定量 动物疫病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数字PCR和Super-ARMS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浆循环肿瘤D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曹喆 王静 +11 位作者 秦娜 李琨 吕嘉林 王敬慧 杨新杰 李曦 张卉 张权 龙洪清 舒诚荣 马丽 张树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0,共7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选择靶向药物时需以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类型作为依据,然而晚期肺腺癌肿瘤组织取材较难,有专家共识指出外周血可替代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标本。本文旨在探讨...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选择靶向药物时需以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类型作为依据,然而晚期肺腺癌肿瘤组织取材较难,有专家共识指出外周血可替代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标本。本文旨在探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法(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和超级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upe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super-ARMS)这两种方法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浆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中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初治晚期肺腺癌共119例纳入研究,比较ddPCR和Super-ARMS技术检测血浆ctDNA 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部分EGFR基因经典突变阳性患者接受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口服治疗,将患者按检测结果分亚组,组1为ddPCR及Super-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均为阳性,21例。组2为ddPCR及Super-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均为阴性,16例。组3为ddPCR检测结果为阳性而Super-ARMS检测结果为阴性,5例。组4为ddPCR检测结果为阴性而Super-ARMS检测结果阳性,因组4患者个数为0,不纳入统计。以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评估近期疗效,并用生存分析比较组间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以评估远期疗效。结果 119例晚期肺腺癌组织样本中,共检测到58例(48.7%)EGFR基因突变。ddPCR技术检测与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结果的符合率为82.4%(Kappa=0.647, P<0.001),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90.2%。而Super-ARMS检测与组织检测的符合度为71.4%,灵敏度仅为58.6%,特异度为83.6%。组3的ORR与DCR值低于组1、2,但组间ORR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三组患者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1, P=0.329)。结论 ddPCR作为一种高敏感度及特异度的液体基因检测方法,可以作为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浆ctDNA EGFR基因突变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血浆基因检测结果同样可作为EGFR-TKIs药物对患者的疗效预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 突变扩增系统 Super-突变扩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数字PCR技术在多拷贝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兰雪 张斯童 +6 位作者 李哲 常浩 孙旸 王刚 陈欢 王春凤 陈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9-184,共6页
为获得高产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利用rDNA整合法构建木聚糖酶酿酒酵母整合表达载体,实现木聚糖酶基因的多拷贝表达,并利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转化子拷贝数进行检测,分析木聚糖酶基因拷贝数与酶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 为获得高产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利用rDNA整合法构建木聚糖酶酿酒酵母整合表达载体,实现木聚糖酶基因的多拷贝表达,并利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转化子拷贝数进行检测,分析木聚糖酶基因拷贝数与酶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rDNA整合法获得了10株不同拷贝数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对其酶活力进行测定,发现当拷贝数小于9时,菌株产酶能力随拷贝数增加而增强,9拷贝数时菌株产酶能力最强,酶活力为308 U/m L,超过9拷贝,产酶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多拷贝 酿酒酵母 木聚糖酶 rDNA整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HER2基因扩增检测(数字PCR法)在抗HER2治疗中的应用共识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仁泉 柳光宇 +11 位作者 杨文涛 郭林 关明 邵志敏 徐大志 倪明 唐峰 王朝夫 娄加陶 孙奋勇 邢金良 潘跃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6,共7页
乳腺癌患者中20%~3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该类型乳腺癌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抗HER2靶向药物能有效地降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期,改... 乳腺癌患者中20%~3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该类型乳腺癌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抗HER2靶向药物能有效地降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1],HER2状态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评估指标和抗HER2治疗选择的主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基因扩增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