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染色体6q16.3~21区域候选肿瘤抑制基因的定位与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康睿 曹励之 +9 位作者 俞燕 杨明华 张朝霞 郭碧贇 谢岷 陈英 谭志红 王卓 胡婷 吴秀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了克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候选肿瘤抑制基因,首先选取分布于6q16.3~21上的1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139例中国儿童ALL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分析.分析显示32%的患者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且高频缺失区位于D6S1709~D6S... 为了克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候选肿瘤抑制基因,首先选取分布于6q16.3~21上的1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139例中国儿童ALL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分析.分析显示32%的患者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且高频缺失区位于D6S1709~D6S301之间,大小为2cM.各位点LOH与白细胞总数、病态细胞数有显著性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形态学分型和免疫学分型无显著相关(P>0.05).进一步在高频缺失区域内,采用定位候选克隆策略、生物信息学技术及RT-PCR技术筛选、鉴定与儿童ALL相关的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及其cDNA片段.在D6S1709~D6S301之间筛选到一个在儿童ALL细胞中低表达的EST(GenBank登录号:AA403058),与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较,在15例ALL患者中有10例表达下调(P<0.05).采用数字化差异表达分析显示,位于6q16.3~21区域内的AMD1基因、PPIL6基因和WASF1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丰度要低于正常组织(P<0.05).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在6q16.3~21区域克隆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q16.3~21 肿瘤抑制基因 杂合性缺失 表达序列标签(EST) 数字化差异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