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体育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诺 曹庆雷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8,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我国体育非遗数字化保护的价值、挑战,并提出路径。价值:拓展体育非遗保护新样态,开启体育非遗保护新模式,推动体育非遗可持续发展。挑战:数字化融合度有待提升,文化内涵挖掘有待深入,数字...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我国体育非遗数字化保护的价值、挑战,并提出路径。价值:拓展体育非遗保护新样态,开启体育非遗保护新模式,推动体育非遗可持续发展。挑战:数字化融合度有待提升,文化内涵挖掘有待深入,数字化保护驱动力不足,数字化监管力度尚不足。路径:推进传统与现代深度交融,焕发保护活力;挖掘原有承载的文化内涵,呈现文化基因;提升文化数字保护驱动力,夯实保护基础;进一步加快完善监管体系,强化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非遗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化保护及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峥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3,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龙山地区土家织锦纹样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创新应用策略。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类型及其发展进行整理解析,剖析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转化策略,对纹样... 研究旨在探讨龙山地区土家织锦纹样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创新应用策略。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类型及其发展进行整理解析,剖析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转化策略,对纹样依次进行采集、解析、解构和储存的数字转化处理,建立包含图形元素数字资源库、骨骼结构数字资源库和色彩搭配数字资源库的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资源库,实现纹样的数字保护、资源共享和数据应用,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从而进一步搭建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基于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织锦纹样服务生态,推动地域文化产业的创新转型发展,为民族传统纹样的活态传承与产业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土家织锦纹样 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库 数字化服务平台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雅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数字化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相关技术应用不足、资金投入有限、专业人才短缺以及数据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同时缺乏专业化的数字... 数字化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相关技术应用不足、资金投入有限、专业人才短缺以及数据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同时缺乏专业化的数字技术运营人员。为此,需要充分应用和融合数字技术,不断探索数字化保护实现的途径:政府引导为主,加强政策支持;社区实践为主,深入合作保护;人才汇集为主,实施先进技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将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纳入日常生活,从而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以下司古镇为例
4
作者 王艺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155,共10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成为促进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结合下司古镇案例,探讨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内涵和关键环节,就下司古镇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面临技术基础薄弱、数据整合不足、活...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成为促进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结合下司古镇案例,探讨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内涵和关键环节,就下司古镇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面临技术基础薄弱、数据整合不足、活态传承渠道有限等问题,探索适应地方实际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古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遗产传承 数字化保护 下司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景观数字化保护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丹青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村落景观,传承和发扬珍贵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村落景观,传承和发扬珍贵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基于此,阐述了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保护中的应用,并就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进行论述,旨在推动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景观 苗侗少数民族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巴藏区藏族家具纹样数字化保护及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瀚文 张玉婷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从服务设计角度出发,基于康巴藏族纹样的资源梳理,对其家具纹样进行数字化保护研究,挖掘其纹样的现代创新应用形式。拟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剖析康巴藏族家具类型与纹样审美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化保护策略,利用计算机技术... 从服务设计角度出发,基于康巴藏族纹样的资源梳理,对其家具纹样进行数字化保护研究,挖掘其纹样的现代创新应用形式。拟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剖析康巴藏族家具类型与纹样审美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化保护策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家具纹样进行数字化采集、分析、处理和保存,并引入服务设计工具和方法对其进行实践论证,进一步构建康巴藏族家具纹样数字化保护服务平台,实现纹样资源的有效共享和数据应用,完成对传统民族纹样的现代化保护与创新设计。借此生成一条利用新技术和数字化手段进行纹样保护与应用的新路径,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转型方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纹样 康巴藏族 数字化保护 服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古村落数字化保护的应用——以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为例
7
作者 尤仁婷 陈丽竹 +1 位作者 曹志芳 罗代季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79-81,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成为重要课题。以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为例,深入研究了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古村落数字化保护领域的实践应用。在充分分析古村落保护现状及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无人机测绘技术的独...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成为重要课题。以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为例,深入研究了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古村落数字化保护领域的实践应用。在充分分析古村落保护现状及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无人机测绘技术的独特优势,介绍了该技术在古村落规划布局、保护监测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探讨了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无人机测绘技术 古村落数字化保护 塘尾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传统与现代:民俗舞蹈的数字化保护——评《民俗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8
作者 梁晓艺 关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17-I0017,共1页
数字化保护在民俗舞蹈传承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高清视频、三维建模、虚拟现实技术,记录舞蹈动作、服饰、音乐及表演环境,提供沉浸式体验,使传统舞蹈突破地域时间限制,全球观众可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学习。数字化保护是有效文化遗产保存方式... 数字化保护在民俗舞蹈传承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高清视频、三维建模、虚拟现实技术,记录舞蹈动作、服饰、音乐及表演环境,提供沉浸式体验,使传统舞蹈突破地域时间限制,全球观众可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学习。数字化保护是有效文化遗产保存方式,既保留宝贵文化遗产,又开辟传播发展新路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于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民俗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孙传明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虚拟现实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网络平台 沉浸式体验 舞蹈动作 民俗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数字化保护研究——评《江西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9
作者 任丽丽 陈志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15-I0015,共1页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江西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一书是蒋九江著,2021年...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江西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一书是蒋九江著,2021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信息化 现代高等教育 河南人民出版社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保护 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态传承视域下白马藏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
10
作者 李可歆 江潮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246-248,共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护和传承这些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记忆的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传统村落为例,探讨活态传承视域下白马藏族传统村落的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护和传承这些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记忆的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传统村落为例,探讨活态传承视域下白马藏族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保护策略与路径。当前,白马藏族传统村落正面临着文化同质化、传统技艺失传、生态环境退化等严峻挑战。文章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一套综合性的数字化保护方案,以实现白马藏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族 文化同质化 传统村落 现代信息技术 四川省绵阳市 数字化保护 现代化浪潮 活态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47
11
作者 赵富学 程传银 +2 位作者 高继科 洛让加措 李法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1,共7页
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一带一路"战略中文化交流传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使用虚拟博物馆、特色数据库、数字化图案设计、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等技术方法,对散存少数民族体育... 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一带一路"战略中文化交流传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使用虚拟博物馆、特色数据库、数字化图案设计、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等技术方法,对散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机制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采取整合研究优势、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联动体系、完善多国合作机制等有效策略,使散存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实现完整而系统的数字化保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交流拓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一带一路 散存 少数民族 信息资源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2
12
作者 师国伟 王涌天 +1 位作者 刘越 郑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90-2093,2097,共5页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趋势。"背景环境中的古迹遗址—城镇风貌和自然景观变化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新主题。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趋势。"背景环境中的古迹遗址—城镇风貌和自然景观变化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新主题。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矛盾,引入并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概念、特点,指出它在遗产数字化保护上所具有的优越性。最后以其在国内外历史古迹现场数字化重建中的成功应用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上具有极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文化遗产 注册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化保护系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38
13
作者 张沛超 高翔 +1 位作者 顾黄晶 霍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分析了全数字化保护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元件重要度分析方法指导保护系统设计;分析了全网络化的保护系统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提出在保证保护系统实时性和兼容性的前提下,基于IEC62351安全标准建设系统,并进行系... 分析了全数字化保护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元件重要度分析方法指导保护系统设计;分析了全网络化的保护系统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提出在保证保护系统实时性和兼容性的前提下,基于IEC62351安全标准建设系统,并进行系统化的安全性评测;分析了全网同步、站内同步以及无同步对不同保护原理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原理的保护在失去同步后保护系统应采取的措施;比较了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及IEEE1588 2种时间同步标准,提出应基于IEEE1588实现过程层的时间同步;分析了影响全数字化保护系统实时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利用光学互感器,利用GOOSE消息代替保护出口继电器以及利用交换式以太网技术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IEC 61850 可靠性 安全性 同步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数字化保护动模测试系统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涛 高厚磊 +4 位作者 邹贵彬 王大鹏 马凯 汤磊 钱卫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33-136,141,共5页
IEC 61850标准的应用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带来了重大变革,也给继电保护检测带来了新的挑战。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和组网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数字化保护与传统保护在测试方面存在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在传统电力系统动模系统基础上... IEC 61850标准的应用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带来了重大变革,也给继电保护检测带来了新的挑战。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和组网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数字化保护与传统保护在测试方面存在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在传统电力系统动模系统基础上构建数字化保护测试系统的思想和实施方案。依据所提出的方法,在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室成功开发出满足IEC 61850标准的测试平台,可实现对数字化保护及二次设备的综合测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数字化保护 保护测试 动态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保护采样数据处理方案 被引量:15
15
作者 蒋雷海 陈建玉 +2 位作者 俞拙非 许捷 吴崇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2-44,共3页
指出了数字化保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通信延时、海量采样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采集传输回路受干扰导致采样数据丢失和畸变等问题。分析了数据源驱动法和增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度法2种数据处理调度机制。设计了等间隔采样和每周期定点... 指出了数字化保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通信延时、海量采样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采集传输回路受干扰导致采样数据丢失和畸变等问题。分析了数据源驱动法和增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度法2种数据处理调度机制。设计了等间隔采样和每周期定点数采样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采样数据无效情况下保护应采取的动作策略。所提出的方案已在装置中实现并通过了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和动模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调度机制 保护算法 等间隔采样 定点数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61850数字化保护动模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厚磊 马凯 +2 位作者 邹贵彬 王涛 王大鹏 《南方电网技术》 2009年第4期10-14,共5页
IEC61850标准的应用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带来了重大变革。在此类变电站中,保护装置可以直接从电子式互感器处获取所需的电流、电压数字量信息,并向智能开关控制器发送数字化跳闸命令。这种数字化保护与传统的微机型保护在硬件结构和信号... IEC61850标准的应用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带来了重大变革。在此类变电站中,保护装置可以直接从电子式互感器处获取所需的电流、电压数字量信息,并向智能开关控制器发送数字化跳闸命令。这种数字化保护与传统的微机型保护在硬件结构和信号处理方面都存在差异,传统的保护测试方法将不再适用。文章分析了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保护装置的测试要求,提出通过对传统的物理模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立符合要求的测试系统。根据这一思路,该新型测试系统在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测试平台能够提供所需要的二次接口特征和测试环境,可以对不同种类的IEC61850保护装置进行动模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数字化保护 保护测试 物理模型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益忠 陈明辉 黄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0-143,149,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东莞市获批的278处历史建筑的现场调研,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建库,结合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公众服务系统全方位展示和传播东莞市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旨在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历史建筑保护... 本文通过对东莞市获批的278处历史建筑的现场调研,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建库,结合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公众服务系统全方位展示和传播东莞市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旨在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保护、活化利用及传播提供新思路,从而推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完整化、系统化和共享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数字化保护 倾斜摄影 三维建模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保护装置时钟同步的实现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志坚 姜利华 +2 位作者 陈丽红 李蔚 嵇翔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109,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对时系统结构的主要特点和时钟误差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时钟同步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捕捉时钟差值回填晶振计数的方法,修正外部时钟源和保护装置晶振造成的时钟误差。... 系统地分析了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对时系统结构的主要特点和时钟误差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时钟同步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捕捉时钟差值回填晶振计数的方法,修正外部时钟源和保护装置晶振造成的时钟误差。基于上述软件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硬件设计,能够满足各种对时网络的需求。通过工程应用例子和各种对时方式的误差测试结果,证明了本软硬件对时方案适用于数字化保护装置和其他需要高精度时钟同步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装置 时钟同步 IEEE 1588 IEC 61850 站控层 间隔层 过程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89
19
作者 谭必勇 张莹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1,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梳理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要路径以及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梳理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要路径以及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思路的基础上,认为中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解决方案,既具有初始阶段技术驱动特点、政府引导效益明显等共同点,同时在管理体系、投入机制、保护体系、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从而为本国文化资源在数字化空间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前进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中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 被引量:42
20
作者 钟蕾 周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创新的形式。方法通过对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分析,以及新媒体形式的特点和优势来寻找两者结合的切入点,并详细阐述了新媒体多元化形式应用于非遗保护的具体措施。结论多元媒体形式的介入为非遗保护与宣传工... 目的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创新的形式。方法通过对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分析,以及新媒体形式的特点和优势来寻找两者结合的切入点,并详细阐述了新媒体多元化形式应用于非遗保护的具体措施。结论多元媒体形式的介入为非遗保护与宣传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方式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新媒体多元化的宣传形式扩大了非遗的群众认知度,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全民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非遗数字化保护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