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民俗文化在数字插画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安翎嘉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5期76-78,共3页
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审美价值。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进步,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全新的舞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传统民俗文化在数字... 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审美价值。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进步,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全新的舞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传统民俗文化在数字插画设计领域的应用实践,细致分析其在造型语言、色彩搭配、象征寓意等方面的具体运用,并提出针对性的应用策略。期望通过这些探讨,能够促进传统民俗文化与数字插画设计的深度交融,为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俗文化 数字插画设计 造型语言 色彩运用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
2
作者 杨震 《染整技术》 202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传统服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故而需要大力传承和广泛传播。数字化传播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力。深入探讨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传统服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故而需要大力传承和广泛传播。数字化传播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力。深入探讨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结合案例分析,为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提供参考,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文化 应用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语境下徐州传统文化符号多维转译与创新设计研究
3
作者 朱雪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9期75-79,共5页
探寻徐州传统文化符号在数字化语境下传承与发展的契机,寻求传统文化与文创产业结合的新路径,通过提炼“汉代三绝”中汉俑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基因,多维转译传统文化符号元素,挖掘IP(知识产权)文化主题,对徐州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新设计,有... 探寻徐州传统文化符号在数字化语境下传承与发展的契机,寻求传统文化与文创产业结合的新路径,通过提炼“汉代三绝”中汉俑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基因,多维转译传统文化符号元素,挖掘IP(知识产权)文化主题,对徐州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新设计,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有层次地开拓IP形象的延展方向,开发与推广数字衍生品和传播平台,通过科技支撑、情境化营造、多元化传播弘扬徐州传统文化符号,提高徐州传统文化符号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传统文化符号 多维转译 IP设计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民间民俗美术数字化产品创新途径研究
4
作者 宫丽慧 孙麟安 《纺织报告》 2025年第3期42-44,共3页
传统民间民俗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传统民间民俗美术进行数字化创新转化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文章主要研究了传统民间民俗美术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探索了传统民间民俗美术数字... 传统民间民俗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传统民间民俗美术进行数字化创新转化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文章主要研究了传统民间民俗美术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探索了传统民间民俗美术数字化产品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间民俗美术 数字化产品 创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土家族传统婚礼服饰“露水衣”的民俗文化研究
5
作者 李典 《天工》 2025年第13期48-50,共3页
民俗文化体现在大众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从大众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可以窥见民俗文化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体现与表达。居于渝东南地区的土家族人民,其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其中,土家族婚姻礼仪中的婚礼... 民俗文化体现在大众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从大众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可以窥见民俗文化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体现与表达。居于渝东南地区的土家族人民,其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其中,土家族婚姻礼仪中的婚礼服极具特色,研究和分析土家族传统婚礼服饰“露水衣”的历史、服饰的形制、蕴含的民俗文化等,展现土家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渝东南土家族的传统服饰文化,有利于促进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传统婚礼服饰 露水衣 民俗文化研究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下纸质图书与传统文化价值的再审视
6
作者 孙瑜蔚 《中华纸业》 2025年第3期90-92,共3页
旨在探讨纸质图书在数字化时代的独特文化价值与使命,通过分析纸质图书的历史传承功能、阅读体验特性以及传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纸质图书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可行路径,并重新定位纸质图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这些分析与建... 旨在探讨纸质图书在数字化时代的独特文化价值与使命,通过分析纸质图书的历史传承功能、阅读体验特性以及传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纸质图书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可行路径,并重新定位纸质图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这些分析与建议,期望为纸质图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纸质图书 传统文化 再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纹样数字化转型中的文化传承与传播创新研究
7
作者 赵辉 《艺术科技》 2025年第7期177-179,共3页
目的: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纹样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技术革新机遇,正经历从实物保存到数字活化的范式转变。这一进程不仅重构了文化传承方式,更在全球范围内催生出新的文化传播生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纹样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 目的: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纹样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技术革新机遇,正经历从实物保存到数字活化的范式转变。这一进程不仅重构了文化传承方式,更在全球范围内催生出新的文化传播生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纹样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文章聚焦传统纹样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传播创新,结合当前“国潮风”兴起的时代背景,探讨其在数字时代面临的保护与传承挑战。方法: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以宋锦“天华锦”纹样为例,深入分析传统纹样的数字化转型路径,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与虚拟现实展示等技术手段,构建完整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应用体系。结果:研究表明,数字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传统纹样的有效保护和精确还原,还能促进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结论: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结合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运营策略,可以实现传统纹样的可持续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纹样 数字化转型 文化传承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曲的数字化保护研究——以梁山调为例
8
作者 李瑗珊 《戏剧之家》 2025年第18期11-13,共3页
梁山调作为湖北省独具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目前正处于传承与发展的瓶颈期。运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系统性保护,对抢救和保存其珍贵艺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梁山调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资源建设缺乏规范体系、传播渠道单一... 梁山调作为湖北省独具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目前正处于传承与发展的瓶颈期。运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系统性保护,对抢救和保存其珍贵艺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梁山调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资源建设缺乏规范体系、传播渠道单一化、专业人才培养滞后、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需求,本文提出以下路径:加快实施数字化采集与加工;开发沉浸式数字展演平台;推进数字技术深度应用;健全数字化保护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完善、平台建设、人才培育与业态创新的多维联动,提升梁山调数字化保护水平,使这一传统艺术瑰宝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戏曲 梁山调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全景体验技术的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
9
作者 陈方 李争婕 《丝网印刷》 2025年第5期131-133,共3页
以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黄土岗镇小漆园村全景摄影为实践基础,探究了VR全景体验技术在村落文化场景还原方面的数字化保护应用实践的两套系统(图库系统、漫游系统)和三种形式(2:1全景图图库、VR全景图图库、VR全景漫游系统)。
关键词 VR全景 虚拟漫游 传统村落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以宁波传统技艺传承为例
10
作者 李方园 包辉煌 《天工》 2025年第8期86-8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以宁波传统技艺传承为例,针对宁波传统技艺传承进行调研,分析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出解决宁波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的可行性方案,探索宁波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的路径,进一步助推宁波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以宁波传统技艺传承为例,针对宁波传统技艺传承进行调研,分析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出解决宁波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的可行性方案,探索宁波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的路径,进一步助推宁波传统技艺传承更有效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数字化保护 非遗传承 传统技艺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共享融合式”社区美育基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11
作者 曾庆宇 王影 《艺术家》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社区美育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考验。一方面,社区美育基地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需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探索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呈现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另一方面,社区美育还应顺应时代...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社区美育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考验。一方面,社区美育基地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需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探索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呈现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另一方面,社区美育还应顺应时代发展,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数字文化生态,在创新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这就需要社区美育基地立足自身特色,积极对接数字平台,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共享融合式”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与创新 数字化时代 融合式 数字平台 沉浸式体验 转型升级 社区美育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元素推动动画艺术设计表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3-87,共5页
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动画艺术设计的艺术源泉,不但建构了“新国风”动画艺术多种表达形式,而且也成为动画艺术设计中文化内涵诠释的重要依据。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动画艺术设计中,把握动画艺术设计重塑文化符号的时代共鸣,创作出与时代发... 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动画艺术设计的艺术源泉,不但建构了“新国风”动画艺术多种表达形式,而且也成为动画艺术设计中文化内涵诠释的重要依据。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动画艺术设计中,把握动画艺术设计重塑文化符号的时代共鸣,创作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优秀动画作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动画艺术设计出现了“艺术+文化+技术”相互融合的繁荣文化图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AI修复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升级动画艺术设计表现维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以传统文化元素、数字化和动画艺术设计为线索,通过论述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艺术设计的不解之缘为理论支持,试图探究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表达,以及数字技术赋能动画艺术设计的表现,进而更好地把握数字化时代的动画艺术设计表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数字化 动画艺术设计 民族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数字化驱动与创新路径: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超越 吕拉昌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数字化与全球化浪潮下,文化产业正通过多元要素的协同创新构建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基于《黑神话:悟空》这一典型案例,从技术创新、产业联动、资本整合与文旅融合等维度切入,探讨文化产业数字化驱动下的创新机制。文化知识产权作为... 数字化与全球化浪潮下,文化产业正通过多元要素的协同创新构建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基于《黑神话:悟空》这一典型案例,从技术创新、产业联动、资本整合与文旅融合等维度切入,探讨文化产业数字化驱动下的创新机制。文化知识产权作为凝聚传统文化符号、文学母题与艺术意象的综合性创意资产,借助虚幻引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现代化再现与跨区域传播,从而在全球市场中彰显更高的适应性与竞争力。资本赋能不仅为产业链整合与资源调配提供强劲动力,也推动文化知识产权在国际平台的传播拓展与协同创新。同时,将文化知识产权嵌入文旅产业生态,能有效扩展文化体验场域,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与区域文化影响力。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理解,为后续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数字化驱动 技术创新 传统文化 《黑神话: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觉设计数字化、动态化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钰程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4期120-122,共3页
分析动态视觉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动态视觉设计元素,进一步研究动态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法,提出了传统文化视觉设计向数字化、动态化实现的具体策略,旨在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动态视觉设计 数字化 元素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赋能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数字化转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文静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9期147-149,共3页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该文作者通过深入...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该文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影响出发,分析当前高职公共艺术课程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公共艺术课程数字化教学实践的先进经验,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重现传统艺术场景,借助数字化平台,为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课程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态传承视域下永州传统村落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16
作者 周旭婷 龙超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9期122-124,共3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村落及其中的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威胁。对此,以湖南永州为研究对象,以活态传承为研究主线,探究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旨在通过高清扫描、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的数字化采集技术,以及虚拟展示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村落及其中的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威胁。对此,以湖南永州为研究对象,以活态传承为研究主线,探究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旨在通过高清扫描、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的数字化采集技术,以及虚拟展示技术和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和传播力度,助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传承 永州 传统村落 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形态溯源与数字化保护
17
作者 姜丹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6期20-22,共3页
新疆传统民居建筑在历史演化进程中,存在着某些较为稳定并具有规律性、代表性及限定作用的构成要素,被称为“形态基因”。引入生物学基因的概念,探索基于历史时间线索的建筑形态文化基因谱系,依据演化脉络,结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开展交... 新疆传统民居建筑在历史演化进程中,存在着某些较为稳定并具有规律性、代表性及限定作用的构成要素,被称为“形态基因”。引入生物学基因的概念,探索基于历史时间线索的建筑形态文化基因谱系,依据演化脉络,结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开展交叉学科综合研究,以期在新疆传统民居建筑及人居文化溯源、保护、保存方法等研究领域实现创新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传统民居建筑 文化形态 谱系溯源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中国传统绘画数字化呈现传播
18
作者 刘泽琼 王相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转变,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绘画利用动画影像、交互式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创新传播,不仅大大提高了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数字化呈现具有沉... 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转变,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绘画利用动画影像、交互式虚拟现实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创新传播,不仅大大提高了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数字化呈现具有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性、虚拟性、高保真传播等优势。这种数字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能够极大地提升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中华文化的持续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绘画 数字化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家具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荣霞 苗艳凤 《家具》 2025年第1期8-12,22,共6页
为探索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和再创新传统家具的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家具的现状、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以数据库建立和数字化平台构建为核心的传统家具数字化策略。进一步梳理了从数据采集、重建、呈现,到数据库建立及维... 为探索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和再创新传统家具的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家具的现状、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以数据库建立和数字化平台构建为核心的传统家具数字化策略。进一步梳理了从数据采集、重建、呈现,到数据库建立及维护的整个流程,以及数字化平台从数据层到用户层的基本结构。结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探讨了传统家具与人交互的新方式,以及传统家具数据信息的创新应用。以竹编饰面为例,展示了竹编工艺数字化流程和实际应用方向,展望了传统家具数字化保护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传统家具文化的有机更新和数字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具 数字化 数据库 保护传承 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数字化保护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斌 《天工》 2025年第2期10-12,共3页
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然而如今,这些建筑装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问题。首先概述了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然后详细分析了其保护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 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然而如今,这些建筑装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问题。首先概述了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然后详细分析了其保护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装饰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对具体的数字化保护措施的研究,提出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文化遗产长效保护和传承的策略与建议,旨在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新的视角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传统民居 建筑装饰 数字化保护 文化遗产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