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全息显微术对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董可平 钱晓凡 +1 位作者 张磊 张永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13-2016,共4页
通过数字全息显微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新鲜洋葱表皮细胞的形貌结构.根据全息理论、光的衍射理论和透镜的相位变换性质,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全息显微原理,并依据四步相移和最小二乘去包裹技术,研究了重构细胞相位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参考... 通过数字全息显微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新鲜洋葱表皮细胞的形貌结构.根据全息理论、光的衍射理论和透镜的相位变换性质,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全息显微原理,并依据四步相移和最小二乘去包裹技术,研究了重构细胞相位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参考光对数字全息显微分辨率的影响,设计了用球面光波作为参考光记录数字全息显微的装置.以新鲜洋葱表皮细胞为样本完成了实验检测和相位重构,得到了细胞的相位和三维信息,并粗略估计了细胞宽度和厚度.系统分辨率达到了1 .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数字全息显微 球面参考光 相位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结构参量对再现像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利红 王辉 +1 位作者 李勇 邓丽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数字全息显微再现像,分析了同轴相移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结构参量对再现像质的影响.首先经过计算得出理想成像时,像空间物光波频率完全由物体面形结构频率和系统放大倍率决定.然后基于显微成像时物光波的所有频率分量都应...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数字全息显微再现像,分析了同轴相移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结构参量对再现像质的影响.首先经过计算得出理想成像时,像空间物光波频率完全由物体面形结构频率和系统放大倍率决定.然后基于显微成像时物光波的所有频率分量都应该被有效记录的分析,得出在同轴相移系统中放大倍率必须使物光波的空间频率缩小到满足采样要求;并得出在相同的放大倍率下记录距离会影响有效记录的物体尺寸,记录器件离开像平面的距离越小,有效记录的物体尺寸越大,在像平面上时有效记录的物体尺寸最大.计算机仿真和光学实验都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再现像质 放大倍率 记录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的海洋浮游生物三维形貌快速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添 于佳 +3 位作者 郭卜瑜 刘惠萍 王姣姣 王金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针对海洋浮游生物实时探测中,三维形貌特征难以快速获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三维形貌快速重建的方法。基于离轴菲涅尔数字全息显微系统,通过改进相位恢复方法预消除相位畸变,直接得到正确的相位信息,进而对浮游生物三维... 针对海洋浮游生物实时探测中,三维形貌特征难以快速获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三维形貌快速重建的方法。基于离轴菲涅尔数字全息显微系统,通过改进相位恢复方法预消除相位畸变,直接得到正确的相位信息,进而对浮游生物三维形貌重建。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后期复杂的相位补偿计算,就可以对浮游生物三维形貌进行快速重建,有利于对动态、微小尺寸的浮游生物进行实时探测及分析。论文对青岛近海岸浮游生物桡足类和夜光虫进行了三维形貌重建,分辨率可达到3.5μm。实验结果为离轴菲涅尔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用于海洋浮游生物原位、实时探测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畸变 相位畸变预矫正 相位恢复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术对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钱晓凡 董可平 +1 位作者 张磊 张永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18-1321,共4页
根据全息理论和光的衍射理论,理论分析了数字全息显微术原理,并依据四步相移和最小二乘相位展开技术,研究了重构细胞相位的方法.设计了用球面光波作为参考光的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光路,通过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术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新鲜洋... 根据全息理论和光的衍射理论,理论分析了数字全息显微术原理,并依据四步相移和最小二乘相位展开技术,研究了重构细胞相位的方法.设计了用球面光波作为参考光的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光路,通过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术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新鲜洋葱表皮细胞的形貌结构.实验以新鲜洋葱表皮细胞为样本,完成了实验检测和相位重构,得到了细胞的相位和三维信息.分析表明,系统理论分辨率应达到0.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 球面参考光 相位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划线拟合和深度学习的数字全息显微相位像差自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肖文 杨璐 +3 位作者 潘锋 曹闰禹 姚田 李小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8-167,共10页
针对动态观察活体细胞形态的数字全息显微应用,提出了一种结合划线拟合和深度学习的自动相位像差补偿方法.首先在全息面提取中心十字线上的物光场相位值,通过二次多项式数值拟合构建相位掩模完成相位像差初步补偿.然后在成像面运用卷积... 针对动态观察活体细胞形态的数字全息显微应用,提出了一种结合划线拟合和深度学习的自动相位像差补偿方法.首先在全息面提取中心十字线上的物光场相位值,通过二次多项式数值拟合构建相位掩模完成相位像差初步补偿.然后在成像面运用卷积神经网络生成二值化图像掩膜,提取物光场中无物体区域的相位值,再次通过高阶多项式进行数字拟合构建相位掩模完成相位像差精确补偿.最后得到无相位像差的再现相位像.该方法通过在全息面划线取值和数字拟合有效补偿物光中的主要相位像差,降低了成像面物光场的图像轮廓复杂性,利用有限的训练数据集获得能够准确建立图像分割的深度学习模型,从而实现了准确的无需人工干预的数字全息显微自动相位像差补偿.基于离轴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对多种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活体细胞开展动态观察实验,并进一步应用该方法进行子宫内膜癌细胞抗药性筛选.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动态显微观察,从而为生物学细胞动态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像差补偿 深度学习 生物细胞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放大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显微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高本利 顾济华 +1 位作者 周皓 张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6-710,共5页
预放大离轴全息方法引入了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放大了物体的精细结构,使得全息图的信息量更容易与CCD的抽样能力相匹配,与同轴全息显微技术相比,只需拍摄一张全息图,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依据全息理论和菲涅耳衍射理论,推导出... 预放大离轴全息方法引入了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放大了物体的精细结构,使得全息图的信息量更容易与CCD的抽样能力相匹配,与同轴全息显微技术相比,只需拍摄一张全息图,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依据全息理论和菲涅耳衍射理论,推导出预放大离轴菲涅耳全息显微系统中CCD记录面的二维光波信息。设计了采用平面光波作为参考光的透射式数字全息显微系统,并对系统分辨率进行了分析。利用该系统对新鲜的洋葱细胞样本和百合的茎细胞样本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其高分辨率的再现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预放大菲涅耳全息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显微中的准直光再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华英 王广俊 +2 位作者 谢建军 赵洁 王大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3,136,共4页
为了准确重建微小物体三维物场,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如何用准直光重建大数值孔径数字全息图,分析了用球面参考光波再现失效的原因,得到了位相重建的表达式;分析了由于记录距离和参考点源偏置的测量误差而导致... 为了准确重建微小物体三维物场,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如何用准直光重建大数值孔径数字全息图,分析了用球面参考光波再现失效的原因,得到了位相重建的表达式;分析了由于记录距离和参考点源偏置的测量误差而导致位相重建像的畸变,作了计算机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强度重建,只要能够记录高质量的全息图,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再现结果;而对于三维物场重建,只有准确测量记录距离和参考点源的偏置,才能得到准确的再现结果;由于距离的测量误差,导致再现光波场的位相分布出现了二次函数调制畸变,因此,实验过程中精确测量这两个参量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数字全息显微 三维重建 准直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数字全息显微衍射层析成像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利红 苏玲珑 +1 位作者 王辉 金洪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33,共5页
采用样品转动结构的光学衍射层析技术存在"苹果核频谱缺失"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傅里叶衍射映射正约束迭代算法以恢复缺失频谱,实现高精度折射率层析成像.首先基于光学衍射层析成像原理,采用带有样品转动装置的数字全息显微... 采用样品转动结构的光学衍射层析技术存在"苹果核频谱缺失"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傅里叶衍射映射正约束迭代算法以恢复缺失频谱,实现高精度折射率层析成像.首先基于光学衍射层析成像原理,采用带有样品转动装置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记录下360°视角内各个角度的显微全息图,计算得到每个角度的复振幅像分布;然后运用傅里叶衍射映射和正约束迭代相结合的衍射层析成像算法,计算得到样品内部折射率的三维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恢复缺失频谱,高精度地测量微小样品内部的折射率三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光学衍射层析 数字全息显微 层析成像 三维折射率成像 傅里叶映射 正约束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显微术中Zernike表面拟合的相位畸变自动补偿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芸 焦明星 +1 位作者 邢俊红 刘健宁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3-198,共6页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结构样本的三维轮廓测量,然而,显微光路中离轴引入的一次相位畸变和显微物镜引入的二次相位畸变,会使再现像相位出现倾斜和弯曲,无法获得样本的正确三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Zernike多项式表面拟合的再...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结构样本的三维轮廓测量,然而,显微光路中离轴引入的一次相位畸变和显微物镜引入的二次相位畸变,会使再现像相位出现倾斜和弯曲,无法获得样本的正确三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Zernike多项式表面拟合的再现像相位畸变补偿方法,将高空间频率分布的薄样本看作是叠加在整个相位畸变上的一个小的扰动,通过Zernike多项式对整个相位表面的拟合,消除了倾斜、离焦、像散、彗差和球差的影响,实现了再现像相位畸变的自动补偿。该方法只需一幅全息图,就可以补偿多项初级像差,执行简单,速度快。以相位光栅为样本,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获得了光栅的正确三维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畸变补偿 表面拟合法 Zernike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离轴数字全息显微光强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宏伟 关志阳 +1 位作者 董明 王豆豆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308,共6页
为了探究光强参数对于反射式离轴数字全息显微再现像质量的影响,概述了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全息图再现像质量的因素,基于菲涅尔衍射积分,论述了离轴数字全息图的记录与再现像过程,分析了一定记录距离下物光和参考光光强... 为了探究光强参数对于反射式离轴数字全息显微再现像质量的影响,概述了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全息图再现像质量的因素,基于菲涅尔衍射积分,论述了离轴数字全息图的记录与再现像过程,分析了一定记录距离下物光和参考光光强比对于全息图再现像质量的影响。通过控制物光路以及参考光路中滤光片的滤光能力来实现不同的物参光强比,从而记录下标准分辨率板的反射式显微全息图并进行重构。其实验结果表明:在记录距离已知的情况下,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比对反射式显微全息图再现像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在保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确定适当的物参光强比是提高全息图质量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实验的记录距离,并对该记录距离下的频谱图进行分析,验证记录距离的正确性。在相同记录距离下进行不同物参光强比下的对比实验,确定了可以实现较好重构效果的物参光强比范围。实验结果亦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反射式数字全息的三维重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再现像 重构距离 物参光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相位自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树军 刘炜华 周鹏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7-851,共5页
在离轴数字全息显微技术中,离轴光路往往在数字参考光重建过程中导致倾斜的相位畸变,严重影响重建质量.采用一种畸变相位自动补偿的方法,对数字全息重建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全息图的频域图进行处理,找到+1级像和零级像所成角度的对应关... 在离轴数字全息显微技术中,离轴光路往往在数字参考光重建过程中导致倾斜的相位畸变,严重影响重建质量.采用一种畸变相位自动补偿的方法,对数字全息重建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全息图的频域图进行处理,找到+1级像和零级像所成角度的对应关系,利用多像素坐标计算,得到相应的倾斜数字参考光.利用倾斜的数字参考光进行数字重建,再通过对重建相位图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最大连通区域判定找到最佳补偿相位,实现相位的自动补偿.实验证明方法效果较好,能实现自动消除一次相位畸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 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补偿 连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显微中的相位像差自动补偿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树军 方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91-1595,共5页
结合图像分割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相位像差自动补偿算法.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包含被测物体的解包裹相位图进行粗略的补偿,在此基础上,利用图像分割算法对其背景区域进行分割,获得不含被测物体的解包裹相位图.... 结合图像分割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相位像差自动补偿算法.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包含被测物体的解包裹相位图进行粗略的补偿,在此基础上,利用图像分割算法对其背景区域进行分割,获得不含被测物体的解包裹相位图.最后,对其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从而实现相位像差的精确补偿.传统的数字全息显微技术需要通过手工检测背景区域来解决相位像差补偿的问题.然而,本文方法既不需要人工干预,也不需要光学设置的先验知识,即可实现相位像差的自动补偿.通过搭建的数字全息显微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数字全息显微 像差补偿 解包裹相位图 最小二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显微术的记录及重建实验研究
13
作者 莫晓丽 谢敬辉 +1 位作者 张浩 张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2-905,共4页
对数字全息显微术原理、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和重建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构建了基于Mach-Zender干涉仪的离轴全息图记录光路,以分辨率板为目标进行了数字离轴全息显微图的采集,数字信号后处理以及振幅、位相分布的数值重建.研究... 对数字全息显微术原理、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和重建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构建了基于Mach-Zender干涉仪的离轴全息图记录光路,以分辨率板为目标进行了数字离轴全息显微图的采集,数字信号后处理以及振幅、位相分布的数值重建.研究了基于菲涅耳衍射的数字重建算法,解决了数字参考光模拟,消除零级衍射和孪生像干扰及确定重建参数等问题,得到的再现像清晰.研究表明,该技术可用于微观物体的位相分布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菲涅耳衍射 数字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分值差动的数字全息显微自聚焦技术
14
作者 单明广 李倩雯 +2 位作者 刘磊 于蕾 钟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56,共7页
传统数字全息显微自聚焦技术通过判定关键函数的峰值或谷值确定焦平面,但其峰/谷值附近的灵敏度较低,增加了确定最佳聚焦位置的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频谱分值差动的数字全息显微自聚焦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两个虚拟探测器以同等距离分别放... 传统数字全息显微自聚焦技术通过判定关键函数的峰值或谷值确定焦平面,但其峰/谷值附近的灵敏度较低,增加了确定最佳聚焦位置的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频谱分值差动的数字全息显微自聚焦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两个虚拟探测器以同等距离分别放置在真实探测器两侧,接着利用频谱分值函数分别得到两条普通聚焦曲线和一条频谱分值差动(DSS)曲线,最后通过搜索DSS曲线的过零点自动识别焦平面。该文以USAF相位板、海拉细胞和血液涂片为实验样本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自动聚焦 虚拟差分技术 频谱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术的登革病毒感染C6/36细胞的3D形态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健海 刘旭玲 +5 位作者 刘雨菁 何晓恩 惠媛 张宝 朱利 赵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1-307,共7页
目的应用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术的活细胞成像技术,监测登革病毒(DENV)感染C6/36细胞过程中3D形态学变化,分析病毒吸附和释放触发的系列细胞形态改变方向及强度,通过不同血清型间变化差异为深入研究相关感染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6孔板中... 目的应用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术的活细胞成像技术,监测登革病毒(DENV)感染C6/36细胞过程中3D形态学变化,分析病毒吸附和释放触发的系列细胞形态改变方向及强度,通过不同血清型间变化差异为深入研究相关感染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6孔板中接种不同密度的C6/36细胞,以确定全息细胞成像仪下最佳成像密度;随后由28℃常规培养调节为37℃病毒培养条件,以分析培养环境改变对细胞状态的影响;4个血清型DENV感染C6/36细胞,在孵育2 h和培养24 h期间分别设计5个观察点;借助Holo Monitor M4全息细胞成像及分析系统记录相应三维全息图及相关形态学参数并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0~5接种量下,C6/36细胞全息图显示单个细胞三维形态表现统一,细胞面积、厚度和体积离散程度均最小(P<0.05),确定其为最佳成像密度;转移至37℃、5%CO_2培养24 h后细胞厚度、面积和体积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孵育和培养期间4个血清型DENV组细胞面积和体积增大表现一致,但孵育期间DENV1-4均表现细胞厚度减小不同,培养期间DENV1、2细胞厚度减小而DENV3、4出现截然相反的厚度增大现象。同时,不同血清型间变化趋势及程度具有各自特异性。结论成功运用此技术实时监测登革病毒感染形态学变化过程;不同时期4个血清型间特异性细胞病变现象存在差异,对登革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数字全息显微 3D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长工作距离物镜的低噪声相移数字全息显微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惠倩楠 段存丽 +2 位作者 冯斌 王凡 郭荣礼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2-79,共8页
在数字全息显微技术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利用长工作距离物镜的相移数字全息显微的测量装置和方法。该装置采用LED作为照明光源,可以有效地抑制相位噪声,提高了重建精度。通过在长工作距离物镜和样品之间加入分光棱镜的方法,... 在数字全息显微技术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利用长工作距离物镜的相移数字全息显微的测量装置和方法。该装置采用LED作为照明光源,可以有效地抑制相位噪声,提高了重建精度。通过在长工作距离物镜和样品之间加入分光棱镜的方法,构建了一种准物参共路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该装置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在部分相干光照明时,容易实现干涉。重建时,采用盲相移干涉技术,结合两步盲相移算法,重建出物体的表面相位分布。实验中,分别采用LED照明和He-Ne激光照明,测量了一个反射式USAF1951分辨率板的高度分布。结果表明,两者的测量结果相互吻合,但是LED照明时的噪声与激光照明时相比降低了70%。此外,为了进一步验证装置的有效性,使用该装置对刻于硅基底的微纳矩形台阶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标称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装置在微结构的形貌测量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相移干涉 准物参共路 部分相干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显微中自动调焦技术及其应用(封面文章)(特邀)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宇 温凯 +4 位作者 张美玲 马英 刘旻 郑娟娟 郜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共25页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DHM)将光学干涉和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为微观物体的三维形貌、透明物体的厚度/折射率分布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损测量手段。数字全息显微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物光波的衍射传播以实现对被...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DHM)将光学干涉和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为微观物体的三维形貌、透明物体的厚度/折射率分布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损测量手段。数字全息显微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物光波的衍射传播以实现对被测样品的数字调焦。然而,这一过程需要事先知道全息图到物体像面的距离(文中称为离焦距离)。如何自动获得离焦距离一直是数字全息显微技术中的研究热点。为此,文中着重介绍了基于锐度度量、能量集中度、振幅模量分析、稀疏度测量以及不同照明调制的离焦量获取方法。利用该离焦量可以实现对运动样品或动态过程的自动调焦,为运动物体或动态过程的跟踪观测和实时干预提供了有力手段。此外,文中还介绍了数字全息显微自动调焦技术在细胞、三维粒子场上成像、识别和追踪以及生物组织三维成像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自动调焦 数字再现 粒子场测量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的光聚合物折射率测量
18
作者 李伟霞 黄素娟 +2 位作者 闫成 夏胜利 尹伟豪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技术(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DHM)的光聚合物折射率测量方法。采用马赫-曾德尔离轴干涉系统记录光聚合物的数字全息图,用混合重建算法提取高精度的相位分布。结合光学轮廓仪测量的光聚合物的形貌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技术(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DHM)的光聚合物折射率测量方法。采用马赫-曾德尔离轴干涉系统记录光聚合物的数字全息图,用混合重建算法提取高精度的相位分布。结合光学轮廓仪测量的光聚合物的形貌分布,通过图像配准得到光聚合物的折射率分布。定量分析了光聚合物在紫外固化过程中的折射率变化,利用DHM获取光聚合物的动态相位分布,进而得到光聚合物的动态折射率分布,绘制了平均折射率随曝光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方法可用于揭示微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以设计高质量微光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 全息 相位提取 光聚合物折射率 紫外固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显微平台的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的实现与标定
19
作者 肖雨琪 张帆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1-185,共5页
为了在普通光学显微平台上实现对细胞生物样品的三维动态成像,设计光学显微平台与Mach-Ze-hnder干涉系统相结合的离轴数字全息显微测量系统,并且提出用连续高度变化的楔形样品对系统进行标定。介绍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的原理;基于倒置显微... 为了在普通光学显微平台上实现对细胞生物样品的三维动态成像,设计光学显微平台与Mach-Ze-hnder干涉系统相结合的离轴数字全息显微测量系统,并且提出用连续高度变化的楔形样品对系统进行标定。介绍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的原理;基于倒置显微镜设计和搭建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系统;制备连续高度变化的楔形样品来标定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系统,并与白光干涉仪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测量出离轴数字全息系统可分辨的干涉条纹最小小数部分来实现系统的标定。实验结果证明了结合光学显微平台的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系统在样品三维测量上的优势,本系统能够分辨22.6 nm的高度变化量,因此,本系统的轴向分辨率应优于2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平台 数字全息显微 离轴 楔形样品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数字全息显微图像的嵌入式分类系统
20
作者 陈朋 戴陈统 +1 位作者 宫平 王海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95-2600,共6页
微生物识别对于水质检测及污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效率低下,需要大型仪器、人工干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嵌入式平台下微生物数字全息显微图像分类系统.本文使用数字全息显微镜采集微生物图像,引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 微生物识别对于水质检测及污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效率低下,需要大型仪器、人工干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嵌入式平台下微生物数字全息显微图像分类系统.本文使用数字全息显微镜采集微生物图像,引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计算,利用Tengine架构在嵌入式平台部署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实现了GoogLeNet、AlexNet、VGG16Net等模型,实现在Whoi微生物数据集上的分类检测.使用精简的GoogLeNet-Lite网络在国产嵌入式平台RK3399达到94.15%的准确率,以及12.7fps的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说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在嵌入式平台RK3399上进行数字全息图像分类,既满足了快速检测的要求,同时也解决了系统体积问题,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数字全息显微 卷积神经网络 生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