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中国建设能否助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
1
作者 张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5,共6页
选取2010-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中国建设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证实:数字中国建设可正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西部和东北地区,数字中国建设对关键核心... 选取2010-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中国建设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证实:数字中国建设可正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西部和东北地区,数字中国建设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驱动作用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显著。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数字中国建设赋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传导机制。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证实,数字中国建设既能推动本地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亦能驱动邻近地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根植于此,提出优化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环境、营造数据要素市场化新生态的政策建议,希冀为稳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建设 关键核心技术 数据要素市场化 数字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国建设的绩效评价及其推进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保平 王昕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4,共12页
数字中国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分析框架,从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文明五个维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EM)确定了... 数字中国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分析框架,从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文明五个维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EM)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2017—2021年间的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区域层面三个角度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绩效评价,结果显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势头较好,数字中国发展指数逐年递增,但区域性差异显著,华东、华南地区数字中国发展优势明显,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基于评价结果,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推进的重点任务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畅通政府数字资源大循环、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和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进一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策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数字鸿沟治理,实现数字中国建设均衡发展;二是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实现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推进,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四是加强数据共享与利用,打通数字中国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五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六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监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建设 绩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数字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
3
作者 李洪兴 《湖南农业》 2025年第7期1-1,共1页
数字化浪潮涌动,广袤乡村有啥变化?插上数字翅膀的乡村,正经历发展蝶变。农田有了“智慧脑”,直播间里卖特产……从田间地头到产业车间,数字的犁铧深耕着希望的田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年来,数字乡村不断呈... 数字化浪潮涌动,广袤乡村有啥变化?插上数字翅膀的乡村,正经历发展蝶变。农田有了“智慧脑”,直播间里卖特产……从田间地头到产业车间,数字的犁铧深耕着希望的田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年来,数字乡村不断呈现新面貌。前不久印发的《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9个方面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建设 智慧农业 数字乡村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个人数字资产保护路径与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旭柳 金慧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5,共5页
自“数字中国”建设以来,全面数字化的发展要求为个体的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时代背景。作为数字社会特有的资产形式,个人数字资产具有媒介属性和价值属性。但在其发挥社会功能的同时,个人数字资产也衍生了安全性问题、隐私性问题、所有权... 自“数字中国”建设以来,全面数字化的发展要求为个体的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时代背景。作为数字社会特有的资产形式,个人数字资产具有媒介属性和价值属性。但在其发挥社会功能的同时,个人数字资产也衍生了安全性问题、隐私性问题、所有权与使用权归属性问题等。基于以上风险现状,文章从社会、技术、法律和主体等层面提出社会信任环境建设、信息安全技术建设、相关法制法规建设、资产保护意识建设等保护路径,以通过保护个人数字资产,驱动“数字中国”在社会各场域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建设 数字社会 个人数字资产 风险 保护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41
5
作者 韩晶 陈曦 冯晓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3,共13页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能够引发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绿色变革,实现对绿色发展的全方位赋能。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夯实要素基础、扩展无限空间、提供根本保障。从动力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为绿色发展提供不...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能够引发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绿色变革,实现对绿色发展的全方位赋能。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夯实要素基础、扩展无限空间、提供根本保障。从动力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为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演化机理来看,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融合和精准匹配带来的企业成长和产业优化;从参与主体来看,数字经济能够为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体的多元治理体系。然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与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相互交织,核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溢出,数字流通体系运行不畅,数字治理能力不强。“十四五”时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应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数字中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