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装材料表面偏振散射的几何光学解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朝阳 程海峰 +1 位作者 陈朝辉 郑文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4-1067,1121,共5页
散射光的偏振特征可以作为遥感信息来识别目标,给伪装技术带来了新的威胁。文中采用偏振相机在光学与红外波段测试了染料型和涂料型伪装材料的偏振散射光谱,研究了不同探测波段下粗糙材料表面的偏振散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染料型伪装... 散射光的偏振特征可以作为遥感信息来识别目标,给伪装技术带来了新的威胁。文中采用偏振相机在光学与红外波段测试了染料型和涂料型伪装材料的偏振散射光谱,研究了不同探测波段下粗糙材料表面的偏振散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染料型伪装材料的偏振度很小,当光源以不同的入射角照射其表面时,偏振度基本保持不变;涂料型伪装材料的偏振度较大,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其散射光的偏振度也逐渐升高;材料散射光的偏振度与表面粗糙度成反比,染料型伪装材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在与入射光的作用过程中多次散射占优,因此,其偏振度很小。利用几何光学理论分析了材料表面的偏振散射机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论相吻合。在一定条件下,伪装材料的偏振散射特征与背景不同,偏振信息在伪装目标识别方面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材料 散射 粗糙度 染料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卷云的探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迟如利 刘厚通 +3 位作者 王珍珠 刘东 周军 胡欢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95-1300,共6页
研制了一台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用于卷云和沙尘气溶胶后向散射光退偏振比的探测研究。介绍了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叙述了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的结构、技术参数、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合肥... 研制了一台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用于卷云和沙尘气溶胶后向散射光退偏振比的探测研究。介绍了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叙述了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的结构、技术参数、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合肥市西郊上空卷云的结构、退偏振比垂直廓线以及光学厚度的典型探测结果,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探测结果表明,合肥西郊上空高度在6~10km的卷云的退偏振比在0.2~0.5之间,该激光雷达可以对卷云进行有效的探测,能较好地反映卷云及其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散射激光雷达 卷云 光学厚度 退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翟崇治 周乾 +1 位作者 余家燕 李礼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6,共3页
简要介绍了激光雷达分类、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及其应用领域。通过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在重庆大气监测中的应用,对云层和PBL高度进行了探测,同时结合能见度、气象五参数、PM10、PM2.5和后向轨迹数据,对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 简要介绍了激光雷达分类、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及其应用领域。通过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在重庆大气监测中的应用,对云层和PBL高度进行了探测,同时结合能见度、气象五参数、PM10、PM2.5和后向轨迹数据,对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2月18日晚上高空的云层造成降雨;2012年4月5日至2012年4月9日的PBL高度主要集中在400m至600m;2011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5日这段时间段内的两次污染过程:一次是由于二次污染造成;一次是由于区域污染物传输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激光雷达 云层 PBL高度 污染过程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二氧化钛薄膜的偏振散射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永强 田爱玲 杭凌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15-3019,共5页
为了用散射法研究单层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以光学薄膜矢量光散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单层二氧化钛薄膜分别在完全相关和完全非相关模型下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以及P偏振入射光引起的P偏振的BRDFpp随散射方位角的变化关系。理论... 为了用散射法研究单层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以光学薄膜矢量光散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单层二氧化钛薄膜分别在完全相关和完全非相关模型下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以及P偏振入射光引起的P偏振的BRDFpp随散射方位角的变化关系。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散射方位角的变化,P偏振入射光引起的P偏振的BRDFpp强烈依赖于膜层界面粗糙度的相关特性。在完全相关模型下,随着入射角的增加,BRDFpp随着散射方位角变化时所出现的谷值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矢量光散射 散射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偏振光被微粒子场散射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延如 王家旺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本文提供了线偏振光通过复合微粒子场后的侧向散射效应,并进行了探讨分析,实验采用了4种粒子场浓度,2种直径的圆形粒子。从粒子场空间尺寸、粒子浓度、粒子直径大小、探测角度和深度位置等多个方面考察实验数据与粒子场特性之间的联... 本文提供了线偏振光通过复合微粒子场后的侧向散射效应,并进行了探讨分析,实验采用了4种粒子场浓度,2种直径的圆形粒子。从粒子场空间尺寸、粒子浓度、粒子直径大小、探测角度和深度位置等多个方面考察实验数据与粒子场特性之间的联系,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入射光退偏振的主要因素是粒子尺寸和场内粒子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场散射 定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装涂层的偏振散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张朝阳 陈朝辉 +1 位作者 程海峰 郑文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利用多波段偏振CCD相机在光学与红外波段测试伪装涂层的偏振散射特征,并提取其中的偏振信息,研究了测试条件对涂层材料散射偏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的光照条件与探测波段对涂层散射偏振度的影响很大.涂层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可... 利用多波段偏振CCD相机在光学与红外波段测试伪装涂层的偏振散射特征,并提取其中的偏振信息,研究了测试条件对涂层材料散射偏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的光照条件与探测波段对涂层散射偏振度的影响很大.涂层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可以分为面散射和体散射两部分.面散射使偏振度增大而体散射具有消偏振的作用;光线垂直入射时,体散射起主要作用,涂层具有较小的偏振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面散射在散射光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大,成为涂层偏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偏振遥感中利用合适的角度和波段进行探测对复杂背景中伪装目标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涂层 散射 遥感 散射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偏振光散射方法检测癌细胞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翔宇 王勇 +2 位作者 廖然 孙树清 马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96-1201,共6页
血液中病变细胞的检测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在癌症的诊断过程中,血液中存在癌变细胞说明身体已经有癌变组织.因此,识别和检测这些细胞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偏振是光的固有属性,可以通过检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后的偏振变化来检测物质... 血液中病变细胞的检测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在癌症的诊断过程中,血液中存在癌变细胞说明身体已经有癌变组织.因此,识别和检测这些细胞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偏振是光的固有属性,可以通过检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后的偏振变化来检测物质的性质.本文首次利用偏振光散射方法对悬浮在磷酸缓冲液中的癌细胞进行研究,利用红细胞和癌细胞以及活着的癌细胞和死亡的癌细胞在偏振特征上的不同,对其进行了成功的分辨.该方法具有非侵入、无损伤、高灵敏、高分辨的特点.为癌症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 散射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散射对大气中炭黑颗粒物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达 曾楠 +2 位作者 曾毛毛 廖然 马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1-705,712,共6页
基于光的偏振散射原理提出了一种对大气中炭黑颗粒物进行表征的测量方法.首先利用偏振光子散射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寻找表征炭黑颗粒物属性的偏振特征参量,进而通过实验对特征参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获取的偏振参量对炭黑有较好的表征效... 基于光的偏振散射原理提出了一种对大气中炭黑颗粒物进行表征的测量方法.首先利用偏振光子散射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寻找表征炭黑颗粒物属性的偏振特征参量,进而通过实验对特征参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获取的偏振参量对炭黑有较好的表征效果.此外,偏振表征不仅可以兼容现有非偏振散射仪器,提供更多颗粒物属性等信息,还可以减少探测角度,优化探测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大气颗粒物 斯托克斯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粒子缺陷的偏振散射特性区分 被引量:6
9
作者 高萍萍 陆敏 +2 位作者 王治乐 郭继锴 何晓博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5-987,共13页
为了区分纳米量级的表面上方颗粒物灰尘与表面下方气泡粒子这两种表面缺陷,且获得该方法的适用环境与最佳观测条件,根据瑞利散射理论结合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立了两种表面缺陷的偏振散射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 为了区分纳米量级的表面上方颗粒物灰尘与表面下方气泡粒子这两种表面缺陷,且获得该方法的适用环境与最佳观测条件,根据瑞利散射理论结合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立了两种表面缺陷的偏振散射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不同缺陷环境、不同观测条件对两种表面缺陷粒子偏振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p偏振光入射表面,而后探测p偏振光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值随散射方位角的变化趋势可区分两种表面缺陷;无论表面下方气泡粒子位置如何改变,均不影响该趋势的变化情况;不同光学元件表面材料、缺陷粒子种类、缺陷粒子大小对两种表面缺陷的偏振散射模型有一定影响,但整体趋势不变。实验中,针对本文所述两种表面缺陷进行区分时,可选取入射角度和探测散射角度均为45°,采用较小波长入射光进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粒子 缺陷类型 散射模型 模型适用范围 最佳观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同步光散射用于微生物区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立娟 黄承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31,共4页
利用偏振同步光散射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2种不同菌株:E.coli(DH5α)、E.coli(BL-21)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偏振同步光散射可以区分表征微生物,并进一步利用该方法建立微生物的指纹图谱库,从而使微生物的检测变得... 利用偏振同步光散射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2种不同菌株:E.coli(DH5α)、E.coli(BL-21)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偏振同步光散射可以区分表征微生物,并进一步利用该方法建立微生物的指纹图谱库,从而使微生物的检测变得更加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光散射 微生物 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溶液颗粒尺寸及浓度的差分偏振弹性散射光谱在线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伟康 方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0-774,共5页
偏振弹性散射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在偏振光入射条件下,根据出射光的偏振特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浅表层组织的单次散射光信息和深层组织的漫散射光信息。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颗粒溶液检测,目的是在颗粒溶液原始状态下实现对... 偏振弹性散射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在偏振光入射条件下,根据出射光的偏振特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浅表层组织的单次散射光信息和深层组织的漫散射光信息。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颗粒溶液检测,目的是在颗粒溶液原始状态下实现对颗粒尺寸及浓度的同时检测。设计了一个共轴笼式光学系统,测量了聚苯乙烯微球颗粒溶液某一角度的背向散射信号,通过控制入射端和收集端偏振片的偏振方向获得了颗粒溶液的偏振平行光谱与偏振垂直光谱,两者之差即偏振差分光谱对应颗粒的单次散射信息,将该单次散射信息与Mie散射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颗粒的尺寸,然后在颗粒尺寸作为已知的条件下进一步分析偏振垂直光谱,将该垂直光谱对应的颗粒溶液的漫散射信息代入光漫散射下的近似表达式拟合得到颗粒的浓度信息。将实验结果与样品提供值进行了比对,并进一步分析了在获取颗粒数浓度时,颗粒直径的方差分布对结果的影响,最终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潜在应用包括对标准颗粒制造厂商的产品在线检测以及对牛奶制品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浓度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弹性散射光谱 微小颗粒 颗粒溶液浓度 颗粒尺寸 笼式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凝聚体系中单轴取向分子的偏振Raman散射强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韫宏 梁映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分析了薄膜体系几种常用测量坐标下的偏振Raman散射强度表达式,发现当测量坐标与膜坐标重叠对,各种偏振Raman散射强度只需用膜坐标中的Raman散射活性来表达。如果这两个坐标不重叠,需进一步求出膜坐标中Raman张量元二次交叉项的平均值... 分析了薄膜体系几种常用测量坐标下的偏振Raman散射强度表达式,发现当测量坐标与膜坐标重叠对,各种偏振Raman散射强度只需用膜坐标中的Raman散射活性来表达。如果这两个坐标不重叠,需进一步求出膜坐标中Raman张量元二次交叉项的平均值。本文给出了单轴唯一角取向模型下这些二次交叉项的平均值表达式及取向分布模型下膜坐标中所有Raman张量元二次项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取向 Raman散射活性 二维减凝聚体系 薄膜 Raman散射强度 单轴取向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修正 被引量:9
13
作者 汪杰君 王鹏 +2 位作者 王方原 叶松 王新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表征物体表面偏振散射特性对目标偏振信息提取的影响,基于微面元散射模型结合KubelMunk理论,综合考虑镜面散射和漫散射,构建一种改进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pBRDF)模型,得到物体表面散射光的偏振度与材料复折射率、方位角、探测角和... 为表征物体表面偏振散射特性对目标偏振信息提取的影响,基于微面元散射模型结合KubelMunk理论,综合考虑镜面散射和漫散射,构建一种改进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pBRDF)模型,得到物体表面散射光的偏振度与材料复折射率、方位角、探测角和入射波长等因素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基础材料的复折射率进行反演.结合实际应用利用FD-1665偏振成像仪在不同影响因子条件下对目标表面进行了一系列偏振探测实验.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其材料偏振特性曲线与实测数据吻合,表明修正后的模型有较高的精确度,该模型可以为后续的偏振监测和目标识别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散射偏振 成像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研究广州一次浮尘天气过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文彬 刘涛 +2 位作者 黄祖照 刘叶新 邝俊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51-1757,共7页
利用偏振一米散射激光雷达、颗粒物监测仪数据,结合风廓线等气象资料分析讨论了2012年3月25日广州浮尘天气气溶胶污染事件,通过气团后向轨迹分析了沙尘气溶胶的来源及路径.姑果表明本次污染过程与我国西北地区大部沙尘暴产生的浮尘... 利用偏振一米散射激光雷达、颗粒物监测仪数据,结合风廓线等气象资料分析讨论了2012年3月25日广州浮尘天气气溶胶污染事件,通过气团后向轨迹分析了沙尘气溶胶的来源及路径.姑果表明本次污染过程与我国西北地区大部沙尘暴产生的浮尘远距离输送有关:浮尘期间相对湿度迅速下降,测点PM10中PM2.5所占的比例在28%~31%之间,与广州地区以细粒子污染为特征不同,本次气溶胶污染事件主要是由粗粒子引起;影响近地面的沙尘层主要分布高度在1000-2000m区域:沙尘过境期间探测到气溶胶最大退偏比为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散射激光雷达 退 浮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玻璃亚表面微裂纹的偏振激光散射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启鑫 石芳媛 +2 位作者 白倩 蒋效雄 姜丽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031-2039,共9页
石英玻璃等光学硬脆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亚表面微裂纹,从而对光学元件的使役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石英玻璃亚表面微裂纹的无损检测对于优化石英玻璃加工工艺进而提高加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基于偏振激光散射(... 石英玻璃等光学硬脆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亚表面微裂纹,从而对光学元件的使役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石英玻璃亚表面微裂纹的无损检测对于优化石英玻璃加工工艺进而提高加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基于偏振激光散射(Polarized Laser Scattering,PLS)的石英玻璃亚表面微裂纹检测方法,搭建了PLS无损检测系统。通过压痕实验以20 mN,50 mN,100 mN压力制备亚表面微裂纹深度为5.27μm,9.7μm,15.42μm的压痕试样,使用PLS检测系统对压痕试样进行无损检测,探究PLS信号与亚表面微裂纹深度的对应关系。通过不同粒径磨粒(1~20μm)研磨制备亚表面微裂纹深度为1~10μm的研磨试样,发现研磨PLS检测信号与亚表面裂纹深度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搭建的PLS检测系统可以对深度小于10μm的石英玻璃亚表面微裂纹进行有效检测与量化。PLS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可实现研磨石英玻璃微裂纹检测,进而为亚表面微裂纹控制及加工工艺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 亚表面微裂纹 压痕 研磨 石英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激光共聚焦的研磨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检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倩 马浩 殷景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95-1803,共9页
石英玻璃在研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亚表面损伤,对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检测一直是石英玻璃加工工艺优化中的热点。本文结合偏振激光散射法及激光散射共聚焦法,提出了基于偏振激光共聚焦的研磨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无损检测方法。搭... 石英玻璃在研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亚表面损伤,对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检测一直是石英玻璃加工工艺优化中的热点。本文结合偏振激光散射法及激光散射共聚焦法,提出了基于偏振激光共聚焦的研磨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无损检测方法。搭建无损检测系统,对采用不同金刚石研磨液研磨的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进行检测,并采用横截面显微有损检测法对同一批石英玻璃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对比无损和有损检测结果,亚表面损伤深度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亚表面裂纹构型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偏振激光共聚焦无损检测方法可实现研磨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定量、非破坏检测,可为后续石英玻璃的加工工艺优化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成像 亚表面损伤 激光散射 横截面显微法 石英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偏振喇曼光谱研究AlN晶体(110)面的各向异性
17
作者 张颖 金雷 +1 位作者 孙科伟 程红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1-576,共6页
采用平行及垂直配置下的偏振散射装置,对物理气相传输(PVT)法同质籽晶生长的六方AlN晶体进行偏振喇曼研究,测量了激发光偏振方向与光轴成不同角度时各个振动模的偏振喇曼光谱,得到不同振动模式的喇曼信号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对于A1(TO)... 采用平行及垂直配置下的偏振散射装置,对物理气相传输(PVT)法同质籽晶生长的六方AlN晶体进行偏振喇曼研究,测量了激发光偏振方向与光轴成不同角度时各个振动模的偏振喇曼光谱,得到不同振动模式的喇曼信号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对于A1(TO)和E1(TO)振动模,在平行及垂直偏振配置下,其喇曼强度曲线的变化周期均为π/2,相位差均为π/4;对于E■振动模,在平行和垂直偏振配置下,其喇曼强度曲线的变化周期分别为π及π/2。通过喇曼选择定则及实验数据拟合分析得到AlN晶体各个振动模的喇曼张量比,其中,A1(TO)、E1(TO)和E■振动模的喇曼张量比为ZnO的2~3倍。垂直偏振配置下,AlN晶体的喇曼张量比远大于4H-SiC材料,为4~7倍,表明AlN晶体具有更强的各向异性,为纤锌矿结构材料的各向异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AlN) 物理气相传输(PVT)法 喇曼散射 各向异性 喇曼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分离的透明基片散射特性测量及分析
18
作者 姚佳时 李朝辉 +5 位作者 毛振 刘巍 聂亮 周泉 刘勇 尹沙沙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5年第8期159-171,共13页
在引力波探测系统中,星载望远镜光学系统设计一般采用离轴反射式结构,体散射并未对望远镜的测量精度构成显著影响。在引力波望远镜后向散射光测量系统中,使用分光镜实现入射光与后向散射光的物理分离,分光镜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测量精... 在引力波探测系统中,星载望远镜光学系统设计一般采用离轴反射式结构,体散射并未对望远镜的测量精度构成显著影响。在引力波望远镜后向散射光测量系统中,使用分光镜实现入射光与后向散射光的物理分离,分光镜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透明基片作为分光镜的结构基础,在超光滑表面加工下仍存在显著散射效应,体散射成为制约透明基片散射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体散射的精确测量成为提高系统测量精度的关键。该研究构建了基于偏振散射理论的测量光路,对比四种常规玻璃产生的体散射,其体散射归一化强度均为10^(-5)。对不同厚度、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蓝宝石基片所产生的表面散射和体散射分别进行测量,可知基片的厚度与表面粗糙度和体散射及表面散射强度均呈正相关。为验证偏振分离法的有效性,采用体散射与表面散射强度量级相同的粗糙度为3 nm,厚度为3 mm的蓝宝石基片进行实验,对不同入射角及散射角下的表面散射和体散射进行测量。在镜面反射角度下,所测得的表面散射与体散射光被反射光湮没,相较于其他角度而言,光强高出约3个数量级,为10^(-2);在其他角度下,两者的强度则均为10^(-5)。为验证偏振分离法的有效性及测量的准确性,采用表面散射强度远低于体散射的粗糙度为0.3 nm,厚度为3 mm的透明基片进行实验,测得散射强度量级仍为10-5,验证了偏振分离法的有效性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分离并独立测量表面散射与体散射。该方案为后续高灵敏度引力波望远镜后向散射光测量系统筛选低体散射的材料提供了测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散射 散射 散射理论 透明基片 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散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耘豪 钟哲强 张彬 《光电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96,共11页
在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散射特性对高精度引力波测量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超光滑光学元件,建立了一种能快速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其表面散射特性的非傍轴标量散射模型Generalized Beckmann-Kirchhoff(GBK)。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在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散射特性对高精度引力波测量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超光滑光学元件,建立了一种能快速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其表面散射特性的非傍轴标量散射模型Generalized Beckmann-Kirchhoff(GBK)。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入射角度、散射方位角对P偏振和S偏振入射光的角分辨散射分布的影响,以及入射角度、散射方位角、自相关长度、斜率、截止频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不同表面统计分布特征下的角分辨散射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超光滑光学元件的加工、系统杂散光的产生及抑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光滑光学元件 表面散射模型 散射特性 角分辨散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与光器件中超低PMD值的测试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学瑞 曹峥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2-67,共6页
本文首先分析比较了PMD的3种测试方法 ,然后介绍了一种PMD测试仪 ,该仪器采用了3种标准的、成熟的PMD测试方法 ,即 :干涉仪法、固定分析仪方法和Poincar啨球面分析法的自适应组合 。
关键词 散射 固定分析仪法 Poincaré球面法 干涉仪法 测试 光纤 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