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路径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以及各层面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如何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监测结果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监测数据结果,探索监测数据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改进以及...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以及各层面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如何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监测结果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监测数据结果,探索监测数据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改进以及社会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构建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监测结果的应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牵引、以中小学校为基点、以专业机构为支撑、以督导部门为监督保障;要建立基于改进成效的监督与问责制度,包括监测结果公布和社会监督制度、限期整改与跟踪评估制度、问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教育质量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运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凌艳 苏怡 陈慧娟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51,共4页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如何让监测结果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下一步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组织实...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如何让监测结果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下一步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组织实施模式,但在区域层面的监测结果运用中,仍存在因理念不科学而误用滥用或因专业力量薄弱而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提出区域层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基本思路和"五步走"策略:解读报告,分析数据,发现优劣;专项调研,充实证据,归纳问题;分析原因,质量互证,分层反馈;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采取行动;阶段反思,检验成效,持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 监测结果运用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质量监测数据,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福田经验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方廷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7,共3页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通过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在教育发展中做到管理有依据、办学有方向、教育有方法、质量有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打造"数...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通过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在教育发展中做到管理有依据、办学有方向、教育有方法、质量有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打造"数据玩家"和构建"结果应用体系",从人才和机制两方面入手推进质量监测结果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综合研究、对比研究、个体研究,助力区域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施策;通过梳理问题清单,激发教育改进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数据玩家” 教育大数据 教育督导 教育均衡 福田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迭代发展: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荣荣 张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3,共15页
本文报告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专业支持”到“自主监测”的迭代发展历程,体现出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的价值导向。文章从构建“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评价指标框架、基础指标+自主观测点的设计依据... 本文报告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专业支持”到“自主监测”的迭代发展历程,体现出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的价值导向。文章从构建“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评价指标框架、基础指标+自主观测点的设计依据这两个方面介绍浙江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系统设计;从组合分析、模型构建、专题深入和国际比较四个方面介绍浙江在专题分析方面的创新思路;从揭示学生成长机制、聚焦学习品质及影响机制、透视学业负担的实质、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转型、改善家庭“软环境”五个方面阐述浙江教育质量监测的结论、发现及相关实践指导,体现了浙江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透视能力、基层发展立场与实践指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指标设计 数据分析 实践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要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檀慧玲 孙一帆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及实施–反馈性四要素构成的报告制度要素分析框架。依此框架对国内外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具有通过制定政策或标准规制报告各环节工作、大力拓宽报告类型并据此设计与组织报告内容、注重引导受众对象对监测报告的理解与认同、重视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应用及其影响力的传播等特点。推动完善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促进报告质量提升和结果应用,需加强针对监测报告的政策规划设计与供给,逐步构建覆盖报告研制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丰富报告类型和持续优化其受众性,结合教育实践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多种应用途径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报告制度 制度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取向、结构与保障 被引量:24
6
作者 辛涛 赵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3,43,共9页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对教育质量做出评判。从价值取向上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遵循教育性、整体性和去筛选性,“为了改进”是其价值定位;以清晰描述教育质量状况、探讨教育质量影响因素为工作任务;其评价主体和方式呈现国家、省、市...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对教育质量做出评判。从价值取向上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遵循教育性、整体性和去筛选性,“为了改进”是其价值定位;以清晰描述教育质量状况、探讨教育质量影响因素为工作任务;其评价主体和方式呈现国家、省、市、区县四个层次,与工作任务纵横交融,形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从结构上看,该体系应平衡行政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张力,兼容行政理性,保障双方的独立性,并开展有效互动;应平衡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张力,分化评价功能,整合改进功能,吸纳多元主体;应平衡中央和地方的张力,开展分层治理,加强对地方支持,明晰工作层次,注重工作的整体性。从保障上看,该体系应加强问责和服务机制,突出对政府问责和对学校服务;应加强开放和共享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建立政策咨询的同行评审机制,加强面向公众的宣传机制,建立人才“旋转门”机制;应加强专业保障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研究的专业性,推动专业组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价值取向 结构张力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结果应用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勉 张岳 张平平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基于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推动教育改革、促进质量提升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世界各国通过参加跨国教育质量监测,借助国际教育标准和坐标分析本国的优势和不足,据此调整相关政策。部分国家也通过建立本国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为政府... 基于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推动教育改革、促进质量提升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世界各国通过参加跨国教育质量监测,借助国际教育标准和坐标分析本国的优势和不足,据此调整相关政策。部分国家也通过建立本国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为政府管理与决策、学校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数据信息支撑,监测结果同时成为教育问责的重要依据。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构建过程中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勉 张平平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4,共8页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考虑,以使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能够实现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政策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全面性与指向性相统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对代表性横断数据和纵向追踪数据均有显著预测力和规范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影响因素 监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全国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意义与思路 被引量:66
9
作者 周欣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7,共5页
无论是从对儿童当前和长期的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来看,还是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给所有的孩子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已经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和使命。作为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全国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应尽早进入我国教... 无论是从对儿童当前和长期的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来看,还是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给所有的孩子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已经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和使命。作为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全国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应尽早进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这一监测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为更好地制订和实施学前教育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满足公民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知情权。为此,需要制订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目标体系,研发测量工具,建立评价体系与报告体系,并对监测结果实施问责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监测 学前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基本价值取向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檀慧玲 刘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2,共6页
现阶段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以"有质量的公平"作为其基本价值追求。随着我国实现义务教育"面"的普及,义务教育"质"的不公平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教育质量的不公平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 现阶段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以"有质量的公平"作为其基本价值追求。随着我国实现义务教育"面"的普及,义务教育"质"的不公平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教育质量的不公平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阶段,突出表现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等方面。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都将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追求,高度重视并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能够及时、科学地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促进未来政策调整和改进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的问卷设计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伯琴 李晓岩 刘芮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共7页
教育质量监测可以了解国家的教育质量现状,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是质量监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PISA、TIMSS和NAEP作为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的先行者,有诸多可以借鉴的方面,如PISA问卷的二维设计框架,... 教育质量监测可以了解国家的教育质量现状,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是质量监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PISA、TIMSS和NAEP作为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的先行者,有诸多可以借鉴的方面,如PISA问卷的二维设计框架,TIMSS的课程中心设计框架,NAEP的发展取向的问卷设计框架。这些或可作为参考,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监测的调查问卷设计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问卷设计 PISA TIMSS N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本全国学力考试看其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协京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72,共5页
日本从2007年开始恢复全国统一学力调查考试,其背景有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学力考试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对教育结果的监测要求等。其内容包括学力考试和学习状况调查,其中学力考试以知识活用能... 日本从2007年开始恢复全国统一学力调查考试,其背景有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学力考试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对教育结果的监测要求等。其内容包括学力考试和学习状况调查,其中学力考试以知识活用能力的考查为重点。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中小学生学力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学力分布均衡,但在知识的灵活应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全国学力考试 教育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探析及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俊民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2012年,新西兰开始运行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第一年测试学科为科学和英语写作。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知识与交流科学观点、科学本质、科学学习领域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机会... 2012年,新西兰开始运行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第一年测试学科为科学和英语写作。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知识与交流科学观点、科学本质、科学学习领域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机会、教师对学校科学教学的观点。首次监测以纸笔测试、表现性活动观察和个体访谈三种方式对核心素养和科学学习领域的具体素养进行了重点评估,关注民族地区学生学业成就,并首次将特殊学生纳入监测范围。这对我国构建基于素养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科学教育 教育质量监测 核心素养 NM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背景下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测评框架建构及实施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蓉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共5页
本文通过实施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建构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并探索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提炼及水平划定的方法。同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对核心素养测评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积极开发指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以... 本文通过实施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建构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并探索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提炼及水平划定的方法。同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对核心素养测评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积极开发指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以及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反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核心素养 测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的公平性问题——美国NAEP的政策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晨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5,共5页
公平性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领域从来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绝对公平的监测只是一种理想,不可能存在满足各种公平要求和各方利益的监测方案,但相对公平应该成为我们的现实追求。本文通过考察美国NAEP公平性的政策与实践,... 公平性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领域从来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绝对公平的监测只是一种理想,不可能存在满足各种公平要求和各方利益的监测方案,但相对公平应该成为我们的现实追求。本文通过考察美国NAEP公平性的政策与实践,从政策、理论、技术三个层面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系统、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公平性的认识和理解、依托中介机构实现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公平性 美国 N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世界的趋势与中国的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静 《当代教育论坛》 2014年第5期9-16,共8页
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目标越来越指向国际竞争;监测内容转向学生能力的发掘;监测方法与技术日渐科学化;突出和强调监测的反拨作用。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监测普遍存在着监测内容不全面、监测机构不独立、监测范围不广等问题。借... 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目标越来越指向国际竞争;监测内容转向学生能力的发掘;监测方法与技术日渐科学化;突出和强调监测的反拨作用。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监测普遍存在着监测内容不全面、监测机构不独立、监测范围不广等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本国国情,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应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独立于教育行政体系的监测中介机构、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制订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从而推动国家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抢占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先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监测 世界趋势 中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新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俊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1,共5页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三国均采取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科学知识、技能及科学态度进行测评,将特殊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公开发布国家层面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在具体的监测方式和试题编制思路上各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英国 新西兰 科学教育 教育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新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比较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民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78,共6页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三国均采取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将特殊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公开发布国家层面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在具体的监测方式和试题编制思路上各有特色,对我国构建和完善基于素养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英国 新西兰 科学教育 教育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教育质量监测中的数据统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志强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8期5-7,共3页
教育质量监测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规格,为杜绝教育内卷,"双减"政策严格控制考试的次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质量监测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以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为主要内涵的教育统计工作能为教育质量监测... 教育质量监测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规格,为杜绝教育内卷,"双减"政策严格控制考试的次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质量监测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以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为主要内涵的教育统计工作能为教育质量监测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然而,在现实的教育质量监测中,由于在制卷、阅卷和数据分析诸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通过编制双向细目表,减少无关变量的隐形干扰;关注"最近发展区",拓宽学科知识的学用渠道;科学分析大数据,打破教育监测的思维定势等路径为提高教育质量监测水平提供技术性支持、艺术化处理和学术化研究,从而为探索教育规律、提出科学决策方案、深化教育改革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教育质量监测 数据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学业表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立东 杨涛 +4 位作者 王烨晖 史宁中 宋乃庆 刘晓玫 马复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1,90,共5页
从国家层面了解中国数学教育质量整体状况,有效地测量评价中国数学教育质量状况是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基本目标.基于2015—2018年两轮数学学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介绍了作为监测理论框架核心内容的数学表现能力指标体系... 从国家层面了解中国数学教育质量整体状况,有效地测量评价中国数学教育质量状况是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基本目标.基于2015—2018年两轮数学学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介绍了作为监测理论框架核心内容的数学表现能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运算能力、空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表现能力维度.在此基础上,对于该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命题原则及相应的监测结果做出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表现能力指标 命题数学 数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