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资历框架建设逻辑与路向分析
1
作者 孙爱萍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当前,国内关于资历框架建设的研究重在制度和管理层面的探讨,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效观照和目标分类理论的系统审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是系统教学设计和教育目标分类的重要理论,该理论基于类别、层级和动名词描述语言的教育目标体... 当前,国内关于资历框架建设的研究重在制度和管理层面的探讨,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效观照和目标分类理论的系统审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是系统教学设计和教育目标分类的重要理论,该理论基于类别、层级和动名词描述语言的教育目标体系架构原理,契合资历框架分类分层的学习成果体系架构以及层级标准的建设逻辑,能够为资历框架建设提供教学设计领域的理论支撑。据此,研究在详细论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与资历框架构建的逻辑契合性基础上,以欧盟资历框架为例,依托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系统解构资历框架的建设逻辑,进而提出我国资历框架的建设路向:确立新时代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赋能创新的终身学习目标定位;构建基于心理、简单清晰、系统整体的资历框架;加强系统教学设计,提升终身学习灵活性和教学管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学习成果 资历框架 层级标准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何在——与李艺教授等学者商榷 被引量:6
2
作者 庄惠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125,共12页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质疑李艺教授等学者发表的文章观点,并商榷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首先,引用“教育学-逻辑学-心理学”组织原则,强调布卢姆认知分类领域1956版的软肋恰是“心理学原则在教育学问题上不够张扬”所导致的。1956版缺失...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质疑李艺教授等学者发表的文章观点,并商榷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首先,引用“教育学-逻辑学-心理学”组织原则,强调布卢姆认知分类领域1956版的软肋恰是“心理学原则在教育学问题上不够张扬”所导致的。1956版缺失的原则应是“生理学原则”,由于深潜缜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必须遵循生理的-逻辑的-心理的规律。其次,分析面向学科的全人教育目标描述模型“不伦不类”的缘故。最后,质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的观点,并呼吁严谨的治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组织原则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皮亚杰理论 面向学科的全人教育目标描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交往领域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美凤 李璐 +1 位作者 刘希 吕巾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1,120,共8页
教育目标分类是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教育目标制定的有效框架。1956年,布卢姆发表经典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此后随着脑科学、教育理论、心理学、社... 教育目标分类是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教育目标制定的有效框架。1956年,布卢姆发表经典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此后随着脑科学、教育理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很多学者陆续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进行细化、修订或创新。其中,人际交往领域作为独立于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之外的另一类教育目标,逐渐步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该文认为,在原有的三大目标领域之外增添人际交往领域目标具有其合理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最后,该文从技能分类视角划分了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层级目标,通过分析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技能类型,将人际交往领域划层级分为知觉技能、沟通技能、合作技能、领导技能、自我调节技能这五个子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分类 人际交往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85
4
作者 祝珣 马文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71,共5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建构的二维分类框架为我们制定各类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并阐述布鲁姆...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建构的二维分类框架为我们制定各类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并阐述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物理问题分类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丽 李春密 张焱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91,127,共7页
了解问题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及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是培养学生高层次问题解决能力的首要前提。以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从知识领域和认知系统两个维度构建了物理问题的分类框架,旨在解析问题本身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动态关系。... 了解问题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及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是培养学生高层次问题解决能力的首要前提。以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从知识领域和认知系统两个维度构建了物理问题的分类框架,旨在解析问题本身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其中知识领域包括信息和心智程序,认知系统包括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该框架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 物理问题 认知过程 知识领域 认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构建我国教师素质标准的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玲 熊健杰 韩玉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9,共5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学习,我国建构教师素质标准即为教师学习制定具体目标。探索西方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框架的结构并由此提出构建由个人品质、知识、技能三大领域以及之下的十个维度和几十个项目构成的我国教师素质标准。该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学习,我国建构教师素质标准即为教师学习制定具体目标。探索西方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框架的结构并由此提出构建由个人品质、知识、技能三大领域以及之下的十个维度和几十个项目构成的我国教师素质标准。该标准的建构旨在突破以往思辨为主的教师素质研究,为采用测量与统计的实证方法建立科学的、系统的教师素质结构体系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 教育目标分类 罗伯特.卡特尔 教师素质标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 被引量:33
7
作者 马兰 盛群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24,共5页
豪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着眼于教学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突出了教育目标分类整体统一、简洁明快、协调均衡、聚焦行为的特点。豪恩斯坦的"整合模式"是对布卢姆等人的"要素法"的一种大胆超越,体现了教育目标分... 豪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着眼于教学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突出了教育目标分类整体统一、简洁明快、协调均衡、聚焦行为的特点。豪恩斯坦的"整合模式"是对布卢姆等人的"要素法"的一种大胆超越,体现了教育目标分类上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心理动作领域 行为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56
8
作者 张燕 黄荣怀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20,共5页
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称之为2001版。本文从重点、术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对1956版和2001版... 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称之为2001版。本文从重点、术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对1956版和2001版以及豪恩斯坦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教学目标的实践应用问题以及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说 被引量:96
9
作者 吴红耘 皮连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6,共5页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它反对将目标和教学活动相混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课程改革 “三维目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春莉 马晓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认识,解决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实现了对目标、教学和测评一致性的审视。为此,在理论方面,应构建与数学课程标准对接的数学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修...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认识,解决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实现了对目标、教学和测评一致性的审视。为此,在理论方面,应构建与数学课程标准对接的数学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修订与完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分类表;在实践方面,应针对不同的数学学习结果从目标设置与陈述、教学过程分析和一致性问题三个方面丰富数学学科知识分类定向教学设计的框架,从而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为具体的教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数学学习结果 任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64
11
作者 张春莉 高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70,共14页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该书,从而掀起了学习和运用该理论的热潮。短短10年来,中国教育工作者不仅对布氏理论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 布卢姆 陈述性知识 认知领域 教育科研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 回顾与反思 现代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比较 被引量:26
12
作者 丁念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3,共4页
霍恩斯坦于1998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分类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4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包括5个类别的目标。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重... 霍恩斯坦于1998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分类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4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包括5个类别的目标。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重要的区别,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实现了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 共同点 区别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核心素养语境下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构建逻辑——源自对布鲁姆风格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拷问 被引量:32
13
作者 冯友梅 颜士刚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0,共6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对我国基础教育影响颇深,甚至被看成是通达素质(素养)教育的理想途径。而经考察,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基调的众多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并非遵循"素养"的生成逻辑展开,故若将其作为素质(素养)教育走...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对我国基础教育影响颇深,甚至被看成是通达素质(素养)教育的理想途径。而经考察,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基调的众多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并非遵循"素养"的生成逻辑展开,故若将其作为素质(素养)教育走向实践之阶梯,显然不具合理性。文章认为,众多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制定者如此一致地坚持布氏风格而无法超越,根本原因在于仅以学习理论作为运思起点,缺少自认识论出发的必要省思。缘于此,文章从发生认识论出发,以素养发展为诉求,提出了认识论、心理学及教育学三视角交汇运思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构建之宏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发生认识论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 被引量:74
14
作者 王汉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65-71,共7页
:生物学上动植物分类学的理论为布卢姆构造其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供了借鉴。根据人的认知目标是从识记相对简单的知识到非常抽象的思维这样一个渐进过程 ,布卢姆把教育的认知目标分成六大主类 (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 :生物学上动植物分类学的理论为布卢姆构造其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供了借鉴。根据人的认知目标是从识记相对简单的知识到非常抽象的思维这样一个渐进过程 ,布卢姆把教育的认知目标分成六大主类 (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 )以及其它亚类。这种理论被证明“对研究和教学两方面都是相当有用的”。但由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不是认识过程的先后层次 ,不是行为发展的过程 ,没有揭示出能力形成的内在机制 ,也缺乏学习理论的指导 ,导致了教育实践中的诸多困惑。我们应对布卢姆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 ,立足本国实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 认知 教育目标分类 教育心理学 识记 指导教学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能力 教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 被引量:50
15
作者 冯友梅 李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2,共10页
既往针对布鲁姆(类)教育目标分类工作的批判,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且对两者不予区分,视野稍显狭窄,不能洞察全局,亦不能把握要害。本文尝试从分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认识论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展开综合批判:分类学立场上,没有... 既往针对布鲁姆(类)教育目标分类工作的批判,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且对两者不予区分,视野稍显狭窄,不能洞察全局,亦不能把握要害。本文尝试从分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认识论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展开综合批判:分类学立场上,没有给出"类"的生成机制,故不能真正称为"学",仅可称为分类框架;教育学立场上,将本来应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人切割成多个独立部分(领域),理论上陷入只分析无综合的误区,也给教学实践以误导;心理学角度,止于对业已达成的外在行为状态的表面描绘,未能触及学习者认识及发展的内在本质;认识论角度,作为布鲁姆(类)分类学的直接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十分混乱,且无到哲学层面寻找认识之本质的自觉意识,无对处于认识论最高水平的发生认识论之知识观的继承,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 发生认识论 知识观 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有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88,190,共4页
马扎诺基于人的学习行为模式于2001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它采用二维的分类框架,具有理论基础坚实、分类标准清晰、目标全面等特点。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其在某些方面... 马扎诺基于人的学习行为模式于2001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它采用二维的分类框架,具有理论基础坚实、分类标准清晰、目标全面等特点。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对SOLO分类学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 共同点 区别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 被引量:14
17
作者 唐瑞芬 《数学教育学报》 1993年第2期10-14,共5页
就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起源,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作一些客观的,较深入的描述与探索,介绍了数学教育权威,荷兰的弗赖登塔乐教授对此的见解,并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供商榷。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布鲁姆理论 数学教育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护理心理学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许燕 焦金梅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5期28-30,共3页
目的应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并评价护理心理学的试卷考核效果,了解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以规范教学过程和考核内容。方法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及《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目标设计考试题目,开卷考试,采用填空、选择、论述、案... 目的应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并评价护理心理学的试卷考核效果,了解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以规范教学过程和考核内容。方法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及《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目标设计考试题目,开卷考试,采用填空、选择、论述、案例分析4种题型,涉及认知领域教育目标中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5个层次。分析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试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及学生的性别、教师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学生考试的平均分68.59±6.12;教学内容、心身疾病、人格得分率较高(96.5%,93.33%);5个层次中理解层次得分率最高(76.52%);女生的总得分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知识层次的试题教师A的授分率显著高于教师B(P<0.01),分析、综合层次的试题的授分率及总授分率教师A均显著低于教师B(均P<0.01)。结论学生的分数总体偏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层次越高,学生的得分率越低;试题难度偏大,不同层次试题应确定合适的比例;学生的性别及不同的授课教师均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心理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述评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念金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9,共5页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批判继承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突出了过程性。它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批判继承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突出了过程性。它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部分,每个领域包含5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它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越主要表现为:适当地减少了教育目标类别的数量、增强了平稳性和可比性、更适合于指导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恩斯坦 教育目标分类 建构主义 理论基础 特点 情感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姆化学教育目标分类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杰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7期56-57,共2页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 B.S.布鲁姆教授著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一书,出版于1956年。近几年来,他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我国已被逐步应用到不少学科教育之中。
关键词 化学教育 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 应用分析 双向细目表 化学试题 化学计算 方法和程序 化学小论文 基本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