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扩散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进宝 毕海滨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50-56,共7页
本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成熟,忽视创新扩散研究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钟摆式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教育技... 本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成熟,忽视创新扩散研究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钟摆式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扩散研究有所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创新扩散理论 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必要性及研究逻辑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7,共5页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系统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道德性分析和道德评价,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引发的教育伦理问题、道德失范现...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系统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道德性分析和道德评价,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引发的教育伦理问题、道德失范现象及技术哲学的伦理学转向等三个现实维度进行原因分析,认为从伦理学的视角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问题有助于警示人们关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伦理问题,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规范使用,充实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从而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基于三种伦理理论视角和两种伦理研究方法提出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伦理审视的研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应用 伦理审视 必要性 研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技高师学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殷常鸿 艾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82,共3页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具有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职教师资。调查显示,无论是职校教师还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职技高师学生,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都严重不足。鉴于此,职技高师院校有必要明确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建立以现代...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具有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职教师资。调查显示,无论是职校教师还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职技高师学生,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都严重不足。鉴于此,职技高师院校有必要明确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建立以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课程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体系,并建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实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培养体系 职技高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绩效分析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淑斌 蒋家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2,共4页
该文认为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绩效,提出教育技术应用绩效包括组织层次的绩效、过程层次的绩效和工作(执行)人员层次的绩效,影响每个层次绩效的因素包括目标、设计和管理,据此提出教育技术应用绩效的3层次9变量分析模型,... 该文认为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绩效,提出教育技术应用绩效包括组织层次的绩效、过程层次的绩效和工作(执行)人员层次的绩效,影响每个层次绩效的因素包括目标、设计和管理,据此提出教育技术应用绩效的3层次9变量分析模型,并对各个变量进行定义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应用绩效 绩效分析模型 组织层次 过程层次 工作(执行)人员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中学教育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文祥 黄晓东 冯慧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8-33,共6页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区中学教育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因素的调查,对影响可持续发展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广成功的实践经验,展望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教育技术应用 广州地区中学 对策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安宁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4,共5页
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师中,教育技术应用环境不理想,教师主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较弱,态度欠积极,教育技术知识与能力欠缺,使用教育技术的目... 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师中,教育技术应用环境不理想,教师主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较弱,态度欠积极,教育技术知识与能力欠缺,使用教育技术的目的存在盲目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够,缺乏创新意识等.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有:农村中学应继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普及和应用技能培训;健全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评价机制,确保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师 教育技术应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分化”:教育技术应用对城乡基础教育公平的潜在危机——基于1441名城乡初中教师的调查 被引量:20
7
作者 徐玉特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3,共8页
教育技术应用催生的教育信息化为我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供有效的路径。但在肯定教育技术对教育公平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理应看到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通过对1441名城乡初中教师的调查发现,城乡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总体评价属于中... 教育技术应用催生的教育信息化为我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供有效的路径。但在肯定教育技术对教育公平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理应看到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通过对1441名城乡初中教师的调查发现,城乡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总体评价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城市和乡村教师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差异波动大。具体来看,城乡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由于城乡教育之间存在的基础性和条件性差异导致教育技术应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层面陷入“层级分化”困境。这需要理性审视城乡教育技术应用和教育信息化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及其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础教育 教育技术应用 教育公平 教育技术俘获 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及其评判标准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美凤 王春蕾 徐恩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3,共6页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两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无论是从宏观的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协调关系角度,还是从微观的信息技术本身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两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无论是从宏观的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协调关系角度,还是从微观的信息技术本身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潜能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正确选择并恰当应用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有效性,即它作为手段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这个根本的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然而,大多数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却重建设轻应用,导致出现了很多偏差。如何科学理性地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是当前教育发展所需要和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东 孟庆红 邢新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5,共3页
本文结合具体的网络课程实例——《师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网络课件设计、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师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网络课程 课程设计 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反思与展望——玩具、原则和数字化学习 被引量:17
10
作者 戴维·梅瑞尔 +1 位作者 顾凤佳 倪小鹏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共3页
当前无数的事实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事实: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有人还指出了信息技术改变教育的三个阶段: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最终可能产生学校形态的改变。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教育如何面对未来的技术变革... 当前无数的事实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事实: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有人还指出了信息技术改变教育的三个阶段: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最终可能产生学校形态的改变。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教育如何面对未来的技术变革?技术如何满足教育的需求?未来的教育将如何发展?需要做怎样的变革?应对哪些挑战?未来的技术又会给学习带来怎样的革命性影响?这些可能都是广大学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合作教学 目标知识 教学情境 教育国际化 合作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应用 革命性影响 互联网经济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之外的第二条道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路径之反思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刚要 李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7,共5页
尽管我们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的思想改造,实现了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飞跃。但由于受到集体意志、思维惯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学者仍然执着于"信... 尽管我们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的思想改造,实现了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飞跃。但由于受到集体意志、思维惯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学者仍然执着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既有观点与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框框中艰难跋涉。"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但也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从教育理论(原理)出发,研究其理论框架对技术命题的"关怀",则可能是摆脱现有困境,助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最终实现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教育理论(原理) 信息技术教育深度融合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在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对教师的支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媛 刘美凤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82-86,共5页
本文通过对教师在新的教育变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系统分析,总结出“对教师的支持”是影响教师在实践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基于“动机双因素理论”分析教师的真正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原则,以指导学校为教... 本文通过对教师在新的教育变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系统分析,总结出“对教师的支持”是影响教师在实践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基于“动机双因素理论”分析教师的真正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原则,以指导学校为教师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教师的支持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际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迅速发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就会提出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它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和热点也同样是人们所关注的。那么,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究竟有哪些主要问题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呢?它的主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迅速发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就会提出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它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和热点也同样是人们所关注的。那么,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究竟有哪些主要问题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呢?它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热点又将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根据国内和国际近期的研究和发展动态,提出和归纳了几个主要研究问题和发展热点,并描述了这些问题提出的依据和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中小学 计算机教育 多媒体教育 课件 成本效益 网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为何低效?--基于“结构-过程”视角的教师教学行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涛 梁志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2,53,共10页
当前,学术界对信息技术能否真正提升教育效果存在争议。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实证进行判断,尚缺乏学理上的解释与阐述。实际上,教育与信息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具有不同的实践逻辑。基于帕森斯的单位行动模型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建构的“... 当前,学术界对信息技术能否真正提升教育效果存在争议。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实证进行判断,尚缺乏学理上的解释与阐述。实际上,教育与信息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具有不同的实践逻辑。基于帕森斯的单位行动模型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建构的“结构—过程”分析视角,对教师教学行动的分析发现,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存在目的、手段、理念、条件和过程等五方面的逻辑冲突:教育实践旨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信息技术应用则追求对认识对象的信息化处理;教育实践以身体在场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信息技术应用则依靠硬件与软件,通过虚拟分身发挥作用;教育实践体现着工业文明的“以教为主”的理念,封闭的教室是其开展的条件,而信息技术内嵌着自由、开放与共享的信息文明理念,以开放的网络环境为运行条件;教育实践过程因教师行动的差异充满个性化,而信息技术应用则体现了建立在既定物理规律和数理逻辑上的形式化。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存在的逻辑冲突,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低效。调适这些逻辑冲突,需要抓住学生发展这个逻辑契合点,以学生的生命充盈为鹄的,变革教育理念,丰富教学组织形式,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单位行动模型 结构化理论 逻辑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的内涵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国庆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4,共4页
实现普通本科教育向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顺利转型的前提,是深入理解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的内涵:(1)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是培养工程型人才中偏重应用性的人才的教育,该类教育的出现是工程型人才进一步分化的结果;(2)发展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 实现普通本科教育向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顺利转型的前提,是深入理解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的内涵:(1)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是培养工程型人才中偏重应用性的人才的教育,该类教育的出现是工程型人才进一步分化的结果;(2)发展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不能把应用性研究与基础性研究完全剥离,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必须体现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结合;(3)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的运行机制必须具备充分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应用类本科教育 内涵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春蕾 刘美凤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8,共5页
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最终得出影响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的三方面关键因素,即学校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并根据这些因... 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最终得出影响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的三方面关键因素,即学校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因素模型,以期对实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因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爱尔兰高层对话: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实践特征--中国-爱尔兰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高层对话会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玉静 朱颖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5,共6页
以“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一爱尔兰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高层对话会”对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基本定位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观点表明,鲜明的职业和应用导向性是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明确的行业和... 以“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一爱尔兰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高层对话会”对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基本定位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观点表明,鲜明的职业和应用导向性是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明确的行业和产业导向,让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学过程、人才培养等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教育 本质属性 实践特征 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应用技术类高等教育的误区与纠正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4-48,共5页
应用技术类高等教育本质上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办学层次,依然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在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管理体制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误区。由此,... 应用技术类高等教育本质上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办学层次,依然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在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管理体制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误区。由此,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高等教育,就必须重构课程体系的组织形态,重构实践导向的教师培训体系,赋予一线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权和自主权以及在技术研究中兼顾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技术类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技术的对话——教育学原理与教育技术学两大阵营的对话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杨小微 金学成 杨帆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6年第5期11-14,共4页
一股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它在更新教育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并提出种种新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育?是什么导致了教育技术应用上的误区?信息技术的这些应用对学... 一股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它在更新教育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并提出种种新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育?是什么导致了教育技术应用上的误区?信息技术的这些应用对学生和教师已经和将要带来什么影响?人在新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中究竟如何生存……存在的差异决定思维的差异,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人们与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人们,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我们以教育现代化为追求的思考与行动过程中,正是这些有差异的思维与答案,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对话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育学理论 教育技术应用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战略意义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培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9,共4页
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推动地方高校转型既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更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对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现代化,推进地方院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高校转... 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推动地方高校转型既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更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对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现代化,推进地方院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高校转型,核心是激活高校办学活力,重点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终目标是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动跟进作用,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教育 创新发展 重要作用 现实挑战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