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与策略——基于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视角
2
作者 李璐 高书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5,共13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是激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动力源效能和发挥“三位一体”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功能的关键。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网络”(CHANEST...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是激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动力源效能和发挥“三位一体”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功能的关键。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网络”(CHANEST)模型,揭示三大城市群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领航优势与跨区域协同的互补特性,提出构建“优质引领示范区”“创新驱动试验区”“筑巢引凤磁力区”“数智赋能先行区”四区建设图景,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促进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案。建议通过设立国家级工作专班、建立跨区域多部门协作委员会、健全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完善宏观统筹体系,优化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战略性校际合作、科研激励评价等微观运行机制,协同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多维统筹和“看不见的手”的激活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 区域协同发展 CHANEST模型 高等教育布局优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格局与演化--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的分析
3
作者 张学敏 迪丽呼玛尔·艾孜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4,共12页
人才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高级形式,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内生动力,具有更为显著的时效性、稀缺性和异质性特征。采用C-D生产函数优化构建人才贡献率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2000—2020年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基础... 人才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高级形式,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内生动力,具有更为显著的时效性、稀缺性和异质性特征。采用C-D生产函数优化构建人才贡献率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2000—2020年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人才贡献率进行时空演化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出较小的波动及阶段性下降趋势,整体效率偏低且值域范围仅在0.09和0.28之间;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均值(0.478)>中部均值(0.238)>西部均值(0.158)的梯形分布格局,而增长率却是“中部>东部>西部”的反常态局势。传统β收敛模型和空间β收敛模型均显示全国收敛态势明显,且这种空间效应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国家应施行地区间差异管理政策,以强带弱地加强省际人才互动,提质增效地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进而加速提升我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协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形成东中西部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空间联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资本 人才贡献率 空间收敛性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路径
4
作者 赵鹏 王飞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4,共7页
目前,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多维障碍,面临教育供给与农业产业需求脱节、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效能不足、涉农领域人才吸引与评价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鉴于此,涉农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树... 目前,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多维障碍,面临教育供给与农业产业需求脱节、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效能不足、涉农领域人才吸引与评价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鉴于此,涉农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树牢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构建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提质增效,加快实现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高素质涉农人才队伍,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卓越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理工科博士学位供给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
5
作者 方建锋 房欲飞 王克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5,共10页
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先导和基础工程,对教育强转化为科技强、人才强起着促进作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教育强国建设着力加强理工科博士的自主培养。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观之,当前我国... 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先导和基础工程,对教育强转化为科技强、人才强起着促进作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教育强国建设着力加强理工科博士的自主培养。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观之,当前我国理工科博士学位供给尚面临生产强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基础学科占比较低影响了原创性科技突破、培养质量不高带来人才外流风险等挑战,与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尚有差距。建议以《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律的发布为契机优化学位供给能力,顺应国际趋势将新增博士学位投放到理工科领域,加大基础学科学术学位供给力度,以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推动理工科博士培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理工科 博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重逻辑
6
作者 张玉倩 李天群 苏晨晨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88,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基于深刻政策背景、现实需求、历史经验的多维考量。教育科技...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基于深刻政策背景、现实需求、历史经验的多维考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逻辑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全球挑战,新发展格局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视域下推动成果转化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教育作为基础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科技作为核心驱动,研用创新技术助力产业升级;人才作为重要保障,通过创新知识促成成果转化;通过内在联系和协同效应,以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逻辑在于:加强顶层设计,确保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目标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提升整体效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水平实现系统效能;推动产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构建竞争优势;强化人才培养,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引领建设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新质生产力 教育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主题专栏(三):面向科技强国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征稿启事
7
作者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科技强国 科教兴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高校创新之道——基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的面板模型
8
作者 黄兆信 龙泽海 韩冠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8,共1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是其中实施的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探讨高校创新之道。本文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是其中实施的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探讨高校创新之道。本文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的数据,构建面板模型,研究高校创新体系以及投入扩散与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构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创新人力投入是高校创新产出的根本源泉;创新经费投入构成高校创新产出的核心保障;技术转让对于高校创新产出具有重要激励作用;国际合作研究为高校创新产出提供重要推动力,但国际会议交流还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基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高校创新 创新投入 创新扩散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职业院校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实现——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视角
9
作者 宾恩林 刘志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7-64,共8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正在走向深度同构。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需要职业院校充分体现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双向桥梁与纽带、区域创新与社会服务的人才孵化器与技术服务商、协同...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正在走向深度同构。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需要职业院校充分体现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双向桥梁与纽带、区域创新与社会服务的人才孵化器与技术服务商、协同治理与利益平衡的关键枢纽角色。具体而言,需要通过双向协同共创、跨专业联合研发与终身学习,充分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职业院校的桥梁功能;通过强化技术研发孵化功能、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区域就业创业孵化能力,充分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职业院校的“人才孵化器”与“技术服务商”服务功能;通过成为主体协同治理的推动者、多方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者、多维质量监测标准的制定者,充分实现职业院校作为“协同治理者”与“利益平衡者”的平衡功能。当然,这些功能的实现,还有待政府顶层设计、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共享机制、决策平台与差异化发展等更多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与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职业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角色定位 功能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现状及路径
10
作者 韩晓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181-183,共3页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战略协同角度出发,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整合资源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该...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战略协同角度出发,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整合资源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该文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协同效应出发,分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以教育为先导汇聚各方资源,以科技为动力振兴乡村产业,以人才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协同配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乡村全面振兴 协同效应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高教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认识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改革,服务和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结构的上移,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与质量;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与优势学科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研究生教育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建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中,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处于现代教育体系最高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居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性、重要性主要在于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研究功能...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中,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处于现代教育体系最高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居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性、重要性主要在于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研究功能和人才功能。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数量规模已经超过众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类型多样化是近年来发展的重要特征。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诸如“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生教育应更加凸显其研究性的本质,着力提升导师队伍的研究水平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研究生教育 研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视角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开俊 朱星谕 黄炳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7,共15页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核心主题。本研究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视角,通过考察我国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结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核心主题。本研究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视角,通过考察我国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结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瓶颈是过度指标考核及学术导向,导致校企联合培养质量打折扣;行业企业参与联合培养成本高、供需错位,导致动力性不强;专业学位点及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滞后,难以跟上生产实践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松散,治理机制不健全,导致难以支撑“有组织育人”。分类发展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亟待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优化政校院企多元主体协同新机制,以教育为主体深化分类培养改革,以科技为支撑促进科教深度融合,以人才为支点强化人才能力导向,以产业为依托深化区域产教融合,以制度为保障优化多元主体组织架构,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支撑作用,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需求导向 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伟 邓小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8,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本体逻辑是人力资源高质量供给,价值逻辑是科技和产业双向赋能,方法逻辑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在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治理理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本体逻辑是人力资源高质量供给,价值逻辑是科技和产业双向赋能,方法逻辑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在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治理理念、制度以及发展路径上面临现实困境。从实践路径看,深化人才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是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它们分别培育了人力资源赋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筑牢了科技与产业双向赋能的新基石、夯实了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视角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基本路径 被引量:34
15
作者 史少杰 郭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培养、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培养、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同频共振。为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署,职业教育要立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核心任务,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逻辑,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匹配度;深化科教融汇,增强服务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探索赋能路径,塑造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优势;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深化职普融通,优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科教融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现代化:价值、困境及实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剑涛 唐雯谦 贺文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2-38,共7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为审视我国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和路向提供了新方向。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表现;也是高职院校促进多种文化融合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为审视我国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和路向提供了新方向。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表现;也是高职院校促进多种文化融合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还是高职院校与科技协同创新,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面临着教育地位边缘化,受制于功利主义的市场导向;教育底蕴薄弱化,难以体现科技伦理教育价值;教育方式浅表化,难以具现科技伦理教学效果;教育内容碎片化,难以反映科技发展前沿动态等问题。为了推动科教融汇,高职院校要提高科技伦理教育战略地位,增设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涵育科技伦理教育底蕴,营造尊重伦理价值的氛围;丰富科技伦理教学方案,健全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科技伦理教育内容,打造特色引领的综合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科技伦理教育 科教融汇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内涵、旨向及行动方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勇 杨晓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5-21,共7页
科教融汇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教融汇之“科”蕴含有科学思维、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及方法三重逻辑。科教融汇微观指向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 科教融汇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教融汇之“科”蕴含有科学思维、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及方法三重逻辑。科教融汇微观指向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观致力于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宏观服务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推进,展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价值导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科教融汇的行动方略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以大科学思维统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打造贯穿培养全程的科教融汇生态,将科学研究、教学教研与创新深度结合,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教学内容、手段及方法变革紧密耦合;形成基于科教互生的改进策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职业教育 科教融汇 协同机制 科教互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晓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6-79,共4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应着力解决体系架构、组织实施、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治理协同问题,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应着力解决体系架构、组织实施、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治理协同问题,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打通堵点卡点,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一体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6
19
作者 曾令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6-14,共9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教育、科技、人才基于历史和现实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实现功能协同,使职业院校从技能传授场所转变为综合性平台,助力职业教育融入国家战略,培养多元化高端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教育、科技、人才基于历史和现实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实现功能协同,使职业院校从技能传授场所转变为综合性平台,助力职业教育融入国家战略,培养多元化高端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表现在工业革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教育、科技、人才协同作用,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手段随时代变化;政策逻辑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思路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完善教育体系、加速科技转化、优化人才培养;现实逻辑即职业教育生态是应用型科技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孵化器”,人才生态是科技创新与职教改革的“驱动力”,科技生态是教学变革与人才培养的“催化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是:构建多元融通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教发展模式;在职业教育中传递科学技术,再生产科学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培养前沿产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适配性,促进学习者的生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内在逻辑与困境突破 被引量:54
20
作者 郑金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共11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要求,无论从现代化的关键变量、核心要求,还是从动力机制以及三者的聚合点上看都是如此。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值、机制、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要求,无论从现代化的关键变量、核心要求,还是从动力机制以及三者的聚合点上看都是如此。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值、机制、行动、结果四方面的治理困境,需要通过树立大教育观、大科技观、大人才观和韧性治理的理念,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协同治理体系,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治理能力,加强三者一体化理论研究以及制定一体化发展衡量标准等途径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一体化发展 内在逻辑 治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