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
被引量:
10
1
作者
赵致琢
刘椿年
+1 位作者
许满武
陈国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46,110,共15页
1引言 自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教育诞生之日起,学术界就开始了长期的、连续的教材创作工作,陆续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教材.在中国,伴随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育的兴起,采用翻译、编译、编写、编著、引进、创作等多种形式,大量专业教材...
1引言 自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教育诞生之日起,学术界就开始了长期的、连续的教材创作工作,陆续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教材.在中国,伴随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育的兴起,采用翻译、编译、编写、编著、引进、创作等多种形式,大量专业教材不断地进入这个领域.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长期以来学科专业教材的建设确实为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技术
教材一体化建设
研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演进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亮
熊翠萍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29,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政策经历了探索期、规范期、革新期三个阶段。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制定视野由局部转向整体、政策关注重点由教材拓向课标、政策价值追求由知识取向转为学生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政策经历了探索期、规范期、革新期三个阶段。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制定视野由局部转向整体、政策关注重点由教材拓向课标、政策价值追求由知识取向转为学生取向、政策制定主体由精英主体走向共同体主体。展望未来,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政策要遵循立德树人,坚定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定位;依托课程标准,紧握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学生导向,促进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发展;注重科研先行,夯实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在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中的调控职能,为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一体化建设
政策演进
政策展望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立德树人的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
36
3
作者
刘学智
王馨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9,共8页
推进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略。基于立德树人推进教材一体化构建,应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教材建设要体现教材目标的整体性,坚持国家意志与人才培养的统一;体现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坚持标准体系与教材体系的统一;...
推进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略。基于立德树人推进教材一体化构建,应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教材建设要体现教材目标的整体性,坚持国家意志与人才培养的统一;体现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坚持标准体系与教材体系的统一;体现教材组织的逻辑性,坚持学段纵向衔接与学科(专业)横向配合。统筹推进基于立德树人的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统领,明确教材建设的新方位;二要夯实教材建设的根基,建立贯通性课程标准体系;三要遵循教材建设内在规律,推进学段纵向衔接与学科(专业)横向配合;四要统分结合,统筹推进教材制度创新,从而提升教材建设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中小学
教材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
被引量:
10
1
作者
赵致琢
刘椿年
许满武
陈国良
机构
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46,110,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教育与教学改革13-22
C014
厦门大学科学基金
文摘
1引言 自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教育诞生之日起,学术界就开始了长期的、连续的教材创作工作,陆续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教材.在中国,伴随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育的兴起,采用翻译、编译、编写、编著、引进、创作等多种形式,大量专业教材不断地进入这个领域.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长期以来学科专业教材的建设确实为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技术
教材一体化建设
研究报告
Keywords
Methodology, Essential Problem, Textbook Construction, The Design for Textbook in an Organic Whole Way, Reform of Education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演进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亮
熊翠萍
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29,共8页
基金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改革开放40周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2018YBMK006)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师范生实践教学立体模式与双实基地建设改革研究”(151006)
文摘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政策经历了探索期、规范期、革新期三个阶段。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制定视野由局部转向整体、政策关注重点由教材拓向课标、政策价值追求由知识取向转为学生取向、政策制定主体由精英主体走向共同体主体。展望未来,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政策要遵循立德树人,坚定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定位;依托课程标准,紧握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学生导向,促进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发展;注重科研先行,夯实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在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中的调控职能,为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一体化建设
政策演进
政策展望
课程标准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xtbook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policy evolution
policy outlook
curriculum criterion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立德树人的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
36
3
作者
刘学智
王馨若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分中心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9,共8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中小学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和管理研究”(16JD024)
文摘
推进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略。基于立德树人推进教材一体化构建,应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教材建设要体现教材目标的整体性,坚持国家意志与人才培养的统一;体现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坚持标准体系与教材体系的统一;体现教材组织的逻辑性,坚持学段纵向衔接与学科(专业)横向配合。统筹推进基于立德树人的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统领,明确教材建设的新方位;二要夯实教材建设的根基,建立贯通性课程标准体系;三要遵循教材建设内在规律,推进学段纵向衔接与学科(专业)横向配合;四要统分结合,统筹推进教材制度创新,从而提升教材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中小学
教材一体化建设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
赵致琢
刘椿年
许满武
陈国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演进与未来展望
陈亮
熊翠萍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立德树人的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
刘学智
王馨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