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教师”授课模式在语文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钧 郄慧敏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7,共7页
语文教师教育类课程旨在培养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养,但长期存在偏理论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双教师”模式,力图消解实践与理论、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通过安排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和中学骨干... 语文教师教育类课程旨在培养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养,但长期存在偏理论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双教师”模式,力图消解实践与理论、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通过安排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和中学骨干教师协作教学,有效融合了大学的学术研究优势和中学的实践经验,助力高素质职前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该模式优化了课程内容,合理配置教学任务,并构建了对话式教学流程,以提升师范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实践表明,“双教师”授课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成功实施需考虑双教师协作关系的建立、课程内容适配以及表现性评价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教师”授课模式 语文教师教育类课程 汉语言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赫 唐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对30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类型、内容等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开设类型杂乱,学分比例偏低;课程形式单一,理论脱离实践;内容范畴模糊,知识陈旧重复;实践机会不足,管理过程松散... 对30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类型、内容等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开设类型杂乱,学分比例偏低;课程形式单一,理论脱离实践;内容范畴模糊,知识陈旧重复;实践机会不足,管理过程松散4方面问题。根据"双标"引领下的教育精神,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建议相关院校应增加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整合现有知识内容,扩展学习领域;树立并实践全局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教师 教师教育类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材:注重方法与理性实践——以《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唐恒钧 张维忠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0,共4页
教师教育改革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教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质量.面对教师教育改革以及基础教育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在编写《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将注重方法与理性实践作为指导思想,以知识逻辑为明线、思... 教师教育改革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教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质量.面对教师教育改革以及基础教育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在编写《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将注重方法与理性实践作为指导思想,以知识逻辑为明线、思考方法为暗线进行整体架构,并遵循"问题驱动"、"方法引领"、"案例诠释"的编写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类课程教材 编写指导思想 整体架构 编写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类课程“转识成智”的思考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纯 杜尚荣 罗永祥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着理论课程的知识传承取向和实践课程的技术化取向问题。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价值取向应为关注智慧生成的"转识成智"取向,就是将师范生碎片化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提升为其... 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着理论课程的知识传承取向和实践课程的技术化取向问题。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价值取向应为关注智慧生成的"转识成智"取向,就是将师范生碎片化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提升为其自身的理性认知、恰当的价值判断和应对现实情境的实践智慧。转识成智的课程组织有三大基本策略:问题或主题为导向;案例为载体;"全资源课程"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类课程 价值取向 组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类课程模块化设计与实施——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视角 被引量:57
5
作者 袁强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115,共7页
课程模块化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变革的一种趋势。然而,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模块建设上,面临学科化取向、结构条块切割、实践性课程相对薄弱等诸多难题。今后需秉持教师专业发展为主导、实践取向、课程统整、灵活开放的... 课程模块化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变革的一种趋势。然而,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模块建设上,面临学科化取向、结构条块切割、实践性课程相对薄弱等诸多难题。今后需秉持教师专业发展为主导、实践取向、课程统整、灵活开放的原则,进一步厘清课程目标,不断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群,形成多取向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加速我国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类课程 模块课程 卓越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教师背景下职业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建构 被引量:4
6
作者 于飞 张春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59,共3页
2014年8月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这项改革对中职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职业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挑战。目前,职教师资培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进程中,教师... 2014年8月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这项改革对中职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职业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挑战。目前,职教师资培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进程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已成为必然,通过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职业化的课程内容,发挥职业师范教师技能训练中心以及"校—企—校"联盟的作用,对职业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教师 教师教育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建构探析——关于贯彻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思考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西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基础教育优秀师资的保证。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宏观上指导推进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教师...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基础教育优秀师资的保证。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宏观上指导推进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领会贯彻《意见》精神,执行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形成"三类四修(选)"型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建立阶段目标区别、终极目标一致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优化教师教育资源课程,提高教师教育效益;加强教师教育教师课程培训,提高教师教育课程施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师教育类课程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健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通过与相关老师电子邮件联系和因特网查询,收集了全国43所高校的物理教育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对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及其学分和课时进行统计,对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后,总结出高校物理教师教育... 通过与相关老师电子邮件联系和因特网查询,收集了全国43所高校的物理教育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对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及其学分和课时进行统计,对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后,总结出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并得出了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物理教育 教师教育类课程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教育类课程教师科研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家德 贾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3-105,共3页
教育类课程教师的科研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性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术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江西省200名教育类课程教师2000-2004... 教育类课程教师的科研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性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术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江西省200名教育类课程教师2000-2004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反映目前教育类课程教师的科研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课程教师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总目录
10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版 山东 学报 连续出版物 教师教育类课程 数理批评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