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中职示范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行为问题诊断与对策——基于课堂观察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新 孟歌 徐小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1,50,共13页
中职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问题类型分析法、师生对话深度分析法、课堂有效性提问分析法、S-T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分析法5种课堂观察法,以2所国家中职示... 中职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问题类型分析法、师生对话深度分析法、课堂有效性提问分析法、S-T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分析法5种课堂观察法,以2所国家中职示范校的48名专业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课例进行编码和分析,并与北京1所国家中职示范校4位教师的8节课例分析结果做对比。结果显示,两校教师课堂教学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侧重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弱、教学组织和应用能力不强、小组合作学习质量不高、评价方式单一等共性问题。根据上述痛点问题,结合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等,提出国家落实职校教师准入制度,设立由政府、职校、企业或行业联合开办的“产业学院”,为教师提供深度企业实践机会;学校加强新手教师岗前培训,建立教师顶岗实习考核机制;专业课教师强化职教前沿理论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师教学行为 教学诊断 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发展 中职示范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69
2
作者 张昆 曹一鸣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实现现代数学教学理念,最终落脚于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行为.从所搜集的数学教学的大量课例中发现,尽管大部分教师基本上赞同现代数学教学观念,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却不自觉地出现了与现代教学观念相悖的教学行为.完善课堂教学行为... 实现现代数学教学理念,最终落脚于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行为.从所搜集的数学教学的大量课例中发现,尽管大部分教师基本上赞同现代数学教学观念,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却不自觉地出现了与现代教学观念相悖的教学行为.完善课堂教学行为的最重要的途径在于要悉心分析数学知识点的构成环节及其联结中介,分析学生发生数学知识的心理环节,在这两者的关联中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课堂教学;提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水平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学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教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文化学思考 被引量:29
3
作者 肖正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9,共5页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是教学文化变革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有效教学的内在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时代诉求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文化境遇。从控制型向民主型转变、从隔离型向合作型转变、从守成型向创生型转变是当下教师教学行...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是教学文化变革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有效教学的内在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时代诉求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文化境遇。从控制型向民主型转变、从隔离型向合作型转变、从守成型向创生型转变是当下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主要文化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行为探微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柏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64,共4页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语言、声像、板书等工具向学生所呈现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教学准备行为、导入行为、呈示行为、指导行为和监控行为。具体来说,教学准备行为要求教师实现对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学习者与评...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语言、声像、板书等工具向学生所呈现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教学准备行为、导入行为、呈示行为、指导行为和监控行为。具体来说,教学准备行为要求教师实现对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学习者与评价的综合考量;教学导入行为要求教师的教学导入要真实、简短、有情境性、灵活而有效;教学呈示行为要求教师讲述清晰准确、利用媒体促学、板书简洁规范等;教学指导行为要求教师明确要求、激发学生动能等;教学监控行为要求教师要灵活、机智并能运用生成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准备 导入 呈示 指导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满意度: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哪个影响更大?——基于4585位大学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蔡文伯 刘俊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69,103,共8页
高校教学中,教学满意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通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变量的重要性评价以及交互作用等模型探究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均对教学... 高校教学中,教学满意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通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变量的重要性评价以及交互作用等模型探究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均对教学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且教师的教学方式高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细分后对教学满意度的贡献程度依次为“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主动性参与”和“被动性参与”。对于课后高时长学生群体而言,教学满意度的提升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彼此相互促进。为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注重差异,灵活采用教师教学风格和方式;重视所得,多方激励学生参与意愿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满意度 主动性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行为的后现代转变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黔蜀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48-48,共1页
后现代主义以其全新的视角和强调批判的特点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其独具特色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观念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维,其思想也影响到了课程领域。教师是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其教学行为影响着课程改革。在后现代主... 后现代主义以其全新的视角和强调批判的特点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其独具特色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观念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维,其思想也影响到了课程领域。教师是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其教学行为影响着课程改革。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教师教学行为也将发生一系列新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后现代主义 课程改革 理论界 矛盾性 教育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声乐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燕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7-258,228,共3页
所谓教学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既定的教学目的支配下所表现出的行动和作为。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 所谓教学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既定的教学目的支配下所表现出的行动和作为。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的程度能否达到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的教学行为。^[1][P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有效性 声乐 高校 教学目的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诉求 被引量:6
8
作者 咸富莲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3,共3页
“课程即教师,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教师教学行为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方式,其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是影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2010年4月教育... “课程即教师,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教师教学行为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方式,其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是影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2010年4月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第六条明确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新课程背景 实践诉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中小学 教育教学理念 理想与现实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原因、内容与程序 被引量:1
9
作者 隗峰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2,6,共4页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评价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法令等相应背景下,美国中小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关注日趋重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内容和程序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值得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评价内容 评价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额对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成绩、学习兴趣关系的调节——来自大样本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勉 张平平 +1 位作者 葛兴蕾 罗良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消除大班额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要求。在学术范畴中,班额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较为丰富,但对于这种关系的形成原因以及班额的影响过程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对我国9省1329所小学24722名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班额对教师教学... 消除大班额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要求。在学术范畴中,班额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较为丰富,但对于这种关系的形成原因以及班额的影响过程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对我国9省1329所小学24722名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班额对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成绩、学习兴趣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随着班额的增加,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有所减弱;教师“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预测作用有所减弱。这一结果验证了大班额环境下教学资源被稀释、学生学习机会减少、学生学习状态变差等结论,说明大班额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额 班级规模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成绩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改革视域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表征及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一帆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5-8,共4页
教学行为的概念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其有四个主要因素是普遍达到共识的:教学行为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重要影响;教学行为既包括教师行为,还包括学生行为;教师教学行为是教师整体素养的外在表现。随着... 教学行为的概念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其有四个主要因素是普遍达到共识的:教学行为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重要影响;教学行为既包括教师行为,还包括学生行为;教师教学行为是教师整体素养的外在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工作的进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也显得愈来愈迫切和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转变出现很多问题,包括对教学行为转变的犹豫和失当。对此,我们要从教师、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多方面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课程改革 规约 教学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教师教学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世燕 郝京京 +1 位作者 胡瀚淳 杨玉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5-723,共9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进行教师的教学行为识别对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教师教学行为识别方法,此方法首先以教师教学视频中的单帧影像为单元提取人体骨架点信...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进行教师的教学行为识别对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教师教学行为识别方法,此方法首先以教师教学视频中的单帧影像为单元提取人体骨架点信息,然后以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为框架聚合多帧影像信息,对教师教学行为类别进行识别.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文章构建了两组包含6大类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视频数据集,并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教师教学行为识别方法可以有效排除教室场景内无关信息的干扰,充分利用多帧影像中骨架点间产生的时空信息,来准确识别教师典型教学行为,具有更高准确率和更强的鲁棒性.该文相关研究可以及时、有效地反应教师的教学状态,有助于教师及时优化教学行为,助力智慧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教师教学行为 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骨架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协作学习参与的关系研究——基于不同教学模式的多群组比较
13
作者 董华青 林点 《中国大学教学》 2025年第8期69-79,共11页
混合式教学、线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大学教师如何在不同教学模式下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以提高学生协作学习参与水平,是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 混合式教学、线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大学教师如何在不同教学模式下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以提高学生协作学习参与水平,是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多群组比较分析,探究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协作学习参与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行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协作学习参与,也能通过学习动机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协作学习参与。教师教学行为对协作学习参与的直接效应和学习动机的中介效应受到教学模式的调节,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直接效应占比显著高于线下教学模式。为加深学生协作学习参与程度,应深化教学场景技术应用,完善协作学习环境;提高教学实施综合能力,保障协作学习质量;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体验,激发协作学习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协作学习参与 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多群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准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天雪 李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5,共4页
深化课程改革的条件之一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教师素质的外显就是教师行为的改进与优化。教师教学准备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从行为观察、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和教学评价的角度,并通过统计测量、权重计算最终可以形成《教师教学准备行为... 深化课程改革的条件之一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教师素质的外显就是教师行为的改进与优化。教师教学准备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从行为观察、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和教学评价的角度,并通过统计测量、权重计算最终可以形成《教师教学准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是教师教学行为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准备行为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向 被引量:51
15
作者 蔡宝来 车伟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2-87,共6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综合素质的表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学观念、教学效能感等都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综合素质的表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学观念、教学效能感等都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国外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理论依据不足,研究方法使用不恰当等问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未来研究的趋势及走向:研究方法多元;注重情境变化和复杂性行为研究;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师生互动行为 教学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准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天雪 李娜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1,共3页
深化课程改革的条件之一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素质的外显就是教师行为的改进与优化。中小学教师行为可以形成谱系,其中的教学准备行为过去涉及较少。教学准备行为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从行为观察、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和教学评价角度,... 深化课程改革的条件之一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素质的外显就是教师行为的改进与优化。中小学教师行为可以形成谱系,其中的教学准备行为过去涉及较少。教学准备行为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从行为观察、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和教学评价角度,教师教学准备行为可以划分为三级指标,通过统计测量、权重计算,最终形成一套实用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行为 教师教学准备行为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品德认知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治国 田凤梅 杜丽娜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3,共6页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必然受教师行为,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既有言语行为方面的,也有动作行为方面的,亦有复合行为方面的;既有民主倾向行为方面的,也有专断倾向行为方面的。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发现,民主倾向教学行为能够...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必然受教师行为,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既有言语行为方面的,也有动作行为方面的,亦有复合行为方面的;既有民主倾向行为方面的,也有专断倾向行为方面的。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发现,民主倾向教学行为能够被学生更多地认知到公正、尊重、平等、宽容、诚信和谦虚等品质,专断倾向教学行为则"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学生的品德认知存在高度、中度和低度认知的差异。我们还发现小学生品德具有分化性、多样性、弱公正性、向善性、亲诚性、一致性等特点。本文认为营造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因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教师需要做到,对其课堂教学行为强化与优化并举、"续暖"与"御寒"兼行及重视灵活使用复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品德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分析的高校师生在线教学群体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1
18
作者 马婧 韩锡斌 +1 位作者 周潜 程建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8,32,共7页
网络教学中交互行为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和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促进,但是这两者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选取一所高校,利用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中交互行为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和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促进,但是这两者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选取一所高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师生行为的表征数据,采用基于学习分析的定量方法研究了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群体教学行为与学生群体学习行为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师生教学交互行为可划分五种类型,即教师的备课行为、教学指导与协助行为、学生阅读行为、学习反馈行为以及生师交互行为;教师网络备课行为直接决定学生的在线阅读行为,教师网络指导与协助行为同样正向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反馈行为;教师的备课行为对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教师教学指导行为对学生学习反馈行为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师生交互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学生的阅读行为与师生交互之间没有发现统计意义上的直接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交互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学习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认知视角下的外语教师教学决策动因探讨
19
作者 许燕 熊萍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2,32,共4页
一、教师认知研究溯源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教学研究在行为主义的取向下注重“过程-产出”的教学范式,提倡通过课堂观察和标准化测试,分析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以确定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并期望此有效教学行为特征能... 一、教师认知研究溯源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教学研究在行为主义的取向下注重“过程-产出”的教学范式,提倡通过课堂观察和标准化测试,分析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以确定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并期望此有效教学行为特征能够被广泛应用以促进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师 教学决策 认知视角 教师教学行为 动因 标准化测试 认知研究 7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理论引领思想 教学实践指导行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12期的载文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宇博 刘丽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27,共7页
一、引言。创刊于1978年1月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国内公开发行的英语教育期刊,以促进教育理论、引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思想和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质量为宗旨,设有“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一、引言。创刊于1978年1月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国内公开发行的英语教育期刊,以促进教育理论、引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思想和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质量为宗旨,设有“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听说读写”“文化意识”“教育评价”“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语言知识”等栏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一直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沿问题,积极致力于促进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梳理一段时期《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载文,有助于了解该时期内基础教育中英语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关注重点,回顾过去可以为研究者把握现在打下基础,从而引领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文分析 教师教学行为 中小学英语教师 教育期刊 中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 基础教育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