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论与实践的张力与弥合:芬兰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1
作者 曹艳玲 王岩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共12页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教学模式的系统设置,为师范生开展研究活动并运用研究整合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生层次教师所具备高阶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芬兰经验表明,师范生可通过实践型研究联结抽象理论和具象实践,通过构建“理论-研究-实践”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升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理论-实践鸿沟 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 “研究驱动实践”机制 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培养模式的考察分析与我国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穆岚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5-66,共2页
在世界各国教师培养模式呈现出由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向非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师培养模式过渡的发展趋势的今天 ,我国教师培养模式也必须在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 非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 混合型教师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构建多元化教师教育体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钟秉林 张健 +2 位作者 张斌贤 刘欣尚 丛立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11期12-14,共3页
上个世纪末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理念,确立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坚持转型、凸显特色"的发展策略的基础上... 上个世纪末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理念,确立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坚持转型、凸显特色"的发展策略的基础上,举全校之力,在教师教育体系、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以及支撑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体系 多元化 创新 基础教育改革 经济社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 高水平大学 办学理念 学校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建构 被引量:6
4
作者 段作章 朱倩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成长大致要经历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并呈现出如下规律性特点:教师的献身精神源于创造性劳动中... 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成长大致要经历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并呈现出如下规律性特点:教师的献身精神源于创造性劳动中获得的愉悦与满足;从摹仿他人走向自觉地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勇于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直接动机和共同特征。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对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进行的整体规划,力求各阶段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内在一体。其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培养过程一体化和师资配置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成长规律 教师培养模式 一体化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养模式:挑战与转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颖华 陈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24,共3页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大势,同时,也对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传统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知识学习整体结构割裂、专业教育技术取向凸显、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式微的现实隐忧,以及师资培养的专业化与...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大势,同时,也对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传统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知识学习整体结构割裂、专业教育技术取向凸显、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式微的现实隐忧,以及师资培养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矛盾、学科教育的独立性与共通性难兼容、师范教育的封闭性与开放性难协调的挑战,未来的教师培养应走向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素质教育与生涯教育相协调的发展道路,以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师培养模式 专业化与综合化 独立性与共通性 封闭性与开放性 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与个性化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段作章 武颖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共5页
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呼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原因,教师供求状况是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办学优势则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大... 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呼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原因,教师供求状况是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办学优势则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可采取4+2模式,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积累经验;普通高师院校宜采取"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制约因素 个性化选择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科研型英语教师培养模式新探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广铿 张华鸿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英语教师 科研型 教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复合型人才 华南师范大学 专业培养 师范院校 英语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职业学院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于杨 薄依萍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6-98,共13页
伴随德国职业技术人才不断在实践领域取得系列新成就,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特点的德国职业教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规范化、体系化的德国职业学院教师培养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从德国职业学院教... 伴随德国职业技术人才不断在实践领域取得系列新成就,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特点的德国职业教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规范化、体系化的德国职业学院教师培养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从德国职业学院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来看,其经历了以探索教师培养规范为主要特征的前制度化时期、以促进教师培养区域均衡发展为特征的制度化时期、以促进教师培养欧洲一体化为特征的大发展时期。总的来看,德国职业学院教师培养模式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由最初注重培养教师的基本能力逐步发展为注重多种能力;教师培养周期逐渐延长;专业设置及教学管理方式不断实用化;保障制度逐渐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学院 教师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社会化”形势下高师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石振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5,90,共3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综合分析新时期体育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体育教师的知识及素质结构。旨在为适应21世纪"体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探索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及其改革途径,重新树立21世纪体育教...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综合分析新时期体育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体育教师的知识及素质结构。旨在为适应21世纪"体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探索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及其改革途径,重新树立21世纪体育教师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化 教师培养模式 对策研究 高师体育 体育教师 21世纪 文献资料 专家访谈 素质结构 社会生活 综合分析 发展趋势 教师教育 改革途径 新时期 新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本科基准义务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建璋 蔡馨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2,共9页
进入新时代,探索本科基准义务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将本科层次作为未来义务教育教师的最低学历标准、鼓励研究生层次教师的培养,符合人民大众追求公平优质教育、教师教育理论中国化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需... 进入新时代,探索本科基准义务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将本科层次作为未来义务教育教师的最低学历标准、鼓励研究生层次教师的培养,符合人民大众追求公平优质教育、教师教育理论中国化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需求。教师教育机构、教师招聘单位及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经验等支撑性条件为构建本科基准义务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基础。基于此,可遵循"准入—过程—出口"的逻辑,以培养高质量义务教育教师为目标,从培养机构专业化、招生准入公平化、培养方式灵活化、培养课程实践化、考核评价科学化五方面进行探析,并辅之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协同各方办学主体、推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等保障措施统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本科基准 义务教育教师 职前教师培养模式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探析与展望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慧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1期89-98,共10页
中国小学教师培养曾经历长达百年的中师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开启专科模式,于1999年步入本科模式,到2014年开始实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探索。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历程中的主要研究议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小学教师和初... 中国小学教师培养曾经历长达百年的中师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开启专科模式,于1999年步入本科模式,到2014年开始实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探索。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历程中的主要研究议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小学教师和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技能取向、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实践取向、研究取向及人本取向等多种倾向。小学教师培养的深层问题关涉师范性和学术性之辨、专业性和学科性之定位、全科性和分科性的理解、教育性和教学性的处理、儿童性和知识性的站位、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矛盾等。对这些专业建设问题的科学回答有赖于学科建设。展望未来中国小学教师培养,必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加强初等教育学、儿童学、小学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着力培养模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模式取向 学科建设 儿童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音乐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理论探究——评《中国高校音乐教师培养现状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莉丽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37,共1页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下,我国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均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国家推进的教育系列改革中,音乐教育有幸进入改革计划项目之列,受到学界的关注和研究。但已有研究成果中,较多集中在基础音乐教育方面,较少...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下,我国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均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国家推进的教育系列改革中,音乐教育有幸进入改革计划项目之列,受到学界的关注和研究。但已有研究成果中,较多集中在基础音乐教育方面,较少涉及音乐教师培养问题,在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实践等方面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有失师范音乐教育的特色;高校音乐教师培养速度与质量跟不上音乐教育的需求,和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明显脱节。顺应音乐教师培养教育改革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师教育 教师培养模式 中国高校 教学实践 培养现状 音乐教育改革 基础音乐教育 师范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培养模式与高师教育的互动和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映华 刘宣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2,共4页
从“以吏为师”到封闭式师范教育,再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更替不仅反映了教师社会角色的变化,更隐含了高师教育功能与价值取向的变迁。在建制后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培养模式与高师教育之间的互动从没停止过。在新的... 从“以吏为师”到封闭式师范教育,再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更替不仅反映了教师社会角色的变化,更隐含了高师教育功能与价值取向的变迁。在建制后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培养模式与高师教育之间的互动从没停止过。在新的教师社会角色正在取代传统教师社会角色的背景下,高师教育势必要满足新教师培养模式的需求,需要以市场的思维代替计划的思维,重新定位自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教师角色 教师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农村及偏远地区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婕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7-51,共5页
"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是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计划。项目采用政府出资,第三方机构运作的方式,招募志愿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并给予持续的支持。该项目基于雇佣本位,重实践、高效率,是种共赢的培... "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是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计划。项目采用政府出资,第三方机构运作的方式,招募志愿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并给予持续的支持。该项目基于雇佣本位,重实践、高效率,是种共赢的培养模式。我国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创新教师培训模式,重视教师实践知识的培养;整合多方资源,保障农村及偏远地区教师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及偏远地区 教师培养模式 为澳大利亚而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文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2-77,共6页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才竞争加剧,高职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备受国家关注。而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国家首批示范校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与中兴通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才竞争加剧,高职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备受国家关注。而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国家首批示范校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与中兴通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大型企业尝试企业化教师培养,经过多年探索,逐渐形成了双主体、三阶段的培养模式,开辟了"双师型"教师成长新路,为高职院校大规模企业化教师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师培养模式 企业化培养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与个性化选择
16
作者 段作章 武颖颖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
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呼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原因,教师供求状况是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办学优势则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大... 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呼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原因,教师供求状况是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办学优势则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可采取4+2模式,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积累经验;普通高师院校宜采取"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制约因素 个性化选择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实践: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
17
作者 张霞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6年第4期63-67,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先后从选择性教师培养模式、城市教师驻校模式发展到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审视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尽管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都始终关注未来教师的教育实践。走向实践是教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先后从选择性教师培养模式、城市教师驻校模式发展到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审视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尽管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都始终关注未来教师的教育实践。走向实践是教师教育的应然追求,关注实践是教师教育的实然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教师培养模式 实践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社会执业资格教师培养模式的建立
18
作者 王赟智 《职教论坛》 2005年第02X期28-29,共2页
很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很重视具有"社会执业资格"教师的培养,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对什么是具有"社会执业资格"的教师认识不清,界定范围不科学,造成培养目标不明;培养途径过于单一,主要是教师自身出于... 很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很重视具有"社会执业资格"教师的培养,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对什么是具有"社会执业资格"的教师认识不清,界定范围不科学,造成培养目标不明;培养途径过于单一,主要是教师自身出于业务提高、知识更新、通过社会兼职增加收入等考虑自我培养,教师培养所要求的实训与实践环境有限,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受阻;具有"社会执业资格"教师所应享有待遇有限,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仍需加大激励机制等等.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对具有"社会执业资格"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才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社会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自我培养 教师素质 培养途径 培养目标 执业资格 增加收入 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教育学院时代的美国教师培养模式——芝加哥大学“城市教师教育计划”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福益 洪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5,共10页
"城市教师教育计划"是芝加哥大学在其原教育学院关闭后推行的教师培养计划,也是芝加哥大学重回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领域并进行综合改革的尝试。该计划由教育基础学习、驻校实习、入职教育三个阶段构成,培养周期为"2+3&qu... "城市教师教育计划"是芝加哥大学在其原教育学院关闭后推行的教师培养计划,也是芝加哥大学重回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领域并进行综合改革的尝试。该计划由教育基础学习、驻校实习、入职教育三个阶段构成,培养周期为"2+3"共5年。它在芝加哥市乃至全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存在培养定位较窄、规模过小及教育理论支撑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后教育学院时代 教师培养模式 “城市教师教育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新中国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变迁与改革趋向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汉琦 欧飞飞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6,共9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几经变迁,大致形成了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两条发展路径。学历教育模式经历了从“中师模式”到“高师模式”的发展变迁,其中“中师模式”几乎主导了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小学教师培养。在职培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几经变迁,大致形成了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两条发展路径。学历教育模式经历了从“中师模式”到“高师模式”的发展变迁,其中“中师模式”几乎主导了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小学教师培养。在职培训模式则经历了从学校自主培训到多样化继续教育的模式发展。21世纪以后,这两条路径逐渐走向融合,开始探索构建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不过,由于高校、政府部门、小学三者之间仍存在顶层设计模糊、发展理念偏差、管理与评价机制差异等合作障碍,仍需进一步厘清各方角色与职责,才能建构稳固长效的三方合作平台,深化完善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教师培养模式 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