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3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涛 黄文娟 张振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赋能因子的关键在于通过智能技术确定教师所处的发展阶段,消除和减少发展阶段间的各种阻碍因素,达成专业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的条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以此为切入点从教师主体性的视角,在现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模型中融入人工智能因子构建的人工智能增强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型(AIeTPD),具备发展计划可定制、发展过程可调控、发展成效可评价的特点,可通过教师学习、智能研修、教学创新三条路径,支持诊断式学习预测、个性化在线学习、混合式智能研修、交互式虚拟教研、孪生式混合课堂、智能化教学反馈以及综合化教师评价等应用场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演化,重塑教师学习者、互学者、促学者角色,为数字时代大规模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发展 AIeTPD模型 实践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惕 闵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策略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智能交互、创造性生成、普遍适用性、可定制等技术特征与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生动力、体育教师数字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教育公平发展间存在内在互动机制。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体育教师的高阶思维培养、教研工作、体育教学场景预演、自主学习成效评价以及自主发展计划等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依然存在数字伦理、价值偏见、虚假信息生成等应用风险。据此,提出应用策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的伦理合规性和适用性;提升智能工具研发水平,搭建本土专用的体育教师自主教育模型;完善教师智能化培训实践,提升体育教师的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互动机制 应用场景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共同体到伙伴关系: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尤妤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面临着从经验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的关键挑战。传统专业学习共同体虽能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经验传承的平台,但其封闭性特征可能抑制个体创造性,导致知识再生产模式的固化。以教师教育者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开放型... 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面临着从经验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的关键挑战。传统专业学习共同体虽能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经验传承的平台,但其封闭性特征可能抑制个体创造性,导致知识再生产模式的固化。以教师教育者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开放型学习情境,通过构建边界模糊、多元对话的互动空间,更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跨界学习和知识创新。通过目标共识、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和过程共管的中介机制,推动教师教育者实现从纵向传承到横向拓展的学习范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 伙伴学习模式 跨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特征、挑战与启示
4
作者 段戴平 高思琦 丁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共8页
基于改进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曼陀罗”模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近十年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的40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项目有效实施的特征包括配备专业团队、营造安全的情境氛围,促进教师持续反思、强调激发... 基于改进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曼陀罗”模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近十年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的40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项目有效实施的特征包括配备专业团队、营造安全的情境氛围,促进教师持续反思、强调激发内在动机的心理授权和外部组织赋予的结构授权,项目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正向转变等;项目内容、运行机制与实施效果等三者的循环关联是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人工智能时代项目实施面临可持续性有待提升、AI技术适配与融合要求高、高校教师角色重塑难度大等挑战。受此启示,我国高校应通过跨部门协作推进项目可持续发展、AI赋能提升项目实施水平、强化项目长效评价助力项目迭代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 系统性文献综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
5
作者 马艳红 慕加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蕴含着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历史逻辑,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框架的理论逻辑,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动力的现实逻辑。数字化通过拓宽教育时空、提升教学能效、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专业能力延展、专业情意深化。基于此,建议培育技术自觉观念,驱动体育教师数字意识升级;构建数字资源生态,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革新;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助力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深化人机协同理念,筑牢体育教师职业价值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赋能 学校体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学校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杨妍 周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4-80,共7页
以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例,采用相关量表研究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学校组织文化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文化的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感四个维度对... 以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例,采用相关量表研究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学校组织文化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文化的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感四个维度对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起调节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可通过加强四个维度的组织文化建设来促进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构建以广泛参与和共享决策为特征的参与性文化,增强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参与感和发言权;构建以统一目标和协作精神为特征的一致性文化,增强教师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构建以动态适应和持续学习为特征的适应性文化,增强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以明确愿景和目标导向为特征的使命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认同 学校组织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价值、风险挑战与突围进路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升 孟凡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算力”“海量数据”“先进算法”“开放模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赋能价值;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存在“权威形象”“信息茧房”“强势融合”“算法黑箱”的风险,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教育管理部...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算力”“海量数据”“先进算法”“开放模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赋能价值;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存在“权威形象”“信息茧房”“强势融合”“算法黑箱”的风险,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要共同发力,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先生”、虚拟教研室、素养培育、教学创新有机融合,以主体意识觉醒重塑教师专业理念、以跨界教研活动拓宽教师专业知识、以提升人工智能素养革新教师专业能力、以个性化教学实践激发教师专业情意,进而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足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慧 李晖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4,共7页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引领“双师型”教师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引领“双师型”教师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推动“双师型”教师德技并修、赋能“双师型”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激励“双师型”教师终身学习。基于此,应结合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遵循认知逻辑、情感逻辑、意志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强化理性认知、加强情感体验、促进反思内化和强化实践能力等方面,促进教育家精神更好地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机遇、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雪凌 龙宝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2,共6页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倒逼教育系统性变革和信息化升级,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撬动与催化这一进程的关键抓手,也是促进教师适应未来智慧教育的重要途径。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三大新机遇:便于营造智慧环境,为教师自适应性学习奠...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倒逼教育系统性变革和信息化升级,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撬动与催化这一进程的关键抓手,也是促进教师适应未来智慧教育的重要途径。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三大新机遇:便于营造智慧环境,为教师自适应性学习奠定根基;便于开展智能研修,使教师群体协同发展成为可能;便于全景式管与评,为教师科学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在有效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泛在化、精确化和智能化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对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提升提出了新要求。直面人工智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三重挑战,把脉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际遇,应着手建构“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提质增效。要进阶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重视培育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升级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革新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营建教师智能发展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发展 智能教育素养 专业发展方式 专业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成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适应与超越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4,共8页
指向教育家精神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一种内隐于教师自身的自我认同的文化属性象征。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视角来看,指向教育家精神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具有内在逻辑和目标指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指向智慧型、反思型、实践型、学习... 指向教育家精神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一种内隐于教师自身的自我认同的文化属性象征。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视角来看,指向教育家精神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具有内在逻辑和目标指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指向智慧型、反思型、实践型、学习型教师。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需关注个体人的内在价值,注重个体生命意识体验,重返人文精神世界的观念转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超越路径是博学谦逊、审问自洽、慎思明辩、笃行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 专业自主发展 个体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江珂 张小红 +4 位作者 殷倩 童晓茹 陈莹 何红 张燕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教育者专业发展量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对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47...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教育者专业发展量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对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475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总分为(82.23±5.82)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总分为(45.71±6.88)分。文化程度、生育情况、医院教学氛围、护士长支持力度、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建议管理者重视临床护理教师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其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护理教育者 专业发展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护理教学 教学氛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内涵、价值及专业发展路径
12
作者 胡扬邦 朱旭东 廖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培养卓越教师是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然而目前卓越教师培养中存在内涵不清、价值不详及专业发展路径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卓越教师的发展。从“卓越对象说”“卓越素养说”和“卓越标准说”三个维度可以厘清卓越教师专业身份、专... 培养卓越教师是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然而目前卓越教师培养中存在内涵不清、价值不详及专业发展路径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卓越教师的发展。从“卓越对象说”“卓越素养说”和“卓越标准说”三个维度可以厘清卓越教师专业身份、专业素养和专业标准的内涵。研究认为,卓越教师不仅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也是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引领者,更是国家教师队伍治理的核心纽带。在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上,以“自我研究、循证教学、教育理论建构”三条核心策略,可以助力构建卓越教师培养新生态,为卓越教师迈向教育家型教师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治理 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提出”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苏明宇 莫延安 +1 位作者 刘启蒙 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探讨“问题提出”教师培训项目对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基于“问题提出”教师培训项目,研究分析其对教师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问题提出”教师培训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参与培训的次数... 探讨“问题提出”教师培训项目对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基于“问题提出”教师培训项目,研究分析其对教师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问题提出”教师培训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参与培训的次数与其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的改进密切相关,整体趋势上显示出随参训次数增多,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及教育策略不断优化,专业素养逐步成熟的特征,但在培训中期也存在培训效果“回落”的现象,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 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取向”支持体系赋能县域教师高质量专业发展研究
14
作者 侯晓华 王萍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
构建服务体系支持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县域教师内源式自主专业发展。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县域实际,借鉴学习支持服务理念,引入“教育情怀”与“教育家精神”等本土文化概念,遵循从“外部兴发”到“内部生发”的内在逻辑,构... 构建服务体系支持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县域教师内源式自主专业发展。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县域实际,借鉴学习支持服务理念,引入“教育情怀”与“教育家精神”等本土文化概念,遵循从“外部兴发”到“内部生发”的内在逻辑,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源取向”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教师学习者为中心,以情怀涵育为根本动力,以协同支持为关键,以信息技术赋能为优势,以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为旨归。进一步加强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需强化内生动力,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由外源主导向内源主导转变;培育县域强师,推动县域教师教育由传统型向数字型转化;重视理论价值,实现学习支持服务理论由引入借鉴向本土创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内源式发展 支持服务体系 教育情怀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热点、现状、审思——基于WOS的文献分析
15
作者 闫晓琪 蔡云飞 胡国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3-112,共10页
数字化时代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使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国际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强调职业教育... 数字化时代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使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国际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强调职业教育教师持续专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的重要性、影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职业教育教师如何认识和实施专业发展等方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个体层面与外部环境的协同支持,其本质在于追求教师职业生涯从新手到专家的高质量发展和积极发挥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质量的作用。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需要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的视角对跨学科交叉、长期跟踪和评估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可视化分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何以促进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16
作者 赵岩 孙翠香 关志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37-43,共7页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基于产教融合真实情境,对26位高职教师深度访谈。通过对数据的三级编码,构建了产教融合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政策出...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基于产教融合真实情境,对26位高职教师深度访谈。通过对数据的三级编码,构建了产教融合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政策出台实施、行企资源配套、院校机制调控、教师个体驱动、社会环境认可和学生发展反馈等6个主范畴因素协同影响“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为此,应以终身化理念持续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以多元化资源联动搭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以长效化管理稳固落实“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共同体新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关系自我叙事研究
17
作者 杨岑 全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云共同体中的一位新手教师为对象进行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探究其在专业发展理论内化期、应用期、创新期的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样态,研究显示:情感连接是单一型社会连接形成、...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云共同体中的一位新手教师为对象进行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探究其在专业发展理论内化期、应用期、创新期的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样态,研究显示:情感连接是单一型社会连接形成、认知连接发展的起点,促进教师内化理论;差异化的社会连接为情感和认知连接的深度互动提供场域,促进教师应用理论;强化后的认知连接是构建多样化社会连接的基础,并在此场域中反哺情感连接,进而巩固多样化的社会连接,促进教师创新理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在教师理论内化期,建立情感趋同的单一型团队,培育认知落地生根的土壤;在教师理论应用期,提供拓宽社会连接的契机,加速认知与情感的互动;在教师理论创新期,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连接,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升华。以上建议对打造互学共进、互促共研、互利共赢的云共同体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共同体 新手教师 专业发展 认知、情感、社会连接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全专业发展
18
作者 朱旭东 徐沛缘 余赛迪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9,共8页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已然成为教师教育政策、学术和实践领域的共同焦点。作为对教师全专业属性的立体诠释,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更完整地凸显教师的“专业”逻辑。研究聚焦于“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全专业发...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已然成为教师教育政策、学术和实践领域的共同焦点。作为对教师全专业属性的立体诠释,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更完整地凸显教师的“专业”逻辑。研究聚焦于“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全专业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何以影响教师全专业发展”以及“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践行教师全专业发展”三个核心问题,构建了教师全专业发展模型,并厘清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定义与范畴;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于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四维影响:由“单核驱动”迈向“多核协同”的学习生态构建、由“知识获取”迈向“意义求索”的学科壁垒消解、由“言行为术”迈向“心灵为引”的教导育人实践、由“碎片习得”迈向“结构自省”的伦理素养昭显;最后提出了“优化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制度法规”“改进教师发展模型,着眼教师数字素养”“彰明教师育人使命,拥抱教师智慧课堂”的行动策略。研究提出的教师全专业发展模型与行动策略,深刻阐释了教师“全专业属性”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内涵演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大时代背景下,系统地、整体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教育智能体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属性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新疆喀什地区的调查
19
作者 黄友初 王佩 杨继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分为走进帮扶型、区域活动型、跨区学习型和自我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对新疆喀什地区小学教师在各路径中的效果和频次进行调查发现,自我发展型的效果最好,跨区学习型的效果频次比最高;走进帮扶型的听评课... 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分为走进帮扶型、区域活动型、跨区学习型和自我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对新疆喀什地区小学教师在各路径中的效果和频次进行调查发现,自我发展型的效果最好,跨区学习型的效果频次比最高;走进帮扶型的听评课效果最好;区域活动型的校本教研效果最好;跨区学习型的外出集中培训效果最好;自我发展型的搜索网络资源效果最好。各路径的效果和频次在性别、教龄、任教学科和是否担任班主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可强化学科带头人机制,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走进帮扶型专业发展应契合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实际需求;对教师适当减负,促使教师在区域内和跨区交流中深度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探索与赋能模型构建
20
作者 王雪梅 周茂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2,共12页
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816位高校外语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外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专业发展规划不明确、教学科研能力与时代需求脱节、平台资源与支持系统不足、... 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816位高校外语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外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专业发展规划不明确、教学科研能力与时代需求脱节、平台资源与支持系统不足、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薄弱,以及竞争压力与内在动力双重制约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涵盖结构层、能力层和态度层的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赋能模型,旨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 实证探索 赋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