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网络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发展研究 |
王星
杨文正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0
|
|
2
|
高职“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实践 |
康玉忠
曾文权
余爱民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3
|
学术沙龙与知识创新——兼对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 |
唐松林
左彩虹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4
|
对现行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再审视 |
徐莉
王俊华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1 |
17
|
|
5
|
发展差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应然选择 |
吕星宇
李嵬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19
|
|
6
|
从规范教学秩序到构建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机制——我国教学组织形式变革70年的回顾与展望 |
和学新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
7
|
教学组织形式研究的发展及其问题 |
沈小碚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1
|
|
8
|
道尔顿制与“菜单式”班级授课制的结合——兼论文科研究生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
辛朋涛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9
|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上班级交互学习制”——江苏开放大学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之探索 |
张璇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0
|
“习明纳”:高等学校的成功教学组织形式 |
王凤玉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29
|
|
11
|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 |
董建春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2
|
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任光圆
俞爱月
周瑾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3
|
教学组织形式争鸣述评 |
陈志科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14
|
音乐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组织形式探微 |
张蓉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5
|
学校变革理念何以能落到实处——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及其启示 |
和学新
武文秀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6
|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
陈坤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17
|
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
姜国钧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
2008 |
2
|
|
18
|
试论电大“注册视听生”的教学组织形式 |
黄宜梁
|
《开放教育研究》
|
1996 |
2
|
|
19
|
谈大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
蒋满秀
钟世安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5 |
6
|
|
20
|
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探新 |
杨启亮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