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学作为知识传递实践:历史贡献与问题检视 |
程良宏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
|
2
|
跨文化公民:外语教学作为国民教育的扩展 |
Michael Byram
韩慧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3
|
教学作为唤起身心双向爱欲的审美实践——基于《会饮篇》“爱欲阶梯”的省思 |
韩雪童
罗祖兵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4
|
教学作为一种个体实践:反思与建构 |
邱爱辉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5
|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大纲设计——以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课程为例 |
胡乃宝
胡西厚
张玉丽
刘洪付
胡志勇
王玖
魏飞
|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短视频应用于高校教学的机遇、问题和对策 |
苏放
温向明
|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7
|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
汪晓赞
徐勤萍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8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需求、方法和发展 |
穆肃
陈孝然
周德青
|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0
|
|
|
9
|
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许波
丁俊美
赵三军
杨云娟
黄遵锡
|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科学之美牵引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
陈峻
马乐君
谢小柱
唐靓
朱道云
吴福根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理念、逻辑价值与实践路径 |
徐俊生
彭莉洁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2
|
数智技术赋能下教育教学评估的设计与挑战 |
张安富
罗蓉
王剑
|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助教制分组轮转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药物分析实验课为例 |
赵冉
张玲
张鲲
李优鑫
|
《色谱》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4
|
提升高中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
唐书哲
徐剑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5
|
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逻辑、框架与路径 |
任玉庆
史曙生
潘月红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6
|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属性、要素内涵与主要特点 |
李志宏
江小明
荀莉
刘义国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17
|
“数字循证”赋能教学质量进阶——基于“教在浙大”的实践探索 |
郑春燕
杨舒心
何珊云
|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8
|
数智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范式演变、现实隐忧与实践向度 |
汤苗苗
郝思鹏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19
|
问题提出教学效果的测评 |
蔡金法
李欣莲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0
|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
王冬青
陈自力
邵文豪
张粤芳
李赞坚
任光杰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