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理念、特色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姝瑾 陈延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5,共10页
中国传统家训(家教)的内容极为丰富,但核心始终围绕睦亲治家、教子立身、处世之道展开,教化理念的积极内蕴体现为修身观、齐家观、教子观、励志观、勉学观、处世观、为政观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卑幼屈从尊长、男尊女卑、从一而终、... 中国传统家训(家教)的内容极为丰富,但核心始终围绕睦亲治家、教子立身、处世之道展开,教化理念的积极内蕴体现为修身观、齐家观、教子观、励志观、勉学观、处世观、为政观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卑幼屈从尊长、男尊女卑、从一而终、鄙视劳动等封建主义纲常礼教及因果报应、宿命论等唯心主义的糟粕。传统家训教化呈现出感化与规约的统一、“型家”与“范世”的统一、晓喻与示范的统一、内容一元与教化方式多元的统一、训诲抽象与操作具体的统一、以身立范与以言勖勉的统一、教化宗旨一贯性与阶段性渐进的统一等鲜明特色。本着承故拓新、古为今用的原则取优汰劣,扬弃传统家训教化的思想理念,能为今天齐家教子和家德建设提供丰厚滋养,借鉴传统家训教化特色中行之有效的载体与路径方法可以为提升家教质量和培塑优良家风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教化理念 特色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性教化乃心灵转向——解读柏拉图的德性教化理念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生肱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4-20,共7页
柏拉图认为伦理生活具有实体性的共同体的关系 ,他把伦理价值的共契看作是公共的道德生活的根基 ,把伦理实体的共相精神作为个人道德的基石。为了形成道德的理想国 ,教化的目的就是在个人的灵魂中 ,培养正义、智慧、自制、勇敢的品格。... 柏拉图认为伦理生活具有实体性的共同体的关系 ,他把伦理价值的共契看作是公共的道德生活的根基 ,把伦理实体的共相精神作为个人道德的基石。为了形成道德的理想国 ,教化的目的就是在个人的灵魂中 ,培养正义、智慧、自制、勇敢的品格。德性教化提高个人对灵魂的自我理解 (智慧 )、自我治理、自我更新的能力 ,它是一种灵魂的治理与自我治理的统一 ,它是从灵魂深处引出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教化理念 柏拉图 伦理道德 政治德性 道德原则 精神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 被引量:32
3
作者 金生鈜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1-37,共7页
今天的道德价值断裂 ,意味着道德教化理念与方式的偏向 ,反映了中国社会道德伦理教化资源与力量的匮乏。道德强制是一种恶。教育运用强制手段执行某种道德不仅是徒劳的 ,也是不道德的 ,用不道德的手段去实现高尚的道德 。
关键词 道德教化理念 泛道德主义 道德乌托邦 道德 道德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教育中的愉悦性原则
4
作者 邹丽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3期94-96,共3页
每一种音乐教育都是时代的音乐教育,都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都应该适应同时代的人的需要。音乐教育应该从人的需要入手,而人对音乐的需要在当代愈来愈表现为对音乐的愉悦性的需要。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把愉悦性原则作为第一原则.开拓音乐... 每一种音乐教育都是时代的音乐教育,都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都应该适应同时代的人的需要。音乐教育应该从人的需要入手,而人对音乐的需要在当代愈来愈表现为对音乐的愉悦性的需要。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把愉悦性原则作为第一原则.开拓音乐教育的新视界和新功能应该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愉悦性 音乐教化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关联于民众生活的现实载体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景林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35-39,共5页
儒家思想的核心 ,是一种具有教化意义的文化理念。它因任社会生活和民众生活的样态、形式而始终与之保持着一种相切互成的关系。现代以来 ,儒学与现实政治制度的解构 ,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现代儒学和传统研究完全被纳入西方式知识化、... 儒家思想的核心 ,是一种具有教化意义的文化理念。它因任社会生活和民众生活的样态、形式而始终与之保持着一种相切互成的关系。现代以来 ,儒学与现实政治制度的解构 ,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现代儒学和传统研究完全被纳入西方式知识化、专业化的教育体系 ,退居学院化知识性一极 ;而以经典诵习为内容 ,以立志成德、敦民化俗为目的的儒学教育 ,已丧失其寄身之所 ;作为中国社会民众生活样态的传统礼仪礼俗 ,遭到严重破坏 ,不再具有它在自然历史因革连续性中承载完整文化信息的作用。儒学失去了它与社会民众生活之关联的载体。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一种民众生活“无靠”而理论“游谈无根”的状态。重建文化理念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 ,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在这一点上 ,传统儒学之关联于民众生活的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教化理念 民众生活 礼仪礼俗 以身体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