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敏感波段的小麦冠层氮含量估测模型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宝华 陈建林 +3 位作者 陈林海 曹卫星 姚霞 朱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76-182,共7页
为提高小麦冠层叶片氮素含量检测精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5种不同氮素水平的小麦试验田进行光谱采集,获取了234个范围为350~2 500 nm的高光谱数据。在比较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monte carlo-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MC-UVE... 为提高小麦冠层叶片氮素含量检测精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5种不同氮素水平的小麦试验田进行光谱采集,获取了234个范围为350~2 500 nm的高光谱数据。在比较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monte carlo-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MC-UVE)、随机青蛙(random frog)、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及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的波段选择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与相关系数法相结合的敏感波段选择方法,并从2151个原始波段中选出了30个敏感波段。用筛选后的30个波段数据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了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3699,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1.074e-009,校正决定系数为0.9832,预测决定系数为0.9982。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的相关分析后所建立的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无论是预测精度还是建模精度,比误差后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相比都有了显著提高,该方法在小麦氮含量预测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算法 小麦冠层 检测 敏感波段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高光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反射光谱诊断氮素营养敏感波段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金恒 王珂 +2 位作者 王人潮 郑洪福 周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0-346,共7页
田间小区试验叶色差异明显而生育期相似的两品种第一和第三完全展开叶片光谱反射率与氮素营养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同一叶位之间这种相关性变化规律一致,然而在不同叶位之间相关性变化不尽一致.进一步对比分析大田区域试验和小区试... 田间小区试验叶色差异明显而生育期相似的两品种第一和第三完全展开叶片光谱反射率与氮素营养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同一叶位之间这种相关性变化规律一致,然而在不同叶位之间相关性变化不尽一致.进一步对比分析大田区域试验和小区试验叶片光谱反射率与氮素营养相关性发现两区域样本相同叶位之间相关性变化规律相同.分析第一、三完全展开叶叶片光谱反射率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性表明,存在差异显著的波段范围主要集中在绿光(525~605nm)、黄光(605~655nm)和短波近红外光(750~1100nm)范围内.和叶片氮素含量之间相关性最大的波段主要为绿光(525~605nm)和黄光(605~655nm)范围,而短波近红外光范围与叶片氮素含量之间相关性最小.因此和IKONOS2、IKONOS4、MSS4、MSS6、MSS7、SPOT1、SPOT3、TM2、TM4、AVHRRCH1、AVHRRCH2相对应的绿光(525~605nm)、黄光(605~655nm)和短波近红外光(750~1100nm)是叶片反射光谱诊断氮素营养的敏感波段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片 氮素营养 敏感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鲜生物量估算敏感波段中心及波宽优选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斌 任建强 +3 位作者 陈仲新 唐华俊 吴尚蓉 李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5-134,共10页
开展高光谱作物生物量估算敏感波段中心和最优波段宽度筛选对提高作物生物量估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小麦关键生育期内350~1000 nm冠层高光谱数据和实测地上鲜生物量,研究任意两波段构建的窄波段归一化植被指... 开展高光谱作物生物量估算敏感波段中心和最优波段宽度筛选对提高作物生物量估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小麦关键生育期内350~1000 nm冠层高光谱数据和实测地上鲜生物量,研究任意两波段构建的窄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NDVI(narrow b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间的相关关系,构建拟合精度R^2二维图,并以R^2极大值区域重心作为高光谱估算鲜生物量敏感波段中心。通过对敏感波段中心进行波段扩展和相应生物量估算验证,最终确定敏感波段最佳波段宽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敏感波段最优波段宽度下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估算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N-NDVI与冬小麦鲜生物量间拟合R2≥0.65的二维区域内,确定了401 nm/692 nm、579 nm/698 nm、732 nm/773 nm、725 nm/860 nm、727 nm/977 nm 5个鲜生物量估算的高光谱敏感波段中心;在高光谱估算生物量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10%、相对误差RE≤10%条件下,上述5个敏感波段中心的最优波段宽度分别为±21 nm、±5 nm、±51 nm、±40 nm和±23 nm。通过与实测鲜生物量数据对比,利用上述敏感波段中心最优波段宽度进行作物生物量估算,精度在P<0.01水平上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RE、NRMSE分别在8.15%~9.14%、8.69%~9.65%范围内。可见,利用作物冠层高光谱进行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估算时,N-NDVI与鲜生物量间拟合R2极大值区域重心的作物高光谱敏感波段筛选和最优波段宽度确定具有一定可行性,为开展作物高光谱数据波段优选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多光谱遥感波段设置及遥感数据应用潜力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生物量 冬小麦 敏感波段 波段中心 波段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I影像敏感波段组合的冬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菊花 黄文江 +5 位作者 顾晓鹤 靳宁 马丽 宋晓宇 李伟国 韦朝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4-187,共4页
利用ASD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不同严重度的冬小麦条锈病的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测定,同时调查病情指数。通过对地面实测的46组病情指数与相应的光谱反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小麦条锈病在350~1 500 nm的敏感波段。结合多时相的高光谱... 利用ASD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不同严重度的冬小麦条锈病的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测定,同时调查病情指数。通过对地面实测的46组病情指数与相应的光谱反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小麦条锈病在350~1 500 nm的敏感波段。结合多时相的高光谱航空飞行遥感图像数据的特点和规律,最终选择红波段的620~718 nm与近红外波段的770~805 nm为条锈病在PHI影像上的敏感波段。并利用620~718 nm和770~805 nm的平均光谱反射率与相应的病情指数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DI=19.241 R_1—2.207 R_2+12.274,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历史拟合度很好。并利用此模型最终在PHI影像上成功的实现了对冬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与发生范围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扫成像光谱仪(PHI) 敏感波段 条锈病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统去除的土壤有机质近红外光谱敏感波段提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姗姗 程旭 宋海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三相集合体,由土壤中不同物质引起的谱带信息重叠现象非常严重,故通过适当的谱图预处理来提取其敏感波段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连续统去除方法引入到土壤有机质敏感波段的提取中,分析了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时其谱图...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三相集合体,由土壤中不同物质引起的谱带信息重叠现象非常严重,故通过适当的谱图预处理来提取其敏感波段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连续统去除方法引入到土壤有机质敏感波段的提取中,分析了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时其谱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连续统去除方法可以很好的提取土壤有机质敏感波段,且以提取的敏感波段600nm、900nm和2 210nm为中心,建立的土壤有机质模型可以较准确的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其所建模型中预测样本均方根误差MSE为0.286,相关系数R为0.979,均优于全波段所建模型中预测样本的均方根误差3.395和相关系数0.861。连续统去除方法可以很好的提取土壤有机质敏感波段,该研究对土壤有机质快速定量测试仪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质 连续统去除 敏感波段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遥感估产的农学机理研究——Ⅰ.不同氮素水平的水稻光谱特征及其敏感波段的选择 被引量:73
6
作者 王人潮 陈铭臻 蒋亨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9-16,共8页
介绍了大田与盆栽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的水稻冠层、叶片和稻株的光谱反射特征曲线。经过光谱差异性检验,找出了诊断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敏感波段范围,结合考虑实用性确定冠层敏感波段为760~900nm、630~690nm和520~550nm;叶片敏感波段为... 介绍了大田与盆栽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的水稻冠层、叶片和稻株的光谱反射特征曲线。经过光谱差异性检验,找出了诊断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敏感波段范围,结合考虑实用性确定冠层敏感波段为760~900nm、630~690nm和520~550nm;叶片敏感波段为760~900nm、630~660nm和530~56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冠层 光谱反射特征曲线 敏感波段
全文增补中
基于高斯回归分析的水稻氮素敏感波段筛选及含量估算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娇娇 宋晓宇 +4 位作者 梅新 杨贵军 李振海 李贺丽 孟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2-1729,共8页
水稻氮素含量的准确监测是稻田精准施肥的重要环节,水稻叶片氮素含量发生变化会引起叶片、冠层的光谱发射率发生变化,高光谱遥感是目前作物氮素无损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以2018年—2019年湖北监利两年水稻氮肥试验为基础,分别获取水稻... 水稻氮素含量的准确监测是稻田精准施肥的重要环节,水稻叶片氮素含量发生变化会引起叶片、冠层的光谱发射率发生变化,高光谱遥感是目前作物氮素无损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以2018年—2019年湖北监利两年水稻氮肥试验为基础,分别获取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灌浆期五个生育期水稻叶片和冠层两个尺度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及对应的叶片氮素含量数据,利用单波段原始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的相关性分析、高斯过程回归(GPR)等方法筛选水稻全生育期叶片及冠层尺度氮素敏感波段。针对敏感波段,利用单波段回归分析、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高斯过程回归-随机森林(GPR-RF)、高斯过程回归-支持向量回归(GPR-SVR)和GPR构建水稻氮素监测模型,并进行精度对比,以确定水稻叶片在各生育期的氮素估算最佳模型。结果表明:GPR筛选的敏感波段符合水稻氮素含量及光谱变化的规律。相同条件下,叶片模型精度整体高于冠层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中,叶片尺度原始光谱模型更好,冠层尺度刚好相反,冠层一阶导数光谱可以减弱稻田背景噪声的影响。其中,叶片最佳模型建模集R^(2)为0.79,验证集R^(2)为0.84;冠层最佳模型建模集R^(2)为0.80,验证集R^(2)为0.77。与相关性回归分析模型相比,机器学习模型受生育期影响小(R^(2)>0.80,NRMSE<10%)。其中,RF比SVR更适合对GPR敏感波段建模,GPR-RF模型可以用1.5%左右的波段达到RF模型使用全部波段的精度。五种方法中,GPR模型对生育期敏感度最低、叶片及冠层尺度效果都很好(R^(2)>0.94,NRMSE<6%)。且与其他四种机器学习方法相比,GPR模型可有效提高冠层氮素含量估算的精度和稳定性(R^(2)增加0.02,NRMSE降低1.2%)。GPR方法可为筛选作物氮素高光谱敏感波段、反演各生育期叶片及冠层氮素含量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波段 氮素 高斯过程回归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回归 高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图的油菜生长期光谱敏感波段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段少新 姜珊 +2 位作者 王访 邹锐标 廖桂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4-688,共5页
测定了直播和移栽油菜的苗期、抽薹期、花期、盛花期和角果期的冠层光谱,构建了比值光谱植被指数(RSI)和归一化光谱植被指数(NDSI)。为了获得区分直播和移栽的最佳RSI和NDSI,利用降采样法和精细采样法相结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图寻... 测定了直播和移栽油菜的苗期、抽薹期、花期、盛花期和角果期的冠层光谱,构建了比值光谱植被指数(RSI)和归一化光谱植被指数(NDSI)。为了获得区分直播和移栽的最佳RSI和NDSI,利用降采样法和精细采样法相结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图寻找油菜生长期光谱的敏感波长,直播和移栽油菜各时期RSI和NDSI的最敏感波长分别为:苗期(458 nm,511 nm)和(433 nm,517 nm);抽薹期(997 nm,501 nm)和(990 nm,510 nm);花期(1 235 nm,1 180 nm)和(1 235 nm,1 180 nm);盛花期(478 nm,396 nm)和(484 nm,416 nm);角果期(1 073 nm,1 037 nm)和(1 092 nm,1 024 nm)。用敏感波长下的2种植被指数为特征,以最近邻法为分类器的定性识别模型,结果花期的区分效果最好,最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941 7和0.94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长期 敏感波段 受试者工作特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温室环境下番茄叶绿素含量敏感光谱波段提取及估测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丁永军 张晶晶 +1 位作者 孙红 李修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199,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估测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利用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玻璃温室环境下番茄叶绿素含量敏感光谱波段提取及其估测模型。番茄以基质方式栽培,在结果期使用ASD FieldSpecTM HH型便携式光谱辐射仪采集叶片光谱,并采用752型紫外-可... 为了快速、准确估测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利用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玻璃温室环境下番茄叶绿素含量敏感光谱波段提取及其估测模型。番茄以基质方式栽培,在结果期使用ASD FieldSpecTM HH型便携式光谱辐射仪采集叶片光谱,并采用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叶绿素含量。从原始光谱、吸光度光谱、一阶微分光谱、去除包络线光谱出发,进行光谱预处理,分析了净化图谱信息、突出作物叶绿素含量光谱特征的有效性。其中,吸光度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增强了光谱响应特征,去除包络线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均具有较强的蓝光、红光吸收谷和绿光反射峰。又结合波段间自相关分析和多重共线性诊断提取了番茄叶绿素含量敏感光谱波段,原始光谱特征波段为639,672,696,750,768nm;吸光度光谱特征波段为638,663,750,763nm;去包络线光谱特征波段为436,564,591,612,635,683,760nm;一阶微分光谱特征波段为516,559,778nm。最后,应用4种预处理下的番茄叶绿素含量敏感光谱波段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精度由高至低分别为去包络线、吸光度、原始、一阶微分,其中去包络线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R2c为0.88,验证集决定系数R2v达到0.82,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光谱 敏感波段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作用下石英砂岩的热红外光谱变化与敏感响应波段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善军 吴立新 +1 位作者 冯哲 徐忠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2,共5页
在实验室对石英砂岩进行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红外光谱辐射计(观测波段8~14μm)对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红外光谱辐射变化特征进行观测,研究岩石红外辐射对应力响应的敏感波段。实验结果显示,当岩石被加载时,红外光谱随之发生变化,但不同波段... 在实验室对石英砂岩进行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红外光谱辐射计(观测波段8~14μm)对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红外光谱辐射变化特征进行观测,研究岩石红外辐射对应力响应的敏感波段。实验结果显示,当岩石被加载时,红外光谱随之发生变化,但不同波段变化特征不同,在8.0~11.5μm范围(尤其在8.6~9.1μm)石英砂岩的红外光谱辐射强度随载荷增加而增加,二者间近似呈两次曲线关系,且光谱辐射强度的"信噪比"较高;在其它波段光谱辐射强度与载荷的相关性差且"信噪比"较低。由此表明,8.0~11.5μm是石英砂岩红外辐射对应力响应的敏感波段,也是岩石应力与灾变红外遥感监测的优势波段,而最佳监测波段是8.6~9.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应力 红外光谱 敏感波段 灾变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花岗岩受力热红外光谱变化与敏感响应波段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忠印 刘善军 +1 位作者 吴立新 冯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通过对两种花岗岩进行室内常温下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热红外光谱辐射计(8~14μm)对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热红外光谱辐射进行观测,研究岩石受力过程热红外光谱变化特征,揭示其应力敏感波段.结果表明,花岗岩辐射亮度(增量)与应力呈线性关系,矿... 通过对两种花岗岩进行室内常温下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热红外光谱辐射计(8~14μm)对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热红外光谱辐射进行观测,研究岩石受力过程热红外光谱变化特征,揭示其应力敏感波段.结果表明,花岗岩辐射亮度(增量)与应力呈线性关系,矿物组分及结构差异对应力敏感波段有重要影响.按红外光谱辐射亮度与载荷的相关系数、拟合直线最大变幅-标准偏差比两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富含钾长石的斑状花岗岩的应力敏感段为8.4~10.6μm,中心波长为8.75μm;富含斜长石的等粒花岗岩的应力敏感波段为8.2~11.7μm,中心波长为10.25μm.上述波段可分别作为相应花岗岩的应力与灾变红外遥感监测的优势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变遥感 岩石 热红外光谱 应力 敏感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光谱波段图像特征的冬小麦LAI和地上部生物量监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旭 陈国庆 +3 位作者 王良 叶桂香 王振林 李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69-175,共7页
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和地上部生物量是评价冬小麦长势的重要农学参数,其实时动态监测对冬小麦的长势诊断、产量预测和管理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分析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与冬小麦冠层光谱参数的相关性,筛选... 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和地上部生物量是评价冬小麦长势的重要农学参数,其实时动态监测对冬小麦的长势诊断、产量预测和管理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分析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与冬小麦冠层光谱参数的相关性,筛选出冬小麦长势指标敏感波段及最佳带宽范围;基于敏感光谱波段下图像的彩色因子,构建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长势指标的敏感波段及最佳带宽范围为(560±6)和(810±10)nm。敏感波段560、810 nm波段下获得的图像特征因子中,RGB颜色空间R810、G560、B810对叶面积指数的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高达0.989;HSI颜色空间H810、S810、I560对地上部生物量的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为0.937。试验数据检验表明,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监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4515、3.3556,相对误差分别为15.7%、15.9%,所构建监测模型的精确度较高。因此,基于敏感光谱波段及相应图像特征构建的监测模型可有效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进行实时、快速、准确监测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图像分析 光谱分析 叶面积指数 冬小麦 敏感光谱波段 地上部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微分数据变换在滨海盐渍土盐分反演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昊 陈诗扬 +3 位作者 李祎森 李映祥 曹怀堂 刘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滨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态功能区,土壤盐渍化已成为该区域土地生产力退化的主要因素。为探索分数阶微分(fractional-order differentiation,FOD)数据变换在滨海盐碱地盐渍化监测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中国北方典型滨海盐渍化区域—... 滨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态功能区,土壤盐渍化已成为该区域土地生产力退化的主要因素。为探索分数阶微分(fractional-order differentiation,FOD)数据变换在滨海盐碱地盐渍化监测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中国北方典型滨海盐渍化区域—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利用环境减灾二号卫星(HJ-2B)高光谱影像,进行了阶数范围为0~2.0、步长为0.1的FOD数据变换。通过分析不同阶数下3类土壤(非盐渍化、轻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的光谱特征及其反射率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筛选出对土壤盐分敏感的波段作为模型输入,进而基于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实现土壤盐分反演。结果表明:1)在0.9阶微分光谱下,3类土壤的光谱差异最为显著且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58;2)在FOD数据变换的基础上,结合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计算了各波段在0~2.0阶范围内的反射率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均值。结果显示,960、1 630、1 975、975和2 140 nm波段与土壤含盐量具有较高相关性,适合作为模型输入变量,以提升滨海盐碱地盐渍化监测的精度;3)根据光谱特征分离度和相关性排序,筛选出0、0.5、0.9、1.0、1.1和1.5共6个FOD变换阶数用于土壤盐分反演。其中,0.9阶影像反演精度最高,优于原始光谱和整数阶光谱,决定系数达0.78,均方根误差为1.0 g/kg。总体而言,FOD数据变换能更有效地揭示土壤含盐量与光谱信息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及其他区域的高光谱遥感土壤盐渍化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壤含盐量 高光谱影像 分数阶微分数据变换 敏感波段 梯度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辐射传输模型的叶绿素含量荧光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14
作者 韩怀宇 杨曦光 于颖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叶绿素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体,在监测植被生长状态,评估固碳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对地观测技术,能够通过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实现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Cab,含量为面密度)的估算。然而,叶片... 叶绿素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体,在监测植被生长状态,评估固碳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对地观测技术,能够通过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实现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Cab,含量为面密度)的估算。然而,叶片光谱会受到叶片含水量、叶细胞结构等影响,从而降低遥感估算Cab的精度。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遥感是直接探测叶绿素激发荧光信息,其变化特征与Cab直接相关,在Cab估算中有巨大的潜力。为此,以荧光辐射传输模型(soil canopy observation,photo-chemistry and energy fluxes,SCOPE)为工具,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Cab荧光敏感波段,并建立基于荧光光谱的Cab估算模型,最后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700、730 nm分别为叶绿素高、低敏感波段(SIF_(700)、SIF_(730)),760 nm为叶绿素高相关性波段(SIF_(760)),以此3波段建立基于荧光比值的Cab估算模型,其中,以SIF_(760)与SIF_(700)的荧光比值建模精度最优,决定系数R2为0.998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0435μg/cm^(2)。SIF_(700)与SIF_(730)荧光比值和Cab的建模精度最低,但R2和RMSE也分别达到了0.9048和0.0886μg/cm^(2)。利用实测数据独立样本对上述3种估算方法进行验证,SIF_(760)/SIF_(730)估算结果表现最佳,RMSE为0.2108μg/cm^(2),SIF_(700)/SIF_(730)次之,RMSE为0.3454μg/cm^(2),但呈现出整体高估现象;SIF_(760)/SIF_(700)估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偏差较大,RMSE为0.7435μg/cm^(2)。综上,SIF_(760)/SIF_(730)构建的比值植被指数在估算Cab过程中不仅能够保证很好的建模精度,同时又表现出极佳的鲁棒性。研究结果为利用叶绿素荧光遥感手段进行叶片生化参数估算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荧光敏感波段 叶绿素含量 SCOPE模型 遥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棉花冠层高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克如 潘文超 +4 位作者 李少昆 陈兵 肖华 王方永 陈江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68-1872,共5页
棉花精准生产对于无损、快速的植株氮含量监测技术有迫切需求。研究棉花冠层光谱特征及其与植株氮含量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实现棉株氮素的无损监测。通过连续两年不同施氮量试验,采集棉花冠层高光谱数据并同步测定冠层植株氮含量,分析不... 棉花精准生产对于无损、快速的植株氮含量监测技术有迫切需求。研究棉花冠层光谱特征及其与植株氮含量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实现棉株氮素的无损监测。通过连续两年不同施氮量试验,采集棉花冠层高光谱数据并同步测定冠层植株氮含量,分析不同氮肥处理下棉花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与棉株氮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棉株氮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400-700 nm)显著负相关,在近红外700-1 300 nm波段显著正相关,而在短波红外1 300-1 800 nm波段的相关性较为复杂。冠层尺度下,在棉花整个生育阶段,可见光波段均为棉株氮含量的敏感波段,而近红外波段仅在盛铃期是棉株氮含量的敏感波段;短波红外波段仅在盛蕾期是棉株氮含量的敏感波段。利用不同时期棉株氮素敏感波段可以构建棉株氮素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冠层 高光谱 氮素敏感波段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层水平互花米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被引量:17
16
作者 艾金泉 陈文惠 +4 位作者 陈丽娟 张永贺 周毅军 郭啸川 褚武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5-1186,共12页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实测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LPPC)为数据源,在分析LPPC与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22种已报道光谱指数和14种新构建的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直...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实测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LPPC)为数据源,在分析LPPC与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22种已报道光谱指数和14种新构建的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直线回归、指数回归、对数回归以及乘幂回归方法,系统地比较了36种植被指数在估算互花米草LPPC中的表现。研究表明:(1)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组合的植被指数用于估算互花米草的LPPC优于原始光谱反射率;(2)红边区域一阶导数光谱是估测互花米草LPPC的最佳波段;(3)对于单一色素含量的估算,叶绿素a(Chla)的最佳估算指数为FDNDVI[723,703];叶绿素b(Chlb)的最佳估算指数为FDRVI[723,525];类胡萝卜素(Cars)的最佳估算指数为FDNDVI[723,703];(4)对于使用统一参量同时估算Chla、Chlb、Cars,由FDRVI[723,703]建立的对数估算模型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为湿地植物生化参量反演提供参考,也可为闽江河口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动态监测和生态评估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色素 敏感波段 植被指数 红边 湿地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高光谱影像的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反演 被引量:18
17
作者 任建强 吴尚蓉 +3 位作者 刘斌 陈仲新 刘杏认 李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9-211,共13页
在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选择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为试验区,以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为研究对象,以作物冠层高光谱和EO-1 Hyperion高光谱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冠层高光谱构建的窄波段植被指数(N-VIs)与实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间相关性基础... 在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选择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为试验区,以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为研究对象,以作物冠层高光谱和EO-1 Hyperion高光谱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冠层高光谱构建的窄波段植被指数(N-VIs)与实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间相关性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拟合精度R2极大值区域重心确定冬小麦干生物量敏感的光谱波段中心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确定了冬小麦生物量敏感波段中心。在此基础上,以敏感波段中心筛选结果为指导,利用窄波段植被指数及相关波段开展Hyperion高光谱卫星遥感区域冬小麦干生物量遥感反演和精度验证。最终,按精度最高原则优选区域冬小麦地上生物量反演结果。其中,研究采用了冬小麦孕穗期Hyperion数据,涉及的植被指数包括窄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NDVI)、窄波段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窄波段比值植被指数(N-RVI)。结果表明,通过与实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对比,利用冠层高光谱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反演敏感波段筛选结果及其相应波段构建的Hyperion窄波段植被指数进行孕穗期作物干生物量估算取得了较好结果,其精度由大到小为:NNDVI、N-RVI、N-DVI。其中,以波段B18(波长528.57 nm)、波段B82(波长962.91 nm)构建的Hyperion N-NDVI估算区域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精度最高,相对误差(R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2.65%和1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量 高光谱遥感 敏感波段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叶片水平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反射率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婉婧 阎广建 +2 位作者 吕琳 张开 李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5,共6页
利用便携式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得大豆生长期内叶片的高光谱数据及相应的叶绿素质量分数w,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红边参数反演提取与叶片水平的w(叶绿素)相关性较高的敏感波段和光谱形式,及特征光谱位置,并以此为基础推演得到一个... 利用便携式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得大豆生长期内叶片的高光谱数据及相应的叶绿素质量分数w,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红边参数反演提取与叶片水平的w(叶绿素)相关性较高的敏感波段和光谱形式,及特征光谱位置,并以此为基础推演得到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结合了3种方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 敏感波段 红边参数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结皮光谱特征及其盐渍化信息预测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俊华 孙媛 +2 位作者 贾科利 高曦文 张学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5-333,370,共10页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为及时、准确获取土壤盐渍化信息,以宁夏银北地区不同盐结皮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学和地统计学方法,以土壤野外原位光谱数据和室内盐分指标测定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系统分析不同盐结皮光谱特征,确定对...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为及时、准确获取土壤盐渍化信息,以宁夏银北地区不同盐结皮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学和地统计学方法,以土壤野外原位光谱数据和室内盐分指标测定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系统分析不同盐结皮光谱特征,确定对结皮层pH值、电导率(EC)和盐分离子含量最敏感的土壤光谱反射率转换形式、波段和光谱盐分指数,进而建立并验证基于敏感盐分指数的盐分指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白碱结皮光谱反射率在450~1 050 nm波段最高,马尿碱结皮次之,黑油碱结皮最低。通过野外光谱反射率可以将研究区主要盐结皮类型进行分类。反射率平滑后再经过一阶微分、倒数对数一阶微分、连续统去除和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转换后,最大相关系数比只作平滑处理的反射率显著增大。与pH值、EC和CO2-3、Mg2+含量相关性最强的转换方式是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与SO2-4、Ca2+、K+含量相关性最强的转换方式是倒数对数一阶微分,与HCO-3、Cl-、Na+含量相关性最强的转换方式是一阶微分。整体上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与各盐分指标的相关性最强。整体来看,盐分敏感区域在蓝光450、470、485 nm附近,绿光501、575 nm附近,红光680 nm附近和近红外多个波段。与各盐分指标相关性最强的盐分指数分别为:pH值为盐分指数S1,Cl-、K+含量为盐分指数SI3,SO2-4、Mg2+含量为盐分指数S2,EC和HCO-3、Na+含量为盐分指数S3,CO2-3、Ca2+含量为盐结皮指数SCI。除CO2-3含量外,利用敏感盐分指数可以准确预测土壤结皮层pH值、EC和其他盐分离子含量,其中对Na+含量的拟合度最大。该研究可为银北地区不同盐结皮土壤分类及盐渍化信息的准确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结皮 光谱特征 敏感波段 盐分指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特征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娟娟 余华 +2 位作者 乔红波 马新明 翟青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572,共7页
在室内条件下,利用ASD2500高光谱仪测定了潮土和水稻土自然风干土壤样品的光谱。通过系统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土壤的高光谱特征差异及其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段区位,建立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具有相同有机质含量的两种... 在室内条件下,利用ASD2500高光谱仪测定了潮土和水稻土自然风干土壤样品的光谱。通过系统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土壤的高光谱特征差异及其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段区位,建立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具有相同有机质含量的两种类型土壤整体光谱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别,但反射率表现出明显差异,一阶导数变换能较好地显现谱图中的肩峰。潮土和水稻土有机质的敏感波段集中在相同区域,原始反射率在685 nm处相关性最高,而一阶导数光谱在554 nm处相关性最高。通过对整体样本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两种土壤有机质相同的敏感波段为800 nm、1 398 nm和546 nm。进一步以一阶导数为自变量,基于1 400nm和554 nm两个波段构建了土壤有机质差值指数SOMDI及估测模型,即Y=4.19 12.85×(R_FD554 R_FD1 400)。利用独立的样本对建立的光谱模型进行了检验,预测决定系数均达0.79以上。上述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技术可实现土壤有机质的快速监测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土壤有机质 敏感波段 导数光谱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